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变态心理学王凤华.ppt

    • 资源ID:2114190       资源大小:3.12MB        全文页数:14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变态心理学王凤华.ppt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面授班,王凤华 嘉兴学院医学院 嘉兴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zjwfhhotmail.com,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七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学习内容,定义: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也称为异常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临床医学的分支 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等 干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等 特点及影响因素,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异常心理,心理,生物,社会 文化,心理学模式,心理动力学模式 行为的模式 人本-存在主义模式,基本观点:许多行动不是意识选择的结果,而是受到潜意识的、内部力量的驱动。这种力量反映了我们的童年经历和家庭关系。 (潜意识决定论) 异常行为是源于早期的创伤经验和亲子关系,是对潜意识和无法控制的冲动的反应。(童年决定论) 性决定论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现代心理动力治疗师关注病人当前生活,尤其是病人的人际关系。,客体,本我(Id):生物层面。 自我(Ego) :心理层面。 超我(Superego) : 社会层面。,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本我欲望和争取符合超我标准间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保持平衡。 “自我” 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心理学模式,心理动力学模式 行为的模式 人本-存在主义模式,行为是从过去的经验中习得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或模仿的原理实现。 心理障碍的症状是习得的非适应性行为,或者是由于缺少可以习得的适应行为。,心理学模式,心理动力学模式 行为的模式 人本-存在主义模式,人本主义认为,人都有达成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当这种驱力受到干扰,可能产生异常的行为。 存在主义认为,心理障碍是因为一个人逃避人生的责任所致。,第二节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及其区分,一、标准化区分 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一、标准化的区分,医学标准:病理变化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可靠根据。 统计学标准:远离标准值,“异常”。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内省经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社会适应标准: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 道德规范行事社会适应性行为。,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判断是否有精神病),(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同一性)原则 -如: 幻觉、妄想、无自知力、丧失现实检验能力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如无明显外因,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要怀疑此人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感 知 障 碍,思 维 障 碍,注意 记忆 智能 障碍,精 神 运 动 性 抑 制,精 神 运 动 性 兴 奋,意 志 减 退,意 志 缺 乏,意 志 增 强,程 度 变 化,性 质 改 变,脑器 质性 损害,自知力 障碍,(一)感觉障碍 (二)知觉障碍 (三)感知综合障碍,一、感知障碍,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 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一) 感觉障碍,1.错觉 2.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二)知觉障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 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1、错觉,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根据感觉器官: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 根据幻觉体验: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2、幻觉,(1)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2)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觉。如见到闪光,火花等。幻视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 (3)幻嗅:患者嗅到的异味感。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也有时可见。 (4)幻味: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幻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5)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常异常感觉。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内脏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2、幻觉_根据感受器官分类,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出现于客观空间,患者通过感觉器官能感知到)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 鉴别要点:幻觉的来源部位、患者感知的途径。,2、幻觉_根据幻觉体验分类,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 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回响或思维化声: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思维鸣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2、幻觉_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类,视物变形症: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 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窥镜症: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一日之内多次窥镜。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3.感知综合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 (二)思维内容障碍,二、思维障碍,1思维奔逸 2思维迟缓 3思维贫乏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5破裂性思维 6思维不连贯,7思维中断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9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 10病理性赘述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12语词新作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一)思维形式障碍,1.妄想 2.强迫观念 3.超价观念,(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特点如下: 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1妄想,(1)关系妄想 (2)被害妄想 (3)特殊意义妄想 (4)(物理)影响妄想/被控制感 (5)夸大妄想,(6)自罪妄想 (7)疑病妄想 (8)嫉妒妄想 (9)钟情妄想 (10)内心被揭露感,1妄想-按主要内容归类,(1)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a.突发性妄想;b.妄想知觉;c.妄想心境 (2)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1妄想按妄想起源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包括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意向等。强迫观念常伴有强迫动作。 强迫性思维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 -强迫性思维:a.自己的思维;b.有反强迫特点; c.痛苦; d.强迫症. -强制性思维:a.非己的思维;b.无反强迫; c.无痛苦; d.精神分裂症.,2强迫观念,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其发生虽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患者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并且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行为。 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3超价观念,(一)注意障碍 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时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 -注意减弱 -注意狭窄,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二)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 2.记忆减退 3.遗忘: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心因性遗忘 4.错构 5.虚构: -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同时出现记忆减退(特别是近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三)智能障碍 1.精神发育迟滞:指先天或围产期(怀孕满28周后到产后7天)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致病因素有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等。,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三)智能障碍 2.痴呆:是一种综合征(症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痴呆是脑器质性的。 -假性痴呆: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由心理应激(精神创伤)引起,预后较好,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心理与行为变化)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自知力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 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有自知力、无自知力障碍)。 精神病患者在疾病初期也可以保留部分自知力,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丧失或无自知力(自知力障碍)。,四、自知力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一)情感高涨 患者经常面带笑容,自诉心里高兴,就像过节一样。精力充沛,内心充满幸福感,睡眠减少,爱管闲事。自我评价过高,自负自信,流于夸大,可有夸大妄想。有的情感高涨患者易激惹,情绪容易波动情感高涨时患者的动作行为有感染力。 躁狂状态(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二)情感低落 患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或愉快感 ;精力不足,易疲劳。喜欢安静独处。可有自卑、自责、自罪妄想;自杀企图和行为;失眠(或睡眠过多),食欲改变。 抑郁状态:思维迟缓、情感低落、动作减少同时存在。 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三)焦虑 患者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恐惧,即使多方解劝也不能消除其焦虑。常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患者常常有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四)恐怖 正常人面临危险处境时也会出现恐怖这一情绪反应,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某些患者遇到特定的境遇或某一特定事物时,随即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情,患者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这种恐怖的内心体验。脱离这种特定的环境或事物时,紧张恐惧的心情随即消失。多见于恐怖症。,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一)情绪迟钝 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感(例如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逐渐受损,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二)情绪淡漠 指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三)情绪倒错 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或是患者的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一) 情感脆弱 (二)易激惹 (三)强制性哭笑 (四)欣快,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一、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尽相同。 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头蛇尾”,做事有始无终,结果是一事无成。 被害妄想的患者受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所谓的证据或到处控告等等。,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二、意志缺乏 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严重时患者甚至连自卫、摄食及性本能都丧失。 病人对此既缺乏自觉,也完全不能意识到它是不正常的,因此,对此毫不在意。 这类症状常与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同时出现,构成精神分裂症常见的基本症状之一。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或晚期阶段的精神衰退,也可见于痴呆患者。,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三、意志减退 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这常见于下列两种情况: 抑郁状态患者:并不缺乏一定的意志要求,但感到自己做不了或因为情绪低沉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因而不想做。病人对自身的变化一般能意识到,自知力可能部分存在 。这类症状常见于抑郁症,并构成该病的三主症(思维迟缓、情感低落、意志减退)。 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病人对此既缺乏自觉,也完全不能意识到它是不正常的,因此,对此毫不在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或晚期阶段的精神衰退,也可见于痴呆患者。 二者区别要点:有无动机、自知力、内心体验、疾病诊治方案,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四、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患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患者的动作、行为增多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患者的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青春性兴奋)或紧张型(紧张性兴奋),也可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一)木僵 指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的抑制状态,大小便潴留。由于吞咽反射的抑制,大量唾液积存在口腔内,侧头时顺着口角外流。 如果患者的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明显减少,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消失的地步,则称之为亚木僵状态。 -紧张性木僵: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抑郁性木僵:抑郁症 -心因性木僵:心因性精神障碍 -器质性木僵: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四种木僵状态的病因、治疗、预后各不相同,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二)违拗 主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 被动性违拗:患者对别人的要求不做出任何行为反应。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三)蜡样屈曲 患者不仅表现为木僵状态,并且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被放在一个很不舒服的姿势,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像蜡塑一样维持不动。 空气枕头:如果将患者的头部抬高,做出好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可以很长时间内保持不动。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四)缄默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但有时可以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通过写字与别人进行交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和癔症患者。 (五)被动性服从 患者被动地服从医生或其他人的命令和要求,即使是完成别人所要求的动作对他不利,会使他难受,患者也绝对服从。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六)刻板动作 指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七)模仿动作 指患者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症候群: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有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言语、刻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等精神症状中的几个症状,是紧张症性综合征(紧张性综合征)的一部分 紧张症性综合征(紧张性综合征):紧张型木僵和紧张性兴奋单独或交替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八)意向倒错 指患者的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患者的行为活动无法为他人所理解。例如,患者吃粪便、喝尿、喝痰盂里的脏水等。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九)作态 患者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动作、步态与表情。例如,做怪相、扮鬼脸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十)强迫动作 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些动作完全没有必要,并努力设法摆脱,但徒劳无益,为此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多见于强迫症,也可作为强迫状态的一部分见于精神分裂症。 如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迟滞,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第七单元 癔症,常用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1.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编写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TR) 2.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 3.我国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参考以上两种分类和诊断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一、精神分裂症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精神活动不协调 不能区别现实和想象 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感知觉障碍 -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 思维内容及思维形式障碍: - 妄想:最常见的为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 - 被动体验:如思维扩散、思维被夺、思维插入、思维中断 - 思维联想障碍:常见的如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新作 - 思维贫乏:语量贫乏,缺乏主动性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或“否”,很少加以发挥 情感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淡漠 意志与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活动减少、卧床、不知料理个人卫生 -紧张综合征: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或交替出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偏执型:占50%以上 青春型:占12.5% 紧张型:占11% 单纯型:占比例为14% 其他类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残留型,精神分裂症类型,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起病较慢,发病多在青壮年和中年。一开始表现多疑敏感,渐发展为妄想,内容荒谬离奇,有时伴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幻听最为常见。幻听内容与妄想往往紧密相关,其情感和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支配,多疑,伤人或自伤。 认知行为和情感一般不受影响。无紊乱的语言或是情感淡漠,且比其他类型的精神分裂预后相对较好。在发病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病人可以维持日常工作。,1.偏执型(妄想型),常于青少年起病。起病多较急,病程发展快,症状丰富,病程持久、不易缓解。 以思维联想障碍为主,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全面紊乱,如行为紊乱、情感淡漠和不适当情感。 有时存在妄想或幻觉,但支离破碎。,2青春型(瓦解型、紊乱型),多在青壮年起病,表现为言语运动不同程度的受抑制。 以木僵状态常见。 也可出现运动缓慢、少语少动的情况(亚木僵状态)。 紧张性木僵也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 注意:木僵并不意味着病人丧失了意识,许多木僵病人对周围发生的事十分敏感,症状缓解后能够描述木僵期间别人对他的所言所行。 违拗行为 模仿语言、模仿动作。,3.紧张型,青少年期起病,起病缓慢,早期类神经衰弱症状。 主要表现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言语贫乏、意志缺乏、社会退缩、生活懒散和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不明显。 发病早期常不被注意,易耽误治疗。治疗效果差。 DSM未列出此型,其理由是如果仅仅只有情感淡漠和退缩,不应认为是一种精神病,只不过是一种人格异常。,4.单纯型,【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至少2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慢性起病,最终能痊愈或带有轻度症状,约占35; 慢性起病,无明显缓解,最终仍有中重度症状,约占20; 急性起病,波动发作性病程,最终能痊愈或带有轻度症状,约占15; 急性起病,单一病程,无明显缓解,最终仍有中重度症状,约占30。,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和预后,概念:妄想型精神障碍又称偏执性障碍,旧称偏执状态、偏执狂、偏执型精神病。这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性障碍。特点是一有四无。 临床表现: 一有:有妄想,固执己见,与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区别:有一定现实性,无不肯暴露。 四无:无幻觉,无智力障碍和意识障碍,无情感和行为障碍,无精神衰退。 本病病因不明,起病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 本病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所察觉。,妄想性精神障碍,包括了诊断名称不同的一组障碍。共同特点是: (1)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2)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 (3)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4)在23个月内痊愈。 有的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症状为主,如果病程不超过1个月,临床可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病。 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快,疗效好。,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一、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三、双相障碍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一、躁狂发作 其特点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增多,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诊断标准 其发作形式: -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单次发作) -复发性躁狂症,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躁狂发作诊断标准(CCMD-3),【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镜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长、言语急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神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睡眠减少; (8)性欲亢进。 【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二、抑郁发作 其特点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诊断标准 其发作形式: -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单次发作) -复发性抑郁症。,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CCMD-3),【症状标准】 以情绪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 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70% 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2/3的抑郁症病人 表现有自杀观念,10%-15%的抑郁 症病人自杀致死,抑郁症与自杀,三、双相障碍 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发作形式: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混合状态(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的非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是心理和社会功能受到妨碍。病人对现实社会的检验能力没有损害,能够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此而深感痛苦。,第三单元 神经症,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有意识的心理冲突 痛苦 持久性 防碍社会功能 没有器质病变,第三单元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类型,神经症的量化评分(许又新),神经症的分类: 恐惧症(恐怖症) 焦虑症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障碍 -疑病症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其他神经症,第三单元 神经症,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的共同特点: 精神刺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症状表现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 病程、预后与精神因素的消除有关,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受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病。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有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史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在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的精神障碍,有些可长期持续存在。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的痛苦体验仍然驱之不去,持续回避与事件有关的刺激,并长期处于警觉焦虑状态。 通常是在创伤事件后经过一段无明显症状的潜伏期才发病。潜伏期大多数在6个月之内。,创伤后应激障碍,5.12汶川大地震,患者经历过一次极为严重的精神创伤,患者可以是直接受害者,也可以是可怕场面的目击者或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1轻度到中度的广泛性焦虑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易产生惊跳反应。个体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高易感性)。即便是在比较“安全”的情境中,个体也做好了随时应对威胁的准备。 过度的警觉性会扰乱个体的正常生活,使人容易疲劳。同时,个体还会体验到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或者易醒,易激惹或暴怒发作,过分担惊受怕,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持久。,PTSD临床表现,2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 是PTSD的中心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地闯入性地出现有关创伤性事件的痛苦回忆。当患者接触类似创伤性的处境,易触景生情而引发强烈的心理反应或生理反应。有的不需要刺激或者相关引发物。有的可在梦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或做噩梦。,PTSD临床表现,3情感钝化和回避 患者持续回避谈及与创伤有关的想法、感受及话题,或回避可能勾起恐怖回忆的情境,似已遗忘此事。有时可表现出一种“麻木”感(情绪迟钝);有的患者可以部分或完全不能回忆创伤时的经历。,PTSD临床表现,4其他表现: 内疚和自责。常把可怕的结果归结为自己的责任。 儿童也可发生PTSD,但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常出现害怕、担心、身体不适、敌意、失眠、带有鬼怪形象的噩梦;行为变化也较常见。 创伤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其本身当时所造成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对其成年后的后遗效应。早期创伤可导致成年期出现性格问题、焦虑、精神病态思维、分离症状、对自己和别人有暴力倾向、自杀意念和行为、酗酒以及不良的人际关系等。,PTSD临床表现,适 应 障 碍,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一、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一)症状标准至少符合下述三项 1、患者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表现在情感、警觉性、感知和思维方式上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持续性的。 3、这种特殊行为模式使得患者社交适应不良。 (二)严重程度标准需符合下述两项之一 1、患者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2、患者主观上感到痛苦。 (三)病程要求 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现年18岁以上。 (四)排除标准 人格障碍不是躯体、精神疾病或精神刺激因素引起。,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 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冲动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感暴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为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 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依赖性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与一般犯罪的区别,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一、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 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 夜惊、梦魇等),少女因饥饿而死,为瘦身患上厌食症,一名少女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里死去。医生说,她的死因是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女孩的大腿只有成人的小臂粗,手臂只有两根手指并在一起那么粗。 这名少女是从湖南岳阳离家出走后流落到北京的。她的父母说,她曾因不满意自己的身材而节食,并患上厌食症,之后离家出走。 “饿死”的女孩名叫曾依,15岁,湖南岳阳人,岳阳四中的学生,曾是班长兼学习委员,成绩优异。 曾依从小就能歌善舞,还曾获岳阳市三好学生。她喜欢唱歌,经常在家里唱卡拉OK。去年,她迷上了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每场必看。今年6月间,她还曾向父母表示,自己要参加明年的“超级女声”节目。 此后,曾依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那时,身高1.55米的她体重44公斤,可曾依认为“不符合标准”。曾依开始控制食量。 曾依决定减肥后,食量越来越少,到最后干脆不吃东西,即使吃了也会马上到厕所用手抠喉咙将食物吐出。很快,她就骨瘦如柴。 4月11日,曾依的父亲曾勇带着女儿从岳阳赶到长沙求医。经专家会诊,确定曾依患有神经性厌食症。随后,曾依住进了医院精神科。经过治疗,她的病情有所好转,又被父母接回家中。,睡眠健康教育(WHO推荐):,1)有规律的睡眠 2)有良好的睡眠环境:饥饿、过饱食、太热太冷、光线、声音、疼痛等均可影响。 3)睡前有一段过渡时间 4)不想睡时不要在床上 5)仅在睡时再上床 6)处理好担心、焦虑的状态,睡眠健康教育(WHO推荐):,7)白天避免打盹 8)不饮咖啡因 9)避免尼古丁 10)避免饮酒过量 11)避免用催眠药 12)晚上可用些小点心 实际上,自己应摸索一些生活习惯。,第七单元 癔症,癔症的定义:癔症,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类由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而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和转换两类症状。 癔症和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紧接着心理社会因素而起病,症状的形成是无意识的; -症状可因暗示而发生、加重或减轻、消失; -症状的出现或持续与摆脱困境或“继发性获益”有关。 -个性因素:情感体验迅速、强烈而肤浅;过分寻求别人关注; 以自我为中心;暗示性高。,第七单元 癔症,癔症的临床表现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障碍) 情感爆发 癔症性遗忘 癔症性身份障碍 癔症性假性痴呆 癔症性多重人格 三、癔症的集体发作 又称流行性癔症。起初有一人出现癔症发作,周围目睹者精神受到影响,相继发生类似症状。,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癔症性运动障碍 -癔症大发作 -癔症性瘫痪 癔症性的感觉障碍 -癔症性失明 -癔症性失聪,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有幸福感; 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 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 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一、体验标准 是指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 二、操作标准 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 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学习 三、发展标准 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峰,(一)心理活动强度 (二) 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 周期节律性 (四) 意识水平 (五) 暗示性,(六)康复能力 (七) 心理自控力 (八) 自信心 (九) 社会交往 (十) 环境适应能力,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 一、用途 二、效度 (一)症状学效度 (二)预测效度 (三)结构效度 1人口学因素; 2个性心理特征; 3身体健康水平; 4社会变迁,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一、一般心理问题 二、严重心理问题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分,1、精神病:三原则: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人格相对稳定。 2、神经症与正常心理区分:心理冲突;量化评分。 A.心理冲突类型:神经症变形;正常心理常形。 B.量化评分 ()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

    注意事项

    本文(变态心理学王凤华.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