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4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

    • 资源ID:3050376       资源大小:5.47M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4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

    1,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105;106,2,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图2-2 动机过程示意图,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116,3,三、社会动机的3个功能 (一)激活功能 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二)指向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267,(三)维持与调节功能 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 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4,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正的线性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107,5,根据研究, 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图2-3 动机强度、任务难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108,6,105. 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是( ) 。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价值观 D.社会知觉 106.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 )。 A.需要 B.注意 C.兴趣 D.动机,练习题,7,116.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 )。 A.归因过程 B.定势过程 C.动机过程 D.转换过程,练习题,8,267.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 )。 A.激活动机 B.指向动机 C.维持动机 D.调节动机,练习题,9,107.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 )关系。 A.U型曲线 B.倒U型曲线 C.线性关系 D.指数曲线,练习题,10,108.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的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趋势。 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 C.迅速上升 D.稳定不变,练习题,11,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12,一、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则导致亲合行为。,109;114,13,(一)亲合的起源 亲合起源于依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合群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110,14,(二)亲合的4个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满足某些社会性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亲合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忧愁。 4.避免窘境 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境中,如果无人做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的评价。这种情况下,亲合可使个体避免窘境。,268,15,(三)影响亲合的3个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会产生亲合的需要。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 悲惨情境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研究表明, 社会隔离(剥夺)者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他们往往产生某些心理和精神障碍的症状。,16,2.情绪因素 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111;112; 270,17,3.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113; 269,18,109.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调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 )。 A.亲合动机 B.成就动机 C.清晰动机 D.优势动机 114.亲合动机是人际吸引的( )层次。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最高,练习题,19,110.亲合起源于( )。 A.依恋 B.恐惧 C.焦虑 D.社会化作用,练习题,20,268亲合的作用包括( )。 A.获得信息 B.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C.避免窘境 D.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练习题,21,111.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 )。 A.越强 B.越弱 C.越稳定 D.越难预测 112.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 )。 A.很难预测 B.较低 C.较稳定 D.较高,练习题,22,270.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 )。 A.恐惧越强烈,亲合倾向越弱 B.恐惧越强烈,亲合倾向越强 C.焦虑越强烈,亲合倾向越弱 D.焦虑越强烈,亲合倾向越强,练习题,23,269.影响亲合的因素主要有( )。 A.情境因素 B.情绪因素 C.出生顺序 D.智力 113.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沙赫特的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 )。 A.高 B.低 C.没有差异 D.低很多,练习题,24,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 2.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117,25,(二)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个体的抱负水平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118;271,26,1.目标的吸引力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越多,其成就动机就越强。,273,(三)影响成就动机的3个因素,27,(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 1.家庭教养方式。 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过度管束和限制,会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成就需要。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的氛围有益于其成员成就动机的提高。,115;272,28,117.个体追求自认为是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做( )。 A.抱负动机 B.成就动机 C.社会动机 D.习得性动机,练习题,29,118.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 A.主观期望 B.成就水平 C.抱负水平 D.业绩要求 271.关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体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动机的强弱 B.以往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 C.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是有差异 D.个体的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呈倒U型关系,练习题,30,27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 )。 A.目标的吸引力 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D.个体的情绪状态,练习题,31,115.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 )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很复杂 272.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 A.家庭教养方式 B.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C.正确的价值观 D.社会化是否顺利进行,练习题,32,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 积极的权力动机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 消极的权力动机则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119,33,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2个: 首先是社会控制的需求。 个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控制水平越高,个体的优势越大,而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地位会使个体具有安全感,能让他们取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其次是对无能的恐惧。 无能会让人处于不利地位,会引起自卑感,自卑感又会促使个体设法去获得补偿,而对补偿的诉求往往走向偏执,导致个体对极端权力和地位的追求。,274,34,119.( )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A.亲合动机 B.权力动机 C.亲社会动机 D.侵犯动机,练习题,35,274.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包括( )。 A.社会控制的需求 B.嫉妒情绪 C.对无能的恐惧 D.本能,练习题,36,(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侵犯动机即侵犯的主观意图; 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具有反社会性质的伤害行为,,275,四、侵犯动机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37,(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与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本能。 死本能是个体一种向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人只要活着,死亡本能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形式表现出来。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身心健康。,277,38,(2)洛伦茨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应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例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39,猎豹的弱肉强食,知更鸟的领地之争,羚羊的妻妾之争,40,2.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多拉德等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该学说的要点是: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120;121;276,41,挫折与攻击关系写照,42,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 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图2-4 挫折侵犯理论模型,43,伯克威茨认为,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愤怒 + 攻击线索,无法接受 的挫折,攻击行为,经伦纳德.伯克威茨修正的挫折攻击理论简图,44,45,46,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社会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47,侵犯资料,攻击量,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温和,暴力,模式类型,无,高,48,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 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 非抑郁者则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因素。,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49,1.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比如恶劣的心境),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 而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可能增加响人们侵犯的可能性。,(三)侵犯的5个影响因素,50,2.道德发展水平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会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就越难以发生。 3.自我控制能力 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就比较容易发生。 4.社会角色与群体 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51,5.大众传媒的影响 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52,专栏29 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53,匿名女生给无辜的受害者实施的电击强度要比非匿名女生实施的大,54,55,大量研究表明,侵犯行为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 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 心理学家认为, 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122,56,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57,58,59,60,61,275.侵犯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 )。 A.伤害行为 B.侵犯动机 C.敌意 D.社会评价,练习题,62,277.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罗伦茨 C.多拉德 D.伯克威茨,练习题,63,120.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及行为受阻时,个体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都是( ) A.动机受阻 B.焦虑 C.需要 D.挫折 121.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 )的关系。 A.正关系 B.负关系 C.零相关 D.很复杂,练习题,64,276.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 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练习题,65,122.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 )。 A.增加 B.保持稳定 C.减少 D.变得不确定,练习题,66,(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124,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67,(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利他行为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 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68,2.社会规范论的2个观点 社会规范论认为人类道德中的一个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 社会期待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人类社会还存在另外一种普遍的规范:社会责任规范。 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源。,278,69,(三)利他行为的3大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4个) (1)自然环境 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而噪音等恶劣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2)社会情境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 ,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独自一人时个体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123;125,目击者人数对利他行为的影响3'31,70,71,72,(3)时间压力 当个体自己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于利他。,73,(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 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 以及有吸引力的人。,74,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3个) (1)心境 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 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 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则会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 一些人格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75,76,3.利他技能 救助技能与手段的掌握,会增加人们利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77,124.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 )。 A.利他行为 B.助人行为 C.道德行为 D.亲合行为,练习题,78,278.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包括( )。 A.交互性规范 B.社会责任规范 C.伦理规范 D.正当行为规范,练习题,79,123.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的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125.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 )。 A.越少 B.越难预测 C.越多 D.越迅速增加,练习题,80,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 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126,81,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获得强化。,82,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 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279,83,(二)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127;280,嫉妒情绪的4个特点: 1具有针对性。嫉妒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 2具有持续性。嫉妒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 3具有对抗性。嫉妒者心胸狭隘,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 4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84,(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 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128;281,85,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86,2内疚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129,西德前总理勃兰特,87,健康的内疚感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88,126.社会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 ),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A.主观体验 B.社会知觉 C.社会动机 D.社会态度,练习题,89,279.关于社会焦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B.社会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一般没有生理上的症状 C.社会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D.为了回避导致社会焦虑的情境,个体通常是减少社交,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练习题,90,127.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属于( ) A.焦虑 B.嫉妒 C.恐惧 D.羞耻 280.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 A.针对性 B.普遍性 C.对抗性 D.持续性,练习题,91,128. 个体因为自己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是( ) 。 A.焦虑 B.嫉妒 C.恐惧 D.羞耻 2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 B.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 C.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 D.内疚感越多,个体心理越健康,练习题,92,关于嫉妒,正确的说法包括( )。 (A)一个人不会嫉妒世界上的所有人 (B)嫉妒情绪会影响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C)嫉妒具有对抗性 (D)道德发展水平高的人不会有嫉妒情绪,练习题,93,129. 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是( )。 A.内疚 B.羞耻 C.焦虑 D.嫉妒,练习题,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4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