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伊朗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文翻译.doc

    • 资源ID:2546613       资源大小:700.51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伊朗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文翻译.doc

    伊朗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伊朗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标准标准 No. 2800-84 (第三版第三版) 1 目录目录 第第 1 章章1 1.1应用范围 1 1.2对构筑物的观察情况 1 1.3通用标准 1 1.4按重要性来划分建筑物 1 1.5按结构来划分建筑物 1 第第 2 章章 建筑物地震力的计算建筑物地震力的计算1 2.1.概述 1 2.2.地震侧力 1 2.3.等效静态分析方法 1 2.4.楼层横向相对位移 1 2.5.P- 效应.1 2.6.从基面至基础顶面的结构要求 1 2.7.施加到建筑构件和附加部分的地震侧力 1 2.8.作用在隔板上的地震侧力 1 2.9. 非建筑结构.1 2 第第 1 章章 1.1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1.1.1. 本规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钢制、木质和砖石结构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 1.1.2. 以下建筑物不包括在本手册中: a)特殊结构,如:水坝、桥梁、码头、海洋建筑物和核电站。 在设计这些特殊结构时,必须遵守在相关使用手册中规定的标准和 规则,以抵消地震的影响。但在任何情形下,其设计基本加速度都 不得低于本手册中规定的数值。在对此类结构进行区域震级的具体 研究时,应以该研究结果作为依据,但条件是现场的设计频谱值不 得低于标准设计频谱值的 2/3,而且无需考虑重要因素 I 和特性系数 R。 b)采用泥浆和砖坯建造的传统建筑物: 由于原材料的缺陷,这种建筑物没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不过,为了 使这些建筑物具有相对安全的抗震性能,必须采取某些特殊的措施。 对于那些遥远的沙漠地区,由于难以采购到适用的材料,所以应考 虑特殊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即采用某些抗震材料,如:木材、钢材、 混凝土或其组合材料,以确保具有相对安全的抗震性能。 3 1.2对构筑物的观察情况对构筑物的观察情况 1.2.1 用于在不同楼层支承垂直荷载的构件应尽量叠加布置,以便使这些构件 彼此之间力的传递不会发生在水平构件上。 1.2.2 可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的构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设计,以使水平力 能直接传递到基础上,并使共同起作用的构件位于同一个垂直面上。 1.2.3 可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的构件应设计成能够减少由于这些因素在楼层 上产生的扭力。 为此,每层的质量中心点与该层的刚性度中心之间的距离在每个方向上 应小于在该方向上建筑物尺寸的 5%。 1.2.4 建筑物及其构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设计,以提供充足的延展性和强 度。 1.2.5 在利用力矩稳固的框架系统来承受横向荷载的建筑物内,应尽量设计成 使立柱的损坏时间在横梁之后。 1.2.6 非结构性构件,如:内墙及墙面,应尽量设计成在发生地震时不会妨碍 结构性构件的运动。否则,在结构分析时应考虑到这些构件和结构系统 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1.2.7 应尽量避免(特别是在地下室内的采光井)采用短立柱结构。 1.2.8 应尽量避免在平面以及高度的不同方向上采用不同的结构系统。 4 1.3通用标准通用标准 1.3.1.建筑物的所有承重构件应相互连接在一起,以便在发生地震时彼此不会 分开,而且建筑物应当成为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地板应与垂直承 重构件、框架或墙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以便充当横隔板,将地震力传递 给侧向承重构件。 1.3.2.建筑物必须能够承受地震在两个正交方向上产生的水平力,同时在每个 方向上应以适当的方式使水平力向基础进行传递。 1.3.3.每一楼层楼面上分隔缝的最小宽度应等于距离基准面该楼层高度的 1/100。为此,建筑物内每一层与相邻地界之间的距离应至少等于距离 基准面的楼层高度的 5/1000。在”重要”以及“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内以及/或在 8 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物内,每一楼层的该宽度值不应小 于楼层相对横向位移设计与特性系数 R 的乘积。每一个相邻建筑物的 距离等于 0.5R 与建筑物每一层的设计相对横向位移值的乘积。特性系 数 R 在 2.3.8 节中有定义。 可以使用某些低强度材料来填充分割缝,由于两个建筑物的冲击碰撞, 这些材料在发生地震时很容易被压碎,所以在地震之后也便于更换和修 补。 1.4按重要性来划分建筑物按重要性来划分建筑物 本规程中的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被分为四组: 第1组: “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这组建筑物包括在发生地震之后其作用特别重要的建筑,如果不使用这 些设施,将会间接地增加人员伤亡数量以及受损量,如:医院、医务所、 消防站、给水中心、发电厂和配电设备、机场观测塔、通讯中心、广播 电台和电视台、警察局和救护站,概括来讲,就是指那些具有能有效提 供援助并能挽救人的生命作用的所有建筑物。那些被破坏之后可导致短 期和长期的大范围环境污染的建筑物及其设备也可以包含在本组建筑物 中。 5 第2组:”重要”的建筑物 这组建筑物包含如下所述的三个子项: a) 那些遭受毁坏后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建筑物,如:学校、清真寺、 露天大型体育场、电影院、影剧院、聚会沙龙、大型百货商场、旅行 社或 300 人以上聚会的场所。 b) 那些被毁后会造成国宝损失的建筑物,如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用来保 存国家文件或珍贵作品的机构和中心。 c) 那些被毁后将造成大范围环境污染或火灾的建筑物和工厂设施,如炼 油厂、燃料贮槽和煤气供应站。 第3组:“一般重要”的建筑物 除在其他三组中规定的那些建筑物之外,这组建筑物包括本规范所属的 所有建筑物, 如:住宅、行政办公楼和商业建筑、旅馆、多层车库、仓 库和工业厂房等等。 第4组:“不太重要”的建筑物 这组建筑物包括以下两个子项: a) 指如果被毁,基本上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的建筑物, 如:农用仓库和 家禽饲养场。 b) 设计用于两年以下工作期限的临时性建筑物。 1.5按结构来划分建筑物按结构来划分建筑物 建筑物按结构被分为规则型和不规则型两类: 1.5.1. 规则型建筑物规则型建筑物 规则型建筑物是指那些具有下列特征的建筑物。 6 1.5.1.1.在平面上是规则的在平面上是规则的 a) 建筑物的平面在建筑物主轴线上具有通常意义上的对称或近似对称结 构,其中的抗震构件通常布置在这些轴线方向上。如果在这些平面上 有任何的凹槽或突出处,那么,每一方向上的凹槽或突出处的尺寸应 不超过在这一方向上的建筑物外部尺寸的 25%。 b) 位于建筑物每一楼层两个垂直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上的质量中心和刚 性度中心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在这一方向上的建筑物尺寸的 20%。 c) 每一楼层横隔板刚性度的突变不应超过相邻对应楼层的 50%,其中 的孔洞总面积应不超过横隔板总面积的 50%。 d) 在将侧力传递到地面的方向上不能发生任何中断,如每一楼层横向支 承构件平面的变化。 e) 按意外扭转考虑时,每一楼层建筑物一端的最大相对位移与在该层上 面的建筑物两端的平均相对位移之间的差不能超过 20%。 1.5.1.2.在立面上也是规则的在立面上也是规则的 a) 建筑物立面上的质量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所以除屋面和楼梯塔之外, 每一层与其下一层相比的质量变化都不会超过 50%。 b) 每一楼层的横向刚性度不应小于其上一楼层横向刚性度的 70%,或 不小于该楼层之上三层平均刚性度的 80%。横向刚性度小于此项中 规定数值的楼层属于软性,可称为“软楼层” 。 c) 每一楼层的横向强度不得小于其上一层横向强度的 80%。每一楼层 的强度等于在所需方向上承受楼层剪力的所有支承构件的总横向强度。 横向强度小于此项中规定值的楼层侧可视为“不牢固” 。 7 1.5.2. 不规则型建筑物不规则型建筑物 不规则型建筑物指的是缺少1.5.1 项中叙述的一项或多项特征的那些建筑 物。 1.6.按结构体系划分的建筑物按结构体系划分的建筑物 按结构体系划分的建筑物可分为 下列各组: 1.6.1. 承承重重墙墙系系统统 承重墙系统是一种未包括垂直支承荷载结构框架的结构体系。在此系统中, 承重墙或刚性构架主要用于支承垂直荷载,并承受由充当剪力墙的承重墙 施加的或由刚性构架施加的 侧力。 1.6.2. 简简易易型型结结构构框框架架系系统统 简易型结构框架系统指的是垂直荷载主要由带有 简易节点的结构框架支撑、 并承受由剪力墙或刚性构架施加的 侧力的一种系统。与垂直撑杆连接在一 起、带有鞍形接头的框架系统也包括在该组建筑物中。在此系统中,可以 同心地或偏心地使用刚性构架。可参见表( 6)中的注释。 1.6.3. 耐耐力力矩矩框框架架系系统统 耐力矩框架指的是垂直荷载由结构框架支撑、并承受由耐力矩框架施加的 侧力的一种系统。 带有抗力矩框架的结构和在建筑物周围或某些部分 带有抗力矩框架的结构 以及在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带有 简易节点的框架均包含在本组建筑内。在此 系统中,混凝土和钢制抗力矩框架可以用作普通框架、中等框架或特殊框 架。可参见表(6)中的注释。 1.6.4. 组组合合式式或或双双功功能能系系统统 组合式或双功能系统是一种结构体系,其中: a) 垂直荷载主要由结构框架支撑。 8 b) 横向荷载由剪力墙或刚性构架的组合连同抗力矩框架的组合一起来承 受。由这两个组合均分的抗剪强度是由在所有楼层上的横向刚性度和 这两个组合的交互作用来确定的。 在此系统中,刚性构架和抗力矩框架可用于1.6.2 和 1.6.3 项中规定的 系统,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也可以作为中等或特殊框架。 c) 抗力矩框架可以独立承受至少 25%的建筑物侧力。 注 1:对低于8 层或楼高低于30 米的建筑物,可以将剪力墙或刚性构架设 计成能承受100%的侧力,力矩框架的组合可以承受30%的侧力,以此来 取代与横向支承构件刚性有关的荷载分布。 注 2:不容许在本系统中使用普通混凝土或钢制抗力矩框架来支承 侧力; 如果使用这种框架的话,该系统 将被视为属于1.6.2 项的简易型结构框架。 注 3:如果系统与(C)项中的要求不符,则不能 视为双重系统,应属于1.6.2 项的简易型结构框架。 1.6.5. 其其他他结结构构系系统统 与 1.6.1 至 1.6.4 项规定不同的其他结构系统可在本组中加以考虑。这些 系统在垂直和横向荷载支撑方面的技术 要求应依据规范和技术研究或有效 的试验来确定。 9 第第 2 章章 建筑物地震力的计算建筑物地震力的计算 2.1.概述概述 2.1.1. 属于本规程的所有建筑物,除采用砖石材料建造的建筑物之外,均应根据 本章节中提出的标准进行计算。 2.1.2. 建筑物抗地震和风力的计算应单独完成,在每 个结构构件上,应取较大的 那个力的影响作为依据来考虑。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具体的地震规定,如:延展性。 2.1.3. 在建筑物计算中,只需考虑水平 分力的地震力,除2.3.12 款中规定的那些 情形之外,无需对垂直分力的作用加以考虑。 2.1.4. 应在两个垂直正交方向上完成 侧力的计算。一般说来,除以下情形之外, 在每一个方向上的计算均应单独完成,无需考虑在其他方向上的地震力。 a) 在平面上不规则的建筑物; b) 位于两个或多个刚性构架交叉点上、 在支撑系统内、或在两个以上耐 横向荷载框架以及管状系统 内的所有立柱。 对于任意高度具有不规则平面的建筑物,无论是否进行了静态或动态分析 , 都应选择带有适当斜度地震力作用方向,该斜度可能会产生最大的影响 。 为此,可将任意一个正交方向上的地震效应增大到其他方向上地震效应的 30%。进行构件的设计时,从地震引起的内力角度出发,最临界的可能状 态应在此效应组合中加以考虑。 注 1:如果由地震在立柱上和两个指定方向上产生的轴向荷载小于20%的 立柱容许轴向荷载时,则不要求采用上述的组合 。 注 2:如果在每个方向上考虑100%的地震力组合,而在正交方向上有30%的 地震力,由于地震力是在30%的方向上施加的,因此,无需考虑受2.3.10 项影响的意外偏心率。 2.1.5. 在建筑物每一个主要方向上的地震力应 按互为相反的来考虑。 10 2.1.6. 在结构分析中所考虑的数学模型应有关于结构的质量和刚性度分布条件的 说明。在这样的数学模型中,除了所有横向 承重构件外,对那些强度和刚 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力的分布的其他构件也应考虑在内。在这一点上, 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考虑到刚性开裂的影响。根据2.4.6 项进行结构分析 时,可以在确定内力和变形时对这些结构上的 开裂影响加以考虑。 2.2.地震侧力地震侧力 2.2.1. 地震侧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可以通过使用“等效静态分析法”或“动态分 析法”来计算。上述各种应用方法在下文中有规定,各种方法的详情在本 规范中有说明。对建筑物的非结构 性构件有影响的地震侧力可以依据2.7 项中的规定进行计算。 11 2.2.2. 等效静态分析法只能应用于以下各种情形: a) 自基准面以上的标高小于50 米的规则型建筑物。 b) 楼层达5 层或自基准面以上的标高小于18 米的不规则型建筑物。 c) 在下述条件下,上部的横向 刚性度明显小于下部的横向刚性度的建筑物: I.两个结构中的任意一个结构均单独按规则型建筑物考虑。 II.下部楼层的平均刚性度至少比上部楼层的大十倍。 III.正规结构的基本振动周期不超过上部楼层的 1.1 倍,假设该部 分单独考虑并固定在其基础之上。 2.2.3. 动态分析方法可适用于所有结构,但对于2.2.2 项中未包含的建筑物,则 必须强制使用这种方法。 2.3.等效静态分析方法等效静态分析方法 在此方法中,地震侧力是依据建筑物振动的基本周期来确定的,同时使用 了设计反射频谱。 2.3.1. 基基本本剪剪力力(V): 在建筑物每个方向上的底面最小基本剪力(或底面 剪力)采用以下公式 (2.1)进行计算: V = CW (2.1) 式中: V = 底面剪力,按2.3.2 项。 W = 建筑物的总重量,包括总静荷载以及固定装置加上表( 1)中指定活 荷载的百分比。 C =从下面公式获得的地震系数: R ABI C 12 式中: A = 设计基本加速度(地震加速度与重量加速度 “g”的比值)。 B = 从设计响应频谱中获得的建筑物的反应系数。 I = 建筑物的重要性系数。 R = 建筑物的特性系数。 上面的系数值根据2.3.3 至 2.3.8.款中的规定来确定。在任何情况下,基本 剪力都不应小于下面公式中给出的数值: V最小 = 0.1 AIW (2.2) 表表 1:计算地震侧力时考虑的活荷载百分比:计算地震侧力时考虑的活荷载百分比 活荷载的位置活荷载的位置活荷载的百分比活荷载的百分比 斜度在 20% 以上的倾斜屋面*- 斜度小于 20%的平屋面20 住宅和行政办公楼、旅店和停车场20 医院、学校、超市和集会场所40 仓库和图书馆60 水和其他液体贮槽100 * 如果存在屋面积雪的极小可能性的话;否则这些屋面应考虑为平屋面。 2.3.2. 基基准准面面 基准面定义为建筑物内较低的 一个平面,它在发生地震不会出现相对于地 面的运动。通常将基础的上部平面作为基准面,但在一定情形下钢筋混凝 土挡土墙组成了基础周围的大部分,从而与总体建筑物结构形成了整体式 构造;假如上述挡土墙延伸到了该楼层下面,则可将 基准面视为最靠近建 筑物地基到周围夯实地面的部分 。 13 2.3.3. 设设计计的的基基本本加加速速度度 (A) 国内不同区域的设计基本加速度 可确定如下: 表 2: 地区地区说明说明设计基本加速度设计基本加速度 1具有非常高的地震相对危险性0.35 2具有高地震相对危险性0.30 3具有中等地震相对危险性0.25 4具有较低的地震相对危险性0.20 2.3.4. 建建筑筑物物的的反反应应系系数数 (B) 表示建筑物对地面移动反应的建筑物反应系数是通过以下公式或图表(1-a) 和 (1-b)来确定的: B = 1+S (T/To) 0 T To B = S+1 To T Ts(2.3) B = (S+1) (Ts/T)T Ts 3/2 式中: T:建筑物的基本振动周期(按秒计) ,此周期根据2.3.5 项来确定。 To、Ts 和 S 是取决于该区域的土壤类型和地震相对 危险性的参数。 这些参数的数值在表(3)中有规定,土壤类型在2.3.5 项中有规定。 表表 3: 与公式有关的参数与公式有关的参数(2.3) 较低和中等地震相对危较低和中等地震相对危 险性险性 高的和较高的地震相高的和较高的地震相 对危险性对危险性地基类型地基类型ToTs SS I0.10.41.51.5 II0.10.51.51.5 III0.150.71.751.75 IV0.151.02.251.75 14 15 16 2.3.5. 地地质质类类型型 基础土壤和岩石类型的分类根据表4. 表表 4:土壤类型的分类:土壤类型的分类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组成说明组成说明 近似极限近似极限 VS (米米/秒秒) I a)火成岩(粗粒和细粒结构),坚硬的刚性沉积岩和块状变质岩 (片麻岩) - 结晶硅酸盐岩石)。砾岩基础。 b)粘结性土壤(细密的砾石和沙子,非常硬的粘土),厚度 小于 30 米。 超过 750 375 Vs 750 II a)疏松的火成岩 (如:凝灰岩)、叶片状的变质岩以及已经损 坏或由于气候的原因变疏松的和一般岩石。 b)粘结性土壤(细密的砾石和沙子,非常硬的粘土),厚度 超过 30 米。 375 Vs 750 375 Vs 750 III a) 由于气候的原因产生裂变的岩石。 b)具有中等密度的土壤,具有中等内部中颗粒层粘合层的基础以 及具有中等刚性度的粘土。 175 Vs M。 对于振动基本周期大于 0.7 秒的建筑,为楼层高度的 0.02 倍 M。 M 为楼层中设计实际横向相对位移值,并考虑了 P-的影响。 备注: 在计算各楼层的相关位移W 时,为遵从上述限制,无需考虑与 2.3.6 项 注 1 建筑物 T 的振动基本周期相关的限定,即可对公式(2.1)中的基本剪 力值进行计算。 2.4.5 各楼层中操作等级地震的横向相对位移不得大于楼层高度的 0.005 倍。 只有当非结构性构件中的材料和连接系统的类型及应用方式使得这些构 件可以承受更多的横向位移且无损耗时,这一位移限制才可增加至楼层 高度的 0.008 倍。 2.4.6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为了对设计横向相对位移进行测定,应象伊朗混 凝土条例”ABA”中对 0.35lg 横梁、0.7lg 柱子及 0.35lg/0.7lg 墙壁建议的 那样,按照与裂化速率的比例来考虑构件裂化区域的惯性矩。对于操作 等级的地震,此类惯性矩数值可增加 1.5 倍,且 P-作用忽略不计。 2.5.P- 效应效应 在所有的结构中,垂直构件的轴向荷载对横向位移的影响会增加构件 中原有的弯矩、剪力及楼层横向位移,此类增长被称之为二次效应或 P-效 应。 若公式(2.15)中的稳定指标 i 小于 10%,那么可视为该效应小到可 忽略不计。但是当 i 大于 10%时,应考虑 P-效应。 i=i (2.15) Vh PW 式中: Pi = 楼层 i 至 n(顶层)中的总恒载与活载。 wi = 楼层 i 中初始横向相对位移。 26 Vi = 施加在楼层 i 上的总剪力。 Hi = 楼层 i 的高度。 结构中的稳定指标 i 不应大于下列公式中的 max,否则结构趋于不 稳定且应修改设计。 max= (2.16)0.25 R 1.25 为了在结构设计时考虑 P-效应,即可以在结构分析中将该效应与其他 因素一同考虑来得出构件的内力,也可以采用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近似法。 亦有可能使用近似法。然而,在所有情况中,用于内力计算的楼层横向位 移应该是楼层增加的相对横向位移。 wi 所增加的楼层横向相对位移可基于条款 2.4 中的 P-效应通过下列公 式计算来得到: (2.17) i wi wi 1 同样,楼层的实际横向相对位移可基于条款 2.5 中的 P-效应通过下列 公式计算得到: =0.7R (2.18) wi wi 2.6.从基面至基础顶面的结构要求从基面至基础顶面的结构要求 在建筑中,在基面高于地基顶面的地方,基面以下楼层的横向强度和 楼层的坚固性不应比基面以上楼层的低。 为此,在基面下的平面和几何形状与基面以上的平面和几何形状没有 太大的差别的结构中,对基面以下的结构在梁、柱、剪力墙和支柱的尺寸 和其它方面的技术要求应与基面以上的结构相似。 2.7.施加到建筑构件和附加部分的地震侧力施加到建筑构件和附加部分的地震侧力 对建筑物构件和附加部分应按照从下列公式中得出的侧力来设计。 FP=ABPIWP (2.18.1) 式中: 包含在 2.3.3 和 2.3.7 项中的 A 和 I 数值可用来计算施加到整个建筑物上的 27 力。 WP =建筑构件或者相关附加部分的重量。 在库房内的容器和图书馆的书架上,除了静荷载外,Wp还指在满容量 时的含量。 BP是一个系数,它的数值在图表(7)中已经给出。 图表图表 7: BP系数系数 建筑构件或附加部分水平力的方向 BP 建筑内、外墙和隔墙与墙面垂直的方向0.7 胸墙和悬臂墙 与墙面垂直的方向2.00 装饰物和内部构件或者附加部分 任意方向2.00 与建筑或部分建筑以及吊项相连的容器、塔、 烟囱、设备、机械 任意方向1.00 预浇结构件的接缝任意方向1.00 注释 1:对于由砖石材料和灰砂浆建造的附加部分,根据伊朗标准 519 的规定, 材料和灰浆允许的抗拉强度可以考虑最大为耐压强度的 15%。 2.8.作用在隔板上的地震侧力作用在隔板上的地震侧力 2.8.1. 隔板通常是指建筑内在地震发生时承受重力荷载的结构楼板,它可承受 从楼板传递至侧向垂直承重构件的力。这种隔板应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 以防止其中间平面产生水平变形。 应根据以下公式对隔板进行地震侧力的计算: (2.19) i n ij j n ij jt pi W W )F(F F 式中: Fpi = 作用在 i 层隔板上的力 Wi=i 在 i 层上的隔板和其连接构件的重量,包括 2.3.1 中规定标准的活荷载的某 28 些部分。 Fj, Fj & Wj = 根据 2.3.9 项的规定,分别代表楼层上作用力和楼层重量。 在以上公式中,Fpi的最小值等于 0.35AIWi,其所取的最大值不必大于 0.7AIWi。 除了楼层的地震力之外,在需要隔板传递垂直构件(它们并不是相互位于隔板 的上、下)的侧力时,这些力的数值不加在用公式(2.19)求出的数值上。 2.8.2. 应采用结构分析中规定的方法来求出内部应力结果和在隔板上产生的变 形。在普通隔板内,由于其平面相当规则且没有开口或者彼此相邻的开 口,这些压力作用结果和变形可由假定情况来确定,即假设隔板起的作 用相当于弹性支架上的隔墙横梁。 2.8.3. 隔板应按照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在中间平面上产生的剪应力作用结果和弯 矩来进行设计。 对钢筋混凝土隔板的强度应按照伊朗混凝土规范“ABA“的规定进行控制; 对于其他材料制造的隔板,应该根据相关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进行控制。 2.8.4. 在隔板内,如果由作用在隔板上的力产生的最大变形量小于中间相对位 移值一半的话,则认为隔板是“坚固”的;楼层上剪应力的分布可以在 建筑垂直阻力系统之间的各构件上起作用并与其坚固性成正比。隔板将 会有挠性,在剪应力的分布上需要考虑隔板产生的变形量。 2.9. 非建筑结构非建筑结构 2.9.1.通过采用 2.1 项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并遵循下列规则,则可确定表(8) 中所提到的影响非建筑结构的地震侧力: a) 这些结构的振动周期应通过使用其中一种已知的分析法来确定。倒 置钟摆、塔架以及烟囱的振动基本周期可通过使用附录(4)所述的公式得 出。 b) 如果这些结构的振动基本周期超过了 0.5 秒,则必须使用一种动态 分析法来计算其侧力。 c) 这些结构的特性系数 R 应按照表(8)予以确定。 任何情况下,的比值均不可小于 0.5。 R B d) 对于振动基本周期小于 0.06 秒的结构应按刚性考虑,并且其比 R B 值应该为 0.5。 29 e) 对于这种结构的侧力在高度方向上的分配,根据不同情况,应通过 使用 2.3.9 项所述的方法或通过动态分析法来得出。 f) 在这些结构中不考虑 2.4 项所规定的横向位移的限度,但是与结构 损坏和/或与缩短寿命有关的非结构性因素,或是某些特定的极限是需要考 虑的。 2.9.2. 应通过使用伊朗管理和规划组织的 No.123 出版物中所规定的标准对影 响地面及地下油箱的地震侧力进行确定。 表表 8:非建筑结构的特性系数(:非建筑结构的特性系数(R) 编号编号结构类型结构类型R 1 与倒置钟摆以及放置在加撑或不加撑支架上的气罐类似的结 构。 3 2 料仓、烟囱,一般来说这些结构为分散型质量,并且与旋臂 柱有类似的特征。 5 3放置在加撑支架上的冷却塔。3 4通过加撑支架或不加撑支架支撑的料斗和料仓。4 5加撑或不加撑的桁构塔架和井架。4 6标识、广告牌、专有的娱乐设施和运动场以及纪念塔。5 7其他结构3.5 30 附件附件 倒置钟摆、塔架、烟囱及其它类似建筑振动的基本周期倒置钟摆、塔架、烟囱及其它类似建筑振动的基本周期 1. 位于小旋臂梁末端的集中型质量(若旋臂梁的质量忽略不计)的振动基本周 期是通过以下公式得出的: gk p 2T 式中: p = 振动物体的重量; k = ; f 1 f = 旋臂梁末端因该点的单位荷载而产生的位移; g = 重力加速度; 2. 位于小旋臂梁等截面末端的集中质量(若旋臂梁的质量忽略不计)的振动基 本周期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的: 3 p T2 g3 l EI 式中: P' = p + ql 140 33 p = 集中质量的重量; q = 旋臂梁每米的重量; l = 旋臂梁的长度; g = 重力加速度; E = 杨氏模量; I = 断面的惯量 3. 在高度方向上质量和截面恒定的棱柱体的振动基本周期是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的: 31 2 q T1.79 gEI l 式中: l = 棱柱体的长度; q = 棱柱体每米的重量; I = 断面的惯量 E = 杨氏模量; g = 重力加速度 4. 截锥体的振动基本周期是通过以下公式得出的: gEI q T 2 kl 式中: L = 从锥体顶点到底部之间的距离; a = 从顶点到截锥体顶面之间的距离; l = 截锥体的高度; q = 锥体底面每米的重量; I = 断面的惯量 k = 通过下表得出的系数: L a 0.40.60.81 k1.291.51.71.79 o l a L c AB 32 5. 沿旋臂梁长度方向的集中质量的振动基本周期: a) 假设该结构在重力场作用下旋转 90° 如果 X1、X2.直到 Xn均是几个质量体的位移量,并且变形量控制在弹 性变形的范围之内,则可通过下列公式得出其振动基本周期: (5) 2 ii ii p X T2 gp X b) 如果没有必要得到高精确度的结果,则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得出其振动基 本周期: 向该结构的最后一块质量体施加单位荷载,如果 X1、X2.直到 Xn 均 是承受该单位荷载的几个质量体的位移,则可通过下列公式得出其振动基本周 期: (6) 2 ii n p X T2 gX Xn pn X2 P2 X1 P1 X1 M1 Xn Mn 1 X2 M2 33 6. 钢制烟囱的振动基本周期: a) 等截面钢制烟囱 这种烟囱的振动基本周期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7) 2 q T0.018l gEI 式中: l = 烟囱的长度(米) ; q = 烟囱每米的重量(kg/m) ; g = 重力加速度; E = 杨氏模量; I =围绕其中心轴的断面惯量(m4) b) 锥形钢制烟囱 这种烟囱的振动基本周期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g 0.08D 2T 式中: D = 在相当于烟囱重量的横向荷载作用下在烟囱末端产生的横向位移(米) ; g = 重力加速度;

    注意事项

    本文(伊朗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文翻译.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