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城市快速路设计——含高架.ppt

    • 资源ID:2901490       资源大小:586.52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快速路设计——含高架.ppt

    第七章 城市快速路,七 快速路设计,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修建城市快速路是解决大城市机动车辆交通问题的措施之一。 快速路特点: 主路具有单向双车道或多车道、 全部控制出入、 通行能力大等。,七 快速路设计,快速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功能类似于高速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功能,只是规模不同而已。,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快速路在我国大陆城市里出现,还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在通行能力分析、道路几何设计、地面与高架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七 快速路设计,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7.2 横断面设计 7.3 平面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7.6 高架路设计,七、快速路设计,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道路服务水平分AF六个等级。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可能通行能力乘以道路给定服务水平的V/C(交通量道路容量)比率。,七 快速路设计,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和高架(地道)分离式两类。 整体平地式横断面包括: 快速机动车道、 变速车道、集散车道、 紧急停车带、中间带、两侧带、 辅路(慢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高架(地道)分离式包括: 高架式或地道式快速机动车道和地面辅路系统。 其中快速机动车道由行车道、中间带、两侧防撞墙以及紧急停车带、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等组成; 地面辅路由机动车道、中间带(桥墩)、两侧带、非机动车道及入行道或路肩等部分组成。 二者依靠上、下匝道相互联系。,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城市快速路车行道车道数一般应按交通发展预测的交通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来确定。 高架路的车道数以6车道为宜,至少应为4车道,并考虑增加紧急停车带。,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七 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二、车行道,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应包括主路与辅路二部分。主路车行道宽度包括根据交通发展预测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二者关系确定的车行道宽度、紧急停车带宽度以及路线带宽度之和。 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应采用3.75m,当城市中心区以小车为主时,可将小车道设为3.5m;,车行道还包括集散车道、变速车道、紧急停车带、辅路等。,七 快速路设计,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三、分车带,1中间带: 快速路上、下行快速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设中间带予以分隔。快速路的中间分隔带由中央分隔带及行车方向两左侧路缘带组成。 为保证快速路机动车的速度及行车安全,中间带宜大于3m。一般中央分隔带大于2m,两侧路缘带各为1.5m。快速路上中央分隔带般每1km设断口一道。,七 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2两侧带,两侧带是主路与辅路的分界线,它由分隔带与左、右路缘带组成。 分隔带宽度不小于1.5m,可根据用地条件增加宽度以作为绿化隔离设施,临主路一侧路线带为0.5m,临辅路一侧为0.25m,即两侧带的最小宽度为2.25m。,两侧带遇市区人流集中处,应在辅路侧设隔离栅,减少人流对主路机动车的干扰。 公交车站应设在辅路上,可利用两侧分隔带设置停靠站。但在主路一侧应加隔离栅,以确保人行安。,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四、路肩,平地式断面机动车道路面边缘设硬路肩与土路肩。硬路肩宽度不大于25m,土路肩宽度不大于0.75m。硬路肩宜采用主路的路面结构。,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一、一般要求 二、车行道 三、分车带 四、路肩 五、横断面布置形式,七快速路设计,7.2 横断面设计,五、横断面布置形式,城市快速路的路段横断布置形式分为平地整体式、高架(隧道)分离式二种或上述两种的组合形式。 应根据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选用,横断面布置应满足交通组织与行车安全的要求。,七快速路设计,7.3 平面设计,快速路属于城市道路中级别最高的道路形式,机动车快车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快速交通系统。 其平面设计包括: 道路中线的线形设计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平面布置设计。,七快速路设计,7.3 平面设计,与其它类别的城市道路一样,快速路平面线形也是由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三种几何线形构成,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方法也完全一样; 但,由于快速路的特点,其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二种几何线形的控制标准与其它类别道路有所不同。,七 快速路设计,1直线长度,7.3 平面设计,快速路平面线形中最大直线长度为20倍车速,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6倍车速,反向曲线间最小方线长度为2倍车速。,七 快速路设计,7.3 平面设计,2.圆曲线半径,七 快速路设计,3缓和曲线,7.3 平面设计,4圆曲线超高,七 快速路设计,5平曲线长度,7.3 平面设计,6停车视距,七 快速路设计,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7.2 横断面设计 7.3 平面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7.6 高架路设计,七快速路设计,7.4 纵断面设计,快速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与城市设计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地上、地下构筑物、管线、水文、地质等条件,纵坡要均匀、缓顺。,一、纵坡,七快速路设计,7.4 纵断面设计,二、坡长,七 快速路设计,三、竖曲线,7.4 纵断面设计,七 快速路设计,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7.2 横断面设计 7.3 平面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7.6 高架路设计,七快速路设计,7.5 出入口设计,快速路出入口在位置、间距及端部的几何设计上,应保证不让主线的直行交通受到干扰,并安全、迅速的实现分、合流交通。 根据城市快速路的性质,其出人口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立交匝道相接的出入口(A型),另一类是与辅路相接的出入口(B型)。,七 快速路设计,7.4 出入口设计,一、出入口位置,出入口一般情况下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入口位置应明显易于识别,因此,在设置快速路出入口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出入口附近的平曲线、竖曲线必须采用尽可能大的半径。,(2)一般情况下,将出口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当设置在跨线桥后时,距跨线桥的距离应大于150。,(3)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便于重型车辆利用下坡加速,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以利合流。,七 快速路设计,(4)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当需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时,行车道边缘应加宽一定偏置值,并用圆弧连接主线和匝道路面边缘,偏置值和楔形端部鼻端半径规定如表所示。,7.5 出入口设计,一、出入口位置,七快速路设计,7.5 出入口设计,楔型端端部后的过渡长度Z1,Z2,根据表的渐变率计算。,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时,偏置宽度可采用硬路肩宽度。渐变段部分硬路肩应铺成与行车道路面相同的结构。,七快速路设计,7.5 出入口设计,(5)B型出入口应用缘石等与其它道路明显地区别开来,以便能明显确认其存在位置。,二、出入口间距,出入口间距应能保证主线交通不受分合流交通的干扰,并为分合流交通加、减速及转换车道提供安全、可靠的道路几何条件。,七快速路设计,7.5 出入口设计,七快速路设计,7.5 出入口设计,七快速路设计,三、辅助车道,7.5 出入口设计,在快速路的分合流处,为使车道数的平衡与基本车道数两者不产生矛盾,必须附加适当长度的辅助车道。所谓基本车道数是指道路在全长或较长路段内必须保持的车道数。同一条道路相邻两段路的基本车道数每次增减不得多于一条,变化点应距互通式立体交叉0.51.0km,并设置渐变率不大于1/50的过渡段。,七 快速路设计,7.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7.2 横断面设计 7.3 平面设计 7.4 纵断面设计 7.5 出入口设计 7.6 高架路设计,七 快速路设计,7.6 高架路设计,高架路是城市快速路的一种主要形式。高架道路系统包括高架桥连续跨越二条以上的横向道路、沟通高架桥与地面交通的上、下匝道及其两端衔接点和相邻的地面道路网络。 高架路可充分利用城市昂贵的土地资源,适用于用地受限制的市区,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地下设有大量公用管线设施以及横向道路密集、交通较为繁忙的地区。,七 快速路设计,7.6 高架路设计,高架路由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连接点三种不同类型的路段组成。 基本路段:不受驶入、驶出匝道的合流、分流及交织流影响的路段; 交织区:一条或多条车流沿着高架道路一定长度、穿过彼此行车路线的路段。交织路段一般由合流区和紧接着的分流区组成; 匝道连接点:驶入及驶出匝道与高架道路的连接点。,七快速路设计,7.6 高架路设计,七 快速路设计,七 快速路设计,一、横断面设计 二、平、纵线形设计 三、匝道设计,7.6 高架路设计,七 快速路设计,一、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1、设计原则,3)交叉口范围的设计要注意。 2、横断面布置形式见书上290页,7.6 高架路设计,七快速路设计,二、平面、纵断面设计,7.6 高架路设计,高架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原则上同一般平地式快速路。 平面设计时在布置桥墩、桥台时需要考虑墩(台)位置、尺寸对地面交通及地面设施的影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建设冲突。 纵断面设计关键在于桥梁标高和纵坡及坡长问题。桥梁标高既涉及工程造价,又涉及高架路与城市景观的协调;纵坡及坡长涉及桥上排水及行车平顺性。 纵断面设计要点及其纵断面线形见书P288页。,7.6 高架路设计,三、匝道设计,1原则与规定 2. 匝道形式,三、匝道设计,1原则与规定 (1)匝道布置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架道路在道路网中担负的交通需求,提高高架道路的利用率,使行驶高架道路的交通通行时间最短。 (2)匝道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交通现状和规划路网中的主要流向。,7.6 高架路设计,三、匝道设计,1原则与规定 (3)匝道间距应合理,一方面要确保快速道路的畅通,减少因匝道出、入引起的交织、合流、分流区段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应注意匝道间距不宜过大,致使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处的流量过于集中而阻塞交通。,(4)注意用地与建筑拆迁条件,因地制宜,近、远期结合,预留好续建匝道位置。 (5)匝道布置应尽量避免在主要横向道路交叉口前衔接,注意邻近地区路网的交通组织作用,因地制宜设立辅助车道,缓解交通。,1原则与规定,7.6 高架路设计,三、匝道设计,(6)在保证主线设计标准前提下,匝道布置形式(对称、错位、定向等)应因地制宜尽量减少拆迁,充分利用现有路幅宽度,增加环境设施带宽度。 (7)根据实际情况及实施的可能性选择匝道位置。,1原则与规定,7.6 高架路设计,三、匝道设计,七 快速路设计,2.匝道形式,高架通路的驶人、驶出匝道的连接点是路段通行能力最小的控制路段,当交通量达到饱和或超饱和时将出现驶人匝道上的车辆因无法在主线车流中找到可穿插(合流)空挡而排队阻塞,在驶出匝道上的车辆因地面道路的原因导致匝道交通受阻而影响主线车流驶出。 因此,在交通拥挤及阻塞情况下,合流、分流或交织区可能会形成车辆排队现象,且范围变化很大,可长达几公里。 所以考虑在稳定车流情况下,要满足合流、分流或交织区的驶人、驶出匝道不同组合情况厂的匝道最小间距。,七 快速路设计,7.6 高架路设计,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在我国大城市里可谓方兴未艾。就其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应该说介于一般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之间,其设计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多少更新的东西。 一个城市要规划、设计好城市快速路系统、充分发挥其快速交通功能,首先需要快速路网络功能完整、通行能力需求明确、与城市其它道路网衔接合理,然后才是解决每条快速路的几何设计问题,也只有这样,具体设计时才能做到有据可依、有的放矢。,七 快速路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快速路设计——含高架.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