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抗震结构设计复习大纲.doc

    • 资源ID:2551241       资源大小:1.15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抗震结构设计复习大纲.doc

    抗震结构设计抗震工程学是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震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工程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钢结构学、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理论予以综合,针对建造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必须安全这一目的而产生一门科学体系。学习本门课要达到如下目的1掌握抗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律;2培养运用规范、标准,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和抗震计算能力;3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抗震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绪论学习要求:1 了解地震震害震害主要表现为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破坏和次生灾害三种形式。 2了解地震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3理解地震波、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定义 a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称为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体波(纵波,横波),面波(瑞雷波,乐浦波),纵波 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横波) 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面波 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b里氏震级 1935年美国人查尔斯·里克特C.F.Richter给出定义:M=lgAA标准地震仪记录的距震中100km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微米)M<2,微震,无感觉,只有仪器可观测2M<5,有感地震5M<7,破坏地震7M<8,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M8,特大地震震级M与能量E的关系:M增大一级E增大32倍c烈度(intensity):表示地震所造成的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地面以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或者说地震时在一定点震动的强弱程度。4深刻理解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具有规定性和权威性地区最小单位为县级依据基本烈度但不一定等于基本烈度设防烈度为6、7、8、9度5理解多遇地震、罕遇地震的定义6掌握“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了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7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a选择有利场地,避免不利场地,不得危险场地修建建筑物。b地基基础设计注意,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 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 桩基。c建筑平立面设计要求, 力求简单规则、避免刚度突变d结构体系要求, 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受力明确、传力直接,有多道抗震防线。e结构构件要求, 有较好的延性、加强节点连接及整体性f非结构构件要求, 与主体结构要有可靠连接,避免不当设置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g施工质量, 施工应正确贯彻抗震设计意图,并符合质量验收标准。h隔震和耗能减震要点、难点分析:一、“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对于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第二阶段: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不规则的建筑等)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学习要求: 1理解场地的概念: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有利场地,一般场地,不利场地,危险场地)2了解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3了解建筑地段的划分4熟悉场地土的类型根据p15表2.1确定5掌握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划分依据建筑场地是通过总结国内外的场地划分经验以及对震害的总结,理论分析,实际勘察资料等内容。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5类6了解天然地基的震害特点、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P16p177理解场地土的液化现象与震害,掌握液化判别与危害程度估计场地土的液化现象: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相等时,土体的有效应力为零,沙土颗粒会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0,这时认为场地土达到了液化状态。场地土液化造成的震害:地面喷水冒砂,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裂滑坡等场地土液化的判别:a初步判别(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时,冲洪积形成的密实饱和沙土或粉土,79度时判定为不液化土2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在7,8,9度时分别不小于10%,13%,16%3当上覆结构土层是非液化土层且地下水水位满足一定要求时)b标准贯入度试验判别c液化指数与液化等级:根据p21公式2.128熟悉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当液化土层较为均匀时,可以按照p22表2.8确定;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时,可以用桩基,深基础,土层加密法,挖出全部可液化土层;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时9了解桩基的抗震设计要点、难点分析一、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划分依据:表层场地土地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将场地划分为、四类场地 例1: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土层资料如表所示,试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层底深度(m)土层厚度(m)土的名称剪切波速m/s9.59.5砂17037.828.3淤泥质粘土13043.65.8砂24060.116.5淤泥质粘土200632.9细砂31069.56.5砾混粗砂520解:(1)确定地面下20m表层土的场地土类型属于中软土(2)确定覆盖层厚度(3)确定建筑场地类别 属于类场地二、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1、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1)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500m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2)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埋入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深度,不应小于0.5m;3)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砂桩挤密、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且处理后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的临界值m;4)挖除全部液化土层;5)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2、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1)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小,当判别深度为15m时,其值不宜大于4,当判别深度为20m时,其值不宜大于5;对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2)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复合地基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与全部清除地基液化沉陷时的要求相同。即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3、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可综合考虑采用下列措施: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小基础偏心;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十字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基础梁系等;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5)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学习要求:1理解地震反应、地震作用的定义地震作用:地震时由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惯性力,是一种间接作用。 地震反应:地震时由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振动,也即地震作用效应(位移、速度、加速度、内力等)2理解地震系数、地震影响系数的概念3掌握地震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4掌握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应谱5了解标准反应谱、设计反应谱及两者的区别6熟悉多自由度体系的计算简图、运动方程及主振型的正交性7掌握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8理解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底部剪力法9了解竖向地震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要点、难点分析:一、地震反应、地震作用地震反应:是指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它包括地震在结构中引起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等。地震作用:结构上的质量由于地震产生的加速度的存在而产生的惯性力。 二、地震系数、地震影响系数及二者关系 地震系数: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地震影响系数:作用于单质点弹性体系上的水平地震力与结构重力之比。 学习中注意地震影响系数不等于地震系数,而等于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乘积。三、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盖处。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类场地;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700kN,框架柱线刚度,阻尼比为0.05 ,h=5m。试求该结构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解:(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 (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查表确定查表确定 (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四、主振型的正交性例:求图示体系的频率、振型.并验证其主振型的正交性。已知: m1m2解:(1)结构的频率与振型相应的周期分别为:第一振型:第二振型:(2)验算主振型的正交性对于质量矩阵:对于刚度矩阵:五、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第一振型: 第二振型:第三振型:(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6)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六、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一般的多层砖房等砌体结构、内框架和底部框架抗震砖房、单层空旷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及多层框架结构等低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的规则房屋。注意:以“剪切变形”为主:是指在结构侧移曲线中,楼盖出平面转动产生的侧移所占的比例较小。“规则房屋”: 1.相邻层质量的变化不宜过大。2.避免采用层高特别高或特别矮的楼层,相邻层和连续三层的刚度变化平缓。3.出屋面小建筑的尺寸不宜过大(宽度b大于高度h且出屋面高度与总高度之比满足h/H<1/5),局部缩进的尺寸也不宜大(缩进后的宽度B1与总宽度B之比满足);4.楼层内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和质量的分布要基本对称;5.抗侧力构件在平面内呈正交(夹角大于75度)分布,以便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抗震分析;6.平面局部突出的尺寸不大(局部伸出部分在长度方向的尺寸l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b,且宽度b与总宽度B之比满足b/B<1/5-1/4);对于不满足规则要求的建筑结构,则不宜将底部剪力法作为设计依据。否则,要采取相应的调整,使计算结果合理化。五、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底部剪力法例: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三层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6)计算各层的层间剪力第四章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学习要求:1理解概念设计的定义: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2掌握建筑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建筑平面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尽量避免错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3了解建筑规范中关于抗震结构体系的要求4理解抗震结构体系在结构平面布置中应注意哪些问题A高度及高宽比限值 B防震缝设置C合理选型正确处理抗震性能与经济性的关系D合理设计平立面E抗地震倒塌能力概念设计(鲁棒性,整体稳定性,整体牢固性)F延性设计.尽量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对变形集中的薄弱部位应增大延性;.要按合理的机制来获得延性。G正确把握刚度、承载力和延性H多道抗震防线I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结(.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外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5理解多道防震防线的定义抗震结构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并通过延 性构件连接而成;结构应有尽可能多的超静定次数,并分批预设若 干屈服区,起到吸收和耗散地震能的作用;当预设的屈服区或分体系退出工作后,应依次有 后序分体系继续耗散地震能,直至地震停止,结 构不倒塌。6了解结构刚度、承载力与延性之间的关系7理解非结构部件的定义及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非结构部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力荷载的部件,如隔墙、楼梯踏步板、框架填充墙、建筑外围墙板等。学习中注意这些非结构部件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工作,从而可能改变整个结构或某些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传力路线,产生出乎预料的抗震效果,或者造成未曾估计到的局部震害。因此,有必要根据以往历次地震中的宏观震害经验,妥善处理这些非结构部件,以减轻震害,提高建筑的抗震可靠度。要点、难点分析:一、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区别概念设计: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往往是构造良好结构性能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是“概念设计”。注意理解概念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区别:概念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把握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二、建筑平立面布置的基本原则,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建筑物的立面布置:要求采用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尽量避免采用带有突然变化的阶梯形立面。其原因是因为立面形状的突然变化,必然带来质量何抗侧移刚度的剧烈变化,地震时,该突变部位就会因剧烈振动或塑性变形集中而加重破坏。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为什么要控制房屋的高宽比、以及如何进行防震缝的合理设置。在学习中掌握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1)平面布置力求对称(2)竖向布置力求均匀。三、结构刚度、承载力与延性 在学习中要掌握延性的概念、改善构件延性的途径;了解刚度与承载力、刚度与延性的关系四、非结构部件处理 非结构部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力荷载的部件,如隔墙、楼梯踏步板、框架填充墙、建筑外围墙板等。学习中注意这些非结构部件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工作,从而可能改变整个结构或某些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传力路线,产生出乎预料的抗震效果,或者造成未曾估计到的局部震害。因此,有必要根据以往历次地震中的宏观震害经验,妥善处理这些非结构部件,以减轻震害,提高建筑的抗震可靠度。§ 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学习要求: 1掌握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主要有哪几种结构体系,各自特点及适用 范围框架,抗震墙,框架-抗震墙,框架-筒体,异形柱框架,短肢剪力墙框架:平面布置简单,侧向刚度小,易于满足建筑物设置大房间的要求,10层以下的住宅,办公楼和公共建筑抗震墙(剪力墙):抗侧能力较强,平面布置不灵活,一般用于住宅框架-筒体:空间刚度大,抗侧和抗扭刚度都很大,建筑布局亦很灵活,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商业大厦建筑,办公楼 2了解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结构平面或竖向布置不当引起的震害,框架柱和梁及节点引起的震害,框架填充墙引起的震害,抗震墙的震害p97 3了解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布置框架结构:方格式,内廊式,为抵抗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承重框架应该双向布置;框架刚度沿着建筑高度不宜突变,以免造成薄弱层;地震区的框架应该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墙体与结构体系应该有可靠的拉结。框架-剪力墙:(关键是抗震墙的布置)基本布置原则见p99下侧抗震墙:首先应该注意平面与竖向均匀,其次还要注意以下五项,详见p100下方 4了解如何确定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应该按照相关抗震规范的相关规定以及p101所示表5.4,丙类建筑应该 由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高度确定 5理解框架结构自振周期及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a框架结构自振周期计算:参见p103公式5.4和公式5.5b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计算,p103p107 6理解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7了解框架梁、柱、节点设计框架梁的设计:基本要求:粱形成塑性铰后仍然有足够的受剪能力;梁筋屈服后,要求仍然有足够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妥善解决钢筋的锚固。框架梁的抗剪能力设计值:梁剪力的设计值;剪压比限值;梁斜截面受剪能力提高梁延性的措施:调整梁的截面尺寸;梁的纵筋配筋率;梁的纵筋配置;梁端的箍筋加密详见p112框架柱的设计:设计基本原则(要求):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在正截面波坏前不出现斜截面破坏;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过大;加强约束配置足够的约束箍筋;加强钢筋锚固的有效性具体设计:详见p113p117框架节点的设计:框架节点的设计准则:节点的承载力不应该低于其他链接构件的承载力;多遇地震时,节点应该在弹性范围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梁柱纵筋在节点处应该有可靠的锚固;节点的配筋不应该使施工过分困难。框架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验算:剪力设计值Vj;剪压比限值;节点受剪承载力;节点截面的有效宽度;框架节点的构造要求p118p1198梁端截面和柱端截面的最不利荷载组合框架梁内力组合M、V§ 要点、难点分析:一、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1)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主要是结构自振周期的确定;(2)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包括多遇烈度下的地震反应与结构侧移计算;(3)结构内力分析;(4)截面抗震设计等。二、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三、框架梁设计的基本要求框架梁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梁端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 (2)梁筋屈服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3)应可靠解决梁筋锚固问题。四、框架柱的设计原则框架柱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2)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4)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第六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学习要求: 1熟悉多层砌体结构的类型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底部和底部两层框架-剪力墙,多层的多排架内框架砌体房屋 2理解砌体结构房屋的常见震害及在设计中如何避免破坏的发生常见震害:房屋倒塌,墙体开裂破坏,墙角破坏,纵横墙链接破坏,楼梯间破坏,楼盖与屋盖破坏,附属构件破坏。详见p137 3理解砌体结构房屋的概念设计 4了解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地震作用及层间地震剪力的分配 5了解如何验算墙体间抗震承载力 6了解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要点、难点分析:一、砖房的震害现象 砖房的震害现象大体为:房屋倒塌;墙体开裂、破坏;墙角破坏;纵横墙连接破坏;楼梯间破坏;楼盖与屋盖破坏;附属构件破坏等,在设计中应避免破坏的发生。 二、砌体结构房屋的概念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强烈地震下易发生倒塌,防止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主要是从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措施方面着手,以搞好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加以解决,内容主要包括为:(1)房屋体型的设计与变形缝的设置;(2)房屋总高度与最大高宽比的限值;(3)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限值;(4)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芯柱设置;(5)房屋局部尺寸限值;(6)圈梁的设置;(7)楼梯间的布置;(8)连接的要求等。§ 第七章 高层及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学习要求: 1理解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特点 2熟悉高层钢结构的体系与布置 3了解高层钢结构的抗震验算 4了解钢构件的抗震设计与构造措施§ 要点、难点分析:§ 一、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在地震作用下,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梁柱节点的破坏、支撑的整体失稳与局部失稳、支撑连接板的破坏、柱脚焊缝破坏等。二、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体系、框架支撑(剪力墙板)体系、筒体体系和巨型框架体系。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高度限值和高宽比限值。高层钢结构体系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要适应地震区和非地震区建筑的不同要求;(2)要适应建筑高度和高宽比值;(3)要适应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4)抗侧力结构的经济性。§ 第八章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设计§ 学习要求: 1理解单层厂房结构的主要震害 2熟悉单层厂房的平面布置 3了解单层厂房的横向抗震验算 4了解单层厂房的纵向抗震验算§ 第九章 隔震与耗能减震房屋设计§ 学习要求: 1理解隔震与耗能减震的概念与原理 2熟悉隔震装置与耗能器的类型与特点 3了解隔震与耗能减震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 4了解隔震结构的有关构造措施 【补充】建筑抗风基本知识点21

    注意事项

    本文(抗震结构设计复习大纲.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