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4.11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709152134.ppt

    • 资源ID:3548678       资源大小:14MB        全文页数:12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4.11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709152134.ppt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大展台】,参考答案:相对独立性 实践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前进的、上升的 阶级斗争 改革 社会精神财富 社会变革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微点拨】 【理解】人民群众概念 把握人民群众这一概念,首先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一切”,二是“推动作用”;其次注意劳动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区分。,【概括】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个创造者: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一个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普遍与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分析】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依据 (1)政治依据:国家性质;党的性质与宗旨; (2)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图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和内容,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拓展】对比把握两对概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知识延伸】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它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超越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就每一时代具体的社会意识的形成来说,都有两个来源:一是当下的社会存在;二是历史上的精神文化成果。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典题探究】 1.(2014·海南单科)“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 B. C. D.,【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说法过于绝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2.(2015·浙江文综)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解析】首先,祠堂文化具有局限性,其中包含着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其次,继承祠堂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答案:W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固训练】 1.(2014·江苏单科)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解析】选D。“创新设计”属于社会意识,相关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 的生活方式,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而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D,不选B。题干体现的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涉及社会制度、思维方式,A、C不选。,2.(2014·四川文综)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 B. C. D.,【解析】选B。,【社会广角】 流行语 如今,越来越多新的流行语正涌入 日常生活。在网络的直接推动下, 当前社会流行语发展迅猛,已成为 普通民众认识现实、表达感受、宣泄情绪、激发共鸣甚至诉求民意、参与“议政”的重要手段之一。,流行语的这些特征是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形成的,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风貌和态势。 思考:流行语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风貌和态势,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流行语是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反映,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核心考点二 社会矛盾运动及发展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提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等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2.社会发展的原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拓展】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知识延伸】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 和。这里,“总和”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诸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实际生活中往往存在多 种生产关系。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外,还有新 生产关系的萌芽和旧生产关系的残余,也还会有作为,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补充的生产关系。适合现实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诸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规定这种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特征。,二是指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形式这三方面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2.上层建筑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典题探究】 3.(2015·全国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 B. C. D.,【解析】选A。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正确;说法错误,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是自觉的;说法无依据。,4.(2015·海南单科)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 B. C. D.,【解析】选A。“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体现了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说法错误。故选A。,5.(2015·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 600万人左右的水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解析】生活与哲学中有关社会历史的知识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方面的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的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稳增长、保就业政策这一社会意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要稳增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保就业是为了群众的表现。只有生产、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3)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固训练】 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析】设问的理论范围是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限定性小,因此在引用原理时要从唯物论到辩证法到认识论再到历史唯物主义逐一调动,用辩证法部分的辩证否定的实质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说明改革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动力。,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3)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现。,【社会广角】 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 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今年以来,在错综 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 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促进民生改善,更加注重预期引导。继 续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思考:从改革的知识,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 提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更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核心考点三 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的概念 (1)内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外延: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拓展】正确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关系 (1)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与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2)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赖于群众,才能有所作为。夸大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历史看作是少数杰出人物的意志创造的,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知识延伸】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 动,教育实践活动时间为一年左右,活动紧紧围绕保 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 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 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教育活动重点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 行,于2014年10月结束,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根 据中央统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二批教育实践 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县,习近平同志联系了兰考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深远意义。,【典题探究】 6.(2015·全国卷)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A. B. C. D.,【解析】选B。注意设问要求是唯物史观,故排除;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文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正确;中的“统一”说法错误。,7.(2016·江苏单科)0.015 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解析】选D。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正确;A、B、C不是其原因。,8.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A. B. C. D.,【解析】选C。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进行群众观点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党的建设,应选。发展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错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在实践上服务群众,错误。,9.(2014·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 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 500亿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解析】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角度看,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答案: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固训练】 (2017·保定模拟)人民群众是深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和评判者,改革的最高旨归是人民。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 ),认识到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正确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 把人民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深刻分析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A. B. C. D.,【解析】选B。题干材料强调群众地位及作用,因而符合题意;社会发展的动力、一般规律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题干未对改革进行深入分析,排除。,【社会广角】 时间都去哪儿了,十四年如一日,痴迷本职,甘为人梯的涂红刚的 时间都去哪儿了?牢记使命,真情奉献,群众的好 “兄弟”李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信仰坚定,一心为 民、永葆本色的龚全珍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艰苦创 业,脱贫致富,“拼命书记”范振喜的时间都去哪儿 了?在路上,在田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基层 的沉淀中,在千百个不眠的夜里,在无数个普通人民 群众的心头。,思考:党员干部的时间在无数个普通人民群众的心头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启示? 提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失分误区·高考警示】 失分点1:错误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疑难纠正:(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应训练1: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B. C. D.,【解析】选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不能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错误;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正确;但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正确。故选A。,失分点2:对改革认识有误 疑难纠正:(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应训练2:(2016·江苏单科)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析】选C。某地通过农村土地改革,完成了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正确;A本身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而不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排除B;D说法错误,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失分点3:错误认为人民群众不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疑难纠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表现为三点: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对应训练3:50多年前,浙江枫桥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现在,“枫桥经验”对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仍有重大意义。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哲学依据是(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A. B. C. D.,【解析】选B。“枫桥经验”是50多年前浙江枫桥创造的,其做法对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正确;“枫桥经验”的发动和依靠群众解决问题,说明了群众的地位,正确;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并不意味着社会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错误。,41 重视群众利益 推动改革发展 【热点连线】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应联系的社会热点: 1.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改革。包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等。,2.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生活中的体现。包括国家重视人民权利、维护人民利益;文化创造关注群众需求;改革过程中注重人民群众呼声等。,【热点点击】 情景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情景二 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 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 事,当好人民公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创新训练】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改革的原则。因为( ) A.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彻底消灭了矛盾,和谐社会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 B.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是非对抗性的,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C.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D.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高度发展,是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去做,【解析】选B。本题考查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的原因。A项错误,矛盾是普遍的,即使是和谐社会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靠改革来解决;C、D两项错误,均应排除。只有B项与题意相符。,2.结合情景一和情景二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情景一,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什么要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 提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是重视社会意识反作用的要求。,(2)请你说明“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提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4.11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1709152134.ppt)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