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WPS文档下载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0课过秦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59.wps

    • 资源ID:2943446       资源大小:51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WPS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0课过秦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59.wps

    第 1010 课 过秦论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 岁 时以文才显名,20 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倚重。因提议 改革政治,遭权贵、老臣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 “他 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 33 岁。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派。所 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 雄辩有力,颇有文采,感染力很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原有集,后散佚,今人辑有 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 【重点理解】 一、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 横 ) “”孝公既没(没,通 殁 ,死亡) 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 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 “”策略,称为 合纵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 敝 ,疲惫)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 呵 ,喝问)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 崛 ,崛起) “”赢粮而景从(景,通 影 ,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矣(有,通 又 )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通 亢 ,高 ) “”威振四海(振,通 震 ,震动) 二、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1 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 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 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代 天下之兵 ,代词) 2 9及 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 样)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 北,向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 影”,像影子一样) 深谋远虑(远,从长远) 2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3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作窗户;枢,系户枢)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过秦论(过,指摘过失) 3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4形容词作名词 据崤函之固(固,险要的地势。) 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坚固的屏障。) 尊贤而重士(贤,贤者,贤能的人。) 因利趁便(利,便利的条件;便,便利的条件。) 5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人;北,溃败的军队) 6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7.意动用法 尊贤而重士(重,以为重,看重)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 之业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 2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谪戍之众 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聚之(于)咸阳。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身死(于)人手。 4宾语前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崤函之固,自若也 5定语后置 伏尸百万 铸以为金人十二 金城千里 6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六、 名言名句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七、文学文化常识 1贾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 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 “”“”无忌)。四人均以 善养士 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 战国四君子 。 3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 天下 的意思。 4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 “”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 中国 。 5山东、关中、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如 河南 指黄河以南, 河北 指黄河以北。 6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 合从 。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 连衡 。 【难点探究】 1 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探究】材料是为论点 “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攻夺天下正 “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 “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 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 席卷天下 的行动,虽 “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 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6 【探究】 “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作者所谓 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 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 “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 高诈力”“,处于守势 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 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 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 “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 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 “”文中以 拱手 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 “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 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 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 “”“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 诈力 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 其 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 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 5 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 “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 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 “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 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 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 “”形呢?孟子说: 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 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探究】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却带有赋的特色。 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 “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等四个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 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气势。行文多用骈偶,琅琅上口。它的骈 “”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 四六句 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如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时骈语包含在散句之中,如 然后践华为城,因 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4.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运用事实来证明其论点的?联系你所学过的历 史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探究】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施仁义。作者用举事实、作比较的方式证明其论点的正确。 “有两方面的比较,一是秦取得天下前后的比较,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 7 自若也”“”,因此,秦亡不是国家变小变弱了。另一方面是陈涉与 九国 的比较。昔日作为诸 “”侯国的秦,与拥有 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利;取得天下之后,与陈涉 “”这不能与九国 同年而语 的氓隶之人较量的结果是失败!这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得出结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何评价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有无局限性?可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积累评说,如,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 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 “”何?贾谊所说的 仁义 的内容有无局限性?等等。 5.熟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本文意在指出秦之过失,但一上来却用大段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你认为作者有 何用意? (2“)最后两段写到陈涉起义,作者却极言 陈涉如此之微”,并拿陈涉与六国之师作了对比, 这对于证明作者论点有何作用? 【探究】(1)作者写秦孝公独占天下、虎视耽耽、咄咄逼人的气势,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 赫赫功业,用意是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作对比。(2)作者极言陈涉的弱小、低 微,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国家疆域广,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 “”因素。为什么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呢?经过对比后,更加强调了作者的结论:仁义不施而 攻守之势异也! 6.古人为了使文章有变化,不呆滞,遇到上下文有相同的字词重复出现的情况,就用近义词代 “替,避免 同字重出”。这种情况在连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时,更为常见,找出下列加点的词语 的近义词,并附上相关的句子。 (1)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2)席卷天下 (3)南取汉中 (4)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5)宰割天下 (6)蒙故业 (7)率疲弊之卒 (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探究】1拥雍州之地(拥、据,近义。)2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包举、囊括、 并吞、席卷,近义。宇内、四海、八荒、天下,近义。)3西举巴、蜀(举、取,近义。) 8 4齐明、周最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徒、伦、属,近义。)5分裂 山河(分裂、宰割,近义。)6因遗策(因、蒙,近义。)7将数百之兵(将、率,近义。) 8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人、徒、子,近义。)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人生如河,生命如水 B囊括四海之意 他们囊括了所有比赛项目的冠军 C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月色下的阡陌纵横交错 D赢粮而景从 输了比赛,却赢了世界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开关延敌 将赛事截止延至本月 20日 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一句话就笑眯眯的刺中对方要害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歌颂光明,鞭笞黑暗 D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朝着花香与幸福的方向迁徙 2.B【解析】A 项,古:邀请,今:延续。B“项,古今都指 重要的,关键的部位”。C 项,古: 治理;今:批评、指责。D 项,古:被征发戍边,今:转移。 3.“”下列加点词 制 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A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D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3.A【解析】例句与 A“”“项中的 制 意思都是 制造”。B 项,规模。C 项,制服。D 项,统率、 指挥。 4.“”下列加点词 亡 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9 例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A燕虽小国而后亡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4.D(例句与 D“项中的 亡”“意思都是 丢失、失去”。A 项,灭亡。B 项,逃兵、逃亡的人。C “项,通 无”,没有。 5.“”下列加点词 固 的意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B“”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C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A“”“”【解析】例句中的 固 是 本来、原本 的意思。A 牢固、坚固。 6.“”下列加点词 度 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A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B一年一度秋风劲 C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履至尊而制六合 7.B“【解析】例句是名词活用为状语, 像声音一样”。A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瓦罐制作。B 10 项,名词活用为状语,“在国内”。C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招致”。D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 “登上”。 8.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却匈奴七百余里 A追亡逐北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外连横而斗诸侯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9.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会盟而谋弱秦 B以弱天下之民 C以愚黔首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9.D“【解析】例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尊贵”。A项,使弱削。B项,使削弱。 C项,使愚蠢。D 项,形容词动活用为动词,变小,变弱。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约从离衡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蹑足行伍之间 D陈利兵而谁何 10.C【解析】A“”“项, 衡 通 横”。B“”“项, 弊 通 敝”。D“”“项, 何 通 呵”。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 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 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 亡秦族矣。 11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 韩、魏、宋、卫、中山乏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 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 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B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C余威震于殊俗 殊:特殊。 D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于是余有叹焉 B然秦以区区之地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吾属皆且 为所虏 D非及向时之士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 仁义以安民。 B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收束全篇,点明主 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_ _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 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_ _ 【答案】 1.C 2.D 3.A 12 4.(1)(陈涉)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 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2)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 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 变化啊。 【课外拓展】 与友人论师书 钱大昕 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 之师,曰投拜之师。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父兄曰: “”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 之师,称之曰师可也。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 年。然甲令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 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 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 私。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 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 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好名之心,仆 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 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 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 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谓之三益。不识仆 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13 注: 甲令:法令。硁硁:固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兄皆延师教之 延:邀请 B.弟子之所藉于师者 藉:借助 C.士习由此而偷 偷:怠惰 D.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谅:原谅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不久,钱大昕从他人那里听说这件 事,于是写信表达拒绝之意。 B.钱大昕认为现在所称的老师与古代所称的老师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提出自己从师的 主张,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 C.自古以来,都有投师拜师之风,然而不同时代投师者和为师者的动机不尽相同,作者对 当时不良的投师之风进行了批判。 D.在信的末尾,作者表明了自己愿意以平等的身份与友人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态度,表达 了能成为他益友的愿望。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译文:_ _ (2)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译文:_ _ 4.“”请根据第三段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 友人 老师的原因。 答:_ _ 【答案】 1.D 2.B 3.(1)不一定有品德修养的人可以做老师,巫医百工这些人都有做老师的。(2)喜好名声的 14 心里,我年轻时不免也有,到现在才以此为戒,而只看重利益(的想法),我更不敢产生。 4. 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 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 参考译文: 前些日子,您委屈自己来拜访我,我因为事情到其他地方去了,未能相见。不久前我的门 客说,您想要以我为老师,我不敢听到这件事。 为师之道废弃很久了。古时候所说的老师,是传授经书的老师,是德行学问为人表率的老 师;现在所说的老师,是教童子试的老师,是教乡试与会试的老师,是接受学生投拜的老师。 人长到五六岁,才能识字,渐渐长大,就要学习科举考试的知识,父亲兄长都会请老师来教他 们。父兄会说,你要跟他学习。我跟从他以他为师。不一定有品德修养的人可以当老师。巫医 百工之类的人都有当老师的(都有老师?),教童子试的老师如同巫医百工的老师,称呼他们 为老师,是可以的。乡试、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对于读书人,朝廷未曾同意他们被称为老师, “而沿涉至今称呼他们为老师三百余年。然而法令又有 京城外的地方官、官职务低的官员回避” 的惯例,就很久以来明确用老师的称呼他们了。汉代学子对举荐自己的主考官,有为他服丧的 制度,而门生的名称,唐宋以来就有了。谈论他们的辈分,就称他们为前辈;谈论他们的交情 友谊,就称是知己。因为他多一天的见识,就把先生长者的称号献给他,称呼他为老师,也是 可以的。现在最没有说道的(最没意思的),是那些投拜之师了。表面高雅而内心庸俗,名义 为公而实际上为私。老师对学生所求的是利益;传授学问解除疑惑,是没有的。谈到拜师的礼 节,早晨到了傍晚就忘了。学生向老师借助的是权势;提出疑问讨论问题,是没有的;今日得 志而明日就背离老师了。所以朝廷统一任命的官员,都可以面色庄严地当起了老师;而普通老 百姓、小商小贩的儿子,都招来做学生。读书人学习从此苟且敷衍,官方风气从此毁坏,师道 由此而坏从此败坏。 “”孟子曰: 人的坏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古时喜欢当老师,是为了名声;现在 喜欢当老师是为了利益。喜欢名声的想法,我年轻时候不免有,到现在就以喜欢名声为戒了; 而只是看中利益,就不是我敢生出的想法。您跟我不是一天好朋友,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我 自己思量,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如果想借助我 15 来结交一两个有权势的官臣,我很少能成为援手,因为我浅薄而固执自保、不用私事去麻烦别 人,朋友们都知道,我本来不想自己犯错,又怎么忍心来让您犯错呢?如果您认为我粗通经史、 可以准备草野鄙陋的意见供您询问,以后以平等的身份往来相处,就足够了。正直、诚信、见 识广博,叫做三种有益的朋友,不知道 迂愚刚直的我能不能攀附您当您的一个益友呢?希望 您裁断审察。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题。(20分) 上池州李使君书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 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 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 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 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 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 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 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 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 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 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 对 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 此乃以童子为师耳。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 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 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 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 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 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 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16 【注】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缪: “通 谬”。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萍实:南方 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微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 参:检验。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饰以温慎 举以予人 B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 儿之成,则可待乎 C其有国者成败废兴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D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 今之言者 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 “”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 欺乱 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 “”优劣,这样 足以应当时之务 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 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 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17“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仆 自 知 顽 滞 不 能 苦 心 为 学 假 使 能 学 之 亦 不 能 出 而 施 之 恳 恳 欲 成 足 下 之 美 异 日 既 受 足 下 之 教 于 一 官 一 局 而 无 过 失 而 已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4 分) 译文:_ _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4 分) 译文:_ _ 【答案】 17 14B 15B 16C 17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 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18(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 岂可不努力啊! (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 游、子夏的位 置上。 18.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名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 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词要 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 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 “要 保留”“”;对古代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则可以 省略 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 “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 省略”。 参考译文: 我和您年龄相同但是为人处世方法不同,您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心态平正,气性温和, 用温和谨慎装饰自己,因此能够处事光明高尚,没有什么过错。我做京城期间,家里家外的事 情,天天束缚自己,不能够活得明白,当然不敢用我们的想法期待您啊。 去年告假,从江汉回京城,才知道您由京官调任地方官的原因,勇于坚持正义,以前我猜 测您的心思,果然是错误的,我内心窃喜,您果然没有辜负上天托付和我之前所期待的,这就 是我窃喜的原因,幸运啊,幸运啊。我不值得说,虽然治学,但是没什么帮助,对于您的才华, 实在是值得爱惜啊。以前人说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心态平正,气性温和,用温和谨慎装饰 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才应该得到珍惜啊;40 岁做刺史,到左小郡,有吃有穿,没有做官的苦, 18 这也算是爱惜了。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 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我常常想很久之后,不一定为不幸运,为什么呢?因为信中说得很清楚了。现在人一定会 “”说: 假使精深微妙的旨意没有传达,就是郑玄等写注释的人的罪过。 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 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如果假 使让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不值得学习,那要等到圣人再生,像周公、夫子亲自教授,然后才能 学。因此如果圣人不复活,一直不能学习;假使圣人复活了,就跟随学习,也是耍滑头啊。这 是不学习的人,喜欢说大话,来欺骗扰乱普通人罢了。从汉降以来,那些国家兴衰成败,事情 业绩的踪迹,记载很多,很清楚,证据充实的很少,都可以勾勒,考查它的原因,裁剪长短内 容,十个还剩四五个了,足够应付当时的需要了。不像古人那样高入天际,追逐到无踪无极, 不能有一点疏忽,这样以后才可以学习。因此说,活在百代之后,不一定不是幸运的。 孔夫子说:“”三人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这是随时可以有见闻,不能丢 “”失却一直记着。楚王问什么是萍实,回答说: 我以前听童谣所知道的。 这是以童子为师。 “拿它检验上古之人,再在平时的见闻中斟酌,才能称为圣人啊。诸葛孔明说: 你们读书,是 ”想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啊。 这是大概拘泥于所见的现象,不知道适应变化,称为腐儒,也是学 者的通病。 我从元和年来,一直到今日,所见到的那些名人人才的言论,掌管刑法,制定制度,讨伐 平定叛乱,考查当时,参照前人,能够不忘记却还记得,也可以成就一家事业啊。但是一边看 一边忘,一边听一边忘,轻视眼睛看的重视耳朵听的,这也是学者的一大通病啊。我的见识, 和您的天性相差很多。我自己知道我愚妄固执,不能用心学习,假如能够用心学习,也不能有 所成就,殷切想要领略您的美德,他日一定接受您的教诲,为官处事中不再有过失,自古以来, 没有不学习能够名垂于后世的人,希望您努力。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与宋公子牧仲书 (清)侯方域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 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今有所欲 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 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 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 19 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 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 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 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 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 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0课过秦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71159.wps)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