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精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21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课标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图文材料,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2 .通过研读共产党宣言的节选以及相关材料,初步理解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3 .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伟大理想,感悟其勇于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4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教学过程教学环
2、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整体了解所学内容。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帚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展示图片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联系中国史,简单概括: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并随之提出问题,进行过渡。学生听讲。中国史关于马克思主义提到过多次,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概念,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过渡: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的人?他们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共产党宣言的呢?知识讲解一、马克思和恩格斯1.普鲁士青年的伟大志向(1)展示图片,简单介绍马克思出生的时间和地点。(2)展示马克思17岁中
3、学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学生谈一谈看法。并通过视频介绍他所生活的时代进而展现马克思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学生聆听讲解,阅读材料、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培养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通过介绍马恩的革命活动,尤其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努力及其去世的情况,帮助学生感悟其勇于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2 .志同道合的终生战友(1)展示恩格斯相关图片,对其进行简单介绍。(2)展示马恩会面的咖啡馆及两人的话,突出两人志同道合的合作。学生通过图文资料,直观感受马恩志同道合且为了共同理想进行奋斗。3 .为人类幸福而奋斗通过一系列图片介绍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而做出的努力以及最后在工作中去
4、世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部分。学生听讲。叙述过渡: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正是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思想理论。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共产党宣言。知识讲解二、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展示图片,简单讲述宣言发表的背景。学生听讲。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理论(1)通过图示,联系中国历史发展,介绍马克思关于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理论。(2)用图示法介绍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的原因。(3通过研读宣言的内容,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学生听讲,并阅读材料,回答问
5、题。(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2)联系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5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以文字材料联系中国革命,讲述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学生听讲。叙述过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让全世界的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他们建立了新的工人运动组织,并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知识讲解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第一国际展示图文材料。分析材料指出工人运动得到科学理论指导后的进步之处。学生阅读材料,听讲。锻炼学生提取图片以及文本中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对之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2.巴黎公社(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简单叙述巴黎公社建立的过程。(2)出示材
6、料,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的举措,得出无产阶级政权的结论。(3)出示图片,简单讲解巴黎公社的失我。学生阅读课本,叙述巴黎公社建立的过程。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随堂嫁习1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D)巴黎公社成立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主义诞生A.)B.()C.D.2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D.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3 .
7、某学校九年级八班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第一国际”、国际歌歌词。由此可看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C)A.思想解放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近代文学艺术4 .文艺复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作为近代欧洲思想界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共同点有(B)A.都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都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要C.都是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D.都把斗争矛头对准了教会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距离马克思诞生已经两百多年了,时代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还能应对时代的巨大变化吗?在中国,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力量,今天为什么还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查阅资料,认真思考,说一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