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关于人才工作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XX集团始终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人才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不断夯实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全局性谋划,纵深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新集团重组以来,XX集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企业人才工作,致力于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员工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XX集团根据人才工作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充实集团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2、长和总经理任“双组长”,重大人才事项及时提交集团党委会研究,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人才工作,不断完善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研究制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等制度规定,明确总部部门和权属单位责任分工,每年确定人才培养引进和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等工作任务,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层层压实人才工作责任。高标准组建集团教育培训基地。2020年8月25日,集团教育培训基地正式揭牌。这所20万新集团人的“最高学府”,以“助推战略、催化变革、培养干部、储备人才、萃取经验、传播文化”为目标,倾力打造引领新理念、培育新力量的“将军
3、摇篮”,培养干部、储备人才的“训练营”,是全方位推动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该基地大胆探索出的一整套具有集团特色的干部人才培养思路,为新集团育才用才按下了快捷键,高素质人才队伍总量持续扩大,人才引领作用不断显现。先试先行,成立全国第一个精益管理培训中心,探索精益化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在方案整体设计、课程研发、师资培养、应用教材编制等方面对“复合型精益化人才培养”课题进行共建共创,探索精益化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内部人才市场,打造“缓冲、优化、待岗、共享”四大人力“资源池”,促进人才交流、劳动力置换,加大现有员工盘活力度,提高人力资源效力。同时,配套开发内部人才市场信息化
4、共享服务平台信息系统,从PC端平台、移动端窗口满足内部人才市场需要。系统性施策,打造“高精尖缺”战略人才队伍。XX集团聚焦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充分发挥党管人才政治优势,广泛凝聚人才驱动创新、人才引领发展、人才成就事业的共识。围绕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及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通过与国际知名团队、国内一流大学合作,初步构建起“管理人员、党员干部、基层员工”三大人才培训体系,以人才引领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与华为公司签订管理培训框架协议,在培训业务上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至今,通过聚焦新集团战略重点、贯彻新集团变革理念,量身打造适合新集
5、团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课程和定制化教学,对干部人才变革思维进行训练、管理效能进行提升,进一步开阔视野、转变思路。项目通过“小班制教学、立体式研讨、平台化促学、实战化演练”的全新培训模式,实现“训”和“战”、“学”和“用”的有机结合,为全面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打牢基础。制定技术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科技揭榜制项目管理办法,加强与国内行业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重大课题技术攻关,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技术人才的创新活力得到激发。深入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大师工作室创建、“五小”创新等活动,强化岗位练兵、传承技术工艺、培养集团工匠、促进小改小革,技能人
6、才的能力素质得到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先后建成专业突出、作用发挥显著的各级各类技能大师工作室10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9个、全国煤炭行业级20个、地市级21个、集团级38个。另外,还有12人获评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平台首席讲师称号,并受邀入驻“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育平台”,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展示大师风采,传承大师技艺,有效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品牌带动效应。近年来,XX集团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突出“高精尖缺”,积极引进和储备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积极参加“人到XX好风光”人才宣传周活动,2021年引进1名北大硕士研究生入企工作;市场化选聘紧缺专业管理人才,在财务金融法律等岗位面
7、向社会市场化公开招聘5名中层管理人员。制定柔性引才暂行办法(试行),让人才为我所用、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政策化保障,创造尊重人才的优质环境。人才的成长、才干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集团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形成新机制、新导向。积极给人才成长发展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先后制定下发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职工教育培训方案,构建起员工能力提升范围全覆盖、能力需求全覆盖、发展阶段全覆盖的能力提升工作体系。搭建员工成才平台,有序开展特殊工种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和后备人才。进一步加强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日常指导和管理,健全完善创建、管理、考核制度,定期对各级技能大
8、师工作室建设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实施效果好的工作室进行奖励,对不符合要求、运行停滞、产出不达标的工作室取消称号,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制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每名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1名专家,及时了解掌握专家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青年人才是党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青年人才工作对于确保集团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持续开展“青马工程”。自2021年开展“青马工程”以来,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结合实际,细化优化“青马工程”实施方案,健全完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
9、淘汰退出机制、跟踪培养机制,逐步完善培养体系。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广泛传播、加强青年骨干培养实践探索、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集团公司培养了一批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人才队伍。持续搭建青年成长成才平台。积极推荐优秀“青马工程”学员、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突击队成员等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参加“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振兴杯”计算机程序员竞赛、中国煤炭学会青年科技奖申报、XX省青年志愿者大赛等活动,为团员青年走出去、见世面、长本领提供机会和平台。持续深化“1+3”导师带徒工作。结合集团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运作模式、突出
10、工作重点,在之前为一名徒弟分别确立一名技术导师、一名业务导师和一名人生导师的基础上,着重遴选一批职业道德水平优良、专业水平过硬、讲政治、懂经营、善管理的业务骨干作为导师,细化工作方案,完善考核办法,并以“有理想、敢担当、能成事”为目标进行学徒培养。持续巩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按照“重基层、以奋斗者为本,重实践、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先后建立井下高校毕业生选拔培养、挂职锻炼机制,共2807名在井下连续工作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被选拔为相应业务技术序列职级或操作技能序列职级进行培养,遴选61名不同专业毕业生挂职新岗位,优化干部成长路径,畅通干部成长渠道。下一步,XX集团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
11、决策部署,结合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汇聚新优势。党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一、背景和意义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其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赛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报告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
12、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2019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
13、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有助于在大众心里播下崇尚真善美的思想火种,指引、规约和激励人们积极创建美好生活,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道德理论、道德
14、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传统美德指从中国悠久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时代影响性且有利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和
15、后代成长发展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它不单包含五千年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亦包含“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它能有效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所以中华传统美德是从中华文明之中孕育而来,可以被后代传承且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一种优秀道德遗产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看,即“治国”,其表现有“忠、廉、公、正、庄、节、笃、厚、实、恒、明”等特点。在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传统美德倡导忧国忧民、公忠体国、抗暴御侮等。从社会层面看,即“平天下”,其表现有“义、礼、宽、敏、惠、”等特点。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美德倡导见义勇为、贵和乐群、团结友善等,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家庭层面
16、看,即“齐家”,其表现有“孝、慈、谦、敬、勤、俭、让、恭”等。在处理各种家庭关系方面美德倡导勤俭持家、孝敬父母、亲善邻里等。从个人层面看,即“修身,其表现有“智、勇、信、节”等。个人在自我提升时应遵循传统美德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个人气节。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这四者紧密相交、不可分割。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传统美德是学术化规范特征和政治意识形态特征并存;是阶级特性与全民特性并存;是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并存;是历史性和现实性并存。传统美德具有伟大的主体包容性、广远的立体开放性、深层的本体继承性。所以传统美德作为传统道德中的精髓,其具有传递性和恒久性、时代性和序列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