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十四讲从徘徊到转折.ppt

    • 资源ID:3130074       资源大小:166.02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四讲从徘徊到转折.ppt

    1,要求真学问,就必须能够并敢于“为学术而学术”,即纯然地去采寻事之然和所以然。设若不是这样,在研究问题时或者随俗趋势,或者依凭一己之好恶,或者存有事功之心,或者求“保险”、“稳妥”,于是便时然亦然,时非亦非,时作违心之论,那便是为学之大忌,学人所不当为。 陈乐民 柯文说:史家之间相互受益却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我们之间不仅仅是机械地继续一堆知识,然后加上另外一些知识把它传给他人。我们同时还会提出问题,进行鉴定。并把支持前辈著作的理论框架东摇西晃一番,而且带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自己也完全知道有朝一日别人也会对我们著作的理论框架狠狠地摇一番。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允许任何史家做出最后的判断。,2,第十四讲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局面,一、对19771978两年的评价 (一)邓小平对这两年的评价:徘徊中前进 1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既取得成绩,又存在问题 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做出“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把揭批“四人帮”的罪行及肃清其帮派体系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纲,把被“四人帮”颠倒的路线是非颠倒过来,夺回权力并从政治、思想、组织上清除其影响。,3,12月后,中央分三批发出揭批江青集团的材料:分裂党、篡党夺权的阴谋和罪行;反革命面目和罪恶历史;反革命理论、思想及在各方面的表现。结合三批材料,各地开展“揭、批、查”运动,还把他们与林彪集团结合批判。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永远开除四人党籍,撤销一切职务。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公审。,4,成绩:一是认清了“四人帮”的本质,提高了人民分辨是非的能力,并使人民深入思考一些问题,由此触及到如何对待文革和评价毛泽东的功过,导致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是清查了“四人帮”的帮派体系,夺回了被他们夺去的权力,初步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开始进行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三是推动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但也存在严重问题:它是在肯定“文革”的前提下进行的,认为它将进一步巩固“文革”的胜利成果,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继续革命的理论”,并把“四人帮”的极左说成是极右,没批极左,使揭批斗争难以深入。,5,2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倾向有所滋长 打倒“四人帮”后,全国人民希望尽快把经济搞上去。在此形势下,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抬头。在国庆29周年招待会上,华国锋代表中央提出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要求“三年大见成效”。华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78年23月)上提出过高指标:7885年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新建120个大型项目,包括十大油汽田、十大钢铁基地等,农业在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等过分宏伟的目标。导致基建投资过大;盲目引进过多,造成国家财政暂时困难。,6,3落实干部政策遇到阻力 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尽快让被打倒的干部出来工作,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文革刚结束,许多问题需要清理,要很快从文革的惯性中走出,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帮派思想严重或靠造反起家的人还掌握着某些组织部门,以各种借口阻挠落实干部政策和平反冤假错案。,7,4科学文化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初见成效 邓小平在未恢复工作前就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恢复工作后主动要求分管文教工作。8月,邀请30多位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座谈,提出建国十七年,教育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已基本解决,绝大多数是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提议奖励有成就的大、中、小学教师,改善知识分子待遇。9月提出,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议纪要要批判,纪要中的“两个估计”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79年3月撤销了这个文件,从而解除了长期套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77年恢复高考,教育工作走上正轨。78年3月,召开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还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从此,科学的春天来到了。,8,5党的十一大没有冲破“左”的框框 77年8月召开党的十一大,制定新时期的政治路线。大会对“四人帮”的政治纲领和主要罪行进行了较系统地批判,并重申20世纪内实现“四化”。但由于华国锋在政治上坚持“继续革命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肯定文革的成绩等;在组织上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接受和制造对自己的个人崇拜。这些都是徘徊的表现。,9,“徘徊中前进”局面的出现主要是长期的“左”的错误及文革造成的政治思想混乱不易在短期内消除。文革中,林、江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歪曲、割裂、篡改、伪造,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搞个人崇拜,混淆敌我关系,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林、江虽然倒台,但其影响短期内不可能肃清。要纠正文革及以前的错误,不能不涉及到毛泽东。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分开来,也需要一个过程,均不可能短期解决。,10,(二)官方对华主政两年的不同评价 1、1980年代的评价 最权威的结论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负”: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压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是“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三是“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四是“对经济工作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也负有责任”。,11,2、2008年新华社发表华国锋生平中的新说法 关于粉碎“四人帮”,不只是“有功”二字,而称华“提出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得到了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起了决定性作用”;关于平反冤假错案,不再说“拖延和阻挠”,而说他“开始复查、平反冤假错案”;关于经济工作,不再说他“求成过急”,而肯定他“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强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此外,还提及华在“拨乱反正”、“恢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推动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开始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12,二、历史性转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背景 文革结束后,人们对之进行深刻反思: “我们应该掩饰谁也无法掩饰的社会矛盾吗?我们应该去歌颂使我们付出重大民族牺牲的愚昧状态吗?我们应该对已经绊住了我们手脚的官僚主义保持沉默吗?我们应该去照顾与共产党毫无共同之点的一言堂的威信吗?人民群众不许可!”白桦 “资本主义颓废而不腐朽,社会主义优秀但不优越。”,13,1956年,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被推翻之后,“信任危机”出现了。现在我们打破了一度在中国疯狂蔓延的现代迷信,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由此人们可以看出,这些现象遵循着一个规律:神话一旦崩溃那些受它欺骗的具有良好愿望的人,尤其是青年,感到失望、沮丧和摇摆不定 一个人头发的长短和裤子的宽窄并不能够表明他的思想健康与否; 不能用专政的办法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 法律处罚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思想,14,2.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进程 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斗争,常常是政治变革的先导。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就是一例。中国扭转左的错误,回到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也是从思想理论战线发端的。100多年前,德国诗人海涅曾警告法国人,不要低估观念的力量:一位教授在他宁静的书房里孕育出来的哲学观念,可能毁灭一个文明。他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一把处决了欧洲“自然神论”的宝剑;卢梭的著作在罗伯斯庇尔手中,变成了摧毁欧洲旧体制的武器。可见,思想观念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15,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主要是针对文革结束后的僵化局面、及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提出后邓小平最先表示反对。77年4月10日,给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高举毛泽东同志这面光辉伟大的旗帜,必须用准确地完整地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后来又说“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16,华主席、叶副主席并党中央:我完全拥护华主席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完全拥护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方针和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工作部署。 我在七五年的工作虽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在工作中确有缺点和错误,我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我的批评和教导再一次表示诚恳的接受。 我感谢党中央弄清了我和 “四人帮”没有关系这件事,我特别高兴在华主席的讲话中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去年清明节在天安门的活动是合乎情理的。 至于我个人的工作问题,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为宜,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安排。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我曾向中央用书面表达我内心的悲痛和深切的悼念。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在党中央决定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会主席的时候,我知道了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以最英明果敢、最正确的方式战胜“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的时候,我在七六年十月十日曾向国锋同志和中央用书面表达我的真诚拥护和欢欣鼓舞的感情。 如果中央认为恰当,我建议把我这封信连同去年十月十日的信印发党内,究应如何处理,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决定。顺致诚挚的敬礼! 邓小平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17,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次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该文。继而各大报转载。文章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检验等马克思主义基本道理,并阐明了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它是对两个“凡是”的根本否定。文章的发表引起理论界的地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由此而起。至年底,发表相关文章650多篇。,18,特点:一是讨论的广泛性。从党的高层、中层到基层,波及社会各界,是全国性的大讨论。 二是是非的鲜明性。讨论尽管很激烈,但呈一边倒,不是学术性的。 三是它涉及的是理论问题,但更带有路线斗争色彩,是两种历史观的碰撞。,19,3意义:这次讨论,实质在于是否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过讨论,宣传了党的思想路线,破除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开始把人们从多年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逐步端正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言论,判别“文革”及以前的重大是非问题;引导人们冲破禁区,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从“左”的错误中转到正确轨道上来,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20,(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认识 第一、现代化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加强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 罗兹曼指出:“任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都会优先考虑吸收并扩展现代知识和技术,知识和技术对于借鉴别国经验和建设一个新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21,1978年5月,谷牧率团访问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联邦德国,考察西方国家。同时,有关部门还派出了访日经济代表团、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在华和高层推动下,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纷纷组团出国考察,形成当代中国最大的一次出国考察潮。通过考察认识到吸收外资,合作经营,生产协作等也没有损害国家主权。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搞现代化建设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22,提出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978年9月18日,邓小平在听取汇报时说,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10月10日,他在接见外宾时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加速中国现代化的发展。,23,第二、实现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1976年12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华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前提下,生产发展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1978年11月10日,华在中央工作会议的第一天宣布:“及时地、果断地结束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4,1977年5月,华国锋在一篇文章里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会使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上的不完善的地方暴露出来,唤起人们去加以改革。” 1978年6月30日,华主持听取谷牧的汇报时说:“考察了这些国家,对我们有启发。外国企业管理确实有好经验值得借鉴。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确实不适应,非改革不可。”“上层建筑,很多东西要改进。我们出个国,办手续,快者三个月,慢者半年。这样的上层建筑不适应,要大胆改革。”,25,三中全会决议指出,现代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改革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提高地方各级部门的自主权,改革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是要克服权力过于集中的严重缺点,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二是要注重物质利益,打破“大锅饭”,认真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26,三是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加强责任制。 四是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只有“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反之,国民经济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27,第三、现代化建设必须保持社会稳定 1,加强法制,保障民主,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解决各种矛盾。全会提出要通过不断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来为各种矛盾的解决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做到“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依靠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体现了党对现代社会本质的新认识。,28,2,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化解矛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全会把正确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提到了战略高度:“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决不允许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决不允许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科学客观地看待文革和评价毛泽东。,29,第四、中国现代化必须加快农业发展和关注民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农业作为工业化积累的主要来源和强调“农业发展主要靠大寨精神,要自力更生”,导致索取过多投入不足而停滞不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只有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新认识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全会为加速农业的发展通过了两个文件,是建国至当时党所召开的会议中对发展农业最重视、讨论最具体、最全面的一次。对发展农业的重视,也是党和政府对中国现代化认识水平提高的体现。,30,现代化是以改善人的生活为归宿。1976年11月5日,华在国务院财经工作会议强调“把暂时的困难渡过去,而且要把群众生活搞得更好”,要求“注意群众生活要搞好,市场一定要搞得更好,不要搞得乱七八糟”,嘱咐“明年市场要安排好,元旦、春节要安排好一点”,“轻工业这两个月不要放松”;还提议明年要解决工资问题。,31,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妥善解决”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全会还对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如要求农用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在1979年和1980年降低1015%,并把降低成本的好处基本上让给农民。针对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提价后出现的情况,会议提出,“一定要保证城市职工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粮食销价一律不动;群众生活必需的其他农产品的销价,也要坚决保持稳定;某些必须提价的,要给予消费者以适当的补贴。”,32,从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转折点。不仅拨正了中国现代化巨轮的航向,而且初步形成了上述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认识。这些认识带有历史转折时刻的特点,但它提出的利用后发优势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动力、以保持社会稳定为条件、以促进农业发展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对我们坚定现代化建设的信念、为根本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3,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9年11月,在邓小平、胡耀邦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决议。 邓小平对起草决议的指导思想有三条:一是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点;二是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包括对中央一些负责人的功过是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公正的评价。三是对过去的事情作一个基本的总结,宜粗不宜细,以统一全党的思想,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34,80年3月,由胡乔木主要负责的文件起草小组提出初步设想,历时15个月,前后八易其稿。 第一,决议对建国32年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革”作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与评价。 第二,实事求是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关对毛泽东的评价评价问题可读迈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二十二章毛泽东时代的诸遗产和网上文章看看美国学者是怎样看待毛泽东的),35,第三,决议总结和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 对决议也有不同的声音: 威达在巨龙复苏(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一书中说,决议是一个批判和开脱的奇怪混合物。其批判是指毛泽东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失败,“文革”使党和国家、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损失。还直接谴责了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彭德怀的批判是完全错误的,还指责他在六十年代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滋长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决议承认毛泽东对他所领导下发生的一切要负主要责任。,36,开脱体现在对毛泽东的评价上。决议总括性的提法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使用的提法“一样”。不过,中国的决议还大大超过了苏联所说的一切,即提出了制度方面的问题。他认为决议仍然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认为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出于需要,即为了使党的团结免遭破坏。其次是担心出现指导思想的真空。,37,黄克诚提出,试想,假如放弃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我们用什么去代替它?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思想武器来指导党和国家,假如毛泽东思想被放弃,就会在我们党内和人民的思想中引起混乱,国家就会改变性质,后代就会遭难,在长期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就会丧失。 1981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副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38,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金庸,两人进一步谈起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人事变动,金庸说:“邓副主席本来可以当主席,但你坚持不做。这样不重个人名位的事,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十分罕有,令人敬佩。”邓小平听后微微一笑,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说:“名气嘛,已经有了,还要什么更多的名?一切要看得远些。我身体还不错,但毕竟年纪大了,现在每天只能工作8小时,再长了就会疲倦”“你们明报要我当国家主席。当国家主席,资格嘛,不是没有。不过我还想多活几年,多为国家、人民办点事。现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120多个,每年有许多国家元首来访问,国家主席就要迎送、接待、设宴,这么多应酬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39,在谈到社会主义时,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说:“没有定规么,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金庸顺着话题说:“六中全会开得比大家想象中的好,国内外的反应都很好。全会通过的对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很好。” 国家主席是1982年11月26日至12月10日召开的六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恢复。1983年6月,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李先念为主席。,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四讲从徘徊到转折.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