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第一篇人体构成.doc

    • 资源ID:2715091       资源大小:118.0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篇人体构成.doc

    第一篇 人体构成第一章 细 胞一、目的要求1了解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大小。2掌握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功能 二、知识要点第二章 基本组织一、目的要求1掌握组织的概念,掌握人体基本组织的分类2掌握上皮组织的构造、特点和分类3掌握被覆上皮的分类,熟悉各类被覆上皮的构造特点4了解上皮组织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的结构特点5了解腺上皮、腺的概念,熟悉腺的分类6了解各类上皮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比较,进一步树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的观点。7熟悉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8掌握各种固有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9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熟悉各种纤维的形态和功能特点10掌握软骨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11熟悉骨组织的结构特点12掌握血液的组成,了解血清的概念13掌握血细胞的正常值和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特点14掌握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15掌握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16了解三种肌组织的差异17掌握肌节、肌浆网、横小管、三联体、二联体和闰盘的概念18熟悉神经组织的组成和功能19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并说出其分类20掌握突触的概念和结构21了解各类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22了解神经纤维的概念,比较两种神经纤维的结构差异23熟悉神经末梢的概念,说出其分类二、知识要点基本组织1组织 形态结构相似和功能相近的细胞群,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结构。2人体的基本组织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第一节 上皮组织一、结构特点:细胞多而密集,细胞间质少,有极性,一般无血管。二、分类和主要功能: 被覆上皮:保护及吸收腺 上 皮:分泌感觉上皮:感受特殊刺激1.被覆上皮(1)分类、结构特点、分布:分 类结构特点分 布单层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核扁圆,位于中央心血管、淋巴管腔面又称内皮腹膜、胸膜、心包膜表面又称间皮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核圆,位于细胞中央小叶间胆管、肾小管和腺内小导管等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构成,核椭圆,位于细胞的基底部胃、肠、子宫、胆囊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一层形态多样,高矮不一,但基底部都附着在基膜的细胞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气管、支气管腔面复层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基底部矮柱状,中间多边形、表面扁平状的细胞皮肤和口腔、食道、肛门、阴道等黏膜变移上皮细胞的层次、形态随功能不同而发生变化膀胱、输尿管、肾盂等黏膜(2)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主要反映在不同的三个面。 微绒毛 由细胞质和细胞膜向细胞表面伸出的指状突起,细而短,能游离面 扩大吸收面积。 纤 毛 较微绒毛粗而长,可向一定方向规律性摆动运走表面物质。 侧 面:具有四种连结结构包括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管连接。在以上连接中,如果有两种连接同时存在,则称为连接复合体。基底面:上皮基底面贴于基膜并与深部组织相连,是上皮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2腺上皮和腺(1)腺上皮概念:专门执行分泌功能的上皮。(2)腺的概念: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 浆液腺 按分泌物性质 粘液腺 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出 混合腺 单细胞腺(3)腺的分类 按细胞数量 多细胞腺 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分泌物统称为激素第二节 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类1特点:细胞少,排列稀疏、无极性;细胞间质丰富(基质和纤维);分布广泛。2分类:类 型种 类结 构 特 点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种类多 纤维少、排列稀疏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和基质成分少,纤维成分多纤维集聚成束紧密排布脂肪组织由大量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网架液体状血液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固体状软骨组织基质呈凝胶状,细胞包埋于软骨陷凹内骨组织胶原纤维与基质构成骨板,细胞存在于骨板之间的空隙内,细胞突起伸入骨小管,彼此连接二、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细 胞形态特点功 能胞 体细胞核细胞质成纤维细胞扁平星形、梭形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弱嗜碱性合成基质和纤维脂肪细胞圆形、卵圆形核呈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内含有脂滴贮存脂肪巨噬细胞圆形或有突起、不规则形核圆而小内含有许多溶酶体和异物吞噬异物,参与免疫反应浆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核大而圆,染色质呈轮辐状,位于细胞一侧嗜碱性合成免疫球蛋白(抗体)肥大细胞圆形核小位于细胞中央内含有粗大颗粒抗凝血、参与过敏反应三、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纤维(1)胶原纤维:新鲜时呈白色,又叫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2)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叫黄纤维。有弹性。(3)网状纤维:纤维短,互相交织呈网状,疏松结缔组织中含量少。四、三种软骨的结构特点及分布名 称纤维结构特点分 布透明软骨间质内含散在的胶原原纤维喉、气管、肋软骨、关节面弹性软骨大量弹性纤维,并交织成网耳廓、会厌纤维软骨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椎间盘、耻骨联合、关节五、血液(1)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的正常值: 男性(4.05.5)1012/L 红细胞 女性(3.55.0)1012/L 中性粒细胞 50%70% 粒 细 胞 嗜酸性粒细胞 0.5%3% 血细胞 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01% (4.010.0)109/L 淋巴细胞 25%30% 无粒细胞血液 单核细胞 3%8% 血小板(100300)109/L 血浆:呈淡黄色液体。从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2)各类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1)红细胞:双面微凹的圆盘状,直径约7.5m,成熟的细胞没有细胞核,胞质内含大量血红蛋白(男 120-150g/L;女 110-140g/L),主要功能是携带O2和CO2。2)白细胞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种。中性粒细胞:球形,直径10-12m,细胞核杆状或分2-5叶,细胞质内颗粒细小、均匀,染成淡紫红色,主要功能是吞噬异物的功能。嗜酸性粒细胞:球形,直径10-15m,细胞核分2叶,细胞质内颗粒粗大均匀,染成桔红色,主要功能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灭寄生虫。嗜碱性粒细胞:球形,直径10-12m,细胞核S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质内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紫蓝色,主要功能是抗凝血、参与过敏反应。无粒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两种。淋巴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16m,细胞核圆形,染成深蓝色,主要功能参与免疫反应。单核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直径6-16m,细胞核呈肾形、蹄铁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质多,染成浅灰蓝色,主要功能是吞噬和参与免疫反应。3)血小板:呈多突的星形,直径2-4m,主要功能是止血、凝血。 第一节运动系统一、骨(一)骨的分类和形态 成人共有206块骨。按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按形态不同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1长骨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多位于四肢,如股骨和肱骨等。骨体:长骨中部细长的部分,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骨骺:骨两端膨大的部分,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2短骨多呈立方形,多位于手、足部位,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如颅盖骨、胸骨、髋骨,主要起保护作用。4不规则骨其形状不规则,功能各异,如椎骨和某些颅骨。在一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和额骨。(二)骨的构造 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抗压,构成骨的外层,长骨骨干处最厚。骨松质:海绵状,位于骨的内部。颅盖各骨外面的密质称外板,内面的密质称内板,内、外板之间的松质骨,称板障。2骨膜为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对骨的营养、感觉、生长和损伤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骨外膜:较厚,位于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骨内膜:较薄,衬于骨髓腔及松质骨的缝隙内。3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骨的缝隙内。骨髓腔内的骨髓6岁后逐渐被脂肪取代,称黄骨髓,无有造血功能。松质骨缝隙内终生保留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骨髓穿刺:用以检查骨髓的造血机能,因松质骨内有终生造血的红骨髓,临床上通常于髂嵴、胸骨等处进行(位置表浅且内部为松质骨)。(三)骨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1成分有机质:主要由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组成,构成骨的支架且具有弹性、韧性。无机质:主要是以磷酸盐为主的钙盐,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骨的化学成份比例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幼儿青年成年老年 有机质 5 4 3 2 无机质 5 6 7 8二、关节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又称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一)直接连结 骨与骨之间无间隙,故运动范围极小或完全不能运动。1纤维连结:两骨间充填纤维结缔组织。2软骨连结:两骨间充填透明软骨或纤维软骨。3骨性结合:两骨间的结缔组织或透明软骨骨化,使相邻两骨融为一体。(二)间接连结间接连结又称关节,骨与骨之间借膜性的结缔组织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具有腔隙,活动性较大。1关节的基本结构(1)关节面是构成关节各骨的邻接面,上有薄层透明软骨,表面光滑,具有弹性,能承受压力,减轻运动时的震荡和冲击。(2)关节囊为包绕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外层叫纤维层,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层薄而柔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称滑膜层。(3)关节腔为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为负压。 2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等,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3关节的运动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环转。三、骨骼肌(一)肌的分类及构造 肌按形态可分为4种: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每块肌都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扁肌的腱称腱膜。 (二)肌的起止和作用 肌起于骨、止于骨,中间跨过关节。(三)肌的命名和配布肌按大小、形态、位置、作用及肌束方向命名,按关节的运动性质及类型配布。(四)肌的辅助结构 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筋膜又分浅筋膜和深筋膜 1浅筋膜:位于全身皮下,又称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浅静脉和皮神经等。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肌的表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1)肌间隔:伸入肌或肌群之间。(2)鞘:包裹血管、神经。第二节内脏内脏 在解剖学上通常把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合称为内脏。内脏包括众多器官,其中绝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借孔道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其主要功能是保障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以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繁殖后代之需要。一、消化系统由消化管(道)、消化腺两部分组成。1消化管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粪便。上、下消化道:临床上常将十二指肠及其以上的消化管称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的消化管称下消化道。构造:由内向外分为4层。 粘 膜 层:由上皮和固有膜构成,具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的功能。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较大的神经、血管。 肌层:主要为平滑肌,肌纤维通常排列为内环、外纵两层。外 膜 层:多数器官的外膜为浆膜少数为纤维膜。2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独立腺:口腔腺、肝、胰。壁内腺: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胃腺等。二、知识要点第一节 脊 柱脊柱 为躯干的中轴,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一、椎骨(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教材p71图41) 椎骨 椎弓板 椎骨上切迹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间孔 椎骨下切迹 椎孔 上关节突1对(向上) 突起 下关节突 1对(向下) 椎管 横 突 1对(向两侧) 棘 突 1个(向后)(二)各部椎骨的形态特点(教材p72图41、2、3、4、5、6)1颈椎 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根部有横突孔,第26颈椎棘突短,末端分叉。 特殊颈椎寰椎:第一颈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构成。枢椎:第二颈椎,椎体上有齿突。隆椎:第七颈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于体表或摸到(骨性标志)。 2胸椎 在椎体和横突末端有肋凹、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 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棘突间隙大。临床上通常在3、4或4、5腰椎棘突间进行腰椎穿刺。4骶骨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教材p74图47)形态:呈倒置三角形,底向上, 尖向下。 结构:骶前孔、骶后孔、骶管裂孔、骶角(骨性标志)、骶岬、耳状面。5尾骨 由34块尾椎愈合面成。(教材p73图47) 二、椎骨间的连结 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 1椎间盘 为连结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具有缓冲震荡、有利于脊柱运动的作用, (教材p74图47)2关节 包括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突关节、寰椎和枢椎构成的寰枢关节和寰椎侧块的上关节面和枕髁构成的寰枕关节。 3韧带 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方,人体最长的韧带。长韧带 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方。棘上韧带:连结棘突尖部,在颈部扩展成三角形,称项韧带。棘间韧带:位于相邻的棘突之间。 短韧带黄 韧 带:位于相邻的椎弓板之间,构成椎管的后壁,厚而坚韧。(三)脊柱的整体观 1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其作用是缓冲、保护。2前面观:由于承重逐渐增加,椎体由上到下逐渐加宽,第二骶椎以下急速缩小。3运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环转。第二节 背 肌一、斜方肌 位置:项和背上部浅层。作用: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两侧同时收缩时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斜方肌瘫痪出现“塌肩”。二、背阔肌 位置:背下部及胸后部外侧作用: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如“背手”姿势。三、竖脊肌 位置:脊柱两侧作用:两侧收缩后伸脊柱、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四、 胸腰筋膜1浅层:覆盖于斜方肌、背阔表面。2深层:称胸腰筋膜,包裹竖脊肌和腰方肌,剧烈的腰部活动可导致胸腰筋膜的损伤,引起腰背疼痛。五、背部的三角1听诊三角 位置:肩胛下角内侧。 构成:内上界-斜方肌外下缘、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下界-背阔肌上缘。 意义:该区胸壁较薄,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2腰下三角 位置:腰部下方。 构成:外上界-腹外斜肌后缘、内上界-背阔肌起始部前缘、下界-髂嵴上缘。 意义:腹后壁的薄弱区,不仅可以发生腰疝,腹膜后间隙的脓肿也可由此突破。盲肠后位的阑尾发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六、 临床要点1钩椎关节与颈椎病(1)钩椎关节 又称Luschka关节构成:由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嵴样突起(椎体钩)和下面侧缘相应部位斜坡状的唇缘构成。 意义:限止椎体侧方移位,防止椎间盘向外脱出。(2)颈椎病:随年龄增长,椎体钩越来越明显,发生骨质增生,可压迫脊神经和椎动脉。2腰椎穿刺部位:下位腰椎棘突间(3、4或4、5),将穿刺针刺入椎管。层次: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或经其侧面经过)、黄韧带(因该韧带质地坚韧,穿刺时阻力较大,穿过时有“落空感第五章 上 肢第一节 上肢骨及连结一、目的要求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熟悉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结构,手骨的分部;了解手骨形态、结构。2熟悉肩、肘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了解前臂骨的其它连结方式及手骨的连结。3掌握胸大肌的位置、作用;了解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作用。4掌握三角肌的位置作用;了解其它上肢带肌的位置作用。5掌握臂肌的分群、作用;熟悉前臂肌的分群作用;了解手肌的分群作用。6掌握上肢动脉的名称、主要分支及摸脉点、止血点;熟悉上肢动脉的行程。7掌握上肢浅静脉的行程;熟悉上肢静脉的分类、回流情况。8掌握腋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了解肘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9了解胸长、胸背神经的支配部位、行程及损伤后的症状。10熟悉肌皮神经、腋神经的支配、管理部位;了解其行程及损伤后的症状。11掌握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支配、管理部位;熟悉各神经损伤后的症状;12熟悉上肢的层次;了解深筋膜形成的特殊结构。13掌握上肢的体表标志;了解其临床意义。14熟悉腋窝、肘窝的境界及内容。15掌握三角肌注射的部位及注意事项、浅静脉穿刺的要点;熟悉锁骨下静脉的穿刺部位及注意事项。二、知识要点(一)上肢骨 1组成: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2结构:肩胛骨-有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上角平第二肋;下角平对第7肋。肱骨-外科颈是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中部有桡神经沟,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桡神经;肱骨下端有尺神经沟,肱骨内上髁骨折易伤及此沟内的尺神经。(二)上肢骨的连结1肩关节构成: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特点:头大,盂浅,囊松,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囊周围有肌腱韧带加强,但囊下壁薄弱,易向前下方脱位。运动:可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肘关节构成: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特点:复合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囊的前、后壁构弛、两侧紧张,且有韧带加强;4岁以前的儿童桡骨小头和环状韧带发育不全,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尺骨鹰嘴、肱骨内、外上髁三占,在屈肘时呈等腰三角形、伸肘时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屈、伸运动。提携角:肱骨长轴延长线与前臂间约10°的外偏角,女性大于男性。3前臂骨的连结 包括桡尺关节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前臂骨间膜。4桡腕关节 由桡骨下端和尺骨下端的关节盘形成的关节窝及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组成的关节头构成。 5拇指腕掌关节 由大多角骨及第一掌骨底构成,可作屈伸、展收及对掌运动。第二节 上肢肌一、 胸上肢肌1胸大肌 位置:胸前壁上份的浅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前屈;上肢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2胸小肌 胸大肌深面,提肋助吸气。3前锯肌 胸外侧壁上部,牵拉肩胛骨向贴紧胸壁,损伤时出现“翼状肩胛”。二、上肢带肌三角肌 位置:肩部作用:使外展肩关节,前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该肌瘫痪萎缩后可出现“方形肩”。三、臂肌 位于肱骨周围,分为前群和后群。1前群 主要为屈肌(1) 肱二头肌-位于浅层,作用是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后,还可协助屈肩关节。(2) 喙肱肌-位于深层上份,作用是使肩关节前屈、内收。(3) 肱肌-位于深层下份,作用是屈肘关节。2后群 仅有一块肱三头肌,作用是伸肘关节。四、前臂肌 位于尺、桡骨周围,分为前群和后群。1前群:共九块,为屈肌群,主要作用为屈腕、屈掌、屈指并使前臂旋前(三屈一旋前)。2. 后群:共十块,为伸肌群,主要作用是伸腕、伸掌、伸指并使前臂旋后(三伸一旋后)。 五、手肌 是一些短小的肌肉,集中配布于手的掌面,主要运动手指,分三群。1外侧群:在拇指侧形成隆起,称鱼际,内有4块肌肉,运动拇指(展、屈、对、收)。2内侧群:在小指侧形成隆起,称小鱼际,内有三块肌肉,运动小指(展、屈、对)3中间群:共11块肌肉,运动25指。(1)蚓状肌:4块,(屈掌、伸指)。(2)骨间肌:7块,分骨间掌侧肌和骨间背侧肌。 骨间掌侧肌:3块,使2、4、5指内收(掌三收); 骨间背侧肌:4块,使2、3、4指外展(背四展)。第六章 下 肢一、目的要求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髋骨的形态结构;熟悉股骨、髌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足骨的分部;了解足骨形态、结构。2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掌握足弓的概念、意义;熟悉髋、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了解踝关节、足弓的构成、结构特点、小腿骨的其它连结方式及足骨的连结。3掌握臀大肌的位置、形态;熟悉其作用;了解髋肌的分群、作用。4熟悉大腿肌的分群和各肌名称、排列层次及作用;5熟悉小腿肌的分群和各肌名称、排列层次及作用。6了解足肌的分群和作用。7掌握下肢动脉的名称、主要分支及摸脉点、止血点;熟悉下肢动脉的行程。8掌握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行程;熟悉下肢静脉的分类、回流情况。9掌握腹股沟深、浅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了解腘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10熟悉股神经的支配、管理部位;了解其行程。11了解闭孔神经的支配、管理部位。12熟悉臀下神经的行程、支配;了解臀上神经的行程支配。13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熟悉其支配管、理部位;了解损伤后的症状。14熟悉下肢的层次;了解深筋膜形成的特殊结构。15掌握下肢的体表标志;熟悉其临床意义。16熟悉股三角、腘窝的境界及内容。17掌握臀大肌注射的部位及注意事项,掌握浅静脉穿刺的部位、要点;熟悉锁骨下静脉的穿刺部位及寻找标志。二、知识要点第一节 下肢骨及连结一、下肢骨 组成: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结构:髋骨分髂骨、耻骨、坐骨三部分;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髂窝、耳状面、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闭孔、髋臼。 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内侧髁、外侧髁。 胫骨内踝 腓骨腓骨头、外踝二、下肢骨的连结1骨盆组成: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借骨连结连结而成。分部:大骨盆、小骨盆。界线:骶骨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 小骨盆:上口界线;下口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 2髋关节组成:髋臼、股骨头。特点:头大,窝深并有髋臼唇加深关节窝;囊紧张、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强,薄弱;股骨颈前面完全被关节囊包裹,后面仅包裹内侧2/3。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3膝关节:构成:股骨的下端、胫骨的上端及髌骨。特点:关节囊宽阔而松弛,内有半月板和交叉韧带,外有副韧带加强。运动:屈、伸运动;半屈位时,还可作轻微的旋内、旋外。4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关节韧带及肌的牵拉,亚欧大陆向上隆起的穹窿,具有缓冲、保护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篇人体构成.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