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福建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 资源ID:2715003       资源大小:7.97M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福建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一年六四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5第一节 发展需求5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0第三节 发展目标13第二章 综合运输18第一节 优化基础设施衔接18第二节 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20第三章 水路交通22第一节 推进沿海港口建设22第二节 积极推进内河航运发展26第四章 公路交通27第一节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27第二节 完善普通公路交通网络29第三节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33第五章 现代物流35第一节 促进交通物流发展35第二节 提高运输服务水平38第六章 民用航空41第一节 增强机场保障能力41第二节 提升航空运输服务品质43第三节 支持通用航空发展45第四节 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水平46第七章 区域和城乡交通47第一节 统筹区域和城乡运输发展47第二节 加快城市公交发展48第三节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50第八章 闽台交通51第一节 建设闽台水陆通道51第二节 扩大闽台航空领域合作53第三节 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发展54第九章 交通科技与信息化57第一节 推进科技进步57第二节 加强信息化建设59第十章 绿色交通62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62第二节 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64第三节 加强行业节能环保监管65第十一章 安全与应急保障67第一节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67第二节 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68第十二章 行业管理71第一节 完善交通体制机制和规范服务体系71第二节 加强人才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72第十三章 保障措施74第一节落实“四个全面”要求,提高管理服务水平74第二节 抓好规划实施,强化要素保障76第三节 完善政策引导,争取国家支持78附表 福建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指标汇总8186前 言“十一五”是我国交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福建交通运输事业任务最重、建设速度最快、发展态势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紧紧把握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特征、海西发展战略需求,提出“三大建设”、“四大通道”发展思路,“十年规划任务五年完成”任务目标,为推进交通运输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指明方向。五年期间,编制印发高速公路、省道、疏港路、港口、站场、物流、节能等多项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全省“十一五”建设及“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福建交通跨越发展,公路水路交通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200亿元,居全国前6位,为“十五”时期交通投资的3倍,超过新中国成立后56年投资总和,投资增速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五年期间交通投资带动相关产业为社会提供约80万个就业岗位,全面落实了中央和省委的扩大内需一揽子政策,“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取得巨大成效,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适应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满意度整体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适度超前,网络更趋完善,结构逐步优化。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十五”末的1200公里增至2400公里,基本形成“两纵三横”主骨架,约80%县城半小时内上高速;普通国省道建设全面推进,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五年增幅约35%,98%县城实现了二级公路连接;五年建设改造农村公路约2.7万公里、总里程超过8万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98%以上,比“十五”末提高34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43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22个),港口码头货物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从“十五”末的1.4亿吨、539万标箱增至3.2亿吨和1282万标箱,新增吞吐能力均超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十五”末的总和。全省公路客运等级站总数达到390个,五年增幅超过40%,其中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超过100个,并建成农村客运站约350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0%,比“十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全省陆岛交通码头达到199座,五年新增58座,进一步改善海岛群众出行条件。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闽台三通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运输能力不断增长、运力结构更加优化。全省机场航线航班不断加密,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快速交通发展取得突破。公路水路与铁路、民航及公交等其它运输信息不断集成,综合运输效率和水平明显提高。安全应急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公路水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紧急运输能力储备和反应机制初步建立,圆满完成抗击冰雪灾害、北京奥运服务、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等多项运输保障任务。厦门至基隆、台中海上客滚航线率先实现班轮运输,闽台海空直航航线航班不断加密,初步实现了直接、双向、全面的闽台“三通”,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功能作用更加突出。绿色交通取得新进展,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交通信息服务能力日益提高。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能力逐步加强,公路土地利用、港口岸线开发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交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7项,科技成果推广率由“十五”末的40%提高到45%。初步建立起覆盖各领域的全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行政审批,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和“12122”服务平台、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等智能交通系统建成并在全省推广应用。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省交通运输厅挂牌,港口整合稳步推进,费税改革平稳实施,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方案获准实施,推行了高速公路“一市一公司”改革,加快了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交通执法、建设市场信用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无障碍施工和项目库管理等方面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全面强化党建、廉政和文明建设,弘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交通精神,实现建设提速、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和干部廉洁,省厅被省委连续五届评为党建先进单位,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十二五”期是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面对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新形势,当前我省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仍然不足,综合交通、城乡交通、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还不高,一些主要指标在全国处于中下游,在东部还是交通运输弱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还不相适应,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在“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基础上,全省交通行业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继续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继续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继续深化交通改革,深入推进综合交通、城乡交通、区域交通一体化,全面推动福建交通跨越发展。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我省将开创福建跨越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局面,交通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满足福建跨越发展新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着力提升我省交通枢纽地位,着力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着力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第一节 发展需求一、海西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尽快提升我省在全国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和作用海西区将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江苏沿海、辽宁沿海等经济区域共同打造我国沿海繁荣经济带。按照“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四大战略定位,我省交通必须要尽快提升全国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主动融入全国交通大格局,努力形成对外开放、对台交流、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四大通道,全力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物流中心、为中西部提供中转储运服务的现代化港口和以港口为重要节点连接中西部地区和两大三角洲的综合大通道,凸显海西交通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和作用。二、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十二五”期我省将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速发展、加快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基础性、先导性的交通运输业必须要为福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要求,继续深化交通发展改革,把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作为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既要扩大基础设施规模总量,又要统筹好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的关系,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加快形成综合运输体系框架下的集约基础设施系统、现代运输装备系统和科学组织保障系统,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三、调整经济结构,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交通行业加快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十二五”期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发展方向,我省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在更高起点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沿海城市群为依托的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带和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区。交通行业必须要站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加快推进福建港口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建设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物流节点,着力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加快推进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物联网的应用,提升港站枢纽物流服务水平,强化运输市场培育与监管,推进行业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四、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形势,要求加快完善服务两岸直接往来的便捷通道“十二五”期我省将持续推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建设,重点建设厦门湾、闽江口、湄州湾、三都澳、古雷等产业对接集中区,加强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提升台商投资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载体作用,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交通行业必须要加快完善服务两岸直接往来的便捷通道,不断完善闽台经贸合作区域、文化交流基地的交通基础条件,拓展直接三通的先试功能,构建服务两岸货物往来枢纽,加快建设面向亚太的厦门海峡国际航运中心,两岸携手尽早启动海峡通道工程实质性前期研究工作,推进我省沿海连接台湾水陆通道项目的规划建设。五、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一体化,要求统筹城乡和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十二五”期我省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支持包括原中央苏区、老区在内的山区、内陆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海峡西岸城镇群,壮大县域发展实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融合发展,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交通行业必须要按照规划、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要求,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道路客运“城际公交”体系,特别是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交通”发展,构建大容量交通骨干路网,强化海西区20个中心城市交通协作,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的交通联系,推进跨省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和协同建设。六、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持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十二五”期我省将严把环境保护关和资源节约关,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确保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作为土地和岸线资源、油电能源消耗重点领域,我省交通行业必须要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坚决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构建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行业创新和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节能减排水平,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全面提升运输效率,不断倡导选择节能环保的公共交通出行,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七、落实民生优先、执政为民,要求不断完善交通服务体系和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中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要求,随着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均衡发展、多样化公共服务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民生保障将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我省交通行业必须将民生优先落实到各个环节,既要全面完善交通服务体系,继续扩大农村公路服务覆盖范围,加强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拓展旅游客运、精品班线、出租客运等新兴客运服务方式,又要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管养水平,提高防毁抗灾能力,完善监测网络及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救援的交通应急机制,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以上分析,按照“力争到2015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社会客货运输需求总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各类运输方式运量占比更趋协调,综合运输的整体效率继续提升。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8.1亿人次、6.1亿吨,公路客货周转量分别达到370亿人公里、765亿吨公里;水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1440万人次、2.5亿吨,水路客货周转量分别达到2亿人公里、3250亿吨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0万TEU;民航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400万人次、70万吨。这些将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十二五”期福建省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大调整、大转变、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将体现以下显著特征: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期;二是综合运输体系加速形成期;三是运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期;四是对台运输和城乡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深化期;五是现代物流业和交通支持保障系统加快发展期。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务院若干意见、省委实施意见和关于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坚持适度超前,持续先行先试,深化交通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对台交流、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四大通道,不断提升综合交通和城乡交通、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加快形成两大枢纽、三大港口、“两纵三横”五条综合通道组成的综合交通总体布局,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全国交通运输强省,在新的起点上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保障。图1 福建省综合交通总体布局规划示意图二、基本原则突出跨越发展和适度超前。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要求,超前谋划、科学布局;要打破思维定势,采取超常规方法,自加压力、力求突破,使交通建设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满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基础支撑作用。突出先行先试和融入全局。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发挥区位优势,在推进两岸交通建设方面解放思路、破除障碍、先行先试,在空间布局上主动融入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新格局,与东部沿海交通发展布局紧密衔接,加快实施东西延伸、突出纵深推进、拓展腹地的横向通道,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两岸直接“三通”的重要通道,形成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突出拓展提升和转变方式。坚持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相结合,在外延拓展上,要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在扩大总量上下功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承载能力;在内涵提升上,要坚持建、养、运、管并重,在优化功能、完善机制、提升管理上求突破,突出统筹兼顾,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大交通管理体制,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切实推动交通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突出以人为本和民生优先。满足人民安全、便捷、舒适、个性化出行需求,切实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政府安全监管,增强人命救助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摆在交通发展的优先位置,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需求优先解决,涉及惠民利民的交通项目优先安排。突出科技创新和信息引领。把科技创新作为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大对基础性、公益性和前瞻性的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把信息化作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抓手和切入点,实现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的融合,建设创新型行业,充分依靠科技、信息来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水平。第三节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三大港口群基本形成,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全面构建,具有区域性集散效应的东南沿海物流中心、国家综合运输枢纽初步建成,作为两岸直接往来主通道和前沿平台的作用更加凸显,福建在全国交通总体布局地位作用进一步提升巩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指标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一些重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有条件自然村通水泥公路,基本完成农村安保工程、陆岛交通码头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公交优先便民工程成效显著,综合交通、城乡交通、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专栏1 “十二五”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有条件自然村通水泥公路的具体目标县县通高速公路:2010年全省84个县级行政中心(不含金门)有65个实现半小时内进入高速公路网,直通比例达到77%,“十二五”期修建高速公路里程超过3200公里,将实现全省所有县级行政中心半小时内进入高速公路网。镇镇有干线公路:2010年全省930个乡镇行政中心有443个实现15分钟内进入国省公路网,“十二五”期调整国省道网络,加快建设进度,将实现95%以上乡镇行政中心通过国省道或县级干线实现快速通达。村村通客车工程:2010年全省约1.5万个建制村中有90%实现通客车,“十二五”期加大农村客运站场投资建设力度,扶持农村客运班线运营,建制村通客车率将达到100%。有条件的自然村通水泥公路:2010年全省尚有约7500个300人以上自然村未通水泥路,“十二五”间继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工程,建设里程超过2万公里,其中修建约8000公里自然村公路,将基本实现3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其中,到2012年,要落实进一步加快推动交通先行八项措施,确保完成本届政府交通发展目标。专栏2 本届政府交通发展目标即到2012年,本届政府任内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2200亿元,港口结构进一步完善,全省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突破4亿吨,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箱,力争形成厦门、福州、湄洲湾三个亿吨大港。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两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力争3500公里、进入全国中上水平;逐步形成更加顺畅、便捷、和谐的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网络,现有“八纵九横”省道网规划项目全面建成,干线公路里程突破1.2万公里,农村公路重点建设村通村、乡通乡等项目,建设里程超过1万公里,并基本完成安保工程、危病桥改造任务。建成福州、厦门、泉州、龙岩、三明等综合运输枢纽和一批物流中心,与其它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高效便捷,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效益明显的运输枢纽网络;全省所有乡镇和符合通班车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实现“路通车通”;海西物流服务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实现突破,信息化将有效促进港口发展方式转型,为基本形成交通运输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主要指标按照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要求,以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任务,围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强化交通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五个主要方面,提出福建省“十二五”期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如下,见表1。表1 福建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05年2010年2015年十二五增长部规划发展指标基础设施公路网总里程(公里)861949000010500016.7%13.9%高速公路里程(公里)120824005000108.3%50.7%高速公路通县级行政中心比例-77%100%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公里)78281044020000高速公路好路率(MQI,%)-优95%优98%普通国省道公路好路率(MQI,%)80%良80%良82%良80%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数(个)66122200沿海港口设计通过能力(万吨)137383210255000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万标箱)53912821700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货运站场建成率(%)-17%、12%60%、45%50%、40%民用机场总数(个)556运输服务中高级客车占营运客车比例(%,不含出租汽车)67.6%73.2%85%40%重型车占营运货车比例13.8%18.5%25%25%专用车占营运货车比例8.4%8.7%15%10%厢式车占营运货车比例-47.9%55%25%公路甩挂运输拖挂比-1:1.21:21:2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50%50%沿海主要港口平均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时下降比例(%)-15%-15%福州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标台)-12.117厦门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标台)-18.522建制村通客车率(%)70%90%100%科技信息科技成果推广率(或转化率)40%45%60%设区市城市出行信息服务覆盖率(%)-35%100%75%绿色交通营运客货车辆燃料消耗限值达标率(%)-100%营运货运车辆单位周转量平均能耗下降比例-12%-12%营运客运车辆单位周转量平均能耗下降比例-3%-3%国省干线公路亿车公里用地面积下降比例-5%-5%沿海港口单位码头长度通过能力提高比例10%5%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3.5%20%安全应急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小时)8小时2小时2小时内河水域应急到达时间(小时)632运输船舶百万载重吨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下降率-10%-5%-5%营运车辆万车事故率(起/万车)16.228.347.5-10%-3%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人/万车)20.7612.4711.6-7%-3%第二章 综合运输着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十二五”期按照“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发展战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优化基础设施衔接,发挥综合运输整体优势,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是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第一节 优化基础设施衔接一、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衔接建立健全综合运输规划体系,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各种方式与城市交通之间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加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与运输枢纽、运输枢纽之间通道的规划衔接。加强城际轨道与客运枢纽规划衔接,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加强港口与铁路的规划衔接,积极发展铁水联运。完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与机场的规划衔接,提高换乘效率和机场辐射能力。二、加快形成“两纵三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立足提升“对外开放、对台交流、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的通道服务功能,在继续推进纵贯全省、全面对接两大三角洲的南北“两纵”运输大通道建设基础上,到2015年末,基本形成北京经福州至台北、拉萨经湄州湾至台中、昆明经厦门至高雄三条横向运输大通道。着力推进区域省际通道同步规划建设,主动对接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争取列入国家大通道规划布局。优化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通道内的资源配置,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通道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推进公路与铁路或轨道交通共用跨江、跨海通道,以及城际轨道和干线公路合理共用通道资源。图2 “两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示意图三、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福州、厦门两大国家综合运输枢纽基本建成。加强对综合运输枢纽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引导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综合运输枢纽规划建设部门协调机制,着力解决规划衔接、建设用地等问题。推动地方政府开展综合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在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龙岩、平潭综合试验区、三明沙县、武夷新区、宁德环三都澳等区域建成集铁路、公路、机场、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一批与主要港口、主要机场、铁路枢纽相衔接的综合货运枢纽站场。加快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保障枢纽效能的发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加快推进港口、铁路和公路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等货运枢纽的集疏运网络建设。继续加快高速公路与主要港区的连接,推进铁路疏港支线及联络线建设,加强沿海港口与内河运输的衔接。加快推进福州、厦门国际机场轨道专用线以及其他机场快速通道建设。第二节 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一、优化运输组织鼓励整合运输资源和拓展业务。加强协调,努力破除行业政策壁垒,开展部门合作,构建规范的一体化运输市场,鼓励跨行业、跨区域的运输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经营。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客网络,继续推进高速公路节点运输。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拓展短途、多样化与个性化客运市场,充分发挥道路运输比较优势,强化与铁路客运及其他客运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强对多式联运市场的引导和规范,重点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加强对货代企业的监管,规范和整顿各类小型货代,引导、扶持大型货代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建设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继续推进交通运输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综合运输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大力集成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切实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信息系统对接和资源共享,减少票证及单据的流通障碍,为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全面覆盖、及时可靠、选择多样的信息,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三、制定完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综合运输政策和标准规范。在综合运输体系框架下,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协调,通过行业管理机构设定标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政策标准的衔接,引导企业使用,推进运输组织、运输行为衔接的标准化。从票价制定、运营管理、行业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运输服务标准,协调解决城乡客运在车辆技术标准、站点布局、补贴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从运输、包装、装卸、信息等各环节切入,逐步建立完善多式联运技术和管理统一规范。第三章 水路交通沿海港口是福建面向世界、对接台湾、辐射中西部的重要门户,在外贸及大宗物资运输、促进外向型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期要全面落实三大港口整合决策部署,推进厦门、福州、湄洲湾三大港口建设,全面提升沿海港口的通关效率和保障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内河航运发展,着力构建江海联运体系。到2015年末,全省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达到5.5亿吨,适应度达到1.1,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1700万标箱,适应度达到1.1;沿海港口深水泊位约200个,深水泊位比率约40%;沿海港口专业化泊位通过能力比例达85%。第一节 推进沿海港口建设一、加快港湾资源整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下发的福建省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总体方案,从港口资源、资产运作、企业经营等不同层面推进跨港湾资源的整合,加快建设福州港、湄州湾港、厦门港三大港。抓紧完成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及福州、湄州湾、厦门三大港口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协调理顺口岸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港口在共同的框架下合理布局和分工,统一规划建设,做到“同港同策”。充分发挥福厦两港保税港区政策优势,湄州湾港争取区港联动政策,使港口更好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到2015年末,厦门港率先成为2亿吨大港,建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大宗散杂货为辅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开通以厦门港为母港的海峡邮轮航线,努力建设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福州港成为亿吨大港,建成以集装箱和大宗散杂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湄州湾港力争成为2亿吨大港,建成大宗散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相协调的主枢纽港。图3“十二五”沿海港口功能结构优化示意图二、继续优化沿海港口功能结构巩固和提升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地位,培育发展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干线运输,做大做强湄州湾港石湖作业区内贸集装箱运输。加快构建湄州湾、罗源湾煤炭、铁矿石、木材等大宗散货接卸转运中心,构建以福州港松下港区、厦门港招银港区为主的粮食运输系统,构建以湄州湾、厦门港古雷港区为主的液体散货和石化产品运输系统。坚持新建与技术改造相结合,推进福州港台江、湄州湾港后渚、厦门港东渡等老港区(作业区)功能调整和结构优化。鼓励发展公用码头。到2015年末,全省港口集装箱、煤炭、铁矿石、原油、石化、粮食运输系统基本形成。三、扩大沿海港口基础设施规模继续推进沿海港口重点物资运输系统建设,重点加快罗源湾、湄州湾内25万吨级以上大型干散货码头建设,推进与湄州湾、厦门港古雷等石化项目配套的散货码头建设,适度推进福州港江阴港区、厦门湾集装箱码头建设,加强服务较大临港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港口码头建设。加强大型深水航道和防波堤工程建设,加快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古雷3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厦门港、福州港江阴、福清湾、平潭1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提高航道等级和通航能力,满足世界最大散货船舶和集装箱船舶通航需要,实现大型货船、集装箱船全天候进出港。完善水上、陆上集疏运及支持系统等港口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沿海港口规划建设码头泊位200个以上,其中深水泊位超过170个,建设港口航道超过450公里。图4 “十二五”沿海港口规划建设示意图第二节 积极推进内河航运发展一、力争实现闽江干流航道正常通航完成闽江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修编工作。重点实施闽江流域的闽江水口坝下工程和闽江通海航道三期工程等内河航道项目,保障闽江福州至南平航道正常通航,促进江海联运。解决赛江、九龙江和部分重点库区航道安全通航。启动大金湖、街面库区、汀江等旅游码头及航道建设,促进水上旅游发展。“十二五”期规划改善内河航道里程超过200公里。二、加强内河航道养护管理着力提高航道养护水平,保障内河水运畅通安全。加强航道应急抢通能力建设,逐步提高航道养护管理设施与装备水平。健全航道养护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推动航道养护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大航道养护资金投入,建立稳定资金渠道,保证日常维护资金需求。加强航道养护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数字航道、航标遥测遥控等新技术应用,提升航道养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第四章 公路交通公路交通承担着区域间、省际间及各种运输方式间联系的运输通道功能,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十二五”期要全面构建对接两洲、拓展中西部腹地、服务周边地区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建设改造提升为重点,加快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和运输站场建设,坚持建、养、运、管并重,全面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到2015年末, 全省公路网通车总里程达到10.5万公里,综合密度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国中上游,路面铺装率达到90%,保持全国领先位次,等级公路比重达到85%,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2万公里,其中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90%。第一节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一、加速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按照“加快前期、加快报批、加快建设”、“注重前期,注重施工组织,注重队伍建设,注重质量管理”以及“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进一步提高,投资进一步加大,任务进一步提前,地位进一步提升”的要求,细化高速公路年度发展目标、重点与实施计划,加速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形成“开工一批、续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跟踪交通运输部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调整情况,适时调整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主动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网,并着力推进区域省际通道同步规划建设。图5 “十二五”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示意图二、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落实部省会谈纪要,加强纵深推进、南北拓展的高速公路建设,重点建设北京至台北福建段、湄州湾至重庆福建段、莆田至永定、厦门至沙县、沈海复线等高速公路,加快实施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建设里程超过3200公里,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骨架作用。继续推进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绕城高速公路,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加强沿海重要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和区域联络线建设,有效连接重要节点,提高网络化水平和通达深度,增强大通道网络系统的服务功能。到2015年末,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三纵八横”主骨架,与周边省份进出口通道基本贯通,实现县县通高速,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密度达到全国前列。第二节 完善普通公路交通网络一、完善普通国省道网络继续围绕现有普通国道和省道网,推进国省道拥挤路段和未达标路段的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重新梳理国高、国道在我省布局,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普通公路通道列入新的国家公路网规划,完成福建省省级公路网规划修编,完善全省国省道布局,增强国省道对乡镇行政节点的连接和覆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普通国省道路网建设及改造工程,提高二级及以上公路在普通国省道中的比重。加大危桥改造和安防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普通国省道与高速公路间接线建设,强化衔接,实现便捷联络。推进普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