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青海油发田发展史.doc

    • 资源ID:2543348       资源大小:114.5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海油发田发展史.doc

    青海油田重要历史事件发现油砂山柴达木,号称"聚宝盆",是中国版图上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近代史上,她吸引着无数探险家和地质家们神往,法国人古柏察、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人斯文.海定、中国地质学家孙建初。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政府提出"开发柴达木"口号,在盆地设置屯垦开发机构,并策划修建了一条"青-新"简易公路。1945年,国民党政府西北工业研究所和西北地质调查所提出建议,组建考察队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矿产资源调查。1947年,国民党政府拨款1.9亿元(折合1980年人民币约4.19万元),抽调西北工业研究分所、西北地质调查分所、西北石油地质勘探处人员组成"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盆地工矿资源科学考察队",于当年5月底从兰州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骑骆驼、马匹,沿党河横穿祁连山到达柴达木盆地。前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对柴达木盆地的植被、水文、地质、矿藏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12月中旬,测量工程师周宗浚、地质专家关佐蜀等考察队员来到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柳泉一带,听修筑"青-新"公路的民工说,有人曾在红柳泉东面的山坡下拣到一种黑色石块,用火可以点着。沿着线索考察,终于在红柳泉以东15公里处发现了露出地面150多米厚的油沙岩石。大家十分惊喜,冒着零下30的严寒,在现场工作了三天,测绘了露出地面的油沙岩石地形图、地质构造图、横切剖面图等,测量工程师周宗浚在实测图上将此地命名为"油砂山"。考察结束后,关佐蜀、周宗浚分别撰写上报了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柳泉油田地质初报和青海柴达木盆地扎哈油田简报,并附上了"油砂山"的地形图、地质构造图、横切剖面图等资料,提出了对于开发柴达木之建议。但是,由于当时战事吃紧,国民党政府无瑕顾及此事,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被搁置下来。油砂山,从此开始出现在祖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图上,成为柴达木盆地石油宝藏的标志,石油勘探工作者神往的地方。 初探柴达木新中国成立以后,百费待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石油。1954年3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西安召开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工作会议,根据当时掌握的国民党政府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石油资源情况,决定派遣石油地质队伍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地质调查。4月份下旬,一支由480多人、6个地质小队、1个重磁力队、一个三角测量队、一个手摇钻井队组成的柴达木地质大队,在大队长郝清江和地质师张维亚等同志的带领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骑兵连护送,从西安出发,途经兰州、玉门、敦煌、阿克塞,沿若羌古道,过拉配泉,穿索尔库里,跨戈壁,趟沙漠,边修路,边推车,餐风露宿,艰难地行走了十多天,终于从金鸿山口翻越阿尔金山,到达柴达木盆地西部的红柳泉地区。柴达木石油初探十分艰苦。地质勘探队员在野外工作、生活,最大的困难是缺水。队上几十个人的工作、生活用水,全靠几匹骆驼,每五六天送一次。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只发一茶缸水。早晨用一口水漱口,其余用来洗脸。洗完脸,再把毛巾里的水挤入脸盆,放在一边沉淀,晚上收工回来再用沉淀过的水洗脸、洗脚。每天在野外勘探测量,来回走十多公里路,经常爬山越岭,袜子上的脚汗很多,但没有水洗。于是,有人发明了一种"干洗法",在吃午饭休息的时候,将袜子埋在被太阳晒烫了的沙子里,让热沙子吸干脚汗,然后搓掉沙子,再把袜子穿上。身上衬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任其让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再被浸湿,最后硬的象一块帆布。平时,地质队员最怕在野外迷路,随身带的水喝完了,要用骆驼和自己的尿来维持生命。地质队在野外吃不上新鲜蔬菜,每顿饭基本上都是黄花、木耳、海带、粉条。为了搬家方便,几个人住一顶三角帐篷,每人配备一床被子和一条皮褥子,都在地上睡觉。睡觉时,最难过的是夏天的中午和冬天的晚上。夏天中午,帐篷外太阳烤的你流油,帐篷里闷的你汗流浃背,透不过气来。冬天晚上,单帐篷挡不住严寒,早上起床,被窝里凉飕飕的,被头、帽檐全是哈气结的白霜。要是遇到刮风下雪就更惨了,几个人龟缩在一起,下面铺两床被子,上面盖两床被子,身上穿着棉衣棉裤,头上戴着狗皮帽子,半卧半靠一直熬到天亮。有时,夜里会突然刮起八九级大风,狂风裹着沙尘滚滚而来,把帐篷掀的老远。大家从梦中惊醒,一部分人去追帐篷,一部分人去拣被风刮得四散的衣服和用品。等到风势减弱,大家把帐篷和衣物找回来,天也快亮了。可回头一看,被子和褥子全被埋在沙土里。当时,地质队有位"秀才"编了一首顺口溜:"天上无飞鸟,遍地不长草。四季少雨雪,风吹石头跑。上面烈日晒,下面热沙烤。冬天寒风吹,夏天蚊虫咬。整月缺水喝,常年不洗澡。指甲当汤勺,虱多用沙炒。拉屎往高爬,撒尿用棍敲。脸蛋黑又红,对象不好找。唯有油气多,大家都说好。"真实地写照了地质勘探队员们的艰苦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地质大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一年多的地质调查,核实了油砂山、干柴沟有很厚的含油砂层出露,发现了盆地西部第三系沉积岩厚度达三四千米,其中有很好的生油层,发现了油泉子、油砂山、油墩子、七个泉等18个可能储油构造和9处油苗,确定柴达木盆地具有勘探面积大、沉积岩厚度大、背斜构造大、生油岩条件好等特点,具有十分乐观的油气勘探远景。 沙漠领路人现在的青海石油人,不论男女老少,只要一提起依沙·阿吉老人,都怀着一种十分崇敬的心情。依沙·阿吉是乌孜别克族,新疆且末人。从小在柴达木放牧、经商,对盆地情况十分熟悉。他知道柴达木哪里有山包,哪里有沙漠,哪里有盐泽;能说的清天气在什么时候会下雨、刮风、下雪;更明白哪里的水是苦的,喝了会拉肚子,哪里可以找到甘甜的泉水。有人称他是柴达木的"活地图"。1954年,地质大队进入柴达木盆地勘探,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找不到道路和淡水。当时地图对柴达木盆地的标识只有几个圆点。按这些圆点的标示,既看不出哪里是路,也不知道哪里有淡水。没有水,不要说无法工作,就是生存都很困难。地质大队安营扎寨以后,专门组织了一个找水分队。头一天,几十个人在戈壁沙漠上挖了一个又一个坑,没有见到一滴水。第二天,好不容易在一座沙山脚下挖出了水,大家高兴地跳了起来。可是捧起来一尝,苦得人喘不过气来。大队领导决心在盆地找向导探路、找水。通过多方走访调查,终于在若羌请到了依沙·阿吉老人。从此,依沙·阿吉老人跟随地质大队南征北战,在勘探途中为地质队员们探路,寻找骆驼和人要喝的淡水。地质队的驼队和帐篷里,经常可以见到他矫健的身影,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后来,他又成为柴达木盆地其他勘探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建立农场,他带领调查队察看荒地,走遍了2000多平方公里的尕斯草原,查明了16万亩的可耕种土地;修筑"茫(崖)-马(海)"公路,他带领筑路测量队,穿过上百公里的雅丹土林;勘察铁路走向,他当向导,在盆地穿戈壁,跨盐泽;考察青藏高原动植物生长规律,他走在科考队伍的最前面,带着大家在昆仑山里钻冰川踏雪原。短短的几年时间,依沙阿·吉老人行程数万里,给石油、地质、公路、铁路、农业、科考等勘探队伍带路,足迹遍布柴达木盆地的每个角落。有关领导看他年迈,走路不太灵便,准备给他专门派一辆汽车,他回绝了:"在沙漠里赶路,汽车还赶不上我的骆驼呢。" 老人信奉伊斯兰教,有人建议给他开小灶,他摇头:"出门背个小灶多不方便,还是怀里揣个馒头省事。"茫崖工委成立时,上级要请他当茫崖工委名誉副主任,他赶忙找到工委书记说:"我当个骆驼工蛮好的。"老伴生了个女儿,他给起了个名字叫"柴达木罕"。1961年,年近80岁的依沙·阿吉老人因病去世,留给后人的遗嘱是:"我死了之后,就安葬在柴达木,你们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离开盆地,这里是我们的家。"依沙.阿吉,柴达木初探时期的领路人,为青海石油勘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不图名,不要利。他的精神和事迹,被油田职工一代一代传诵,他那矫健高大的身影,永远屹立在青海石油勘探开发厅。 中苏专家考察为了摸清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勘探开发远景和队伍生存条件,提出科学勘探开发、精干组建队伍、正确选择基地意见。1955年9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决定成立柴达木盆地石油考察队。由局长康世恩同志带队,国家石油地质专家张 俊、王尚文、陈 贲、沈 晨、杨文彬、杨少华等,苏联石油地质专家特拉菲穆克、契雅契克夫、格罗斯、阿留辛、安德烈柯等,以及诗人李 季、作家李若冰、新华社记者姚宗仪等60多人参加,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石油勘探开发进行实地考察。考察队从西安出发,途经玉门,到达敦煌。沿着柴达木地质大队的行走路线,踏若羌古道,顺阿克塞、拉配泉、索尔库里,翻越阿尔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考察队历经20多天时间,详细考察了油砂山露出地面的油砂构造,油泉子和开特米里克的液体油苗,油墩子、七个泉等处暴露出地面的油层剖面、构造和圈闭,考察了昆仑山下的淡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生长,考察了依沙.阿吉和他家人在盆地的放牧生活等情况。专家们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前景非常乐观,认为柴达木盆地含油地质条件好,昆仑山冰雪融化渗入地下的淡水资源很丰富,依沙.阿吉老人一家在此养儿育女生活多年,证明人类可以在此长期生活,可以组织地质勘探队伍进行规模勘探。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考察队向国务院、西北局和青海省呈报了关于勘探开发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的报告。在考察期间,诗人李季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柴达木小唱:"辽阔的戈壁望不到边,云彩里悬挂着昆仑山,镶着银边的尕斯湖啊,湖水中映着宝蓝的天。这样美妙的地方哪里有啊,我们的柴达木就象画一般。"青年作家李若冰也写下了传世之作柴达木手记。这些作品,在当时激起了万千青年对柴达木盆地的向往。 勘探局成立根据1954年对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地质普查结果,1955年,国家决定对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勘探。6月1日,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决定撤销地质局、钻探局,以地质局机关、柴达木地质大队、柴达木勘探筹备处、民和地质区队为基础,抽调钻探局部分专业干部,组建青海石油勘探局。局机关设在青海省西宁市。任命原地质局局长张 俊为代理局长兼党委书记。同时,将枣园、永坪、四郎庙、民和的钻探大队,以及铜川转运站、东北石油八厂等单位划归青海石油勘探局管辖。从酒泉、吐鲁番地质大队,玉门、延长、茂名油矿调集职工,充实柴达木石油勘探队伍。年底,青海石油勘探局的地质队增加到47个,职工队伍达到4750余人。与此同时,国家地质部还派出"632"柴达木石油普查大队,以及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和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组成的柴达木石油研究队进入柴达木盆地,与青海石油勘探局一起开展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柴达木盆地由此拉开了规模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 泉一井开钻1954年,柴达木石油经过地质勘探,发现了18个地质构造和9处油苗。1955年,经过进一步做工作,又发现了99个可能储油构造。为了进一步摸清地下情况,青海石油勘探局决定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行深井钻探。1955年11月24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工作,柴达木盆地第一口深探井-油泉子构造泉一井举行开钻典礼。青海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柴达木盆地的石油钻探,11月23日,省委副书记朱侠夫、副省长马辅臣率青海省党政军慰问团赶赴油田,组织青海省民族歌舞团赴井场进行慰问演出,庆祝泉一井开钻。泉一井由油泉子钻探大队3269钻井队负责施工。12月12日,该井钻至650米时,原油从井口溢出,日产2吨多,轻质油含量高达68%。泉一井获得工业油流后,勘探局进一步组织对油泉子构造进行钻探,证实了油泉子是一个浅藏油田。泉一井钻探出油,证明柴达木盆地有着丰富的石油矿藏,向全国人民报了捷,引起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燃料工业部决定对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大规模勘探开发。1955年12月,"青海石油勘探局"改名为"石油工业部青海石油勘探局"。1956年4月,勘探局机关从西宁迁至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1956年夏天,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的中央代表团返回内地,路过格尔木时,专门派一分团到茫崖油区进行慰问,赠送纪念章和礼品,称柴达木石油工人是祖国最可爱的人。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的社论。国家陆续从部队组织复转军人参加油田建设,从其他油田和厂矿抽调技术骨干支援油田勘探开发,从上海、山东等地招收社会青年和技术工人加入勘探队伍。1956年底,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勘探队伍由46个增至106个,职工人数由4750多人增至14540多人。还成立了女子地质队、女子测量队等。1956年,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又有新的成果,通过在油泉子、油墩子、油沙山、茫崖等构造上进行钻探,初步发现了油沙山、南翼山等5个油气田。 降工资保勘探从1956年开始,柴达木盆地的勘探队伍迅猛增加,职工人数最多时达到2万余人。工作上的新手越来越多,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开始出现,导致钻井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勘探费用越来越高。其中,钻井单位成本1955年为477.2元/米,1956年为966.83元/米,1957年为848.52元/米,最高时达全国平均成本三倍以上。中央领导同志在听取青海石油勘探工作汇报时说,如果成本降不下来,石油含量再大、再珍贵,我们也开采不起,也是要撤下来的。消息传来,引起了全局干部职工的震动。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面临着是撤出来,还是降低生产成本,坚持下去问题。当时,大家从四面八方汇集柴达木盆地,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摸爬滚打了三、四年,抱着一个共同的理想-我为祖国献石油。从已经取得的勘探资料来看,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油田。加上油泉子炼油厂才刚刚开始上马。偌大的一个摊子,这样好的前景,上马不久就撤下来,不仅会对国家造成损失,就几年来和柴达木盆地结下的感情而言,数万干部职工也是难以接受的。1957年11月,勘探局党委召开了第八次全委扩大会,认真学习讨论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并根据石油工业部党组要求,研究提出了降低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成本的"一个决心,十条措施"。一个决心是:下决心把勘探成本降下来;十条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盆地资源,大办附属厂矿,力求自力更生;大闹技术革命,提高钻井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调整职工工资等。这十条措施中,重点是提高钻井速度、调整职工工资。1958年初,经上级批准,勘探局进行了工资调整,盆地职工每月平均工资由224.5元调至144元,降低幅度为35.9%。同时,勘探局组织精简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基层党支部书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以减少事故、提高钻速、反对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58年底,全局勘探费用大幅度下降,其中钻井单位成本降为264.53元/米,分别比1955年、1956年、1957年降低了44.6%、72.6%、68.8%。1958年,全局的勘探费用降下来了,盆地的勘探成果异常辉煌:全局钻机月平均速度达808米,超出1957年592米;钻井总进尺达28.38万米,是1957年的3.9倍;有36个钻井队超过月上千进尺目标;6月23日,狮子沟花2井完钻后大量喷油,日产原油百吨以上;9月13日,冷湖地中四井在钻进中喷油,日喷原油800吨。1958年,盆地又新发现了冷湖、尖顶山等10个油田和盐湖等3个气田。 万人帐篷城万人帐篷城,座落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她是青海油田历史上第一个集勘探开发、科研生产、生活后勤于一体的石油基地,也是柴达木盆地第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如今,这里只剩下几间旧房子和几眼破窑洞,但她昔日的辉煌仍深深地烙印在柴达木石油人的记忆中。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过去是一片戈壁荒滩,后来由于附近有存绩水源,加上地理位置离油泉子、油墩子、油沙山、茫崖探区都比较近,1955年起,茫崖办事处、茫崖钻井筹备处等单位开始在此筹建。1956年1月,茫崖工委(行政县级政府)成立。1956年4月,青海石油勘探局机关由西宁迁至茫崖。接着,钻井处、地质处、水电厂、机修厂、器材处、职工总医院等十几个单位相继在茫崖成立,成千上万名职工开始踊向茫崖,茫崖一下子热闹起来。当时,职工的住房条件十分简陋,除电影院、浴室、苏联专家室等是装配式的铁皮木头结构房,医院有五六眼窑洞作住院部外,其余全部都是帐篷。发电在帐篷里,修车在帐篷里,机床在帐篷里,器材在帐篷里,实验室在帐篷里,食堂在帐篷里,看病在帐篷里,商店在帐篷里,邮局在帐篷里。勘探局的招待所是由十几顶帐篷围成的小院。勘探局领导张 俊、陈寿华、杨文彬等同志办公和宿舍都在各自的帐篷里,前面三分之二放着办公桌,后面三分之一是床铺。勘探局机关工作人员办公、住宿也都是三四个人挤在一顶帐篷里,中间用帘子或报纸隔开,后面住人,前面当办公室。有的部门人多帐篷少,就七八个人挤在一起,晚上放下被子在床板上睡觉,白天卷起被子在床板上办公。这是一座富有特色的 "帐篷城市"。帐篷多时有三千多顶,住着职工一万多人。白天站在高坡看,"城里"的帐篷就象草原上盛开的小白花,一朵挨着一朵,约3公里长,1公里宽,白茫茫的一片。晚上站在远处看,千万盏电灯和星星一起闪烁,不仔辨认,你很难分清哪是天上,哪是地下。有的职工曾用这样的顺口溜来描绘:"白天一层云,晚上一片灯,远看象沙丘,近观帐篷城"。走进"帐篷城"里,可以看到宽阔的马路和整齐的路灯穿行于帐篷之间,东面是茫崖地区党政机关和贸易公司等服务单位,南面是水电厂等二级单位,西面和北面是勘探局机关和各单位职工宿舍。在"帐篷城"里,到处可以见到柴达木石油建设者们的豪言壮语:"钻透戈壁千层土,踏遍昆仑万重山""石油藏在哪里,我们就追到哪里,上天追到灵霄店,下海追到龙王前,不生擒活捉,我们决不休战!"。这是一座生气勃勃的"帐篷城市"。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勘探,吸引着成千上万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来柴达木为祖国献石油,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著名青年作家李若冰采访了"帐篷城"后,曾在茫崖-拓荒者的城市一文中这样描写:"广阔的大沙漠里,搭满了成千上万的帐篷房。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柏油马路,没有公园,也没有树和花。但是这里有人,有成千上万的人,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拓荒者。他们为了给祖国开辟一个崭新的石油工业基地,在大沙漠里搭起了帐房,安了家。" 1958年9月,冷湖地中四井喷油,青海石油勘探局的工作重点东移。年底,勘探局机关从茫崖搬往大柴旦。1959年3月,为了便于指挥生产,勘探局机关又从大柴旦搬至冷湖。随后,"帐篷城市"里的各单位也陆续迁往冷湖。同时,茫崖石棉矿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建成,茫崖地方政府随之迁往,在那里建起了一座新的茫崖镇。"帐篷城市"逐渐收缩,后来只剩下几间房子,成为司机路过的一个食宿站。今天,在新版柴达木地图上,昔日的"帐篷城市"旧址被称作"老茫崖"。 英雄地中四柴达木盆地初期石油勘探,采用的是"区域勘探与重点钻探相结合"方针。1958年,为了找到更多、更理想的油田,青海石油勘探局对勘探方针进行调整,提出了"撒开大网,分散钻探,四面出击,遍地开花"方针,同时调集了54部钻机在39个不同的构造上进行钻探。喜讯接连传来。6月23日,3292钻井队在狮子沟花二井进行钻探,井口大量喷油,日达百吨。9月13日,1219钻井队在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钻至650米后,先是出现井涌,继而发生强烈井喷,日喷原油800吨,连续畅喷了三天三夜。冷湖探区组织人员筑堤堵油,井场周围成了一片油海。花二井、地中四井喷油,预示着柴达木盆地石油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地中四井喷油,给勘探局职工带了极大的振奋。她向世人宣示,冷湖构造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地中四井大量喷油以后,地处柴达木盆地中部的冷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958年四季度,青海石油勘探局决定将勘探工作重点东移。勘探局机关从茫崖"帐篷城"迁至大柴旦。冷湖成立矿务局。冷湖构造上的钻探钻机达到了13部。1959年元月1日,青海石油勘探局更名为青海石油管理局,标志着青海石油工业开始步入勘探与开发并举阶段。2月20日,柴达木盆地第一车原油外运。1959年3月和6月,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孙敬文、康世恩先后来到冷湖探区视察,研究确定了"调整部署,暂时收缩茫崖、马海地区,集中力量,加速冷湖地区的勘探,拿下冷湖油田,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大发展打下基础"方针。管理局党委决定"集中力量,猛攻冷湖",陆续从各探区调集了30部钻机,在冷湖五号、四号、三号等构造上组织钻探会战。1959年3月,管理局机关从大柴旦迁往冷湖。相继在冷湖成立钻井处、采油处,建设炼油厂、水电厂,组织地质处、器材处、运输处、职工医院、社会服务处等科研后勤单位从茫崖、大柴旦搬迁冷湖,组织职工自己动手修建简易住房,改善生活条件。冷湖地区职工迅猛增加到2万多人,占到全局职工总数的84.4%。1959年9月,国务院批准冷湖地区建市。1959年,冷湖原油产量达到24万吨,全局原油产量达到30多万吨,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12%,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1959年底,冷湖炼油厂炼制的成品油开始运往西藏,供应边防部队用油。1960年4月,青海省副省长李芳远陪同铁道部现场会议参观团到冷湖视察。为了纪念地中四井给柴达木盆地带来的巨大变化,李芳远亲自为地中四井题词、树纪念碑,碑文为"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如今,地中四井纪念碑仍高高地耸立在冷湖五号构造上,它是青海石油工业一个时代的象征。 战胜自然灾害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国家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农村粮食连年减产,加上前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合作专家,逼中国还债,以及当时工作上的一些失误,结果导致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各种物资和副食品供应匮乏,全国上下处于饥饿状态。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柴达木盆地更是雪上加霜。钻井、修井等一线职工的粮食定量由每月50多斤降到30多斤,机关干部和二线职工由每月30多斤降到20斤左右,家属小孩由每月20多斤降到十多斤,副食品供应基本停止,蔬菜、食油和肉类很难见到。饥饿开始困绕着青海油田。职工长时间吃不饱饭、缺乏副食,健康状况急剧下降。有的身体明显消瘦,走路头昏眼花,干活四肢无力,浑身冒虚汗;有的全身出现浮肿,手上、腿上一压一个坑;有的长期缺乏营养,患上了肝炎病;有的熬不住饥饿,悄悄地离开了油田。加上不时有一些地方上饿死人的消息传来,职工情绪出现不稳定,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生产事故接连发生,勘探开发工作受到影响。就在这十分困难的时候,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到西北检查工作。他了解了各油田职工肚子挨饿的情况,在玉门主持召开了一次"吃饭大会"。会上专门研究解决职工吃饱饭的问题,明确提出,粮食定量不够可以用"瓜菜代",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职工吃饱肚子。会后,局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职工粮食定量不足,副食品缺乏,吃不饱肚子的问题。决定针对柴达木盆地的环境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生产自救。一是组织打猎。从各单位抽调了200多名枪法比较好的复转军人,组成了6个打猎队,进昆仑山打野生动物。二是组织捕鱼。购置了四艘机帆船,抽调了一些会撑船、会撒网打鱼的职工,组成了捕鱼队,到青海湖里捕捉湟鱼。三是组织开荒,自己动手种粮食蔬菜。从各单位抽调了1000多名职工,在马海、冷湖、阿拉尔、敦煌、安西、南湖等地开荒15500多亩,建温室1300多平米,办起了十几个农场。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土豆、甜菜和蔓菁。四是组织职工到草原上挖锁阳、蕨麻,采草籽、野菜,晒干磨成粉,掺在面里蒸馒头,增加份量和营养。这些措施很快见到了效果。从第二年起,油田陆续可以给每个职工每天补贴半斤甜菜(蔓菁)、一斤蔬菜,每月供应两三斤湟鱼、五六斤野牛羊肉,职工饿肚子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几年的努力,各个农场累计生产粮食120多万公斤,蔬菜580多万公斤,油料5万多公斤;各打猎队、捕鱼队累计捕获各种野生动物肉90多万公斤、青海湟鱼60多万公斤。这些收获,对当时青海油田职工克服困难,战胜饥饿,坚守阵地,坚持勘探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后来,青海省政府从海西地区调拨了一万多只羊,石油工业部从大庆调拨了30万斤粮食支援青海油田,进一步缓解了职工吃不饱肚子、缺乏副食品的困难。现在,一些老柴达木石油职工回忆起当年战胜自然灾害,抗争饥饿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分。当年的打猎队员回忆说, 打猎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搏斗。昆仑山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一般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最低时可达零下摄氏40多度。打猎队晚上睡觉时,往往是席地和衣而卧,下面铺着牛皮,上面盖着被子和皮大衣。早上起来,被头结着一层冰霜,被子冻得叠不起来,四肢冻的麻木冰凉。打猎是一种人与野兽的搏斗。要是碰上凶猛的野牛,打的准,一枪撂倒了还好。如果一枪没打到位置上,它就会树起尖硬的抵角,疯狂地朝你反扑过来,和你进行搏斗。有一次,采油厂的一个打猎队员击倒了一头野牛,看它好大一会儿没起来,满以为已经被打死了,就背起枪往牛倒的地方走去。谁知当快走到跟前时,受伤的牛突然从地上窜起,低着头朝那位队员冲去,尖硬的抵角将他的胳臂从手腕一直撕裂到肩头,差点要了命。还有一次,打猎队遇到一群野牛,有四五十头之多。队长说,野牛只能零打不能整取,下令不要开枪。大家眼看着牛群就要全部走过去了。有个队员觉的这样让野牛白白走掉,太可惜了,就朝走在后面的牛放了一枪。受伤的牛仰天长吼了一声,其余的牛立刻回头,瞪着眼睛,竖着抵角,不约而同地朝打猎队冲来。队长急忙招呼大家上山。等大家爬上山,朝谷底一看,只见四五十头野牛象发了疯似的在横冲直闯,大家都出了一身的冷汗。真不敢想象,跑迟了会是什么结果。打猎队还会经常遇到狼。有一次,打猎队在昆仑山一条无名沟里遇到一群野狼。狼在前面跑,我们就在后面追。狡猾的狼群诱敌深入,等我们追到一条山沟里头时,天完全黑了。这时,天气突然下起了大雪,山沟周围响起了一片狼嚎声,我们被狼和雪困住了。大家只好围在一起,边端着枪对准山坡,防止狼群袭击,边摸着黑冒雪往山沟外面撤退。直到天亮才退出山沟,有5个同志冻伤了耳朵和脚指头。还有一次,打猎队四名同志往山外运肉。路过大灶火和乌图美仁之间的红柳芦苇丛时,准备扎营休息。天黑以前,四个人吃了点土豆面糊糊,就搭起帐篷,将十几匹骆驼安排在帐篷四周卧好,在附近拣了一些红柳,在帐篷门口点起了一堆篝火。午夜时分,大家刚刚有点睡意,突然,帐篷周围传来了一阵狼嚎声。大家立刻紧张起来。四个人背靠背,相互挤得紧紧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帐篷周围,随时准备应付不测。二十几只饿狼从四周向帐篷逼近,其中三只离骆驼只有十几公尺,用嘴拱着地,眼睛散发着绿光,四个蹄爪不停地刨抓脚下的沙土,随时准备向帐篷发起攻击。面对紧张的局面,大家不敢贸然开枪,怕惊散骆驼,群狼围攻帐篷时,人寡不敌众。我们把眼睛瞪得圆圆的,把手里的枪栓拉的哗啦哗啦直响,一来警示狼群,二则为自己壮胆。骆驼也有了警觉,把头仰的高高的,不断地向狼群喷涎示威。饿狼看人和骆驼都有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也不敢贸然进攻。双方就这样对峙着,直到天亮,饿狼才慢慢离去。当年的捕鱼队员回忆说,捕鱼队到青海湖的第二天,因为打鱼心切,大家匆匆忙忙下了湖。开始,天空晴朗,湖面平静,船很平稳。谁知当船接近湖心时,天气突然阴沉起来,湖面渐渐刮起大风,掀起排浪,船开始晃荡起来。接着,天空又下起了暴雨。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烈,浪越掀越高,船越晃越厉害,捕鱼队员扒着船边呕吐不止。有几次,眼看船就要被巨浪打翻,我心想这下完了,要葬身湖底喂鱼了。抱着几乎绝望的心情,闭着眼睛,流着眼泪,吐着黄水,昏昏沉沉,随船被大浪拥来推去。也不知过了多久,风渐渐地小了,雨渐渐地停了,船也慢慢地不晃了,大家这才从惊慌和痛苦中安定下来。青海湖气候反常,常在秋夏下雨,冬春下雪。雨天泥泞,雪天封路,捕鱼队经常出现断粮现象。有时一断就是半个月。每遇这种现象,我们就将每天开三顿饭改成开一顿饭,到草原上去挖蕨麻、拣蘑菇代替粮食。 工业学大庆1964年元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64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将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全文和录音传达到基层,全国开展起工业学大庆活动。1964年3月,青海油田掀起工业学大庆热潮。管理局党委要求各单位从加强企业管理,狠抓"三基"工作(基层建设、基础资料、基本功),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八项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班组经济核算制、质量负责制、设备维护保养制、岗位培训制),倡导"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干工作夜晚和白天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强调机关工作做到"三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产)、"五到现场"(政治工作、生产指挥、材料供应、设计科研、生产服务到现场),要求工人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小修)。油田每年开展一两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提倡苦练基本功,促进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1965年5月,管理局进行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局党委组织千人检查团,兵分6路,对各单位基础工作进行检查。共检查55个基层单位,105口油井,222台套设备,16.9万个数据,检查出3万多个问题和差距。5月17日,检查团组织对局机关进行岗位责任制大检查。5月下旬,检查团组织了两个现场指挥部和16个工作组,针对检查出的问题,深入基层蹲点,举一反三抓整改,培养过硬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涌现出了敢于碰硬的钻井大队和器材供应处等先进典型。1965年11月,钻井大队3288队在西部红沟子构造深二井钻进。岗位工人操作不慎,打烂了鼠洞导管,导致泥浆渗入井架大腿地基,泡化地基下的盐碱,井架基墩下沉,无法正常钻进。事故发生后,大队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和3288队全体职工,来到管理局机关门口,向管理局领导和全局职工作检查。大队领导认为,事故发生在基层,问题根子在领导,队伍作风不过硬,是领导不过硬造成的。随后,召开大队反面现场会,举一反三,教育职工吸取教训。组织大队机关干部和3288钻井队全体职工一起挖开井场地基,补打水泥,加固井架基墩。1966年1月,3278钻井队在小梁山构造梁参1井施工。当钻至井深2500米时,由于岗位工作大意,导致出现起下钻后,泥包钻头,牙轮偏磨,跳钻严重,被迫重新再起下钻的事故。大队领导知道情况后,立即在井场召开了反面现场会。要求3278队的领导带上事故钻头,从一百多公里外的井场赶到现场指挥部,向管理局做检查。并连夜返回队上,组织职工举一反三,狠反各项工作中的"低、老、坏"(低标准、老毛病、坏作风),及时进行整改。两次反面现场会,给干部职工留下了深刻印象,培养了钻井队伍的严细作风,促进了钻井系统的企业管理,提高了钻井施工的质量水平。在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中,器材供应处有一件事引起了全局的关注。机厂内修班加班修理一台柴油机,急需一组加大25的缸套。内修班长到冷湖材料库领料。保管员说,前几天才清理过货架,没有加大25的,只有加大75的。要在平时,领料人听保管员这样回答,一般都打道回府了。谁知内修班长是个认真人,加上柴油机又是局里安排修理的急活,听说没料心理发急。就亲自拿上游标卡尺,来到柴油机缸套配件前进行测量,他希望能料堆里能出现侥幸,以解自己燃眉之急。他一组一组地测着。测到下午快下班时,果真发现有一组缸套配件的实际尺寸和包装说明不一致。包装上写的是加大75的,而里面缸套的实际尺寸却是加大25的。第二天,器材供应处党委首先要求冷湖材料库的李库长亲自背着内修班急需的缸套配件,带上全库职工步行到机厂,向机厂和内修班全体同志做检讨。李库长心情沉痛地说,由于我的低标准、老毛病和坏作风,工作粗枝大叶,不深入实际,影响了内修班的工作,影响了全库的管理水平。同时号召全处职工以此为戒,学习大庆"三老四严"作风,狠反"低、老、坏"毛病,实行标准化、规格化管理。一场"家丑外扬"、狠抓作风活动拉开了序幕。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职工白天正常发料,晚上挑灯夜战,清仓查库,发现问题。先岗位自查自改,后班内互查互纠,再班组之间检查,最后申请处里抽查整改。通过狠抓作风,各库房做到材料管理"帐、卡、物、资金"四对口,"四号定位",配件摆放"五五化","三条线一个面","上摆轻,下摆重,顶上摆的不常用",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在"家丑外扬"、狠抓作风的同时,器材供应处党委还及时开展了"出手过得硬"岗位技术大练兵活动。全处上下掀起了学业务技术、钻岗位技能,背帐本,记材料,练写字,练算盘,摸弹子盘型号,练吊车平稳操作热潮,涌现出了一批"活帐本"、"活尺子"、"活单价"等技术能手,促进了职工业务素质提高。局党委及时推广了器材供应处的经验,定期组织全局技术大比武活动。通过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大庆人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和铁人王进喜精神在青海油田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它促进了油田基础工作,提升了油田管理水平。1977年2月,青海油田被青海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青海省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1977年5月,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青海油田被授予"全国大庆式企业"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应该渊源于当年油田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 重上西部建家园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青海油田的勘探开发形势也逐渐严峻起来。一是勘探投资逐年减少。1959年国家勘探投资为1.05亿元,1964年减少到450多万元。二是勘探工作量逐年下降。1959年钻井进尺为34万多米,1962年减少到9100多米; 1959年地震工作量为1840多千米,1962年、1963年油田地震工作基本停止,1964年开始恢复,仅为560多千米。三是职工队伍大减员。1960年,石油工业部组织大庆会战,从油田陆续抽调6500多名职工和大批优良设备参加会战。从1961年起,油田开始精简下放职工,累计下放12000余人。1959年,油田共有职工26000多人,钻井队50多个,勘探队105个,1964年,油田职工减至5100多人,钻井队减至3个,地震队减至3个。四是原油产量递减过快。1959年,原油产量为30.2万吨,从1961年起,原油产量逐渐下降至二十多万吨、十多万吨,最低年份只有七八万吨。在这期间,管理局集仅有的几支井队,陆续在涩北、大红沟、马海尕秀等构造上进行钻探,发现涩北气田。1965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石油工业部召开会议。会上调整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部署,要求"对已经了解的构造,一个一个加以钻探,钻完一个,搞清一个。有油就抓住,没油也弄清,这辈子干不完,下一辈子接着干。"根据会议精神,管理局决定将青海油田勘探重点转移至盆地西部。1966年6月,管理局成立西部勘探指挥部,指挥部机关设在尖顶山地区。7月22日,3288钻井队在咸深二井钻至840多米处时,发生强烈井喷,日喷原油百吨以上。喜讯传开,全局职工振奋。管理局立即调集9部钻机、1700多人,在小梁山、尖顶山、红沟子、咸水泉等构造组织钻探会战,搞清了尖顶山浅部油藏,发现了咸水泉油田。1968年12月,石油工业部召开"抓革命,促生产"会议,确定柴达木盆地重点勘探开发花土沟油田。根据会议精神,1969年3月,管理局召开"战戈壁,睡沙滩,重返西部建家园"誓师动员大会。西部勘探指挥部机关从尖顶山搬至花土沟,组织花土沟油田勘探开发会战。花土沟山高坡陡,沟深梁多,地形十分复杂。要在这样地区进行勘探开发,必须先在南、北山修筑盘山公路,在狮子沟陡坡平出井场,在沟口进行必要的地面建设。1971年2月,管理局决定油田总动员,三人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人搞会战。从各单位抽调1000多名职工、家属,到花土沟修公路、平井场,进行土方会战。大家住帐篷,喝凉水,啃干馍,冒风沙,抡铁锤,打炮眼,炸石头。每天"吃饱三顿饭,睡够八小时,其他时间干干干",连续苦干了25天,修筑盘山公路15公里,平整井场35个,挖填土石方15万立方米,保证钻机上了山。为了满足钻探需要,7月,管理局又再次从局机关、勘探处、炼油厂等7个单位,抽调了400余人在花土沟组织土方会战。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又修筑盘山公路2公里,平整井场23个,挖填土石方15.7万立方米。在庆功会上,有位职工即兴朗读了一首打油诗,形象地描写当年的土方会战:"我在北山打榔头,双手起泡鲜血流,为把钻机摆上山,半月掉了四斤肉。我在北山打榔

    注意事项

    本文(青海油发田发展史.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