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筑防火构造.doc

    • 资源ID:2550711       资源大小:2.29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防火构造.doc

    第9章建筑防火构造能力要求: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掌握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构造措施,懂得如何运用各种防火设止火灾的发生,提高对建筑防火设施的管理水平,建立很强的防火意识。 9.1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要求 建筑防火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建筑物火灾的发生和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后,能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争取灭火和逃生的时间,减少火灾损失。由于现代建筑物的规模较大,功能设施复杂,而且还大量采用了易燃或可燃的化学建材,使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救火难度都增大了,这样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能够做到严谨规范、保障安全、经济合理、方便适用,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各种建筑物的防火设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911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 建筑物的用途多种多样,但建筑物的结构都是由墙、柱、梁、楼板、屋架、吊顶、屋面、门窗、楼梯等基本建筑构件组成。所以建筑物的耐火性能是由其构件的耐火性能决定的。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又包括其组成材料的燃烧性能和构件的耐火极限两部分内容。 1建筑构件组成材料的燃烧性能 根据建筑材料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的变化特征,我国把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三种。 (1)非燃烧体非燃烧体是指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非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燃烧、不炭化的材料,如建筑中采用的金属材料、混凝土、砖石等。 (2)难燃烧体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难燃烧体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水泥刨花板等。 (3)燃烧体燃烧体是指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燃烧,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等。 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在标准耐火试验中,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为止的这段时间,一般用小时(h)表示。 由上述可知,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由失去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这三个条件决定的。 (1)建筑构件失去稳定性失去稳定性是指构件在试验过程中失去承载能力或抗变形能力。此条件主要是针对承重构件而言,如墙、柱、梁、板在耐火试验中发生坍塌,表明失去承载能力;梁、板在耐火试验中,最大挠度值超过其计算长度的1/30时,就表明失去了抗变形能力。 (2)建筑构件失去完整性失去完整性主要是指薄壁分隔构件,如楼板、墙体等在一面受火的试验中,发生爆裂或局部形成穿透性裂缝和孔洞,使火焰穿过构件,造成其背火面的可燃物起火燃烧。这表明构件已经失去了阻止火焰和高温气体穿透或防止背火面出现火焰的性能。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受火焰和高温作用时,发生爆裂,出现孔洞,使火焰窜到上层房间。 (3)建筑构件失去绝热性失去绝热性是指分隔构件在耐火试验中,试件背火面测点的平均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40;或背火面任一测点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80时,均认为构件失去绝热性,此时构件已经失去隔绝过量热传导的性能。 研究表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与构件的材料性能、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构件在结构中的连接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图9一1表示砖墙、钢筋混凝土的耐火极限是与其厚度成正比增加的。图9一2表示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极限是随着其主筋保护层厚度成正比增加的。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与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是绝不相同的两个概念。材料不燃或难燃,并不说明其耐火极限就高,如以钢材为例,它是不燃的,但在没有隔热保护时,其耐火极限仅为15 min。表9一1是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3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耐活等级是量建筑火和度的标准。根据我国多年的火灾统计资料,参考 国外划分耐火等级的经验,并结合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及施工的实际情况,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普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高层建筑物划分为二级,如表9一20我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标准确定的。这是因为楼板是最薄弱的承重构件,同时从传力的角度看,楼板把自身所承受的荷载传递给梁,梁再传递给柱(或墙),柱(或墙)再传递给基础。楼板的坍塌意味着整个建筑物的破坏,因此可以说楼板的耐火性代表着整个建筑物的耐火性。由表9一2可以看出,我国将一级建筑物楼板的耐火极限定为1.5h,当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每降一级时,相应的楼板耐火极限就减少0.5 h。在设计建筑物其他构件的耐火极限时,凡比楼板重要的构件,其耐火极限都应比楼板高;比楼板次要的构件,其耐火极限可以比楼板低。如在某一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中,支承楼板的梁比楼板重要,其耐火极限应比楼板高,定为1.5 h;而承受梁传来荷载的承重墙或柱比梁更重要,耐火极限定为2 h。房间隔墙较楼板次要,它的耐火极限定为0.5 h。由表92我们还可以看出,各级建筑物除对构件的耐火极限有规定外,对构件级在材料的燃烧性能也有明确的规定: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构件全是非燃烧体;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都是非燃烧体;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建筑构件除吊顶和屋顶承重构件外,也都 是非燃烧体;耐 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物构件,除防火墙为非燃烧体外,其余的构件按其位置及作用重要性的不同,有难燃烧体,也有燃烧体。表93为建筑物耐火等级及相应的构造举例。 4.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原则 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在于根据建筑物不同的用途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力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防火,又节约建设投资。耐火等级的选择主要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大小、可燃物多少、建筑高度、疏散及扑救难度等。例如:对于像通信中心大楼、广播电视大楼、政府高级机关办公大楼这样的重要建筑物,由于其功能多,设备复杂、性质重要,发生火灾时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政治影响坏,所以其耐火等级要选择高一些;而对于像一般普通办公大楼、普通住宅楼等,由于发生火灾时损失小,故其耐火等级可选择低一些。 9.1.2建筑物的防火分区 所谓防火分区,就是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卷帘等分隔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围内的空间。它的意义就在于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为人们逃生和扑救火灾争取时间1.防火分区的种类按照作用的不同,可将防火分区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 (1)水平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是指在同一水平面上,利用耐火能力强的分隔构件较大的建筑平面分为若干个防火分区,用来防止火灾在建筑物同一水平面内的迅速蔓延。它一般由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及防火门等组成。火灾实例证明在商场、库房等具有较大空间的建筑物中,设置水平防火分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能有效地将火灾控制在某一局部范围内。 (2)竖向防火分区竖向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物层与层之间利用耐火能力强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作分隔构件,将其分为若干个竖向防火分区,用来防止火灾在建筑上下层之间的迅速蔓延。 由于防火分区在建筑物防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防火分区的设计,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各种建筑物防火分区的面积、长度及建筑层数都有明确的规定,见表9一4。 由表9一4可以看出,耐火等级越高的建筑物,其防火分区的面积、长度越大,层数越多。这是因为耐火等级高的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短时间内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较小,这有利于安全疏散人员、限制火势蔓延和最终扑灭火灾。 2.防火分区贯通部位的构造 在现代建筑物中,为了输送能源、传递信息的需要,设置了很多相互连通的管道。这些管道在火灾发生时会变成火势蔓延的通道,所以在防火分区设置时,应采取合理的构造。 当风道、管线、电缆等贯穿防火分区的墙体、楼板时,为防止火势从贯穿部位蔓延,除了所用的风道、管道、电缆等,要经特殊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并用不燃材料堵塞管道与楼板、墙体之间的空隙外,还应尽量限制开洞的数量和面积。 当风道贯穿防火分区时,应在风道贯穿防火分区的部位设置具有较高气密性的防火阀门。防火阀门必须采用厚度在1.5mm以上的薄钢板制作,构造如图9一3所示。阀门上应设有高温熔断装置或自动关闭装置,当火灾发生时应能自动关闭。为防止阀门受热后变形脱落,应将其可靠地固定在墙体上。 如图9一4所示,对于贯穿防火分区的给排水、通风、电缆等管道,要将其与防火墙、楼板等可靠相连,并用水泥砂浆或石棉等紧密填塞它们之间的空隙,防止火势流窜出防火分区。 图,一4管道贯穿防火分区处的构造 (e)冷管道穿墙;(b)热管道穿墙;(c)电缆穿墙 (d)穿越防火楼板;(e)穿越一般楼板;(f)电缆穿越楼板 对于在建筑物内用电缆架布线的电缆,当其穿越防火分区时,为截断电缆保护层的燃烧和蔓延,应在电缆穿越防火分区的部位,用石棉或玻璃纤维等不燃物堵塞空隙,并在两侧用石棉硅酸盐板覆盖住,再用耐火材料封面。 总之,对于防火分区贯通部位的构造处理是否得当,是关系到防火分区可靠性的大问题,必须引起设计者和施工者的高度重视。 3.防火分区的分隔设施 (1)防火墙防火墙是指由非燃烧体组成,直接砌筑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其耐火极限不低于4h的墙体。 在构造要求上,防火墙不宜设在转角处,必须设在转角处时,内转角两侧门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为防止火势从防火分区一侧洞口蔓延到另一分区的洞口,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距防火墙不应小于2 m。另外,在防火墙上尽量不开门窗及其他洞口,如果必须开设时,应设耐火极限不小于1.2 h的防火门窗。 (2)防火间隔墙防火间隔墙是建筑物内部的一种防火分隔物,在功能上是对防火墙的辅助和补充,可进一步分隔防火墙的占地面积和长度,将火灾的危害限制在更小的局部范围内。防火间隔墙一般用于火灾危险性较高的部位,有时也用来分隔两种不同使用性质和防火要求的房间。 防火隔墙应采用非燃烧体。有困难时也可以采用难燃烧体,其耐火极限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3)防火门、窗防火门、窗是指既具有一定的耐火能力,能构成防火分区,控制火灾蔓延,又具有交通、通风、采光功能的维护设施。 防火门按其耐火极限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2 h,主要用于防火墙上;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9 h,主要用于疏散楼梯间等通道门处,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6 h,主要用于各种竖井(如排烟竖井)的检查门。 防火门可由非燃烧体和难燃烧体构成。当防火门由难燃烧体构成时,为防止其内部的木结构在高温作用下产生的热气体将外包钢板胀坏,应在外包钢板上设泄气孔。 在保证防火门能够关闭紧密,不会窜出烟火的同时,应保证防火门开启的灵活性,对开启有困难或不能随时开启的应设活动小门。另外,防火门应设自动关闭装置,以阻挡火势蔓延。 防火窗分为开启式和固定式两种。开启式防火窗构造简单,只是在普通窗扇和窗框上加包薄钢板,主要用于需白天开启、夜晚关闭的仓库建筑物上。固定式防火窗由加装铅丝玻璃的双层钢窗构成,只能采光,不能开启通风,耐火极限可达1.2 h,一般用在耐火等级较高的防火墙上。 (4)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由钢板或铝合金板材制成,一般安装在不便设置固定防火分隔设施的地方,如商场的营业大厅、开敞的电梯厅等处。 防火卷帘按其安装位置、形式和性能可分为很多种,安装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用,这里不再详述。 防火卷帘安装时应满足下列防火构造要求: 1)安装时各接缝处应该采取密封设施防止窜烟火。 2)门扇和其他容易被火烧着的部分,应涂防火涂料,以提高其耐火极限。 3)设置在防火墙上或代作防火墙的防火卷帘,要在卷帘两侧设置水幕保护,用来防止卷帘产生辐射热。 4)要采用自动或手动两种开启装置,并保证开启灵活。 (5)防火水幕防火水幕是指能起到防火分隔作用的水幕,其有效宽度不小于6 m,供水强度不小于2 L/sm),喷头布置不少于3排,并且在其上下方不应有可燃物。 9.1.3建筑物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指某一座建筑物失火后,火灾不致蔓延到相邻建筑物的空间间隔。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如建筑外墙的燃烧性能及开洞面积大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用途及消防通道的需要,当建筑物着火时的风向、风速和产生的辐射热大小等。确定建筑物的防火间距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各影响因素,并尽量使其满足防火的需要。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见表9-5。对高层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规定见表9一6。注:1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2.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 h且相 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叭3.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 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 .e4.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堵为非姗烧体如无外露的始烧体屋据,当每面外姗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 积的,肠,且门窗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5.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注:1.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姗有突出可姗构件时,则应从其突出的部分外缘算起。2.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3两座建筑物相邻的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4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 h,且 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坡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4 .05.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堪帘 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4, 9.2民用建筑防火 心 9.2.1民用建筑防火要求 不同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其层数、长度、防火分区面积及防火间距的规定也不同,下面分别叙之。()建筑层数限制对不同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其层数限制是不一样的。见表9-4。我国多数城市中的民用建筑,其耐火等级一般为三级,而这些城市的消防设施所能直接扑救的楼层高度一般是五层,所以,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耐火等级为三级的民用建筑物最高不超过五层。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民用建筑物,由于其防火条件好,故层数没有限制;而耐火等级为四级的民用建筑物,由于其防火条件差,故最高层数限制在两层。(2)建筑物长度和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民用建筑物的最大允许长度是根据室外消防栓的保护半径和消防车在水带伸展到最大长度时的给水能力确定的。 对耐火等级高,着火后倒塌的可能性较小的建筑物,由于对安全疏散和扑救火灾有利,所以防火分区面积可大些。对耐火等级为四级的民用建筑物,由于其屋顶和墙体大多是可燃烧材料,且燃烧速度快,所以防火分区的面积要小些。详见表9一4。 (3)防火间距的限制对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的具体规定见表9-5。一般民用建筑物占地面积不大,如果每幢建筑物之间都设较大间距,对节约用地不利,在规划上也难以做到,所以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数幢一至二层的民用建筑物,如果占地面积的总和不超过表9-4中规定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的1.5倍,可成组布置,组内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叫组与组之间或组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9一5的规定。 9.2.2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因烟气中毒、火烧和房屋倒塌而遭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消防人员也要能够迅速接近起火部位进行火灾扑救。同时,抢救人员也要能尽快将室内物资运走,以减少火灾损失。要实现上述行动就需要合理的安全疏散设计和完备的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设计主要包括疏散安全分区设计、疏散设施的合理布置及疏散路线设计等内容。 (1)疏散安全分区当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行动路线,基本上和烟气的流动路线相同,即房间走廊前室楼梯间。为了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同时给消防灭火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应依次将疏散路线上的各个空间的防烟、防火性能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走廊的安全性高于着火房间,称为第一疏散安全分区;前室的安全性高于走廊称为第二疏散安全分区;楼梯间的安全性又高于前室称为第三疏散安全分区。各疏散安全分区除了设置必要的防烟、防火设施外,还需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为火灾中的人员指明安全的逃生路线。图9一5为疏散安全分区示意。(2)合理设计疏散路线研究火灾事故中疏散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结果表明,火灾发生时,人们往往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楼梯间处疏散,并且在疏散时人们有奔向宽敞明亮地方的习惯。因此在设计疏散路线时,除保证疏散路线简捷外,还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路线相结合,使人们通过生活了解疏散路线,并尽可能的使建筑物内的每一房间都能向两个方向疏散,避免出现袋形走道。()合理布置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应急照明以及防烟排烟设施等。布置安全疏散设施时,应满足疏散路线疏散速度疏散时间及通行能力对其实际的需求。疏散楼梯一般应布置在标准层的端部或电梯间所在位置,应尽量靠近外墙,并保证适当的出口间距。确实有必要时,还应设置室外疏散楼梯。安全疏散时间与距离() 安全疏散时间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能够疏散到安全场所的时间叫安全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时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火灾产生的烟气对人员的威胁程度;另一方面是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及疏散设计情况、疏散设施能否正常运行等。 对一般民用建筑规定的安全疏散时间是: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物是6 min;耐火等级为三、四级的建筑物是min。对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影剧院、礼堂的观众大厅,由于容纳人员密度大,安全疏散更重要,安全疏散时间确定为2 min. (2)安全疏散距离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指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另一个是指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一般民用建筑物的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门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表9一7,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一7中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3.安全疏散楼梯与安全疏散出口(1)安全疏散楼梯当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如未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因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此时,楼梯便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它既是楼内人员的逃生路线,又是消防人员灭火进攻路线,所以合理设计和布置安全疏散楼梯是非常重要的。 民用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有防火墙保护的楼梯间,其耐火极限应达到2h。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2 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5 cm,高度不应大于20 cm。为防止拥挤摔倒,提高疏散速度,疏散楼梯不允许做成旋转式,也不允许采用扇形踏步。在楼梯间内,应有自然采光,必要时需设置事故照明,为了保证疏散路线顺畅,各房门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楼梯间内也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和杂物。为防烟、防火,在楼梯间内,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房间的门、窗及洞口。(2)安全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要满足安全疏散的需要,否则就会延长疏散时间,造成滞留和拥挤,严重时可导致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一般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应不少于两个,影剧院、商场、候车室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应根据容纳的人数、安全疏散时间和疏散路线等具体情况而定。符合表9-8情况的建筑物可设一个出口。 安全出口的宽度是由疏散宽度指标计算出来的,宽度指标是人们根据安全疏散时间、人体宽度及人流在各种疏散条件下的通行能力等情况确定的。表9一9为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表9-10为大型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的宽度指标。注:底层外门和每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按一层指标计 9.3高层建筑防火 9.3.1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 我国把主体高度超过24 m的多层建筑称为高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空间造型和使用功能都较复杂,且垂直高度又较高,给火灾扑救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要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提出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 1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 为保障高层建筑既具有较高的防火安全性,又能节约投资,按高层建筑的高度、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及发生火灾时扑救和疏散人员的难度将其分类为两类,如表9一ll。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 由于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隐患多,发生火灾时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和抢救财产的困难也较大,所以为满足高层建筑的防火需要,规定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必须是一、二级,其所采用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也不能低于表9一2的规定。对于一类高层建筑其耐火等级必须采用一级;对于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可采用二级,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是无窗建筑,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发生火灾时,热气和烟气不易排除,万一结构发生破坏后果严重,所以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一律按一级设计。 3.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能小于表9-6及图9-6中的规定。由表9一6及图9一6中可以看出,为了节约用地,将高层建筑底层周围的附属建筑与高层主体建筑区别对待,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 图9一6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示意图 4.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设计对于一类高层建筑(如高级旅馆、电信大楼、科研大楼等),由于其内部安装有贵重设备,而且用于装修和陈设的可燃物也较多,一旦失火,后果严重,因此对其防火分区控制较严,一般每个防火分区面积规定为1 000;对于二类高层建筑万由于其规模一般较小,其火灾危险性也较小,所以其防火分区的面积可适当加大,一般为1 500。由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用途广泛,可作为市场、游泳场及旅馆等,其容纳的人员和可燃物都较多。所以为了安全,将其防火分区的面积定为500。对各类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规定见表9一12。 当高层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淋灭火设备时,由于其能及时扑救初期火灾,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使建筑物的安全程度提高。因此,其防火分区面积可在表9一12规定的基础上增大1倍。对于设有贯通数层的开敞楼梯、自动扶梯等设施的高层建筑,为了既满足实际需要,又能保证防火安全,应把连通的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其总的建筑面积不能超过表9一12中的相应规定,否则,应在开口部位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和水幕等分隔物。 5.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 (1)安全疏散出口的数量和宽度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要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 m。高层建筑各层走道、门的宽度按其通行人数每100人不小于m来计算,其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来计算,并且不能小于表9的规定。对于疏散楼梯间和防烟前室的门,其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 m。(2)安全疏散距离由于高层建筑容纳人数多,结构复杂,人员疏散困难。因此,高层建筑的疏散距离较一般民用建筑要求更加严格,其数值应符合表9一14中的规定,对于高层建筑内的方形大厅,如观众厅、展览厅、营业厅等,其内任意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 m,如图9一7所示。其他房间最远点不宜超过15 m,如图9一8所示。 (3)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高层部分的人员不能利用一般电梯和登高车的云梯来疏散,只能将疏散楼梯作为逃生工具,因此,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高层建筑疏散楼梯的宽度及楼梯间的安全可靠性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见表9-15、表9一16。 9.3.2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及构造要求 高层建筑内应在首层或地下一层处设消防控制室,周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将其隔开,并且要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对于设在高层建筑内灭火系统的设备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1.5 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将其与相邻部位隔开。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及其他洞口。如果必须开设时,应安装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防火墙不宜开设在U形、L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如果必须设在转角处时,内转角的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的乙级以上防火门、窗时,距离可不限制。为防止窜火,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 m,当小于2m时,应设置固定的乙级防火门、窗。高层建筑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和洞口。建筑中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应少于两步,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公共疏散门和防火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动关闭的功能,并且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本章小结 本章应重点理解的基本概念是:材料的燃烧性能、构件的衬火极限、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硫散。重点掌握建筑防火分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措施。对防火分隔物种类及防火门、窗的用途要有所了解。有条件时可组织学生参观防火设计优秀的商场、宾馆、办会楼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防火设施的认识。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材并的燃烧性能?什么足构件的耐火极限?它们有什么区别? 2.建筑物的对火等级是根据什么建筑构件的衬火极限确定的?为什么? 3.防火分区的种类有多少?其用途各是什么? 4为什么建筑物要留有一定的防火间距?5安全硫散的含义是什么?安全筑散设施应包括哪些? 参考文献1何铭新等主编建筑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朱育万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程志胜主编建筑识图与构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朱福照主编建筑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5同济大学制图教研室编建筑工程制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杜,19866宋安平主编画法几何及土建制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付婉霞主编物业设备与设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何斌等主编建筑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毛家华等主编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王远正等主编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11李必琦主编建筑构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舒秋华主编房屋建筑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3张树平主编建筑防火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姜文源主编建筑灭火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5刘建荣主编房反建筑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16郑忱主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郑重声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出版权。任何未经许可的复制、销售行为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其行为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避免读者误用盗版书造成不良后果,我社将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打击。社会各界人士如发现上述侵权行为,希望及时举报,本社将奖励举报有功人员。 反盗版举报电话:(010)58581897/58581896/58581879 传真:(010) 82086060 E一mail:ddhep. comcn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高等教育出版社打击盗版办公室 邮编100011 购书请拨打电话:(010)58581118 策划编辑毛红斌 责任编辑李澈 封面设计于涛 责任绘图朱静 版式设计马静如 责任校对存怡 :责任印制毛斯璐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防火构造.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