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

    • 资源ID:4049380       资源大小:184.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总体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学重点: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关于三大理论成果;关于科学发展观教学难点: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授课方式: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学时安排:6教学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2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3这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2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并实现其民族化(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三、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五、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阅读资料:1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3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4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5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3年12月。江泽民:在邓小平逝世追悼大会上的悼词,1997年2月。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3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是什么?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各包括哪些?3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4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本章的教学也是为学生学习后面的革命理论、建设理论、改革理论,以及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等等做思想理论准备的。教学重点: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难点:关于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授课方式: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学时安排:4教学内容: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2、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3、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阅读资料:1开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境界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2)2、党的思想路线: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载唯实(2002(8-9)3、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6)思考题:1如何理解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5如何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教学重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条件;中国革命理论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几个问题;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特点;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授课方式: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学时安排:4教学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4三大法宝及关系(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阅读资料:1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3毛泽东:论持久战4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5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7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思考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重大贡献?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其历史经验,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时安排:4教学内容: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阅读书目:1周恩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3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4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5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同通常说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背景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个理论怎样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有何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授课方式: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学时安排:5教学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开拓与创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先进生产力的含义2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阅读书目: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8页。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16页。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辅导,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思考题: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主要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如何认识这一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教学重点: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授课方式: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学时安排:6教学内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述2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2)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2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坚持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统一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小康”概念的提出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及其特点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阅读书目:1、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2、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3、邓小平: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页。思考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包含了哪些含义?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长期性?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重点是什么?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明确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了解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在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主要方面。教学重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 “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难点: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授课方式: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学时安排:4教学内容: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改革的原则4“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3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要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2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3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外贸结构4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5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阅读书目: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2邓小平: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邓小平: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思考题: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的内容?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济制度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搞清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时安排:8教学内容: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引入市场经济(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和要求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3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性(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2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原因3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四)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1新型工业化道路“新”的内涵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行性(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1创新型国家的含义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任务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四)统筹区域发展1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2不同历史时期处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同方针3当前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针(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六)积极扩大就业1扩大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2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3必须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阅读书目: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思考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如何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与时俱进?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深刻理解党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教学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多媒体学时安排:8学时教学内容:一、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探索(一)建设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三)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1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2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特点和优点:2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和形式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2现阶段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形式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2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意义(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逐步建立完备的法制,做到国有所本、民有所依2要严格执法,并切实加强对执法情况的监督和检查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公民执法守法自觉性(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1必要性2措施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二)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4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5、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四)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教学案例:1、村民自治:“干部行不行,群众说了算”讨论村民自治如何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阅读书目: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江泽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解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阐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教学重点: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学时安排:6学时教学内容: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根本任务2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1指导思想 2基本方针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二)发展教育和科学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教学案例:1长沙文明城市创建纪实(上)2长沙文明城市创建纪实(中)3长沙文明城市创建纪实(下)通过案例分析:长沙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阅读书目: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江泽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06年9月14日。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教学重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教学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安排:6教学内容: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科学涵义1提出2科学涵义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表明了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3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要求4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需要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2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1积极促进社会和谐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7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阅读书目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6中共中央关于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题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是什么?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坚持和发展。教学重点: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时安排:2教学内容: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1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且开发了台湾2中国政府最早并长期对台湾行使主权3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4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意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重要发展(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阅读书目1周恩来关于香港问题,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3355页。2毛泽东关于台湾问题,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383页。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35页。4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5页,第3031页,第352页,第362页。5反分裂国家法,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思考题1如何理解实现完全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

    注意事项

    本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doc)为本站会员(少林足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