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全站仪铁路标准测量系统使用说明书.doc

    • 资源ID:2547029       资源大小:1.73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站仪铁路标准测量系统使用说明书.doc

    高端Leica全站仪交通道路标准测量系统(铁路版)使 用 说 明 书编写:恒光科技公司印刷:武汉经纬大地测量技术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导线测量第三章: 极坐标扫描第四章: 地质放孔、测孔位、边界放样以及沉降测量第五章: 线路横断面测量第六章: 中线、交点放样与测量第七章: 控制点数据文件编辑第八章: 附录软 件 介 绍 高端Leica全站仪线路标准测量系统(铁路版)系由Leica公司组织和支持,武汉部分相关高校参与和铁四院配合,委托专门的软件公司完成的一个专业化的大型测量软件,其包含了铁路线路专业、站场专业、地质专业和电力专业的绝大部分测量内容;数据计算和测量过程全部实现程序化,数据电子化,测量过程自动误差分析和提示,将过去实时人工监控变为实时电子监控,自动记录各个测量过程数据,内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记录的测量过程数据进行现场测量过程回放和实际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有效地监控测量质量。该测量软件功能主要有如下几部分: 1、导线测量:实用于各种导线测量;也可应用于电力跨越导线测量;整个测量过程程序化、数据电子化、误差分析自动化。2、站场极坐标扫描:通过置镜控制点,对站场特征点进行半测回普通扫描测量,也可进行全测回精确扫描测量;测量数据记录测量点的经纬距、高程和点位特征描述,并记录了扫描的测量过程数据;在不通视的情况下可加任意转点完成扫描测量;整个测量过程程序化、数据电子化、误差分析自动化。3、地质放孔与测量:通过置镜控制点,提供三种方式放样地质孔与测量,三种放样方式是:1、将需放样点的坐标保存于一个指定的文件中,放样时输入点编号,程序自动从文件中提取坐标进行放样与测量;2、现场直接输入放样点坐标,程序进行放样与测量;3、将中线资料以文件形式灌入仪器,进入放样程序,输入里程和左右偏移量进行放样测量。还具备测孔位功能,可用于测出固定点位与任意点位的坐标及对应里程;采用多作业模式,可对5个不同的曲线资料进行相互转换作业;4、横断面测量:提供四种方法对线路垂直横断面进行测量,分别是:(1)置镜中桩法横断面测量;(2)置镜任意点横断面测量;(3)置镜控制桩横断面测量;(4)平行中线辅助法横断面测量。测量程序可同时测量三个横断面;对于地形复杂和不通视的情况可加任意转点进行测量;采用多作业模式,可对5个不同的曲线资料进行相互转换作业;5、交点与中线放样测量:主要完成交点放样测量、中线放样测量;另还提供中线和两条平移线同时放样功能,并可放样任意里程偏移桩、可对任意实测点进行计算其里程和至中线的距离(可应用于直线或弯道纵断面与辅助纵断面精确测量)。其功能模块主要有:改限差、后视及点位校验、放交点、放各种副交点(含倒交点,转点)、放里程点、放五大桩、加任意转点、放中线及平移线、放偏移桩、测任意点里程和至中线距离;多作业模式;曲线要素计算、改化设置等;6、数据文件编辑:可对控制点数据文件进行编辑、修改和删除,测量现场发现内业提供的控制点资料遗漏可现场增补。第二章 导线测量1、启动应用程序图2.1 全站仪测量系统主菜单全站仪开机后进入如图2.1所示主菜单,按数字键“2” 或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到“2 程序”后回车,进入应用程序列表如图2.2所示。其它选项及功能请参考全站仪使用说明。图2.2 全站仪测量系统应用程序菜单通过键盘上下光标键选择“高速铁路标准测量系统(线路版)V2.0”回车确认后进入铁路测量程序;或直接选择其对应数字键进入铁路测量程序如图2.3所示。图2.3 高速铁路标准测量系统(线路版)V2.0主菜单选择“1” 进入如图2.4的导线测量图2.4 导线测量主界面(1)F1进入导线测量 输入各站点编号和对应棱镜高、仪器高后,按键F1进入导线测量如图2.5所示,图2.5 进入导线测量后视按照操作提示对准后视点按F1测量,进入如图2.6所示,得到第1测回1/4测量结果数据,如果平距误差或高差误差超限会给出相应提示,此时可以“重测”,也可以“继续”下一步测量。如果不超限,可以直接进入下面的测量图2.6 第1测回1/4测量结果如果选择要“重测”,请先对准后视点。如果要选择“继续”或“测量”(没有超限时只在F1上显示“测量”),请按照操作提示平转望远镜进行第1测回的2/4测量按提示平转望远镜,对准前视点,按F1进行测量,得到图2.7所示的2/4测量:图2.7 第1测回2/4测量结果按提示倒镜对准前视点,按F1进行测量,得到如图2.8所示的3/4测量:图2.8 第1测回3/4测量结果按提示平转对准后视点,按F1进行测量:图2.9 第1测回4/4测量结果及测回内误差提示测回内误差,如超限提示重测或继续,可以按继续修改棱镜高和完成下一测回,出现两测回之间的误差,根据误差是否超限决定是否存盘或重测:完成一个导线点的测量。移动测站点,进入导线测量程序模块,数据保存在kdshc.txt中,文件格式见附录。 选择F2获取后视点,测站点,前视点的编号。新的后视点编号是原测站点编号(原测站点编号保存在文件station.txt中),新的测站点是原前视点编号,新的前视点是在测站点的编号尾数上加1。注意以下几点:l 如果文件staion.txt不存在,就无法获取站点编号,原因可能是station.txt文件被删除,或者被破坏,或者是第一次进入导线测量还没有生成station.txt文件。l 可以不取号,用户可以直接输入编号。l 站点编号最长15位,可以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最好是字母在前,数字在后,如果超过15位可能会导致下次导线测量时的自动取号出现错误。选择F3号后移所取得上一次的站点编号。选择F4设置或修改导线测量限差、控制点测回数和选择是否使用放样改化。选择F5进入悬高测量。其它功能:1取号:在进行完一个导线点的测量之后,测站移到下一个导线点进入导线测量程序后,按F2取号,将自动为前视点编号,减少人工输入。2号后移:在取号后,如不需要改变编号,按F3编号回退。3改限差:根据铁路的等级情况,按测量规范修改限差,按F4进入改限差。 界面如下:4测悬高: 用来测量悬高物离地面的高度; 按F5进入测悬高, 测量过程如下:按提示在悬高体下架好棱镜,输入棱镜高,按F1进行测量:按提示将望远镜对准悬高体测角,按F1进行测量,得到悬高体的离地面的高度:输入对应的点位描述,然后存盘即完成悬高体测量。第三章: 极坐标扫描在主菜单进入站场极坐标扫描模块,如下:按提示输入后视点,测站点编号及棱镜高,仪器高。1.扫描按F1进行扫描(全测回扫描):按提示输入前视点编号,前点特征,然后按F1进行一个全测回测量(测量过程与前一章导线测量过程一致)2.加转点(在不通视的情况下通过加转点进行测量) 按F2进入加转点, 界面如下:按提示输入前视点标号,然后按F1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与前一章导线测量过程一致)3. 改限差:根据铁路的等级情况,按测量规范修改限差,按F3进入改限差。(界面见前一章改限差)4.普扫(半测回扫描),按F4进入普扫,界面如下:按F1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与前一章导线测量过程半测回一致),一次后视完成后,可以连续测量前视点,扫描很多特征点。第四章 地质放孔与测量 进入界面主菜单,点2.程序进入3.高速铁路标准测量系统(线路版),点击<F1>继续进入3.地质放孔与测量,界面如下:按照界面提示依次输入后视点,棱镜高,测站点,仪器高,如果需要选择当前作业可点<F5>选作业进行选择,如图:按<F6>返回,会出现如下界面: 按<F4>确认,回到地质放孔与边线测量界面:1. 后视:后视目的是为了对方向,这是确保测量正确的必要步骤。按<F1>进行后视,将有如下提示: 按照提示将望远镜对准后视点,按<F1>进行测量,如果出现如下提示:后视测量,自动检查实际测量数据与文件中记录测站点、后视点是否超限,如超限,请检查所输入的桩号与实际所放桩号是否相符,若不相符请重新输入桩号进行后视,若相符可直接按<F4>选择“否”回到地质放孔与边线测量界面:2放坐标:按<F2>进入放坐标界面: 按照提示依次输入放样点编号,纬距,经距(如果文件中有所需放样点的经纬距,可先输入放样点编号,然后直接按<F2>进行取坐标即可;如果没有,需自行输入经纬距),如图: 按<F1>进行放样,将出现如下界面对这一点的放样进行提示: 根据界面中“水平角差”,“平距增加”的提示调整全站仪方向,使水平角差值为0,锁定全站仪望远镜方向,再不断测量前点距离,根据提示值调整前点的位置,使得平距增加值为0(小余限差即可);然后可按<F3>放好,将出现如下提示:根据界面提示选择<F1>再放样或者选择<F3>实测: 如果选择<F3>实测,将进入如下界面: 根据提示输入前点棱镜高,然后按<F1>测量,会出现如下界面: 显示测量结果,按<F3>对所测数据进行保存,然后回到放坐标界面:如果需要再放样可再输入放样点编号,经纬距,按<F1>进行放样测量,具体操作步骤同上。 如果放样结束,按<F6>取消,将回到地质放孔与边线测量界面:3放里程: 按<F3>进入放里程界面: 根据界面提示,如果能明确放样点里程可直接输入,或者选择<F3>测里程,如选择F3测里程,将出现如下界面: 按<F3>确定,如图:可得到放样点里程数据。如需放样偏移孔,输入偏移量,选择F1进行放样,过程同上坐标孔放样。 按<F6>取消回到将回到地质放孔与边线测量界面:4加转点(不通视的情况下使用): 按<F4>进入加转点界面:具体操作可参看导线测量使用说明一节。 加任意转点测量结束后,可按<F6>退出返回到地质放孔与边线测量界面:5测孔位: 按<F6>翻页,如图: 然后按<F2>测孔位,进入测孔位界面: 按照提示输入孔位编号,点位描述;然后按<F1>测量(可通过按<F4>里程开或里程关来选择是否显示里程数据,)如图: 按<F3>对所得数据进行保存。 测孔位结束后可按<F6>退出返回到地质放孔与边线测量界面:第五章 横断面测量在主菜单进入横断面测量程序第一节 置镜中桩法横断面测量1、 适用情况:置镜一中桩,后视另一中桩,对置镜中桩横断面进行测量,将其夹角调至90°或270°定横断面方向,进行快速横断面测量;同时也可设置其他横断面进行测量,此时夹角同时无用途。2、 操作步骤:从铁路测量系统主菜单进入横断面测量,在二级菜单选择F1置镜中桩法横断面测量,进入画面如下: 输入置镜中桩的里程、高程和仪器高(如果用此法在测量横断面过程中,加了任意转点,而此刻置镜在转点时,则无需任何输入,直接按F3用转点),然后按F1后视,弹出画面如下,将望远镜对准后视中桩,后视中桩里程比置镜中桩里程大,则选择大里程执行后视测量,否则,选择F3小里程执行后视测量: 在选择F1或F3后视后,进入横断面测量主画面,如下:如果想快速测量置镜中桩横断面,则平转全站仪将夹角调至90°或270°,锁定方向,按F1进行快速测量,并不断保存测量数据;在保存之后,可以将丈量点直接录入(如果需要的话);如果测量过程中,有不通视情况,可选择加任意转点,然后移镜至转点继续进行横断面测量;如果需要同时测量多个横断面或改动需测量的横断面,按F3设断面,进行多个需测横断面的设置,其缺省横断面为置镜中桩横断面,可以随意进行改动和增加。21 设断面如下:第一个横断面里程缺省为前面输入的中桩里程(在任意点法横断面测量中,缺省值为后视中桩中的一个中桩的参考里程),其他两个横断面里程为空,如需要同时测量多个横断面,可以输入或实测其他横断面里程,按F4确定后回到横断面测量主画面;文件取专为控制点法横断面测量所使用,在控制点法横断面测量中,每次置镜控制点,对新的横断面进行测量时,需在此设断面中设置待测横断面,按确定时,程序自动存储各个横断面里程值,供下次置镜任转点意点或相同测站点时使用,使用时无需重新输入,直接按F4文件取即可。 22 横断面测量 (四种测量方法横断面测量通用画面) 在主画面,(测置镜中桩横断面时,可以调夹角为垂直方向,测量速度比较快),按F1对各个断面点进行测量,各测点到达横断面范围内时保存测量数据,测量画面如下:每次发测量命令后,程序自动取被测点最近的横断面里程为该测点所属横断面,并显示被测点对应里程、至中线距离和高程,测量完成后,可再输入前点棱镜高,高程实时改变,点位描述缺省值为N,表示无描述,如需描述,则输入描述标识串(描述串各个用户单位自行统一定义)。如果被测点距离横断面较远,根据提示移动前点,重新测量,满足横断面测量限差后,按F2保存测量数据;保存数据后,保存按钮变为报丈量提示按钮,此时,用户需要录入报丈量数据,则按F2报丈量,否则,可继续测量其它横断面点,画面如下: 23 报丈量 上画面,按F2报丈量进入如下画面:此时显示的为前次测量保存数据,用户可根据此数据进行实际丈量,将丈量数据报操作人员录入,再原测点的基础上,远离中线输入正值,回到中线输入负值;高程亦然,增高,输入正值,反之负值。距离中线提示行中, R表示点在中线右边,L表示点在中线左边。录入完成后,保存数据,可继续丈量录入,此时以刚保存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此次各相关数据。完成报点,即按F6退出到横断面测量主画面。 24 加任意转点 加任意转点根据采用横断面测量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第一种方法(置镜中桩横断面测量方法)和第二种(任意点点置镜横断面测量法)方法进入横断面测量,加任意转点的画面如上,需输入测站点编号和全视点编号以及棱镜高,进行两个全测回,完成任意转点的测量,程序自动记录中线和横断面里程数据,供移动测站点后继续使用;在置镜任意转点进行横断面测量时,依然从第一或第二种横断面测量方法进入,无需如何数据输入,直接按F3用转点即可,操作界面如下:进入转点置镜方式测量:如上,进行后视测量后,进入横断面测量主画面(原有的横断面数据和中线数据已自动调入计算机内存中,无需用户再行输入和设置),可继续前面未完成的测量工作。3、 注意事项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横断面测量法所加任意转点,在置镜任意转点继续横断面测量工作时,可随意从第一或第二种方法进入,用转点是调用相同的程序过程;但不能用第三种控制点法进入使用。第三种方法横断面测量所加转点只能用第三种方法进入使用转点。第二节 置镜任意点后视中桩法横断面测量1、 适用情况:置镜任意点,横断面主画面夹角此时无用途。2、 操作步骤:在二级菜单选择F2置镜任意点横断面测量,进入画面如下: 输入参考后视中桩里程、高程和棱镜高,按F1后视此中桩之后,再后视另一中桩,后视过程如第一种方法,后视两中桩后进入横断面测量主画面,横断面点测量、加任意转点、报丈量、用转点等所以与第一种方法相同。第三节 置镜控制点法横断面测量a) 适用情况:通过控制点对横断面进行高精度测量,必须为程序提供控制点坐标和交点资料,两文件格式见附录之文件格式。b) 操作步骤:在二级菜单选择F3置镜控制点横断面测量,进入控制点主画面如下: 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编号和仪器与棱镜高,在继续下面操作:21、后视:按F1后视,出现画面提示“将望远镜对准后视点”,平转望远镜对准后视点,再按F1后视,如果后视测量的平距、高程与文件中提供的测站点、后视点理论平距、高差误差超限,将出现如下提示画面:用户检查测站点和后视点编号是否输入错误,确定是否搞错控制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否、是。如没有问题,返回到控制点主画面。 22测断面在控制点主画面,按F2测断面,进入横断面测量主画面; 在横断面测量主画面中,首先确定待测横断面,进入设断面,编辑待测横断面里程,确定后退出到横断面测量主画面,进行横断面测量,断面测量、报丈量、加转点、设断面与第一种方法置镜中桩法横断面测量类似;如果加任意转点后,置镜任意转点,就必须通过横断面测量第三种方法控制点法横断面测量进入程序,输入相应的控制点编号(任意转点变为测站点,前面的测站点变为后视点),在后视之后,进入横断面测量主画面,在按F3设断面后,显示如下画面: 按钮文件取变得可用,此时无需重新设置待测横断面里程,按F4文件取即可取得上次加转点前所设置的横断面里程数据,避免重复输入,可以继续在转点上测量前次未完成的横断面测量工作。 23 选作业 程序可以对多个作业项目进行测量,此时需要选定其中一个作为当前测量作业,按选作业后,出现如下画面:按红色的确认键,出现多项目下拉列表,如下: 再通过黄色的上下方向键选定一个作业,按红色确认键确定: 再按F6返回到控制点主画面,按F5初始化,完成交点资料曲线要素计算,按F2测断面进入横断面测量主画面,完成横断面测量。24 改限差: 改限差与导线改限差完成相同。第四节 横断面误差设置与辅助中线设置如果采用平行线辅助法测量横断面,就在前面三种方法测量前,在此设置待测横断面的中线的位置,左负右正,如在辅助平行线的右边10m,则设置为10,如在辅助平行线的左变10m,则设置为10;完成此设置后,前面的三种横断面测量方法都将自动换算横断面点至中线的距离。如不是平行线辅助法测量,此项设置必需为0。第五章 中线交点放样测量第一节 后视在进行放样前,都得进行后视测量,起到定方向和验桩的作用。第二节 中桩放样 按F2放中桩,显示画面如下:中桩放样主画面21 后视 如果此时需要后视,则按F1重新进行后视;22 中线参数设置 按F6翻页,按F1设置中线相关参数,如下: 里程增量:在一控制桩连续放样中桩时,为了减少输入,设置里程中桩增量,在中桩放样主画面按F4里程退或F5里程进,编辑框中的里程自动较少本增量或自动增加本增量。 左平移线偏移量、右平移线偏移量:分别为负值和正值,不为0时,在中桩放样主画面放样时显示左移桩或右移桩和中桩,为0时不显示,如下: 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三种中桩放样,不需偏移种时将偏移量设为0值即可。 其余三项用来设置放样中桩横向、纵向和高程误差。23 放样 在中桩放样主画面输入里程后,按F2放样如下: 任意选择一个扁桩进行放样,程序提示用户平转夹角和距离,如下: 用户先调整角度差到0,锁定方向,再不断测距调整前点到位打桩,再按F3放好,进行放样中桩实测与数据存盘。24 测里程 需放样特殊位置中桩,待输入的里程难于确定时,可以对前点进行测量,程序自动计算测点里程和至中线的距离,可多次测量调整,如下: 确定后,返回到中桩放样主界面,里程自动放到编辑框中,然后可进行放样。25 里程进、里程退 按设置增量进行里程加减,减少用户输入。26 偏移桩 选择偏移桩后,输入偏移量,左负右正原则,如同中桩放样。27 测与中线的相交线 道路中线 A C B 先放样路边A点中桩,并实测,再选择测交线测量与A同一边线的B点,再放样测量相交道路的另一边的中桩,数据文件将连续记录此三点,内业可根据此连续三点确定相交线的位置、夹角和宽度等。注意,三点测量的次序不能改变,测量此三点也必需是连续完成的。28 测悬高 在悬高物下架好棱镜,望远镜对准棱镜测量,再将望远镜对准悬高体进行角度测量:按F1测量后,测角度画面如下:按F1完成竖直角测量,显示测量结果并保存。第三节 放交点 在中交放样测量主菜单,选择F3放交点: 输入要放样的交点编号,如前次只完成放样而未实测,则选择F2实测,直接进行两个全测回的实测,测量过程如同导线测量。如此交点未放样,则按F1放样,如下: 显示待放样交点的纬经距,操作者将望远镜对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后视完成后,程序提示平转角度和交点至测站点距离,操作者平转望远镜至角度差位0值,锁定方向,进行测距调整前点位置,满足误差要求后打桩,再进行一次或多次放样,放样点分中钉钉,架好棱镜进行两个全测回的实测,同导线测量过程:将角度和距离调整到位: 选择放好,显示再放样和实测画面,可再次放样,进行实测。第四节 副交点放样与测量 在中交放样测量主菜单,选择F3副交点: 除头交点和尾交点外,每个交点有两条边,一条在大里程方向上(也称前方向),另一条相对在小里程方向上(称后方向),要放样两条边的某一边上副交点,首先要确定是大里程边还是小里程边(F1和F2为小里程边副交点,F3和F4为大里程边副交点),每条边可选择两种方法确定副交点:1、定距法给定一个距离,以测站点为园心,画园,和边相交,有两个相交点,可选择放样;2、定角法给定一个角度,过测站点能确定一条直线,与边相交,计算这个相交点坐标,进行放样;如上草图。这样,一个交点如有两条边,可有四种方法确定放样副交点。按F1选后距选择小里程边,用给定距法放样副交点;按F2选后角选择小里程边,用给定角度法放样副交点;按F3选后距选择大里程边,用给定距法放样副交点;按F4选后角选择大里程边,用给定角度法放样副交点;下面以放样JD3小里程边定距副交点为例:按F1选后距: 程序自动给出了转点、副交点、倒交点的最小距离,用户输入一个距离(或通过前点测定一个距离),按F2放样,程序自动计算相交点坐标,即可选择放样相交点中的一个进行放样,放样过程同交点放样过程;如果放样点是中线上的转点,程序自动记录该转点编号和对应里程。按F1选后角: 程序自动计算所选择边的各种点的角度范围,如上画面,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输入相应角度,也可以通过前点测定一个角度,过测站点的一条直线就确定下来,和选定的交点边相交,程序计算相交点坐标,然后进行放样,放样过程同上面交点放样过程。 放样JD3大里程边上的各种点操作过程与上雷同,只是选择F3或F4而已。第五节 放样里程点 在中交放样测量主菜单,按F5里程点进入如上里程点放样画面,输入里程,程序自动计算该里程的坐标,然后进行放样,放样过程和上面交点放样过程一样,不再重复描述。第六节 加任意转点 在中交放样测量主菜单,翻页按F1加转点,进入加转点画面: 前点选择好通视位置,架好棱镜,操作员给转点编号并输入,输入前点棱镜高,按F1测量进行(如同导线点测量)两个全测回的测量。第七节 选作业 同横断面控制点法测量中的选作业。第八节 初始化 选择作业后,进行本操作,计算该当前作业的曲线要素。第九节 放样五大桩在中交放样测量主菜单,翻页按F2五大桩,进入加转点画面: 要放样某弯道的五大桩,就输入该弯道对应的交点编号,然后选择要放样的某个桩进行放样,放样过程同上面交点放样过程。附 录第一节 导线模块输入输出文件格式 导线模块共输出两个文件:1、输出数据文件kzhdsc.txt(导线测量过程记录数据)/dx02 1.563 dx01 1.5 dx03 120.5959 10001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1 dx02 220.2123 91.2111 890.233 889.223 1.232 1.8 1 dx02 40.2123 268.3849 890.233 889.223 1.232 1.8 1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2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2 dx02 220.2123 91.2111 890.233 889.223 1.232 1.8 2 dx02 40.2123 268.3849 890.233 889.223 1.232 1.8 2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dx03 1.563 dx03 1.5 dx04 120.5959 889.223测站点 仪器高 后视点 棱高 全视点 前点左角 前点平距1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1 dx02 220.2123 91.2111 890.233 889.223 1.232 1.8 1 dx02 40.2123 268.3849 890.233 889.223 1.232 1.8 1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2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2 dx02 220.2123 91.2111 890.233 889.223 1.232 1.8 2 dx02 40.2123 268.3849 890.233 889.223 1.232 1.8 2 dx01 100.0000 89.5959 1001.221 1000.001 0.123 1.5 点号 水平角 竖直角 斜距 平距 地面高差 棱镜高 说明,文件中无2、输出数据文件hight.txt(悬高测量记录与物位点记录数据)/dx03 1.563 dx03 1.5 120.5959 90.2233测站点 仪器高 后视点 棱高 后视方位角 后视竖直角Where 120.2233 90.0000 1200.226 10.212 gg物位点标识 水平方位角 竖直角 平距 地面高差 点位描述Where 130.2233 90.0000 1100.226 10.212 glbWhere 110.2233 90.0000 1400.226 10.212 hebianWhere 120.2233 90.0000 1010.226 10.212 gdHight-point 3.568 0.509 270.2122 78.2221 200.232 waters悬高标识 悬高 地面高差 方位角 竖直角 测量平距 点位描述 第二节 站场极坐标扫描输入输出文件一输入文件1、用户需提供给程序使用的导线点或控制点文件,名dx_xyz.txt与格式:GC01 3392528.183 538387.492 29.858GC02 3391844.791 538780.535 23.105GC03 3391769.399 538987.674 31.608GC04 3391384.922 538867.666 31.964GC05 3391071.734 539065.065 32.059GC06 3390372.876 538844.064 0GC07 3389741.734 538937.615 23.158GC09 3388189.457 539304.268 20.955GC10 3387761.923 539259.057 24.903GC11 3387604.269 539250.256 25.053GC12 3386922.816 539626.720 22.952GC13 3386354.871 539578.051 21.654注释:点号 纬距 经距 高程二输出文件1、站场扫描点输出文件,名scan_xyz.txt与格式GBA001 3846058.166 450428.350 154.216 NGBA002 3846030.800 450529.872 152.972 NGBA003 3845920.592 450219.758 152.973 NGBA004 3846173.011 450158.159 152.973 NGBA005 3846173.011 450158.159 152.973 N注释:点号 纬距 经距 高程 点位描述2、扫描测量过程记录数据/GC82 1.500 GC81 1.500 GBA001 0.0000 94.890 一测回扫描过程记录1 GC81 72.0000 108.0000 100.034 95.139 -30.912 1.5001 GBA001 72.0001 108.0000 100.034 95.139 -30.412 1.0001 GBA001 72.0000 288.5401 100.034 94.641 32.904 1.0001 GC81 72.0000 288.5401 100.034 94.641 32.404 1.500/GC82 1.500 GC81 1.500 GBA001 0.0000 94.890 一测回扫描过程记录1 GC81 72.0000 108.0000 100.034 95.139 -30.912 1.5001 GBA001 72.0001 108.0000 100.034 95.139 -30.412 1.000/GC82 1.500 GC81 1.500 GBAZHD 0.0000 200.036 加任意转点2测回记录1 GC81 0.0000 270.0001 200.034 200.034 0.003 1.5001 GBAZHD 0.0000 270.0001 200.034 200.034 0.503 1.0001 GBAZHD 180.0000 90.0000 200.034 200.034 0.503 1.0001 GC81 180.0000 90.0000 200.034 200.034 0.003 1.5002 GC81 180.0001 90.0000 200.034 200.034 0.002 1.5002 GBAZHD 180.0001 90.0000 200.034 200.034 0.502 1.0002 GBAZHD 0.0000 270.0001 200.034 200.034 0.503 1.0002 GC81 0.0000 270.0001 200.034 200.034 0.003 1.5003、加任意转点输出坐标数据文件,名fyd_xyz.txt与格式点号 纬距 经距 高程GBAZHD 3846030.800 450529.872 154.973GBAZHD 3846030.800 450529.872 154.973GBAZHD 3846030.800 450529.872 154.973第三节 地质放孔与边线放样测量输入输出文件一输入文件:1、用户需提供给程序使用的导线点或控制点文件,名dx_xyz.txt与格式:GC01 3392528.183 538387.492 29.858GC02 3391844.791 538780.535 23.105GC03 3391769.399 538987.674 31.608GC04 3391384.922 538867.666 31.964GC05 3391071.734 539065.065 32.059GC06 3390372.876 538844.064 0GC07 3389741.734 538937.615 23.158GC09 3388189.457 539304.268 20.955GC10 3387761.923 539259.057 24.903GC11 3387604.269 539250.256 25.053GC12 3386922.816 539626.720 22.952GC13 3386354.871 539578.051 21.654注释:点号 纬距 经距 高程2、如果用户采用坐标点文件放样,必须提供坐标点文件,名point.xy与格式:待放样点号 理论纬距 理论经距 P0001 20000.890 7898.900 P000

    注意事项

    本文(全站仪铁路标准测量系统使用说明书.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