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的研究 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78729       资源大小:181.0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的研究 毕业论文.doc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的研究The research on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Credit Union internal control 摘 要内部控制作为工业化的产物,是影响企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逐渐关注和重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确保其顺利实施成为了现今的热点问题。农村信用社作为以信贷为主营业务的金融机构,更是要把内部控制的实施问题放在首位。经过这些年不断的改革创新,农村信用社不但建立了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对于其是实施问题做了明确规定。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来提出解决方案,以便于降低管理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的顺利发展。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I AbstractAs a product of industrialisation, internal management is a key influential element to enterprise sustain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Recently,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an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a key among many enterprises,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being able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smoothly are highly regarded by the enterprise managerial. As Rural Credit Union financial intuition mainly operating the deposit and debt items, we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After many years of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Rural Credit Union not only establishes prope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specifies regul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istent problems and causes on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Credit Union internal control, to show solutions for the sake of lowing management risks which will ensure advance of Rural Credit Union finally. Keywords: Rural Credit Union; internal control; fiancial managementII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与意义11.2.1 研究目的11.2.2 研究意义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1 国外研究现状21.3.2 国内研究现状32 农村信用社及内部控制理论概述62.1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62.1.1内部控制的发展史62.1.2 内部控制的涵义72.2 农村信用社的相关理论72.2.1 农村信用社的起源及发展历程72.2.2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涵义83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93.1 控制环境方面93.1.1 制度缺乏可行性93.1.2 规章制度淡薄化93.2 风险评估问题103.2.1 小额贷款的分散性103.2.2 贷款发放的不规范性103.3 人员素质方面113.3.1缺乏专业性人才113.3.2 后备人才匮乏123.4 监督体制方面123.4.1 监督制度不健全123.4.2监督制度实施困难134 解决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的对策144.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144.1.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144.1.2 建立相应的决策部门及监督部门144.2 增强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154.2.1 开展有效的预警制度154.2.2 风险管理科学化154.3 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体系164.3.1 优化人才质量164.3.2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174.4加强各部门的监督力度174.4.1 建立信息沟通平台174.4.2 充分发挥稽核部门职能185 黑龙江宁安镇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案例分析195.1 黑龙江省宁安镇信用社的概述195.2 黑龙江省宁安市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问题195.3 案例启示20总 结22参考文献23致 谢24附 录251 绪 论1.1 研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同一领域的产业竞相竞争、不断创新的当代社会,金融产业是最具挑战性的行业之一。它与国家政策,企业发展甚至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它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是银行业,通过对它进行适当的调控,可以减缓金融风险,保证社会稳定。现在许多银行尽管都在不断完善内部机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但仍然暴露了很多问题,归根究底是由于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拥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有效将它应用于日常管理中已成为现今讨论的焦点问题,而鉴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把农民的利益看得及其重要,为此特别提出了“三农”问题,其目的就是突出农业在我国的重要性,因此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在向农民发放贷款和向小型农业企业提供金融融资业务等方面,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就现在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尽管它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它在管理上也存在了许多的隐患,在内部控制的实施上仍然缺乏力度,实施的效力不够深入。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正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力军,它的兴衰起落关乎着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如何更好的健全内部体系从而发展其业务变得至关重要。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方面的问题,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主要是信用社内部存在的很多隐患,例如员工对业务的操作的认知问题,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自身缺乏风险评估系统等,将他们产生的原因加以剖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结合实际情况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内部制度,更好的进行业务操作,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金融服务,进而提高中国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由于农村信用社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金融机构,兼具高风险的行业特性,更迫切的要求完善自身内部控制的实施体系。再者,管理层也需要借助审计人员的工作,对信用社的运营和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1.2.2 研究意义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是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地域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连接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纽带。但是,农村信用社受政策环境,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服务对象、内部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风险的概率及造成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而且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规模小,资金占有量不够大等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存在,导致它面临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等各类风险问题。因此,规范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缓解风险,运用有效的实施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各种风险进行预测等,保证农村信用社的运营。现今,国内外的银行业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业务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还承担了有关推行国家政策的一些业务。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服务,只有完善了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才能真正确保内部控制系统的应用,才能为拓展业务奠定基础,才能在竞争市场上保持着不败的地位,换句话说,它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内外竞争力的重要保障。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就形成机制而言,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上,美国的主要做法是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参与,程序上提高透明度,贯彻民主化决策的原则。而政治环境的差异,导致美国政府并不直接制定相关控制规范,而是交由民间机构或组织来完成。就内部控制层次而言,美国的内部控制已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观念,内部控制的设立是按照业务循环及每个业务循环的构成要素来进行的。2001年以来,以安然、世通等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大公司,因财务信息造假等行为而相继倒闭破产,震撼了美国的资本市场,引起了极大反响。英国的特恩布尔报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认为两者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可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2004年9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报告增加了另一类目标,即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高层次的目标,管理当局设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为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奠定了基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报告目标的范围有很大的扩展,突出了风险与内控的重要性,对我国法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图)内部控制目标的演进与比较(美国)准则或规范可靠性经济性合规性战略性安全性美国会计师协会(1949)YYYY审计程序公告第33号(1963)YYYY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1988)YYYCOSO-内部控制框架(1992)YYY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1995)YYY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YYYY特别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外的这些机构电脑在内部管理和控制上的应用,建立了合理有序的内部监察机制和稽核机制。美国稽核组织设置的共同做法:一是建立总部一级制直接实施监督,二是首席审计官直接汇报制度,三是从优选聘和派驻机制等。2008年,瑞士委员会重新回顾和进一步修订2006年指导条款后,再次重申了这些指导意见对银行采取的各项措施产生的紧密的相关性和严峻的重要性,以确保有效的贯彻准则,便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拥有有效的信息的基础,一些理论数据表明内部控制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财务报表,完善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可以合理的监督报表的真实性,确保机构的正常运营。而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在政策、态度、制度、资源和人为效果的有效结合上,才能对机构主体的营运提供合理的保障,以达到它的客观性的目的。1.3.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在借鉴国外内控框架的同时,进行了3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基本规范中的五要素框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较大调整,并在内容上大大的充实了,在表达方式上符合了我国的法规特点、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使其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其次,除基本规范之外,还起草了17项具体规范,使其成为层次分明、内容完整、衔接有序、整体互动的有机统一体。三是机制创新。这使得内控问题从立法规范、标准建设、宣传培训、组织实施到监督检查等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避免了单纯从某一局部、某一方面入手可能造成的局限和被动。2001年1月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所有的证券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同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它和按照业务环节设置的具体规范因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层次的标准。2002年9月颁布商业内部控制指引。以上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朱荣恩、应唯等在会计研究中发表文章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对内部会计控制没有有效执行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如业务岗位设置的缺陷,导致了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授权批准不明确、授权批准层次不清、授权批准范围有交叉等设计问题;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从而造成监控不利。2007年,李连华在著作内部控制理论结构控制效率的思想基础与政策建议中指出:我国的研究与国际研究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大体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理论建设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对公司治理、委托代理与内部控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二是集中在内部控制概念辨析、界定方面的研究,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概念界定进行阐述;三是关于内控制度执行方面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发现制度执行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同年,孙永尧在企业内部控制控制:关键控制点设计一书中指出控制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拓展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在此著作中还提到了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序委员会发表的一份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性的专题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2008年,杨有红、汪薇在针对随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一事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文章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对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发现当年的强制披露规定也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自2009年7月1日,基本规范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三大指引也正在意见反馈整理之中。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此次发布18项,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的3项指引暂未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该配套指引连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其中,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控原则和内控“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居主体地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此,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也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工作跨入新的发展阶段。2 农村信用社及内部控制理论概述2.1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2.1.1内部控制的发展史内部控制在会计研究领域越发成为热门话题,其影响不仅明显冲击了传统的会计研究,对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的新要求;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社会层次。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内部牵制阶段,它是内部控制的萌芽阶段,始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此期间柯氏会计辞典对内部牵制的定义是“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方式,防止错误和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一般来说,内部牵制机能的执行大致又可分为以下四类: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记牵制。内部牵制的基本思想是“安全是制衡的结果”。第二个阶段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是内部控制的产生期,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这是现代意义上内部控制产生的阶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PA)在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互相协调的方法和措施。1958年该委员会根据审计责任的要求,将内部控制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即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第三个阶段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也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期,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西方会计审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在该公告中,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取代原有的“内部控制”一词,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该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第四个阶段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逐步步入成熟期。1992年,美国著名的内部控制研究机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了具有里程碑的COSO报告,制订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统一框架。COSO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三大目标是经营目标、信息目标和合规目标。其中,经营目标是指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并构成了一个系统,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审查。2.1.2 内部控制的涵义我国审计署在2003年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其管理或者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遵守有关法规,而制订和实施相关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的,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关的义务,从内部看,主要体现在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从外部看,主要体现在市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与外部监管机制等。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既适应了现代股份制经济发展和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要求,同时又相互推动、共谋发展,特别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股份公司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内部控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不仅可以通过治理结构、预算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内部审计等约束性控制,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政策、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等激励性控制来得以实现。另外,COSO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2.2 农村信用社的相关理论2.2.1 农村信用社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中国最早合作金融于1923年6月由“中国华泽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省香河县成立了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信用合作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建国初期到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之前:它是农村信用社经历了波折的一个时期,建国初期,农村金融开始改革,农村信用社得到了恢复发展,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迅速增长,存款余额增长了3. 76倍;贷款余额则增长了7. 86倍。虽然贷款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存款增长速度,但从总量上来分析,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资金外流现象及其严重,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负面的作用。(2) 从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年到1984年:在农业银行的领导和管理下,农村信用社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项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3) 1984年后到2003年:此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根据国家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农村信用社不断改革、发展,但其独立发展的性质并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要从属于国家各项政策性贷款。(4) 2004年至今:2003年进行改革后,通过增资扩股,以建立现代金融制度为导向的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大力推动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农村信用社得到了较快发展。2.2.2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涵义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内部控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规范操作来规避风险,它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含义很相似。加强银行的公司治理(2006)原则5指出:内外部审计及其他控制部门对稳健公司治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够识别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方面的问题;高级管理层也应认识到有效的内外部审计对银行长期稳健经营的重要性:高级管理层可通过强调审计和内部控制流程的重要性,利用内部审计人员评价关键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增强银行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问题的识别。银监会也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施检查、评价;应及时向董事会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交审计报告;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应保证审计报告中指出的内部控制的缺失得到及时纠正。在这些方面他们而二者对于内部控制的含义是相同的。而不同的是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的区域性较强,以服务当地为主,而且是面向千家万户的,这就反应了它自身管理上的难度和缺陷,因此,农村信用社随时可能面临极大的风险。对于这种金融合作组织而言,内部控制就是要对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员工的日常操作进行控制和监督,来达到对风险的合理控制的目的。归根究底,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降低甚至消除风险因素的存在。3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3.1 控制环境方面3.1.1 制度缺乏可行性目前,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管理机制不健全或者即使拥有全面的管理体制也无法真正的实施,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具体表现在:第一,制度体系落后与业务的发展相协调。信用社为了保证自身的竞争力,不断盲目的扩大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的种类,但是对于这些新开展的业务,信用社没有及时制定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监管不到位,无法对其进行控制,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出现漏洞。而旧的业务也在不断更新,相对应的制度体系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变更,使制度过于陈旧无法适应业务的变化;即使内部控制依据市场需求而不断更新,但是没有针对性,同样形同虚设,二者达不到统一。第二,制度体系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控制的作用。正是为了盲目的扩展业务,对新设置的控制制度采取忽略的态度甚至视而不见,反倒会产生新的风险,那么这些新设置的控制制度就只是流于表面上的形式,而不具有真正的意义。有些内部控制制度单方面看,很完善也都具有可行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却缺少衔接度,无法将两个方面的制度真正相结合管理。第三,内控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技能存在问题。由于内控力量薄弱、内控人员实际的态度等因素导致内部控制之存在表面,缺乏主动性,无法严格的监管工作,降低风险。而且内部控制的监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不是懂一些业务就可以胜任的,需要精通各类业务,是信贷、储蓄、营销、法律、投资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支撑,内部控制是无法完全发挥作用,而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员工素质要达到这个标准,还要不懈努力。3.1.2 规章制度淡薄化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很多员工没有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认为内部控制可有可不有,特别是会计、出纳、信贷等操作岗位的人员经常替岗、代岗等,而内部控制的中心正是对财务的控制,从而达到对风险的控制,在这些岗位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整个信用社可能面临风险,这些行为会使制度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再者,对于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的人员,没有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也没有对其进行处罚,而只是进行口头批评或警告。归根究底,是由于有一些问题是长久累积下来的,无法一时解决,单位负责人不想将问题暴露出来,担心会因此影响自己的业绩,对自己的仕途有负面影响却忽视了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很多小问题又不重视,殊不知很多危机都是由这些细节引发的。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不一致也是规章制度淡薄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尽管及时对内部控制制度更新或在新业务开展之前就设立相关的制度以弥补缺陷,但是实践上存在着本质问题而无法与理论相匹配,因为制度一旦实施起来就需要所有员工的配合,而会计、储蓄、信贷和有些方面的业务员因其太过于麻烦,而采取规避的态度;有些信用社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太过于复杂、不科学,对受控者没有感召力,负责人又不起带头作用,他们当然不会配合了。这两种情况都对内部控制带来了阻力,阻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3.2 风险评估问题3.2.1 小额贷款的分散性风险控制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薄弱环节。而风险主要包括支付风险、财务风险、信贷风险和管理风险。对于涉农的小额贷款而言,主要是信贷风险和管理风险存在隐患。农户贷款通常是为了购买机器设备或者与农作物相关的其他物资有关,而决定最终能否按时足额的还清贷款就要由收成来决定了;即使通过抵押进行贷款,对于农民来说无非是将房子等生活用品来抵押,若由于天气、舆论、意外等偶然因素造成收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会影响还款,在追缴时就免不了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就增加了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的数量,或者选择联保等其他信用方式进行贷款,这都就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收款的风险。而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中的70%以上是针对广大农民和乡镇企业的,由于农村信用社信贷载体是弱质产业农业,而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预测风险的能力也较弱,经营的风险客观存在,一旦信贷资产大量损失,必将造成兑付困难,这在一些贫困地区已出现了类似情况,此时如果没有较为雄厚的自有资本金进行补偿,很可能无力兑付客户存款,这就增加了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还体现在管理方面,涉农贷款的发放是针对众多农户的,所以农业贷款的分布范围广,这就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增大了信用风险。农业贷款还受众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致使农业贷款变的极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不只要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经营环境的影响,也要自身管理水平和经营体制的束缚,使得在对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上面临着挑战和潜在的危机。而这些风险因素也最终为内控的实施提供潜在的隐患。3.2.2 贷款发放的不规范性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主要特点就是贷款面向千家万户,安全度就相对较小了,而且它的地域性也很强,主要服务当地为主,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不利于整体的控制,因此风险也就相对高了。在向广大农户和乡镇企业发放贷款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操作风险,缺乏以风险评估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监控的措施,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也不够完善,从交易开始就隐藏着难以预测的风险。而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风险意识的淡薄,在信用社的日常业务中,没有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究,没有分析问题的本质所在,没有对风险产生足够的认识,危机意识不够强烈,因而也没有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增加了操作风险。而这正是不良贷款居高不下,风险抵御力不足以及风险包袱沉重的原因所在。然而,即使信用社设立了风险评估系统,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农户和乡镇企业。毫无疑问,众多农户和自然人是大量的个体,数量多且杂,又有很多客观因素困扰着,难以严格按设立的风险系统执行;对于乡镇企业来说,他们是小型的企业,并不一定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甚至有些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管理上的缺陷,这就导致了整个借贷的过程中缺失着本质上的严谨性和漏洞,因而会出现不规范的操作;有些信用社照搬商业银行的风险系统而没有考虑到二者的匹配问题,是风险预警系统形同虚设,没有对约束信贷操作起任何作用,这就造成风险高度集中、大户风险突出的现象,这也是信用社一直风险预警机制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3.3 人员素质方面 3.3.1缺乏专业性人才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愈加凸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员工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以哈尔滨市联社为例:据统计,截至2009年,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全体员工的16%,高中、中专学历的,占全体员工的62%,中专以下学历的,占总人数的59%。由此看出,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知识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其主要由年龄结构的问题引发的,由于农村信用社经营机构大多在农村乡镇,大多数的老员工并不是通过正规的招聘而进入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对业务是熟练性大于专业性。虽然参加过组织的集体性培训,对于一些新的知识理念和操作方式有正确的认识,但是无法适应新的经营观念,难以熟练的应用现代科技,这就对信用社的改革和创新制造了阻碍,对更新的内控系统的实施起到了阻碍作用。党和国家下达一些重要政策和文件时,他们的认识和理念都达不到要求,无法随这些政策有明确的认识,对很多行动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同时,信用社的老龄化也比较严重,新人才的补给速度远远达不到需求,也就导致了年龄结构的极度不合理。在缺乏专业人才的环境下,对于信用社来说,很难真正的发展起来,特别是风险预测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也就更增加内部控制实施难度,3.3.2 后备人才匮乏 (1)理论与实践不相融合。信用社所处的是金融行业,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要求员工拥有熟练的操作和应变技能来处理各种紧急状况,对于信贷和储蓄方面的新员工而言,他们可能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但是缺少实践能力,对基层的农户的状况和一些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在一些紧急问题出现时,对整个事件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深入的解决问题。(2)招聘的新员工无法为信用社带来新技术。一直以来,由于历史、机制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大多来自系统内部员工的家属,员工来源面窄、底子薄,加之在教育和培训工作上相对滞后,使员工整体素质一直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农村信用社在在招聘上的制度不完善,对应聘者的要求不高,招收到的员工专业程度不够,无法为信用社带来新生力。信用社在招聘时候给予的条件也不具有吸引力,没有特色,致使应聘者对信用社的岗位失去兴趣。(3)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经营项目和薪酬政策不如很多商业银行吸引顾客,知名度又不够高,对高质量的人才不具吸引力,特别是一些所处地理位置不佳的信用社,因而,导致人才衔接不上出现断链。即使增加了新生力,对于地处乡镇的信用社,这些员工无法吃苦,对一些基层工作产生反感,例如下乡,很多员工无法忍受乡村道路的颠簸和吃住的供给。总而言之,由于交通不便,工作环境等问题信用社人才的流失状况比较严重。在没有后备人才补给的情况下,没有高质量人才或者优秀的新生力进入信用社,就无法带来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内部控制机制就无法与其结合,就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就无法发挥设置这一系统的最初目的,内部控制也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即丧失内控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使其形同虚设。3.4 监督体制方面3.4.1 监督制度不健全在监督制度方面,信用社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方面,即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方面。在这两个原因中,主要是内部环境的影响占主要地位,内部控制监督是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后盾和保障,而对于信用社而言,监督制度还不健全。内控制度的各部门设置的并不科学,从基层角度看,很多监督部门接受工作任务分散,相互独立,缺少统一规划,难以协调。如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以及其他业务部门,分属上级和不同的主管部门指导,各自从上到下都有完整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得到的工作指令和任务一般都是单线的,各部门都是对自己的上级负责。鉴于上级和各部门之间尚未建立协调机制,基层行监督部门在履行职能时存在着各自为政,各行其职的现象。从被监督部门的角度看,这些部门协作作用的发挥并不突出,致使出现反复检查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还可能影响正常工作。而且,在检查过程中所取得的有些材料、信息资料的不对外公开性,监督者是分开保管的,相互之间无法建立联系,无法达成共识,致使内控系统很难实施。对于外部环境来说,由于各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农民的特殊政策和其他的外部因素的干扰,有些贷款和业务的处理本身就处于不规范的操作中,即使实施再严格和缜密的监督,也无法有效的监督内部控制。3.4.2监督制度实施困难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还存在着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或者根本无法落实的现象。在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中,总会有各种阻碍致使监控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只是走个场面。而这些阻碍包括由于管理层的政绩需求而虚报谎报、粗查略查、规避重点审查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信贷“三查”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中、会计出纳制度不能彻底执行会计准则等,这些因素都给内控监督的落实带来了抑制作用,弱化了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信用社的各个职能部门并没有紧密的联系和沟通,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因此,内部控制监督的频度和深度都不够,对决策和管理层的监督力度不够,往往事后检查居多,对事前和事中的预测和监督不够。在日常的工作中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畅,下级在处理业务时,发现或遇到问题,无法向上级反映问题,因而上级了解不到问题的深层原因,无法对其进行改革。另外,对内控监督的认识和意识也很重要,特别是管理层。信用社在实行监督检查职能的时候,负责人员是由上级委派,对本单位的工作不是很熟悉,领导层在考虑到业绩和升迁问题时就会隐瞒一些不利因素,使检察人员根本无法实行彻查,对内控实施带来了消极作用。在执行监督检查的时候,员工是否给予全面的配合是内控实施的关键,然而,有些员工根本没有意识监督内控的重要性,不配合,甚至设置阻力,这就内控的实施起了消极作用。4 解决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的对策4.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4.1.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加强内部原则的衔接度。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个概念,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只对单个部门进行控制而忽视整体的效应,只有每一个部门的内部控制规定相互制约,相互约束才能弥补控制系统存在的漏洞,才到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才能加强内部控制各方面的连接度,也就意味着加强了各个部门的协作能,方便于内部控制的实施。第二,内控规定优先于业务存在。在开发新业务之时,要做到内控先行,以便确保监管力度,规避风险。设立一个可以覆盖全部业务活动和操作,能够统率各项制度的处罚和风险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就可以为新业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再者,在更新业务时,也对内部控制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对新业务全面监管的需求,避免了内控制度只流于形式,难以与业务相匹配,而出现的虚设的情况。同时,在开展新业务时,随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第三,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大实施力度。内部控制是信用社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屏障,它也是信用社能正常运作的可靠保障。建立企业文化,从思想上将各阶级成员纳入到信用社的内部控制中去,任何人不能逃避。通过学习有关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而信用社的领导不仅增加自己的现代内控意识,还要帮助下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的研究 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