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日语日常经典用语.doc

    • 资源ID:2552075       资源大小:609.01KB        全文页数:18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日语日常经典用语.doc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非文学作品的中心意思往往以明确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或者可以通过归纳判断来提取。而小说的主题融合了多种意义,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更有赖于读者的直觉感受和体悟。小说的主题,首先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鲁迅的小说药以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为题材,意在揭示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和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还吃他的血。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革命者的悲哀。如果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又不一样了。除了题材,小说的叙述角度、结构和语言等,都与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析主题时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结构、语言和叙述角度,主题也会有所不同。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对一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真正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如联系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正确揭示陈奂生上城的主题。否则,陈奂生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带点阿Q相的农民而已。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和情采风貌等,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主题。如了解了鲁迅的创作意图,才能更好地理解药的主题。一般说来,小说的主题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要注意分析其原因,了解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导致了主题的模糊。对此,如果仅用一元主题来分析,或在几种意义中硬行选取一种意义来说明主题,都是不可取的。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体悟小说主题的多义性,以真正把握小说,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1 药 课文鉴赏说明一 关于药的主题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先生自己的说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又符合当时他的思想,是对药的主题的精当的概括。二 关于药的结构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暗线: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对药的线索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说“暗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药的主线,夏瑜的主人公的地位是“摆好了的,确定了的”。也有人说,药描写了“两个主人公”,又有人说药“是一篇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明暗两条线也就没有主次之分了。三 关于人物描写药的人物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都非常精彩。肖像描写。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行动描写。小说开头,写华老栓夫妇准备去买人血馒头。华大妈从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才掏出一包洋钱,老栓接过来后“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中间的“掏”“抖抖的”“按了两下”,充分表现了华老栓夫妇的贫苦,他们的洋钱来之多么不易。小说写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和华老栓的老实、胆小。语言描写。在茶馆这一场景中,小说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康大叔的盛气凌人,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华大妈的小心“搭”,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是转述的夏瑜的两句话“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阿义可怜”,也极其传神地画出了夏瑜这个革命者的思想境界。至于最后写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和驼背五少爷重复说“疯了”,不仅强调革命者不被人理解,而且突出了群众的极度愚昧麻木,增强了药的悲剧意义。四 关于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例如,写刑场上围观杀人的场面,那些“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写茶馆里那些为革命者挨打叫好,认为革命者鲜血被吃是好事的茶客;由这些人组成了社会背景。又如,点油灯、用洋钱、士兵衣服上的大白圈、上坟摆菜饭化纸钱等,都渲染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自然环境描写。例如,小说开头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渲染了冷峭、阴森的气氛;小说最后写“分外寒冷”的天气、“支支直立”的枯草、“愈颤愈细,细到没有”的声音和“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突出了悲凉、阴冷的基调。又如,小说写老栓买到人血馒头后,“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不仅写出了华老栓的心情,而且通过反衬,使后来小栓的死显得更加凄凉。解题指导一 通过讨论,把握药的主题思想。只要言之成理,就应适当肯定。药的主题应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第一种说法,“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第二种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第三种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第四种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二 意在使学生把握药的结构及其对突出主题的作用。双线连接、交织的人物:康大叔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课文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的愚昧”,所以安排为明线;夏瑜的英勇献身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不是全文内容的重点,所以安排为暗线。明暗两线交织、融合,说明因群众的愚昧带来革命者的悲哀。这样安排明暗线索,使小说主题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读者在体会到明线所揭示的明显的主题思想之外,还能进一步思索其深层的寓意。三 意在引导学生研读关键语句,深入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1.这一包洋钱,是华家多少年心血的积累,他们要用这一包洋钱来购取他们一家的幸福,所以这一包洋钱收藏得那样好,要掏半天才掏出来;这包洋钱是那样难得,所以接这包洋钱的手是“抖抖的”;装入衣袋惟恐装得不牢靠,所以要在外边按两下。2.“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写出刽子手用人血馒头做买卖,着眼在“钱”上;“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向老栓,这种威迫的眼光正是问老栓要钱;“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说明刽子手还是着眼在钱上。充分表现了刽子手的凶残、贪婪的性格特征。华老栓在康大叔的眼光下,人“缩小了一半”;又踌躇着,不敢接人血馒头,表现了他懦弱、善良的性格。3.三个人三个说法,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格不一样。康大叔是刽子手,杀害革命者,还用革命者的鲜血换钱;在群众面前,目空一切,肆无忌惮,大叫大嚷,急于表功。华大妈愚昧迷信,忌讳极多。花白胡子老于世故,既不触犯华大妈的忌讳,又讨好刽子手康大叔。四 (略)教学建议一 要求学生预习。让学生熟悉课文,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鼓励学生就课文的难点疑点、课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提出问题,供教学参考。二 布置一些改写练习。以情节为主的,如华老栓买药夏四奶奶上坟;以人物为主的,如夏瑜的故事华老栓一家康大叔其人;以环境为主的,如古囗亭口茶馆速写坟场剪影。也可以布置学生列一些图表,如药的“情节结构图”、各种人物与夏瑜的关系表。在课堂上交流。三 可以从分析课文的明线、暗线入手,理解作品主题;同时,分析华老栓、夏瑜和康大叔三个人物,看他们是如何体现主题的;此外,看小说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是怎样表现主题的。四 对小说的主题、主人公以及结尾对乌鸦的描写,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鼓励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便给予肯定。教师可以发表自己有倾向性的看法,并说明理由。有关资料一 鲁迅的有关论述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呐喊·自序既不是直接对于“文学革命”的热情,又为什么提笔的呢?想起来,大半倒是为了对于热情者们的同感。这些战士,我想,虽在寂寞中,想头是不错的,也来喊几声助助威罢。首先,就是为此。自然,在这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但为达到这希望计,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那就是后来结集起来的呐喊,一共有十四篇。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坟·娜拉走后怎样二 关于药的主题曾听鲁迅先生自己讲述他那创作某篇时的动机,背景,和艺术,所以至今印象还很清楚的。例如药。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作家书屋1945年版)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副题旨是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儿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人血馒头只是一个环;在这以前可能还试过许多方子,在这以后,可能也想过一些法子。但只这一环便可见出老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别的都不消再提了。鲁迅先生没有提“爱”字,可是全篇从头到尾都见出老夫妇这番心。副题旨是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这只从侧面见出。那革命党并没有出面,他的故事是在康大叔的话里,和夏四奶奶的动作里。故事是从那人血馒头引起的。革命者是寂寞的,这样难得了解和同情的人!(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药,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我认为,本篇是用两个故事来写一个主题。这主题从消极方面看,是“反封建”;从积极方面看,是要求“科学与民主”。我们知道,夏瑜之死死于群众的愚昧(包括驯服的奴隶性),小栓之死死于群众的迷信。愚昧则不辨是非,迷信则容易受骗。而愚昧与迷信的根源,则同为封建社会制度所造成。作者暴露了因群众的愚昧迷信致使两种类型的青年人都无辜牺牲,正说明了两人之死,不管直接间接,都死于封建社会制度。作者是同情夏瑜和小栓的,自然憎恨这愚昧的迷信的社会制度。所以我说,主题的消极一面是“反封建”。复次,我们说,迷信是不科学的结果,愚昧(包括驯服的奴隶性)是不民主的结果。要想使中国社会好转,反映在当时(五四前后)的思想界,只有要求“科学”与“民主”姑不论什么性质的民主。作者要求科学的心是迫切的;而针对中国当时(五四前后)的现实,“民主”也正是“革命”的惟一目的。药的篇末所以加上一枚花环,照作者自己的话,是“听将令”的,而当时的主将们惟一的要求,也正是“科学”与“民主”。花环的出现,正是作者迫切要求革命化悲愤为力量的具体表现。革命成功,民主自然实现,科学也自然发达,这正是鲁迅和五四时代革命前驱者的希望。(吴小如鲁迅先生的药,语文教学1952年1月)通过药的故事,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虐杀革命的幼苗,麻痹人民的头脑;同时表扬革命者的行为,鼓舞人民反抗封建制度的革命情绪: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不但要在政治上打垮封建统治,而且要在思想上清除反动影响。这就是在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所写符合五四精神的药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吴奔星文学作品研究第一辑,东方书店1954年6月版)药的主题,就是:只有彻底地进行反封建的革命,推翻吃人的封建社会,“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中国人民的深重痛苦才有解除的希望。蘸着革命者的鲜血的“人血馒头”这是吃人的统治者用来麻痹、分化、害死人民的毒药,万万吃不得,吃了决不能把病治好的,革命这才是真会带来幸福和生命的惟一良药!(徐中玉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自由出版社1955年2月)小说通过清末一个小商人华老栓用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终于没有治好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镇压革命的狰狞嘴脸,赞扬了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大义凛然的革命气概;同时,对以华老栓夫妇为代表的一些群众的遭遇表示了同情,而对他们的麻木、迷信又表示了不满和愤慨。(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本篇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必须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鲁迅作品注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三 关于药的写作背景1.关于徐锡麟、秋瑾和夏瑜徐锡麟(18721907年)和秋瑾(18751907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们都是浙江绍兴人,并都曾经留学日本,进行革命活动。1906年春,徐锡麟、秋瑾回国。徐锡麟集资捐了候补道,秋天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先在浙江吴兴浔溪女校任教,不久去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等。后来回绍兴,与徐锡麟办大通学堂,并主持大通学堂工作。秋瑾与徐锡麟组织光复军,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为协领,暗中联络革命力量。后来他们约定于1907年7月19日,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但因徐锡麟的活动已被清政府觉察,随时有被破获的危险,徐锡麟乃于7月6日乘学堂毕业大操之际起事,枪杀安徽巡抚恩铭,攻据军械所,因弹尽被捕,当天被害。徐死后被挖了心,给清兵炒食净尽。接着,秋瑾被人告发,清兵于7月13日从杭入绍,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奋战力尽被捕,7月15日被杀害于绍兴城内轩亭口。鲁迅和徐锡麟、秋瑾是熟悉的,对于他们的遇难很激愤。他在范爱农中谈到他们当时在东京听到这些消息的情况时说:“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他们一面派人去接徐锡麟的家属,一面开会“吊烈士”,发电报,痛斥清政府惨无人道的暴行。1909年,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时,还时常讲起清政府怎样残杀革命者,徐锡麟、秋瑾怎样进行革命斗争等等,“发起议论来是十分激烈的”。夏瑜是药中的人物,但是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的。“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而且都从玉旁;夏瑜被杀害的地方是有四个暗淡金字“古囗亭口”的破匾下的丁字街头,显然是暗指秋瑾就义之处古轩亭口。用夏瑜影射秋瑾表示了作家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对他们所从事的革命的惋惜与同情,但并不意味着小说中所描写的全是秋瑾的事迹。夏瑜是艺术形象,他的身上必然概括了其他革命者的某些方面,例如徐锡麟,他的心是被清朝士兵挖出来炒了吃的,这当然是残暴,而夏瑜的血却是被愚昧的群众蘸了当药吃下去的,就更令人悲痛。两者表面上虽无联系,但不能说鲁迅在创作夏瑜这个形象时没有想到徐锡麟生前死后的种种遭遇,如在狂人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对于革命者的死难,鲁迅是记忆犹新的。秋瑾是献身民主革命的著名女英雄,而夏瑜则是出身贫寒之家的热血男儿,这种安排就说明了夏瑜是从现实中概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薛绥之、柳尚彭药的教学难点试析,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关于齿痛齿痛(安特莱夫),译文见新青年第7卷第1期(1919年12月出版)。工人与白手人(屠格涅夫),译文见巴金译散文诗。和工人与白手人鲁迅曾经谈到,当他构思药时曾从两篇外国作品中得到启示和触发,这就是俄国作家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齿痛和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工人与白手人。齿痛描写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那天,耶路撒冷的一个商人般妥别忒正患齿痛,他虽看到耶稣背着十字架和被钉死,却始终无动于衷,毫不关心,而是不绝地谈论自己的齿痛,觉得自己的疾病比起耶稣的冤死重要得多。工人与白手人这篇以对话形式写成的散文诗,描写一个革命者为谋求工人幸福而进行斗争,结果被捕坐牢,他的手因为“整整带了六年的手铐”而没有血色,成了白手,工人们却又因他的手白净而认为“不是我们一伙的”;两年以后,这位革命者要被反动统治者绞死了,那个工人却想去弄一节刑架上的绳索回来,因为据说“那东西会给家里带来最好的运气”。我们看到,这两篇作品都同时展开两个方面的描写:一方面是革命者、改革者的奋斗和牺牲,另一方面是群众的愚昧和冷漠;而齿痛的商人看自己的疾病比革命者的牺牲更重要,工人与白手人中以一段绞绳把革命者的牺牲和群众的愚昧联系起来,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鲁迅构思药时所得到的触发的若干痕迹。(曾华鹏、范伯群论药,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四 关于药的教学有一种教学方法,一篇课文只重点讲解。不从第一句讲到最末句,而是抽其中的一段或一部分来讲,这是一种做法。有些课文比较长,不可能从头讲到尾;有的课文虽然不长,但是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去讲,只讲其中一部分,举一反三就可以了。举个例子,药比较难讲,我看这篇小说把背景讲一下,把中心思想说一说,生字、生词解释一下,要学生从头到尾读它一遍,默读、朗读都可以,这些功夫是要做的。至于老师讲课文,就不必从头到尾讲,只讲最后一部分就可以了。这篇文章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不讲,只讲第四部分,我想是可以的,留一些余地给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举一反三。为什么要讲最后一部分呢?因为最后一部分在这篇文章里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鲁迅先生在这一部分里加了一个花环,这个问题要老师讲的。结尾部分是个难点,这要讲的。至于第一、二、三部分,没有什么困难,一个中学生是完全可以读懂的。只有一些生字、生词,解释一下就行了。把花环的问题讲清楚。最后一段,就是有乌鸦的那一段,现在有许多文章在分析,有不同看法,也要讲清楚。这样就省去了大部分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不一定会差的。着重讲的这一段怎么讲法呢?有老师叫我示范讲一下,我愧不敢当。因为我讲起来实在没有老师讲得高明,离开讲坛者,三十年矣。我试着讲一点我的看法。讲前先说一种不大好的讲法,老师讲课要抓住难点,抓住重点,讲学生不懂的东西,不要讲学生懂的东西,这是一。再一个是不要简单地做内容的重复,这样讲课是不会有很多收获的,学生也不会感兴趣的。我在很多地方听课,有这么一种讲法。如有这么一段话:“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老师讲“是什么风早经停息了呢?”学生有的说“大风”有的说“小风”。“都不对,是微风。”“微风是什么时候停息的呢?”有人说“已经停息很久了”。“这不对。”有人说“还没有停息”。“这不对,是早经停息了。”这就是简单地重复课文。你让学生重复它干什么呢?这种教法我看是应该否定掉的。现在我把课文最后一部分说一下。夏瑜的母亲发现夏瑜的坟上有花环,她不知道这是花环,以为是神仙显灵,所以她看见旁边有一只乌鸦,她就说,假如上天有灵的话,知道儿子是冤屈的,就叫乌鸦飞到我儿子的坟上来吧,然后她就等着,等了半天乌鸦也没有飞。有很多上坟的人都来了。这时候华小栓的母亲就劝夏瑜的母亲说:咱们回去吧。正要走的时候,乌鸦忽然一声大叫飞走了。这里我摘讲两段,第一段夏瑜的母亲说了一番祝愿的话,说是假如上天要有灵的话,叫乌鸦飞到儿子坟上来。鲁迅先生接着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一段描写的目的,在于写一个“静”字,“死一般的静”。鲁迅先生怎么写这个“静”字呢?假如这么写“周围一点声音也没有,死一般的静”,这显然是很拙劣的。他从各方面来烘托这个“静”。第一,用风来烘托,“微风早经停息了”,一点风不刮;特别这枯草写得好,“枯草支支直立”,每一根枯草,一支支枯草,站得很直,为什么站得直?因为“风早经停息”了,草一点不摆动了,所以直立。“有如铜丝”,这个比喻非常好的。第一,它是枯草,不但没有叶子,颜色跟铜丝也相近,它的枯劲,跟铜丝更是相近的。由铜丝就引到下一句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发抖的声音是什么?它“越颤越细,细到没有”,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静”,是一种人的感觉。这种发抖的声音是指“支支直立”的像铜丝一般的枯草在微微颤抖,枯草颤抖,直感不强,像铜丝一样的枯草在颤抖,直感就很强了。铜丝的颤抖是很微细的,“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实际上这种颤抖是不存在的,是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夏瑜母亲的感觉,正是因为它一丝不动,才感觉到它在颤抖;正是因为它没有颤抖,所以终于细到没有,是这么一种恍惚的感觉。写“静”,只说“这里很静”,这是很笨的写法,要采取各种的方法把这个“静”烘托出来。有一般的烘托,有很高明的烘托。鲁迅的这种烘托是高明的烘托,实际上是写人的心理的感觉。明明风早不吹,草一点不动的,但是人感觉它似乎在颤;又因为它确实没有颤,所以感觉它终于没有颤。在古诗里有“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的句子,是用动来衬托静。这里是用心理上感觉的颤抖的声音来衬托静的。为什么要写静?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夏瑜的母亲说过这番话以后,她由于深深知道自己儿子是有冤屈的,她满腹的冤屈,又找不到答案,眼看着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花环)没法解释,这时候她是相信有神的,她也相信她的话说过之后,乌鸦会飞来的。这里就要写夏瑜母亲这种迫切的、期待的心情。她以深沉的母爱,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这个静就是在写夏瑜母亲的这样一种心情,她越是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堪。最后一段,乌鸦飞走这一段,争论最大。华小栓母亲和夏瑜母亲走了,她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是写什么?争论很多,有人引鲁迅的诗,说是写一种阴冷的气氛,这一些都不要给学生讲,懂不了。这里就讲清一个问题,这里写乌鸦飞了,是写“动”。但是它并没有按夏瑜母亲的祝愿飞到坟上去,而是飞到天上去了,这就说明夏瑜母亲的那种祝愿不过是一场空。这里,鲁迅先生对当时的中国民众的愚昧,是怀着深沉的悲哀的。我说这段话只讲一句,就讲“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为什么这样写?换个写法“只见乌鸦飞去了”。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写“张开两翅,一挫身”,还要“向远处的天空”,还要“直向着远处的天空”,还要“箭也似的飞去了”呢?为什么如此地强调呢?原来在一篇文章里面,哪些地方着力描写,哪些地方不着力描写,这都是有考虑的,不是随便的。这里着力地写乌鸦是飞向“天空”,而不是飞向夏瑜的“坟墓”,所以一再强调又是“张开翅膀”,又是“一挫身”,这是乌鸦飞前的动作;起飞后,不是向近处的天空,而是向“远处”的天空。一点不犹豫,“直向远处的天空”,速度很快,“箭也似的飞去了”。这样用工笔重彩来描写这一“飞”,是有道理的,里面也包含了鲁迅深沉的悲哀,说明夏瑜母亲由于愚昧,那种在梦幻中的追求终于破灭了,一定会破灭的。所以很强调这一“飞”。这样讲行不行,供参考。就是要讲学生不懂的东西,联系作品的内容,联系作者的思想,讲清楚它的遣词造句的妙处。“铁铸一般站着”,“箭也似的飞去了”,这无非是比喻吧。如果仅仅问“这两句是什么修辞方法”,学生讲“是比喻的方法”,这样讲有什么味道呢?(刘国正药的教学处理,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 项链 课文鉴赏说明一 项链的主题传统的看法是,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这种看法的根据是,小说中尽管没有一句谴责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的话,但在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态度。比如,开头写玛蒂尔德如何把大资产者的奢华生活当理想,后来写她收到请帖后如何费尽心机抠出丈夫的积蓄,这一系列描写表现出这个小资产阶级妇女灵魂的庸俗鄙陋。另外,写玛蒂尔德的一个晚上的满足带来十年的艰辛,这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惩罚。小说最后写到十年艰辛不过是为了一件赝品,这又是对她的辛辣的讽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有一定的典型性。不安于辛苦劳动而得以糊口的生活,看不起比自己更穷苦的人,一心想上升为大资产者,而且希望走捷径,借侥幸的机会发迹,这是人的劣根性的表现。当然,只有少数小资产者获得了成功,而大多数小资产者在竞争中沦落到更加悲惨的境地。项链嘲讽了阶级社会这种追求虚荣的可鄙风气,而且帮助我们去认识产生这种风气的社会原因。另外一种看法是,作者无意对人物作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震撼与深思的,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这种看法的根据是,第一,在玛蒂尔德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何况“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而不是忍受种种贫困与丑陋,不能因此而指责她有虚荣心和追求享受的思想。在这指责背后隐藏着“安贫乐道”的价值标准,而这种将贫困道德化的价值观是十分可疑的。第二,作者对一心追求享乐生活并没有批判,对以十年艰辛还清债务也没有赞颂,对二者没有做出明确的倾向性选择,只是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我们的看法是,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二 项链的精巧构思作者为了突出主题,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逆境的曲折经历。起初,玛蒂尔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使她陷入了逆境。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给她打开了希望之门。舞服和首饰的解决,使她更接近成功。舞会上大出风头,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运。这样,逆境顺境逆境的转换,使人物的境遇越发显得悲惨,主题因此而更加突出。项链中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小说写女主人公一直向往上流社会,可是接到部长舞会的请帖后,却“懊恼”“发愁”。她在舞会上大获成功,眼看要时来运转,却又丢失项链。赔了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些情节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这与作者作了一系列铺垫是分不开的。小说开端,作者大段大段介绍玛蒂尔德向往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心理,这就为下面描写人物懊恼发愁、遭到挫折提供了依据。小说还提到女主人公与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的关系,看来无足轻重,却是下文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此有关。在借、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毫不在意,这蕴藏着一个暗示,项链不是值钱的东西。小说最后点出项链是假的,读者想到上文的暗示,会恍然大悟。三 项链的心理描写项链的心理描写细腻、深刻。作者极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她希望摆脱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这种虚荣心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当成玩物的要求造成的,它预示了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性。解题指导一 练习中的三段文字仅是举例性的,应联系全文,作整体考察,才能把握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但这三段文字具有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性格发展的轨迹。1.这段文字写出女主人公性格的一个方面: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应该说,渴望过好日子,有追求,并不为过,但这追求不算高远。2.这段文字写出女主人公性格的另一方面: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坚韧、忍耐和吃苦的精神。这一点过去常被忽视。3.这段文字写出女主人公已经远离了虚幻的遐想,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奋斗的女性,心态平和、自豪。女主人公完成了性格的渐变过程,心理成熟了。二 引导学生把握玛蒂尔德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适当鼓励。三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巧妙的构思。玛蒂尔德所借的项链是假的,上文已有三处铺垫: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十分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当她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当她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小说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四 (略)教学建议一 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时,可以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也可以要求学生画出各段的重点、关键词句等,体会人物性格。二 在课堂上可以讨论下面两个问题:1.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到底应该怎么看?2.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或者二者都没有?从这两个问题入手进而分析小说的主题。三 可以指导学生以项链为线索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找出运用呼应、悬念、抑扬等技巧的地方,理解这样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四 对项链的主题,可以有多种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应适当肯定。可以提供项链的背景资料、莫泊桑的有关材料,以帮助理解项链的主题。如有条件,建议学生阅读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把于连、爱玛、安娜同玛蒂尔德作比较。组织学生讨论,畅所欲言。有关资料一 错位到复位的女性(方位津)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中国流传甚广。中国读者对这部作品实在太熟悉了,几乎当代中学生都在语文课本里读到过它。许多年来,对其中女主人公的看法,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好像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认识是绝对的众口一声,毫无二致。但果真如此吗?难道我们从莫泊桑的小说中就没有读出别的体验吗?对她就没有别的看法吗?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一故事的中心事件,对她一生构成的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她的生活从那一时刻起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她的性格从那个晚上起到底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我们自以为早就明白了的问题果真经得起追问和推敲吗?这些看法的确最符合莫泊桑的创作初衷吗?当我们向自己质疑这一系列的问题时,特别是当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更加看重文本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某些权威或泰斗的盖棺论定,更加重视接受美学在阅读中的作用时,我们忽然发现,原来项链给我们提供的远远不止我们已经知道的。不仅如此,有些还是我们根本想不到或是想错了的。于是,对这部经典小说重读并产生新的看法,便成为了可能。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为止贯穿情节,使读者对小说中的项链有了至深至透的感受。而女主人公的性格也就在这一失一得中尽显风采,使其成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独具特性的女性形象。玛蒂尔德是个怎样的女性?让我们从作品中考察吧。“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她只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这就是玛蒂尔德的身世。如果她对于这些并不在乎,就像许许多多的平民女子一样,既认命又随遇而安,也就罢了,可偏偏她并不甘心,总是对自己的处境不满。“她没钱打扮,因此很朴素,但是心里非常痛苦,犹如贵族下嫁的情形;”在她看来,“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娇艳、她们的风韵就可以作为她们的出身和门第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玛蒂尔德整日处于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愤愤不平之中,她对自己所处的境遇耿耿于怀,她心高气盛,具有强烈的不满足感,心中充满奢望,靠幻想打发着日子。于是,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层面。应该承认,对现状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可贵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但关键是她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否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普遍大众的思想追求。而玛蒂尔德显然只是为自己的物质匮乏和地位低下而苦恼着,她渴望被富有的男人追慕,生活能在谈情说爱中度过,渴望能过

    注意事项

    本文(日语日常经典用语.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