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HIV职业暴露预防手册.doc

    • 资源ID:4035872       资源大小:571.01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HIV职业暴露预防手册.doc

    目录一、艾滋病基本知识41、什么是艾滋病?42、艾滋病的流行现状?43、艾滋病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感染?44、什么途径不会传播HIV?45、怎样才能杀灭HIV?56、影响人体感染的因素有哪些?57、HIV是怎样破坏人体的?58、感染HIV有哪些临床表现?69、什么是HIV感染者、艾滋病人?610、HIV/AIDS的诊断标准是什么?711、什么是艾滋病相关综合征?812、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HIV?813、什么是HIV实验室检测?814、HIV实验室检测有哪些方法?815、HIV检测试剂有哪些?916、不确定结果是什么意思917、窗口期是怎么一回事?918、有哪些机构可做HIV检测?919、怎样治疗艾滋病?1020、抗病毒治疗药物有哪些?1021、抗病毒治疗方法有哪些?1022、如何预防艾滋病?10二、HIV职业暴露的危险1223、什么是HIV职业暴露?1224、HIV职业暴露的传染源有哪些?1225、谁有职业暴露感染HIV危险?1226、HIV职业暴露常见于哪些情况?1227、哪些情况不会发生职业暴露?1328、职业暴露后一定会感染HIV吗?1329、工作中怎样避免职业暴露?1330、有关职业暴露的情况有哪些?1331、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13三、HIV职业暴露预防1532、什么是普遍性防护原则?1533、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是什么?1534、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1535、为避免职业暴露应做哪些工作?1636、医务人员应怎样避免暴露发生?1737、外科妇产科医生防护要点是什么?1738、口腔科医生防护要点是什么?1739、护理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1740、实验室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1741、其他医务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1842、警务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18四、HIV职业暴露后处理1943、暴露后首先应做什么?1944、如何进行局部处理?1945、暴露发生后处理程序是什么?1946、职业暴露后应遵循哪些处理原则?1947、什么是及时处理原则?1948、什么是报告原则?2049、什么是保密原则?2050、什么是知情同意原则?2051、如何对职业暴露进行评估处理?2052、暴露后预防用药推荐方案是什么?2253、暴露后预防药物有哪些?2254、暴露后基本用药方案是什么?2255、暴露后强化用药方案是什么?2356、暴露后什么情况下考虑用药预防?2357、暴露源感染状态不明如何预防?2358、哪些情况暴露不会导致HIV感染2359、暴露后哪些情况感染风险较低?2460、暴露后哪些情况感染风险较高?2461、什么是暴露后HIV监测和随访?2462、暴露后如何知道自已是否感染?2463、为何对暴露后预防用药进行监测?2464、为何暴露后用药可预防感染?2565、什么是暴露后预防用药最佳时间?2566、暴露后预防用药疗程多长?2567、暴露后药物预防效果如何?2568、影响暴露后用药失败原因有哪些?2569、如果暴露者是孕妇怎么办?2570、暴露后用药有哪些不良反应?2571、预防用药在哪儿可以得到?2672、职业暴露后为何需提供咨询?2773、什么是艾滋病咨询2774、暴露后提供咨询主要内容是什么?2775、怎样向暴露者提供咨询?2776、向暴露者提供咨询的技巧有哪些?2877、咨询中怎样启发对方?2878、咨询中为何要强调保密?2879、被暴露者在生活工作中注意什么?2880、暴露发生后如何缓解心理压力?28五、附录301、有关案例30(1)某护士的职业暴露30(2)某门诊医生的职业暴露30(3)某警务人员的职业暴露30(4)某产科医生职业暴露处理过程31(5)某病理科医生职业暴露处理过程312、艾滋病治疗药物简介323、参考文献33 一、艾滋病基本知识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英文缩写为AIDS)是一种由于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而发生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所谓“获得性”,是说该病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是指人体内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机能发生了故障,从而使人体缺乏足够的抵抗力来保护机体健康;“综合征”是指由于免疫缺陷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艾滋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愈,也无有效的生物疫苗可以预防,病死率极高。2、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在首例艾滋病报告20年后的今天,艾滋病已成为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具毁灭性的疾病。自从艾滋病流行以来,已有6千多万人感染了这一病毒。目前艾滋病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第一死因。在全球范围内,它是第四位的杀手。截止2001年底,估计全球有4000万HIV感染者和病人,其中15岁以下儿童270万;2 48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488万。非洲是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最多的地区,而东欧和中亚是艾滋病流行增长最快的地区。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以来,截止2001年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30 736例,其中艾滋病人1 594例,死亡报告808例。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2001年的HIV感染报告人数比2000年同期增加58.0%,超过了专家们估计30%的增长速度。2002年底卫生部报告我国HIV感染人数约有100万例,这表明中国目前的艾滋病流行不仅仍在蔓延,而且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3、艾滋病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感染?HIV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脑脊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也有少量分布于乳汁、眼泪、唾液、尿液等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目前研究表明,人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感染HIV:性接触传播通过同性或异性的性行为传播,是HIV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球约80%的HIV感染者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感染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性行为中,肛交具有最大的传染危险,其次是无保护的阴道性交、口交等。血液传播HIV大量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中,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注射被污染的血液制品、移植HIV感染者或病人的器官、与HIV感染者和病人共用注射器、针头、使用不洁的医疗器具或理发、美容工具等,均可导致HIV的感染。经血液传播HIV视不同的传播形式而不同:经输血传播的概率为95%;共用静脉注射器传播的概率大于70%;针头刺伤皮肤传播的概率约为1:4001:300。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可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其概率大约为20%35%。受感染的儿童存活时间较短,50%大约在2岁前死亡,80%存活不到5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地区其传播概率有所不同,非洲大约为25%40%,美国和欧洲大约为15%25%。4、什么途径不会传播HIV?HIV不会通过空气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一起喝茶、共同进餐、共用工具或办公用具、共用马桶、公用电话、一起游泳等不会传播HIV,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5、怎样才能杀灭HIV?HIV的体外生活力弱,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不及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凡是用于灭活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都可将HIV灭活。HIV对热和化学试剂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0.2%的漂白粉溶液、0.2%的次氯酸钠、0.3%的双氧水、0.5%的来苏儿、75%的酒精处理5分钟即可灭活病毒;5630分钟即可将病毒全部灭活;pH值小于6或大于10的溶液,在10分钟内可灭活病毒。6、影响人体感染的因素有哪些?暴露于感染HIV的危险中,并不等于一定会感染上HIV。因为HIV是否感染人体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感染途径,其影响因素不同。性接触感染的影响因素增加HIV性接触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 多性伴 同性性接触(肛交) 性行为中的被动方 与月经期的女性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不使用安全套 同时感染其他性病 同HIV初期感染者、艾滋病人发生性行为等。血液途径感染的影响因素增加经血液途径感染HIV的因素有: 在HIV感染者感染初期和艾滋病晚期的暴露 开放性暴露 暴露时间长 暴露范围大 暴露后处理不及时、不恰当等。母婴传播感染的影响因素一些因素可以增加新生儿感染HIV的危险性,母亲方面的因素有: HIV病程进展较快 血浆病毒载量高 吸烟或频繁注射毒品。产科方面的因素有: 胎膜早破(超过4小时) 绒毛膜炎症 阴道分娩 产科的辅助操作(如使用产钳)等。新生儿方面的因素有: 母乳喂养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等因素。7、HIV是怎样破坏人体的?HIV进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辅助淋巴细胞(T4细胞或称CD4细胞),同时也侵犯人的巨噬细胞、骨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CD4细胞在维持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CD4细胞被破坏,也就直接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感染HIV后,随着时间的推移,CD4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会逐渐减少,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大下降,为各种病原菌的感染和癌症的发生打开了大门。8、感染HIV有哪些临床表现?根据卫生部2000年2月制订的标准,艾滋病临床表现可分为: 急性HIV感染期 无症状HIV感染期 艾滋病期。急性HIV感染期HIV进入机体后,一部分人会经历急性HIV感染期和无症状HIV感染期两个阶段。急性HIV感染期在接触HIV后约16周,其症状为非特异性,并且常在发生后14周内自然恢复。【临床表现】发热、出汗、乏力、肌痛、厌食、恶心、腹泻和无渗出的咽炎等类似病毒性感冒的症状,有时病人有头痛、怕光和脑膜刺激征。1/41/2的患者躯干出现皮疹,可以是斑丘疹、玫瑰疹或荨麻疹。少数病人可出现脑炎、周围神经炎和急性上行性多发性神经炎。体检发现有:颈、腋、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偶有肝脾肿大,个别有口腔食管溃疡或念珠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总数下降,血沉增快,嗜异性抗体试验阴性,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CD4/CD8比值大于1,但数周后即出现了CD4/CD8比值小于1。随着淋巴细胞总数的上升(主要是CD8细胞上升)可在外周血涂片中见到异型淋巴细胞。在感染HIV两周后,P24抗原在血清和脑脊液中可呈阳性,并持续数周至数月,直至抗P24抗体产生。无症状感染期一部分人没有急性HIV感染期,直接进入无症状HIV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时间长短与感染HIV的数量及类型、感染途径、免疫系统抑制的程度、营养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有关,平均约510年。艾滋病期经历了漫长的无症状HIV感染期后是艾滋病期。其临床表现可遍及机体每一系统,病人可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不规则低热、慢性腹泻、渐进性消瘦、乏力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组织胞浆菌感染,弓形体病及隐孢子虫病,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或肺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败血症、反复发生的疱疹病毒感染;并有神经系统病变和卡波济肉瘤、淋巴瘤等,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在艾滋病期,特别是晚期,体内CD4细胞计数<200/l,外周血中病毒载量高。病人可死于肿瘤和各种病原体的感染。9、什么是HIV感染者、艾滋病人?感染了HIV但又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或出现了症状、体征,不足以诊断为艾滋病者,称为HIV感染者。有证据表明,大约20%的HIV感染者在感染后5年内会发展艾滋病,约50%在10年内会发生艾滋病。在随后的病程中,随着HIV感染者出现渐进性免疫系统损害,会有更多的感染者发生艾滋病。但是,也有少数HIV感染者可以长期存活(病程无进展在10年以上)。出现了艾滋病期临床表现的HIV感染者即为艾滋病人。10、HIV/AIDS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按照我国2001年修订的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诊断标准如下:急性HIV感染 【流行病史】(1) 不安全性生活史(2) 静脉注射毒品史(3)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史(4) HIV抗体阳性所生的子女(5) 其它(如职业暴露或医源性感染史)【临床表现】(1) 发热、头痛、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3) 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4) 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5) 皮疹(6) 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1) 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2) 病人血浆HIV-RNA阳性【确诊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中的现象,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或仅实验室检查中的第一项就可确诊。无症状HIV感染【流行病史】同“急性HIV感染”。【临床表现】常无任何表现,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1) HIV抗体阳性,并经过确认试验确认(2) 病人血浆中HIV-RNA阳性【确诊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中的现象,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或仅实验室检查中的第一项就可确诊。艾滋病人【流行病史】同“急性HIV感染”。【临床表现】(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低热>1个月(2) 原因不明的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1个月(淋巴结直径>1cm)(3) 慢性腹泻>35次/日,且3个月内体重下降>10%(4) 口腔或内脏的白念珠菌感染(5)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6) 皮肤黏膜或内脏的Kaposi肉瘤(7) 活动性肺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8) 反复发作的疱疹病毒感染(9)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或出现痴呆(10) 巨细胞病毒感染(11) 弓形虫脑病(12)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13) 淋巴瘤(14) 败血症(1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或隐球菌肺炎(16) 青霉菌感染(17) 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实验室检查】(1) HIV抗体阳性,并经过确认试验确认(2) 病人血浆中HIV-RNA阳性(3) CD4+T淋巴细胞数<200/l【确诊标准】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并经过确认试验确认,或血浆中HIV-RNA阳性,加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即可确诊为艾滋病人。或在HIV抗体阳性并经过确认试验确认及血浆中HIV-RNA阳性两项中有一项阳性,再加CD4+T淋巴细胞数<200/l,也可确诊为艾滋病人。11、什么是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所谓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是由于HIV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但仅有这些症状尚不能称作艾滋病。因为人体的免疫功能虽已经遭到了破坏,但是还没有完全消失。这一相关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腹泻、盗汗、乏力等,间断或持续3个月以上;两个以上的非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56个月;体重下降10以上;伴有非致命性真菌、病毒及细菌等条件性感染。12、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HIV?人体感染HIV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从自我感觉和外表上无法确认是否感染HIV,只有通过检测HIV抗体才可了解是否感染。如果有人曾暴露于感染HIV的危险中,想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就必须到指定的机构做HIV抗体检测。检测方法分为初筛和确证试验,只有确证试验结果阳性才能判定感染了HIV。如果检测结果阴性,又不在“窗口期”内,则表明没有感染HIV。13、什么是HIV实验室检测?HIV实验室检测系指对人体血液、组织液、排泄物、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HIV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核酸和检测HIV抗体。14、HIV实验室检测有哪些方法?实验室检测HIV感染的方法有检测HIV抗体和检测HIV或病毒物质等。(1) HIV抗体检测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是目前临床和公共卫生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测HIV感染的实验室方法,而且也是敏感性较好的实验室检测HIV感染的方法。HIV抗体检测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 初筛试验:我国最常用的初筛试验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此外还有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和快速检测等。 确证试验:当初筛试验阳性时,为了避免假阳性,在初筛试验出现反应后,再作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或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SPIP)、免疫荧光CIFA等来确证。只有确证试验阳性,才能认为是HIV抗体阳性,才能诊断为HIV感染。除了检测血液外,国外一些生物制品公司现在已经研制出检测唾液和尿液中的HIV抗体的试剂盒,但我国目前临床诊断HIV感染还要求检测血液。(2)HIV病毒检测直接检测HIV病毒需要复杂的实验室技术,而且由于检测方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以及检测价格昂贵、费时等原因,直接检测HIV目前在我国主要用于研究的目的。在极少数情况下,如为了早期诊断感染HIV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的感染状况等,也可以应用病毒检测。目前有以下几种检测HIV或病毒物质的方法: 检测P24抗原:P24抗原是HIV的一种核心蛋白,在急性感染期及艾滋病晚期都可能在血中检测出来。但是其检测方法灵敏度不高(易受血清中出现的抗体影响而降低其敏感性),而且价格昂贵,所以不太常用。 病毒培养分离: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对感染者的外周血细胞进行病毒培养分离,细胞培养的专一性很强,不会出现假阳性,但其敏感性较差(病毒分离率仅为30%60),因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感染细胞存在才能培养和分离出病毒来,所以也不太常用。 检测HIV L1 RNA(病毒载量):病毒RNA数量高是病毒活跃复制的指标,检测病毒载量就是对HIV核酸的定量测定,可以测出每毫升血样中HIV核酸的拷贝数(一个HIV病毒颗粒含有两个拷贝)。这是国际上常用的测量血液中病毒含量的方法,可作为感染早期、抗体检测结果为不确定或抗体阴性者的辅助诊断。也常用于对治疗疗效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但是该检测方法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价格较贵(约千余元),在我国还没有广泛开展。15、HIV检测试剂有哪些?初筛用的HIV抗体检测试剂,必须是HIV-1/2混合型,经卫生部批准或注册,经过批批检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认试验为对初筛结果予以确定的检测方法,使用试剂应经卫生部批准或注册,并在有效期内。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条带免疫试验(LIA)及免疫荧光试验(IFA),其中以免疫印迹法最为常用。常用的免疫印迹HIV抗体确认试剂有HIV-1型、HIV-2型和HIV-1/2混合型,如用单一型的WB,先做1型再做2型测定16、不确定结果是什么意思不确定结果是指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认试验(WB)时,试验条带上出现了蛋白带型,但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的标准,这些带型尚不足以诊断为HIV抗体阳性。出现不确定结果,应建议其3个月后复查。如果复查结果阳转,表明受检者已经感染HIV;如果复查时条带全部消失,则为阴性结果,表明受检者没有感染;如果复查时条带没有变化或发生了变化但也不足以诊断为阳性,则应建议其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如果3个月后还不足以诊断为阳性,则应作为阴性对待。17、窗口期是怎么一回事?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逐渐产生HIV抗体。“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16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HIV抗体,但人体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HIV抗体可以检测出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不同个体对HIV的免疫反应不一,抗体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尤其对近期具有高危行为的人,一次试验结果阴性不能轻易排除感染,应隔23个月再检查一次。18、有哪些机构可做HIV检测?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的要求,只有经过专门审批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才能从事HIV的检测。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各级血站和血液中心、部分皮肤性病防治医院/门诊、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等,均有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各省、市、区其他的具体检测机构可通过以上单位进行询问。上述机构在提供HIV抗体检测的同时也提供有关艾滋病方面的咨询,包括热线电话、信函咨询和门诊咨询等。19、怎样治疗艾滋病?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彻底清除体内HIV,现有的抗HIV药物只能抑制HIV在体内的复制,部分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艾滋病的发生或减轻艾滋病症状,延长生命。在临床上,对HIV感染者/艾滋病人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详见下题内容)对机会性感染、肿瘤的治疗针对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损害而导致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而采用相应的治疗对艾滋病人也很重要,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命。其他治疗其他治疗包括免疫调节治疗、营养及支持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等。20、抗病毒治疗药物有哪些?目前临床用于抗HIV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分类常用药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AZT(又名立妥威)3TC(又名 益平维)DDI(又名 惠妥滋)DDCd4T(又名 赛瑞特)Abacavir(ABC又名 赛进)AZT+3TC(又名 双汰芝)AZT+3TC+ABC(又名 三协维)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NNRTIs)Nevirapine(NVP又名 维乐命)Efavirenz(EFV又名 施多宁)Delavirdine蛋白酶抑制剂PIIndinavir(又名 佳息患)。Saquinavir(又名 沙奎那维)RitonavirNelfinaviAmprenavirLopinavir/ritonavir(Kaletra)21、抗病毒治疗方法有哪些?(1)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就是根据不同抗病毒药物的组合原则,用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两类药物中的三种或以上药进行联合治疗,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us Therapy,HAART)即“鸡尾酒疗法”,因其与鸡尾酒配制形式相似而得名。(2) 间断疗法(STI):为了使患者恢复对HI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最后让免疫系统本身,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以及和免疫反应的协同作用来控制HIV,采用间断性的给药,使机体HIV病毒载量反跳,再次刺激免疫系统,维持机体对HIV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间断疗法。美国报告的间断疗法是在鸡尾酒疗法过程中,采用给药与停药间断进行治疗,比例约为2:1,努力方向是1:1或1:2,以减少长期服药的毒副作用及治疗费用等。但关于间断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尚未有定论,注意不要盲目的间断。22、如何预防艾滋病?艾滋病虽然目前无法治愈,但因其传播途径明确且易控制,对于一个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来说,要避免感染HIV并不困难。预防性传播(1) 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是预防HIV经性传播关键措施;(2) 提倡安全性行为。安全的性行为包括推迟第一次性交的年龄、采用非插入性交方式、减少性伴的数量、选择安全的性伴、使用安全套;(3)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使用。预防血液传播(1) 注射毒品可因共用注射器引起HIV传染,因此绝对不可尝试吸毒,已有毒瘾的人应戒毒,或不要注射吸毒,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2) 落实义务献血法,鼓励无偿献血,保证临床用血和血制品的安全。实行临床合理用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血制品;(3) 严格医院消毒制度,杜绝HIV的医源性传播;(4) 剃须刀、修脚刀和一些美容器械经常会使皮肤发生不易觉察轻微擦伤,因此,不要去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公共浴池等场所。预防母婴传播(1) 婚姻双方严格遵守性道德,互相忠诚;(2) 感染HIV的妇女应在接受医学咨询后决定是否怀孕;(3) HIV抗体阳性的孕妇应选择剖腹产;(4) 不论婴儿血液中的HIV抗体是否阳性,感染HIV的妇女不应哺乳。二、HIV职业暴露的危险23、什么是HIV职业暴露?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士、护理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24、HIV职业暴露的传染源有哪些?就医务人员而言,工作中常见的HIV暴露源包括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HIV的实验室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另外,因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内科、皮肤科、神经科、口腔科等)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所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25、谁有职业暴露感染HIV危险?美国曾进行了5次调查,1498名医务人员中,有666人有被针头刺伤或与病人黏膜直接接触史,结果3人发生职业感染;另有资料统计,到1997年6月止,在美国共有52名健康工作者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由此可见,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医生,护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工作人员,有关血库、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工作人员以及尸检人员等,有可能暴露于感染HIV的危险中。在我国,由于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少人认为在目前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下,自己不可能接触到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一些医院和医生或者因为担心经济成本增加,或因为怕麻烦而仍然延续长期形成的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不注意职业防护,这样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加。26、HIV职业暴露常见于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因为诊断、治疗或护理病人,接触并暴露于HIV传染源的机会较多。以下是常见的情况:(1) 外科或妇产科医生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割伤或被缝合针刺伤;(2) 口腔医生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拔牙或镶牙时,被病人的牙齿刮伤或被医疗器具损伤;(3) 护理人员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等。如国外曾报道2名护士在护理艾滋病人过程中,不小心将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脚背皮肤,分别在27天和45天出现HIV抗体阳性;(4) 血库或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被带有HIV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5) 尸检人员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尸检时,被手术刀割伤;(6) 血液透析人员的伤口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7)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血液或含血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的眼睛里。针头刺伤与HIV感染 被针头刺伤后是否会感染HIV主要取决于针头是否被HIV污染。如果这个针头被HIV污染了,就有感染危险。 感染可能性大小与针头的特性、刺伤的深度、针头上有无可见的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染源患者的感染阶段、以及被伤者的遗传特性有关。空心针头较实心针头感染的可能性大;刺伤越深、针头上被污染的血液越多,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感染的可能性就小;如作为感染源的病人在被刺2个月内因艾滋病死亡,被感染的可能性则大。 一般而言,针刺的平均血量为1.4L,一次针头刺伤感染HIV的概率为0.33%。(美国曾调查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约为6.4/万,显著低于医务人员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刺伤19%的感染概率)。27、哪些情况不会发生职业暴露?在医务人员的工作中,许多情况并不会直接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有感染性的体液或含有HIV的其他液体而发生职业暴露,因此也不会感染HIV。例如: 在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 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或汗液; 关怀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和他们谈话,握手。28、职业暴露后一定会感染HIV吗?美国对1498名从事艾滋病医疗工作的人员进行了随访,其中50%以上有割伤史或刺伤史,对105名经常护理、诊治艾滋病的医护人员的调查表明,其中82%的人有割伤史或刺伤史,但两项调查中均未见HIV抗体阳转者。就常见的职业暴露形式而言:(1) 皮肤刺伤并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后感染的危险性估计为1:4001:300;(2) 当深度损伤、损伤器械上见血、器械接触感染者的血管被传染的可能性增大;(3) 做为HIV传染源的病人在2个月内因艾滋病死亡时,接触者感染HIV的可能性增加;(4) 仅粘膜或皮肤暴露于感染的血液,而无局部损伤的情况下被HIV感染的危险性大约为1/1000或更低;(5) 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也和接触的血量及含HIV血中病毒载量有关;(6) 暴露后感染HIV危险性和接触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有关;(7) 如果暴露后急救处理措施得当,那么危险性则会更低。职业暴露于HIV后,存在感染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可是,如果医护人员缺乏艾滋病防护意识以及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的知识与能力,是完全有可能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29、工作中怎样避免职业暴露?HIV的生存能力相对较脆弱,它在空气中不可能存活很长时间。另外,HIV的传染性也相对较弱,如果被HIV污染的针头偶尔刺破皮肤,其感染率约为0.3。所以,只要医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加强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必要的污染,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感染上HIV的。30、有关职业暴露的情况有哪些?在职业暴露史上,最早报道的是通过破损皮肤接触血液传播HIV。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19811997年因职业暴露感染HIV的52名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暴露情况最常见的是针刺伤或割伤;另一项有关医务人员经皮肤或粘膜接触感染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在1300名被调查者中,4人HIV抗体阳性,其中3人有意外针刺史。美国52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统计污染源情况暴露途径利器类型HIV血液(47例)针刺或割伤(45例)中空针头(41例)HIV带血体液(1例)黏膜暴露(5例)破玻璃(2例)HIV其他体液(1例) 针刺黏膜(1例)解剖刀(1例)HIV病毒液(3例) 不清(1例)不清(1例)截止目前,我国也出现了很多职业暴露的事例,并有增多趋势,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和警务人员。北京地坛医院就曾先后收治过名护士及名警察,他们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表皮无保护接触而暴露于HIV感染者的血液;还有某医院在一次外伤急诊抢救中,6名医护人员均因无保护直接接触艾滋病人,或手术时因手套划破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液等。31、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已发生的职业暴露案例,多数是因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同时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于艾滋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经验不足,不少人甚至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艾滋病是传染科和防疫部门的事,自己不可能接触到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还有部分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工作中因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例如不戴手套做HIV实验室操作等,或担心经济成本增加,不注意必须的防护,例如在给艾滋病人治疗时不戴口罩、帽子,不穿工作服等,使发生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从而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三、HIV职业暴露预防32、什么是普遍性防护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33、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是什么?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内容:(1)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2) 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HIV、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推荐的规范消毒标准见下表:表 推荐的规范消毒标准温度()时间(分钟)蒸汽高温消毒11530121 15126 10134 3干空气高温消毒160120170 60180 30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使HIV灭活。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学灭菌。煮沸是有效的灭菌方法。已清洗过的器具应煮沸20分钟。化学灭菌法主要用于不能采用加热法灭菌的器具。以下三种常用的化学灭菌剂足以灭活HIV: 含氯灭菌剂,如漂白粉; 2%双氧水; 70%酒精。(3) 认真洗手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和主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净。(4)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5) 安全处置废弃物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34、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在医务工作中提倡普遍性防护原则,将医疗卫生人员接触到病人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程度,是预防因职业暴露而发生的HIV感染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与其它传染病相比,艾滋病的传染期长且不易发现传染源。感染者可在数月到数年甚至10余年后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当HIV感染者因其他原因到医院就诊时,不易被发现而成为潜在的传染源。第二,艾滋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很容易造成误诊,没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会将这些病人误诊为一般的感冒、

    注意事项

    本文(HIV职业暴露预防手册.doc)为本站会员(少林足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