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

    • 资源ID:4049118       资源大小:908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主讲人: 授课对象:全日制本科生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具体状况,了解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以及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较量的相关史实。2、深刻领会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及其原因。3、充分认识第三条道路,即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4、了解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重点:1、抗战胜利后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具体政治主张,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学难点:1、第三条道路,即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2、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和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的原因。本章作业: 参观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了解淮海战役的详细情况。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并以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视频材料等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提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从1931年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蹂躏,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建国,休养生息。但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究竟会怎样?这是我们本章即将学习的内容。本章内容有四节: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 国民党处于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希望在战后继续和国民党合作,进行和平民主建国,但是国民党蒋介石的内战方针已定,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最终未能阻止内战的爆发,被迫进行自卫战争。(导入第一节的内容)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提示:结合教材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主讲人将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标题做了一些调整,将“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这部分内容单列出来,并拟用1学时,讲述以下三个内容(如不用多媒体教学,下面隶书书写的内容为主板书):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战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导出下面的内容)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提示:讲述前首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对和平民主的强烈渴望,由此引出对抗争胜利后形势的分析和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提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体上而言, 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是有利于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目标的。(一)国际方面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提示: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形势总体上有利于和平民主主张的实现,体现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是违背革命潮流和民意的,为后面阐述国民党在全国失败的必然性做好铺垫。)1、帝国主义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提示:此处引导学生回忆,在中编综述部分我们讲过,战后,帝国主义阵营遭到削弱的情况,此处不必再详细讲,但应指出战后的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一枝独秀”,强调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目的:一是为了让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要支持者;二是为了“遏制苏联”;三是为了维护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在战后实施了“扶蒋反共”政策。这一点是不利于中国和平民主的。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力量得到大大加强。(提示:引导学生适当回忆中编综述部分的内容即可。)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蓬勃兴起,许多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都在为争取独立进行战斗或准备战斗。 总体上,国际形势是有利于中国和平建国的。(二)国内方面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国内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政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1、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他们的方案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资产阶级的方案。国民党的建国方案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的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其短期目标,是“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原因在于:其一,让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要支持者,以此稳定它的亚洲战线;其二,从“遏制苏联”这个总的战略考虑和反对人民革命的一贯立场出发,担心中国革命的胜利会对整个亚洲发生深刻的影响;其三,为了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即为了便于使战后的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场所。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预示着中国国内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将是不可避免的。2、以民主党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让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3、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他们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国内形势看,总体来说,中国面临着以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代表的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较量,人民要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曾经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逐步向新民主主义中国的目标迈进。因为,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中国共产党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这种愿望。同时,由于人民力量强大,加上其他条件,中国共产党估计,造成国共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党应当努力争取中国出现这种局面。为此,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二是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三是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当时,新政学系头目、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向蒋介石建议道:“可邀中共领袖毛泽东来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共商国是,如毛泽东来,则谈;若毛泽东不来,则是无视和平、失理之举。若谈得成,可迫使中共交出军队,若谈不成,则共产党是破坏和平。无论谈与不谈,我党均能争取时间,加紧部署,择机讨伐!”重庆谈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蒋介石在“假和平、真内战”策略下,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认为,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心思和,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同时,如果蒋介石一意孤行,准备内战的话,也可以利用谈判机会,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配合图片:“挥手之间”图片介绍:上图是毛泽东离开延安时,登上飞机,回身向送行的人挥手告别。提示:此处可以结合山城重庆人民得知毛泽东到来的消息以后激动万分,报称“整个山城沸腾了”,结合此张照片,体会毛泽东的豪迈的心情和气魄。然后插播视频资料“重庆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命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政协的协议规定要建立的中央政权体制相当于英国、法国的议会制和内阁制。这对于蒋介石的独裁政体是一种限制。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但是,这也意味着是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限制甚至否定,因此,政协决议最终不能被国民党政府所接受和执行。(三)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1、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来没有准备去履行政协协议。在1946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命令他的追随者对政协协议“就其荦荦大端,妥筹补救”。他以扩大内战的行动,使政协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方针是,先接收关内,控制华东、华北,而后进兵关外,以便独占东北。所以,它计划先在关内大打,而后在关外大打。待它认为相应的准备已经完成时,就全面彻底撕毁政协协议,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2、中国共产党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但是,考虑到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在争取和平民主的同时,共产党还领导解放区军民抓好减租、生产、练兵三项工作,作好了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随后发生的全面内战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中共代表团在返回延安时,代表团成员李维汉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国共谈判破裂了,但我党满载人心归去。”这是完全符合事实的。同时,经过努力,中国人民毕竟争得了将近一年的和平时期,这也为扩大和巩固解放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示:通过国民党的意图和行动说明内战爆发的必然性。)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了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同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并于当天下令于11月12日召开由它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次年3月,国民党当局限期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全面内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是极为严峻的。当时,国民党军的总兵力为430万人,它占有3.39亿以上人口、73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它不仅接收了100余万日军和数十万伪军的装备,而且美国还为它训练和装备了50万军队。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为127万人,装备基本上是缴获来的日军的步兵武器;解放区的人口为1.36亿,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而且是被分割、包围的,在物质上得不到任何外援。正是凭着军力和经济力的优势,蒋介石声称,这场战争“一定能速战速决”。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扬言,“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整个解决”中共领导的军队。提示:此处制作图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国共力量对比情况。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127万武器装备接收100万日军装备取得大量美式装备小米+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控制地区730万平方公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230万(小城镇、乡村和偏僻地区)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决定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认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二)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毛泽东说: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毛泽东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从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8座、歼敌29.8万人。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歼敌41万人。此后,国民党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提示:此处注意总结国民党在内战中由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由防御到重点防御的退却历程。)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和正确的作战方针,经过1年的艰苦作战,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提示:此处注意总结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防御到进攻的历程。)战局的发展,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速战速决计划,并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逃脱遭遇灭顶之灾的命运。(提示:此处简要介绍战争进程,不必详细叙述战争经过。)本节小结: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在总体上是有利于中国和平民主建国的,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建国进行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国民党却逆历史潮流而行,虽然在表面上与中共举行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但是暗地里却积极部署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不顾民意,悍然挑起内战的行径决定了它最终必然失败的命运。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提示:结合教材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节拟用0.5学时,讲述以下内容(如果不用多媒体教学,下面隶书书写的内容为主板书):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共产党在战后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被国民党所不容,内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内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打破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导出下面的内容)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可望休养生息的愿望,一意孤行发动了内战,在内战爆发初期,国民党在总兵力及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放战争第二年形势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共产党总兵力430373万127195万正规军200150万61100万机动性战线长,兵力分散机动兵力少机动兵力增加士气士气低落士气高涨1947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由于战线延长,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且士气低落,官兵中充满失败情绪。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因大量缴获而得到很大改善;由于不需分兵守卫后方供给线和城市,机动兵力大大增强。(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之不能持久的方针,中共中央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待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提示:简要说明选择大别山作为战略进攻目标的理由,并用地图展示战略反攻即跃进大别山的情况,并播放视频,大约4分钟。)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它们调动和吸引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左右于自己周围,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包括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谭震林、许世友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野战军,徐向前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等,也在同时加紧发起攻击,渐次转入反攻。同年夏季,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反攻,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局。人民解放军各个战场上的攻势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提示:此处的作战经过应略述,强调解放军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即可。)(二)“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的提出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因为这时,不仅老百姓不要蒋介石,就连上层分子(除了少数反动集团外)、中产阶级也不想给蒋介石抬轿子了,也要推翻他了。这个口号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和全国人民的斗志。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他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牢牢掌握党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必须十分注意政策和策略,注意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善于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必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加强组织性纪律性,以便把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地向前推进。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提示:此处着重说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纲领,赢得广大人民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支持。)(一)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早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实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即减租减息政策,以便前后联系。)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改革的热潮。(提示:此处可引导学生回顾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不同的土地政策,并可适当提前介绍解放后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变化。使学生对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完整、连贯的认识。)(二)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全国土地会议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了土地制度改革的热潮。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保田参军”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各地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成立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织,担负战争勤务。他们还广泛建立和发展民兵组织,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提示:此处应强调中共正确的土地政策对动员农民主力军的重要意义。)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提示:重点分析国民党丧生民心的原因,这实际上是对国共双方做一个客观的比较。)(一)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国民党发动内战使国民党遭遇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在政治上失去民心的同时,经济上也逐步走向崩溃。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失去民心)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其专制独裁方针严重违背战后人民要求民主建国的强烈愿望。二是其内战方针严重违背人民群众要求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三是国民党政府官员严重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四是加重征税,大发纸币,导致严重通货膨胀,民族工商业和人民群众生活陷入严重困境。(提示:此处绘制表格展示国民党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国民政府100元法币购买力的变化1937年2头牛1938年1头牛1941年1只猪1943年1只鸡1945年1条鱼1946年1个鸡蛋1947年1/3盒洋火(表格数据来源于美联社1947年7月24日上海电。)分析表格,从上述国民政府100元法币购买力的变化可以看出,到国民党逃离大陆之前,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的情况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抗战前到抗战后,物价上涨了1800倍,到1947年7月,涨了60000倍。1937年6月到1948年8月,法币发行量增加470704倍,物价指数上涨7255862(700多万)倍。(提示:此处可用假设的数据来讲述国统区通货膨胀的情况,例如,1937年1元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到1948年要用700多万元才能买到。)国民党当局的方针和行为,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在此情况下,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二)学生运动的高涨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严重的教育危机。1947年4月,全国共有专科以上学校192所,仅有在校学生11万多人。由于战乱,许多教师、学生吃不饱饭,饿得发慌。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运动”)。随后,这个运动迅速扩大到上海、杭州、武汉、广州等60多个大、中城市,学生罢课、游行同工人罢工、教员罢教等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到了一起。(提示:联系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突出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在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国民党当局加紧了对爱国民主运动的镇压,1947年10月以后,爱国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反抗斗争的浪潮。运动扩大到全国许多主要城市,并同其他人民群众的抗议斗争汇聚到了一起。(三)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提示:注意突出对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不仅是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更是需要全体革命的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和支持。)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夜,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去南京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1947年间,全国二十几个大、中城市中,先后有120万工人举行罢工。5、6月,“抢米”风潮席卷包括南京、上海、北平等40多个城镇。白天抢,夜里也抢,“弹压戒严都没有用,天天有死伤天天都要枪。”“抢米”风潮“几乎席卷了天下”。国统区的农民群众也不断掀起反抗国民党当局抓丁、征粮、征税的浪潮。仅1946年,就有10多个省300多个县的84万人参加了民变武装。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农村还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若干根据地。与此同时,台湾的二二八起义、新疆的三区革命、内蒙古的自治运动等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提示:注意总结从学生到工人、农民,从上海到台湾、新疆,蒋介石反动政府最终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之中。)这些事实表明,不论在军事战线上,还是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都打了败仗。据此,1947年5月30日,毛泽东指出:中国事变的发展,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为了建立一个和平的、民主的、独立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应当迅速地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本节小结:1946年6月底,国民党悍然挑起内战,虽然它在内战初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但是在共产党和革命人民的反击下,国民党经历了由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全面防御到重点防御的转变,直到最后全面失败。共产党在军事反击国民党进攻的同时,发动土地改革运动,为打败蒋介石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学生为主力的广大的国统区民主也积极展开人民民主运动,建立了反对美蒋的第二条战线,国民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之中。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提示:首先说明早在抗战时期、重庆谈判、政协会议期间,共产党就与民主党派有着友好合作的历史,本节结合教材和教学目的,拟用0.5学时,讲述以下内容(如不用多媒体教学,下面隶书书写的内容为主板书):一、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导出下面的内容)一、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提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到国共内战爆发前是各民主党派成立比较集中的时期,结合这一史实并简要分析其原因。)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诞生。黄炎培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不久,改由张澜为主席。民盟由6个组织联合组成。它们是: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亦称第三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以及青年党和国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为便于更多的民主人士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1944年9月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47年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5年10月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1946年3月、4月正式成立)及其他国民党民主派酝酿成立联合组织,宋庆龄表示支持。同年12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召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告正式成立。民革中央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黄炎培、胡厥文等当选为常务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945年12月,由文化、教育、出版工作者与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在上海成立,会务由马叙伦负责。中国农工民主党(亦称第三党)1828年,谭平山、章伯钧等酝酿成立中华革命党,并开始发展成员,开展活动。1930年8月,召开第一次干部会议,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当选为总干事(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1935年11月,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章伯钧任主席。此外,还有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等。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时,尽管参加民盟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跟随国民党跑了,但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在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政府”,他们在反对国民党炮制的伪“宪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是同共产党站在一起的。它们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提示:此处可将共产党与民主同盟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的团结合作、与国民党斗争的历史相联系加以说明。然后,延伸到现实中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及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他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工作。所有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总体来说,同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提示:首先设问“为什么第三条道路最终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一)第三条道路的主张提示:首先说明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正如周恩来所说,“其组织成分又常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一直包含到进步分子”,“而其中政治倾向又从君主立宪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由于内部存在不同的政治倾向,它们自身就不能不在克服某些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地求得进步和发展。民主党派中的一些中间人士曾经认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能用武力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也不能用武力推翻国民党,这就为实行中间路线(或称第三条道路)提供了千载一时的机会。周恩来在当时说过:“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机缘,客观上一时造成了他在全国的第三党地位,使他中间许多领导人物代表着中产阶级的想法,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中间路线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是真诚地希望中国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但是,它的力量过于软弱。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中间党派中的一些人所代表的,就是这个阶级要求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由于同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密切,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动员农民这个中国最广大的群众;由于他们主张进行和平的改良的合法的活动,不准备也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强有力的军队,不敢进行革命的斗争,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没有民主制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政治斗争中,不可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很大的份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把实现民主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让步这种幻想之上。(提示:此处可联系在上编综述部分讲到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来进行讲述。)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二)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国民党当局为维护其独裁统治,不仅反对共产党主张的人民民主主义,而且反对中间派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因此,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1、李闻血案国民党于1946年7月撕毁停战协议和政协决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和平民主运动进行血腥镇压。李公朴闻一多均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昆明民主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坚决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赞成共产党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与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多次呼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因此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与夫人外出,10时许回家路经青云街学院坡,被刺身负重伤,于次日凌晨5时逝世,临终时大骂“无耻”,高呼“我为民主而死!”7月15日上午,闻一多赴云南大学致公堂参加李公朴死难经过报告会,一出家门便被特务跟踪。会上,闻一多揭露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作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下午,又往民主周刊社举行记者招待会,表明了反独裁反内战的严正态度。会后,与长子闻立鹤返回西南联大西仓坡宿舍,距家门不远处,被暗藏的特务枪杀,当场殉难。闻立鹤身中数枪,抢救脱险。(提示:此处应指出李闻血案的本质在于国民党对民主的镇压和对独裁统治的追求,这是它最终民心尽失的主要的原因。)配合图片:李公朴和闻一多图片介绍:李公朴(1902-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年遭特务暗杀。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1946年遭特务暗杀。2、民盟被宣布为非法团体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同年11月6日,民盟总部被迫在上海发表公告:一律停止政治活动,总部即日解散。民盟被迫解散,宣告第三条道路的破产。新华社在为民盟被解散而发表的评论中说:“民主同盟是一个赤手空拳的组织,他们连一支枪也没有,并且不打算有,他们的凭借是言论、出版,而这样的武器也早已被蒋介石没收了。”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这就“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一位曾经主张走改良道路的中间人士后来说:“自由主义者虽多半希望采取渐进的改良的方法,但当他发现了统治者顽固反动,绝无改良希望的时候,他会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革命虽然要流血,为自由主义者所不欢迎;但它可能产生进步,也就不应为自由主义者所反对。”这是对第三条道路走不通的深刻认识和总结。(提示:再次联系联系前面讲述的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来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三)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中国民主党派是在斗争实践中不断进步的。1948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明确宣告,民盟“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会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表示“今后要与他们携手合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来。与此同时,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本会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自由、民主与和平。”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通过实际的教育,它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少林足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