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分类
办公文档
研究报告
论文
工作总结
合同范本
工作计划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工作报告
党团相关
幼儿/小学教...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资格/认证考...
管理/人力资...
经济/贸易/财...
建筑/环境
金融/证券
医学/心理学
汽车/机械/制...
研究生考试
通信/电子
生活休闲
资源专题
办公文档
网站新闻
网站专题
会员广场
网站公告
书签
分享
/ 4
下载费用:
15
元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论文
>
毕业论文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丰富学生的情: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doc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丰富学生的情: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doc
高中语文论文 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 【摘要】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大的身心压力,使许多学生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情感趋向单一化、偏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借助教师、教材、情境及随笔等平台,将学生培养珍爱自然、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鲜活的人。 【关键词】丰富情感 课堂教学 支点 教育是一项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心灵大工程。语文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要,努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心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学生情感丰富起来了,才能更好地体现“前言”部分开篇明义地强调的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公民的“语文素养”和“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上发挥作用。语文教学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为着力点,构建情感的平台,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真情、热情、激情”的鲜活的人,让他们更好地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进而欣赏其他形式的生命,让他们的生命首先充满情感其次才充满成就。为此,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心理研究成果一再表明,人的发展和成功离不开情感的功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面对浩荡无垠的知识宝藏,身临七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心灵深处,倘若还是“波澜不惊”,心如静水,是很难做出大的成就,很难“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情感丰富起来了,集体、社会就会有更大的凝聚力,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就会有更大的推动力和生命力。 2、从学生学习语文来看。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外延,学习语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学习生活、学会生存。体味生活,感悟美好,需要丰富的情感;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需要丰富的情感;从生活收获人生感慨,从社会收获人间真爱,需要丰富的情感。解读作品,要披文入情,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靠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欣赏作品,体味作品语言“一枝一叶总关情”,实现读者、作品、作者的对话,达到文章情、教师情和作者情的“三情”合一,靠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学生在语言的表情达意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未成曲调先有情”,缺乏了情感,学生的语言表达定是干巴巴的缺乏磁性的文字或声音。同时,学生学习语文,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锁定目标,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非有“一往情深”的情感不可。 3、从当前学生现状来看。“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目标,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进行理性分析。”其结果便是:学生情感家园的荒芜和对生命的漠视。再者,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大的身心压力,使许多学生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情感趋向单一化、偏激化。有人曾说,当前的中学生是伴随电视、电脑长大的。虚拟环境,使他丧失了许多真情;电子游戏使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打斗杀敌”中寻找快意,对于本该情感如同鲜花般争奇斗艳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应该”的年代,人性中美好的同情、宽容、赞赏等情感急需在中学生中培养。 二、语文学科为丰富学生的情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人文所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完善,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正是通过语文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生活,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从而开发自我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可以说,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下情感的底蕴。其次,丰富学生的情感是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三条提出“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第七条提出“阅读注重情感体验”,在阶段目标的阅读方面都提出在诵读优秀诗文和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写作方面,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再次,语文教材的内容也为丰富学生的情感提供了保障。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材,它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人文性强的文章组合而成,这些文章不管学生自学也好,还是教师教学也好,都是丰富学生情感的好帮手。最后,语文学科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为丰富学生情感提供了多种渠道。语文教师在教材设计上抓住教材中的“动情点”“兴奋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引起教学共鸣,丰富学生的心灵。 三、语文学科怎样丰富学生的情感 (一)利用教师“情源”,引发共鸣,借教师丰富学生情感 首先,语文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对学生怀着真诚的感情,主动与学生亲近,学生才能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当学生倾诉内心烦恼与快乐之时,千万要真心倾听。有时,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温和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都可能激发学生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激起情感的层层涟漪。其次,语文教师必要时能在学生面前流露喜怒哀乐,坦露真情。许多时候,语文教师喜上眉梢,学生会心花怒放;语文教师对坏人坏事,怒不可遏,学生也会群愤填膺;语文教师愁眉苦脸,学生会帮教师“拔开云雾见红日”。几年下来,往往是语文教师的情感就是班上许多同学的情感,真是“润物细无声”,“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利用教材优势,突出“动情点”,借教材丰富学生情感 正由于中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人文性强的文章组合而成的,所以对教材的处理,从“情”出发,往往可以“牵一情而动全篇”。学生也因“情动”而“辞发”。首先,学生对文章的“情动”,始于感性和直觉。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学生,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有一位教师曾这样教过语文:课前八分钟,让学生自学课文,将自己不知道又很想知道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探讨好一个问题擦掉一个问题。这种“问题解答法”很受学生欢迎,是由于它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学”情。其次,要抓住教材的“动情点”。如一位教师执教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当他分析至“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实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的尸骸为证”时,全班“动情”:为一位天性善良、温和、美好的女性动情,为一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进步学生动情,为一位临危不惧、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动情,更为这“似人非人”的社会深感愤恨。 这一“情”的牵引不仅使学生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明辨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 (三)利用教学契机,设置情境,借情境丰富学生情感。心理学认为,情境对人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语文教学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会引起学生的健康的情感体验。设置形象氛围的情境,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扪其形,从而神游其间,情牵其中。电化教学、多媒体应用,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设置情感氛围的情境让学生爱憎分明,褒贬恰当,嬉笑怒骂,酣畅淋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增志曾智,读书做人。设置争辨氛围的情境,让学生活泼活跃,自强自信,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潜在的情感能量。设置认识氛围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智力和情感背景,让他们在知识的原野上驰骋,学其所学,习其所习,体味求知的乐趣。如教毕淑敏《我的五样》一文,可根据课文设置这样的情境:写出你认为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然后按照顺利,依次删去其中四样,留下你最后一样最爱,然后让几位学生说说删去或保留的理由。通过活动,学生都深切体会到当生命只剩下最后“一样”时,才知道什么是生命中的真爱,并且该如何去珍惜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 (四)利用心灵流露,及时反馈,借“随笔”丰富学生的情感 “作文是学生精神家园中有生命的、鲜活的、独特的灵奇建构。”当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味生活,感受美好时,那么,他们笔下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也就具有了磁性、灵性和活力,凸现出心灵的内涵。我们语文教师要精心呵护好这份美好,守望好这块精神的家园,并让它草长莺飞,鸟语花香。面对学生一周一篇的倾吐心灵随笔,我每周一收上来周二就反馈,尽量多地找出随笔上的“闪光点”,加以发扬光大。一位名叫杨佩佩的高一学生在随笔《久违了,心头的阳光》写道:“我一直是个争强好胜的女孩,在小学、初中时,我不容人家比我好……进入高中,我成绩一落千丈,成了班里倒数几名差生,我失去了信心,无力再竞争,再拼搏,我怕,我羞愧。竞选班干部,我连想也不敢想……”我知道后,找她谈心,并把她的随笔读给同学听,引起了共鸣。在紧接着的随笔中,她写道;“有一天,我突然被大家推选为组长,我大吃一惊,怎么会提名我,我不敢看同学们对我的反应,……我当上了组长!一股自信如阳光照亮了我黑暗的心头。久违了,我的自信,我的阳光!在丰富了一位学生的情感的同时,也丰富了一大片同学的情感。情感是“星星之火,可心燎原”。 劳凯声教授说得好:“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的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的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合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着眼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要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诚美好,首先从丰富情感做起。“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铁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更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倘若皆能如此,那么,语文教学将是学生一种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学生每一次语文学习都是一场愉快的约会,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就丰富了情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张建师著 3、《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学习》编辑部编 4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长时间未打开,您也可以点击刷新试试。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元
0人已下载
下载
加入VIP,免费专享
还剩
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举报
版权申诉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立即下载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 教学 论文 丰富 学生 语文 课堂教学 支点
三一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ta的资源
更多>>
【工作计划】20XX-20XX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docx
【工作计划】2018招商引资工作计划三篇.docx
【工作计划】2018机关党建工作计划.docx
【工作计划】2018机关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docx
【工作计划】2018汽车配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docx
【工作计划】2018每月党务工作计划表.docx
【工作计划】2018画册设计工作计划样本.docx
【工作计划】2018文艺部个人工作计划书.docx
【工作计划】2018村工作计划例文.docx
【工作计划】2018白酒销售工作规划书.docx
【工作计划】2018社区文明创建计划.docx
【工作计划】2018秋季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书.docx
【工作计划】2018社区文体宣传工作计划.docx
【工作计划】2018秋季学校安全工作计划.docx
【工作计划】2018环卫处工作计划.docx
【工作计划】2018社区反腐倡廉工作计划【三篇】.docx
猜你喜欢
漫话英语词汇记忆方法.ppt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ppt
如何帮助员工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ppt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
如何应对焦虑症.ppt
第16章 Flash绘制图形和编辑对象.ppt
如何建立销售同理心.ppt
如何开展医学免疫学设计性实验.ppt
第16章excel数据的筛选和排序.ppt
如何开心快乐的学习.ppt
如何当好班组长(专题培训-抽样检验)修订.ppt
第16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pt
第16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ppt
第16章国际货物运输.ppt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康复治疗师.ppt
第16章抗精神失常药.ppt
第16章急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ppt
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ppt
第16章教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ppt
如何才能做个现代医学范畴的.ppt
第16章管理零售、批发和市场后勤.ppt
如何护理种植牙.ppt
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ppt
如何护理脑发育不全孩子对恢复好.ppt
如何指导医疗机构的三合理工作.ppt
第16讲 圆锥曲线的定义、 方程与性质.ppt
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F.ppt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ppt
第16课《社戏》课件1.ppt
第16课《纸船》泰戈尔.ppt
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ppt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丰富学生的情: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doc
链接地址:
http://www.31doc.com/p-3976928.html
当前资源信息
爱问知识人
编号: 20191011092525430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
大小: 42.03KB
上传时间: 2019-10-11
相关资源
PID温度自动控制设计PPT.ppt
NET共享网站论文PPT.ppt
MP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ppt
MBA硕士毕业论文指导.ppt
JAVA实现RSA加密文件的毕业论文答辩PPT.ppt
java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pdf
PLC简介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doc
PLC编程控制机械手 毕业设计.doc
PLC的自动送料小车 毕业论文.doc
PLC的控制优势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doc
PLC的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论文.doc
相关搜索
高中语文
教学
论文
丰富
学生
语文
课堂教学
支点
举报类型
广告或垃圾信息
课件
2016
人教版
译文浏览
阿特拉斯出版社
萨马达尔出版社
2008年
2009年
其他出版社
恒达维文化教育出版社
专家导读
新华社
2017
教案
色情、淫秽、低俗信息
反政府、反人类、反社会等反动信息
学案
作业
科技资讯
人民出版社
2010年
2011年
平台技术
素材
散布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信息
侮辱、诽谤等人身攻击信息
2012年
2013年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信息
提示
收起
在线客服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展开
QQ交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