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人体机能学课件第七章血液.ppt

    • 资源ID:3077412       资源大小:2.19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体机能学课件第七章血液.ppt

    第七章 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百分比。,正常:男性:4050 女性:3748 新生儿:55,血液的总量。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血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一次失血量小于血量的10% 反射性引起心脏活动加强、血管收缩; 储血库的血管收缩,释放一部分储存血液 机体一次失血量大于血量的20% 血压显著降低; 机体一次失血量大于血量的30% 危及生命,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二)血液的粘度 与水相比的相对粘度: 全血:4-5,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 血浆:1.6-2.4,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三)血浆pH值: 7.357.45, 缓冲对,(四)血浆渗透压,渗透作用:使水分子溶剂向膜的高浓度一侧透过的现象,渗透压:由渗透作用形成的一种压力,影响因素: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晶体物质(电解质)所形成 的渗透压(770 KPa)。,Na+、Cl-,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白蛋白)所形成的 渗透压(3.3 KPa) 。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水,水,水,0.9% NaCl 2% NaCl 0.7% NaCl,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正常红细胞,NaCl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比,血浆渗透压: 等渗溶液 血浆渗透压: 高渗溶液 血浆渗透压: 低渗溶液,等渗溶液: 0.9% NaCl溶液、5%葡萄糖溶液和1.9%尿素溶液。,一、红细胞生理,(一)红细胞数量和形态,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数量: 红细胞(个/L) 血红蛋白(g/L) 男性 4.55.5×1012 120160 女性 3.84.6×1012 110150 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 度低于正常。,(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选择通透性 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 渗透脆性,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 影响因素:a.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 b. 红细胞内的粘度; c. 红细胞膜的弹性或粘度,悬浮稳定性:,原因: 红细胞表面积/ 容积之比值较大, 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也大,下沉缓慢。 血液在不停流动,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 血沉快慢取决于 红细胞是否容易相互叠连 导致红细胞相互叠连的原因 血浆成分改变 白蛋白、卵磷脂 ESR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ESR,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 可用于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0.9% NaCl 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形态 0.5% NaCl 红细胞胀大破裂、开始溶血 0.3% NaCl 红细胞完全溶血,2. RBC的功能,主要功能是运输O2与CO2。,对机体内的酸碱具有缓冲作用。,KHb/HHb;KHbO2/HHbO2; KHCO3/H2CO3;K2HPO4/KH2PO4,(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红细胞生成所需的物质 (1) 铁 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铁和蛋白质。成人体内共有铁34 g,其中约70存于血红蛋白中。 人体铁的来源包括食物中的“外源性铁”和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内源性铁” Fe2+。 缺铁性贫血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小、畸形,中心淡染区明显扩大。,(2)叶酸和维生素B12 促使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因子:叶酸 和维生素B12,加快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促进红细胞的发育成熟。合成DNA必须有叶酸和维生素B12作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促进的维生素B12 吸收。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大的较多,血红蛋白饱满,2. RBC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缺氧肾EPO骨髓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定向干细胞生成原始红细胞,加速血红蛋白合成,并促进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进入血液,从而保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 负反馈。 性激素: 促进RBC生成。直接刺激骨髓,促进幼红细胞分裂繁殖和血红蛋白合成;促进肾分泌EPO; 促进蛋白质合成。,(四)RBC的破坏,RBC平均寿命120 天。 衰老RBC变形能力弱,脆性增加。血流湍急处收机械冲击而破损血管内破坏;滞留在肝、脾、骨髓的血管或血窦的狭窄处,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管外破坏。,二、白细胞(leukocyte, white blood cell, WBC),Normal adults, (4.0-10.0)×109/L,淋巴细胞 20-40%,单核细胞 3-8%,嗜酸性粒细胞 0.5-5%,嗜碱性粒细胞 0-1%,中性粒细胞 50-70%,三、血小板生理,(100300)×109/L 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参与凝血和生理性止血功能 血小板平均寿命7-14d 血小板缺少出血倾向,(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粘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 机制:血管受损后暴露血管壁胶原,vWF与胶原纤维结合 导致vWF变构,然后血小板膜糖蛋白与变构的vWF结合。,2. 聚集,血小板聚集有两个时相: 第一时相(可逆聚集时相) 第二时相(不可逆聚集时相) 生理性致聚剂:ADP,TXA2, 胶原,凝血酶 病理性致聚剂:细菌,病毒,药物,3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致密体、-颗粒、溶酶体向外释放活性物质,如ADP、ATP、5-HT和儿茶酚胺等的现象。 4收缩 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收缩可导致血凝块缩小硬化,有利于止血。 5吸附 血小板能吸附血浆中多种物质,特别是一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等。一旦血管破损,大量血小板粘着、聚集于破损部位,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凝血。,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在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自行停止的现象。,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临床上用针刺破指尖,使血自然流出, 测定出血持续的时间。 1-3 min 血小板缺少或功能缺陷出血时间增加 或出血不止,二、血液凝固,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本质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后l2 h,血凝块发生回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serum)。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但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一)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凝血因子。,凝血因子,除磷脂与因子(Ca2+)外,都是蛋白质。 除(组织因子)外,均存在于血浆中。 很多因子在肝脏合成,、的生成需维生素K参与。 具有酶特性的凝血因子都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需激活。如a。 最后的底物是。,(二) 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可以概括为:,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2.凝血酶原的激活,3.纤维蛋白的生成,“两源三步,相继激活,逐级放大”,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因子的激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启动凝血的因子全部来源于血液。如仅血管内膜受损或抽出血液置于玻璃管时发生的凝血。 外源性激活途径:启动凝血的组织因子来源于组织,而不是血液。如创伤出血后发生凝血的情况。,1.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a-a-Ca+-PL)的形成,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组织损伤,a-a- Ca+-PL,a-Ca+-PL,a-a-Ca+-PL,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主要区别,凝血过程的启动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因子分布 参与凝血过程酶的数量 凝血时间,组织和血浆中,组织损伤释放出组织因子,2.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3.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2)蛋白质C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4)肝素(heparin):,(三) 抗凝系统,(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以抗凝血酶为代表,可与凝血因子(a、a、a、a)上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将其灭活。,(2)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由肝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凝血酶能激活蛋白质C,使其有活性。在辅助因子的参与下,能灭活因子Va和a等,并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主要来自血管内皮细胞,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可抑制a和a的活性。,酸性粘多糖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 与抗凝蛋白结合,增强其活性 使抗凝血酶与凝血酶亲和力增加100倍 使肝素辅助因子灭活凝血酶的速度加快1000倍 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FPI和其它抗凝物质 抗凝剂,(4) 肝素,三、纤维蛋白的溶解,(一)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的概念 血凝过程中形成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可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二)纤溶的意义 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 还参与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过程。,1. 纤溶酶原(plasmiongen)的激活 血浆中有纤溶酶原,被激活成纤溶酶后,可水解纤维蛋白等凝血因子。 (1)某些凝血因子如a、激肽释放酶等(内源性激活) (2)纤溶酶原激活物(外源性激活) 内皮细胞合成释放血管激活物 其它组织合成释放组织激活物(肾尿激酶),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时释放较多。 链激酶 2. 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溶酶可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这些降解产物不会再凝固。,四、纤溶过程,(四)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1 :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 补体C1抑制物:灭活激肽释放酶 2-抗纤溶酶和2-巨球蛋白:抑制纤溶酶,Fibrinolysis,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一)血型:血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有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血型。,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凝集。红细胞凝集有时还伴有溶血。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二)红细胞凝集,凝集原与凝集素,凝集原抗原,其特异性完全取决于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糖蛋白。 凝集素抗体,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 凝集素是由-球蛋白构成,溶解在血浆中。 每个抗体上有10个左右与抗原结合的部位。,二、红细胞血型,1995年,国际输血协会23种血型系统:ABO、Rh、MNSs、Lutheran、Kell、Lewis、Duff等 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最重要。,1ABO血型的分型:4种A、B、AB和O。,(一)AB0血型系统,基因型 AO, AA BO,BB AB OO 表现型 A B AB O,2ABO血型的遗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我国ABO血型分布,3. ABO血型的鉴定,1. Rh血型的发现与分布 Rh血型抗原最初发现于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上,后发现大多数人的红细胞膜上亦存在此类抗原物质。 我国汉族和其他大部分民族:Rh阳性占99,Rh阴性只占1左右。,(二)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有5种抗原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红细胞上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3. Rh血型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Rh血型的抗体不能自发产生,血清中无相应的天然抗体。只有在大量接触到Rh抗原时,才产生抗Rh抗体。,2. 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Rh血型与输血,Rh阴性的人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不产生凝集,但随后体内将产生抗Rh抗体。 若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凝集、溶血。,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 胎儿少量红细胞或D抗原进入母体,母亲血液中出现抗D抗体。 母亲抗D抗体透过胎盘进入Rh阳性胎儿血液,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1. 鉴定血型 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 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 2. 交叉配血试验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实验(主侧) 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实验(次侧),三、输血的原则,同型相输,交叉配血,交叉配血试验,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存在其他不相容的凝集原或凝集素。,如果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 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如果主侧不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则只能在应急情况下少量输血。,O 型 “万能供血者” AB型 “万能受血者”,全血输血 成分输血,不可取,异体输血 自体输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浆渗透压;血液的基本功能。 红细胞生理:数量和形态;生理特征: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血沉、渗透脆性和溶血;红细胞的功能;生成的调节:生成原料及影响因素。白细胞生理:分类与数量;各类白细胞功能;血小板生理:数量与功能;生理特性:粘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外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抗凝、纤溶系统。 血型和输血原则:AB0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输血原则。,Summary,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机能学课件第七章血液.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