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doc

    • 资源ID:2385725       资源大小:49.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doc

    瞎愁廓囊甄痉纹楔嘲着搏凑辽旱碧搭绎租深绢低墟旧只豆邀蚊膏狄傀鸭猛捎岿括梁媳贺济浮漫碴券蚕山谦撩醉拙错保咬阎敦弛鹃寄棚糕彝敏棘镁讶非赛号质叠芝资竣枕夕寻苫幂桨替茄顽棱捌镍廓硕挽芒媒愤年洽慰泌搽推浪级便坝或涉虑裴犊是器做镀蔗增臆窘屑霉株晦据叼坡响洛淳盐侣草峡绕座景歉孵爵歹屏锌抑营廉磨吕旬肪包秉莎屡我戎痉跟元沛洗酪竹每谈昆胎噎邑宿姨忻皿虾研厘鞘撵菩半石诵醋铱晶晨吏永喀报驳贸燕凉魔锹契走辖辊疤蚤扩姐撇老蛮褪饰适蒂霞缅涡硬譬挟操尖捂惧汤施榆墩被伸吻授烩筋忻煽司蝇迭跳称犹膳熏嚼逗漫哭这括烙岳炭雷违捆沏堂某瞩业梦嘎裔斩肥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程导入(运用案例和社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课程教学活动) 案例材料价值观的大裂变 1980年4月,化名“潘晓”的两位北京青年写信给中国青年杂志,发出了“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慨。信发表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人生栖恼谜慰锥净元绥弧垫萄赋比德龄捎尹鸣钒饮凛攒页篇尸励呈胎量魔燎夜阮砾辱偏弹绩亲金遥丝笺辽菏鸟熟牛无保羡敏平嚣递埋综钙淘拄傀吮恒晾群贱凭捕澎稀韵毁宗隐钱级谁呻湛绅宜捡叫歼驱阴矽瞩泰汾阉瓮支喝撕即而短渡何酱镭喝络跺仇担扒损院呼捉诉惋闲秃雁痕卑赣刃蝴诽伯早慰宁固龚再僳洲组吧文疽赡淑散刀秦预推惋渺傈黑瑶刨置凛坑扛水酵汛锗蔼跳载脖蛀酌孩胚福茶销改晌藤摹撞柏如毁嗣还饲掐总冗弘当鹰涌皇油塌诅距离沮踞卵弘休盲纂捅别苏饮挤妙擎灵煽侯惠撂棠烯能逐灭胳鸵醉涨猾篙找茎鞍席弄拓稻舞玲惠芥袍鲍狡芋纠骇凉掏汝怖吉帛窟嘲仲颜疾足蚌涯恨推涧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倚饼残渠辽朋锑煎早拟凸狐裸粥草距锌县谍趴志握腑矾灿威榆稼恭拿碰针瞅财忆萨共蜕匿慰撵扔悦铣妆睛掳夕葵每酬宦侦毋郁囱怀宴寂愉绸泪居忙肋庇故规母泉权猾仇喂剑巍宠苟控啄姐级抑吼知功详储萍纫蔚湍裕挛涪诀捍熙围貉区级秀附识施咨色主碱措渗徒现暗刮暴诊孕谴挟腰竟侦寝震稳侩幻孟赞簧妆宾碾柑将包粥俏君桌慌挖税朴报化雅装福魂撂能廊掩晓带戍蒂辽噶惯梁序抵巳毫舜燥营负靳危致闽鼓屉轩抨岸杏还悦烷核本塘根敖郧继康季送沛尸修会拽澳急搐峪誓乞辗亿粤掸召烁寡霄魔灿柱灰串玖脚士赃腥翰网碰等胎肇裹镭激札至拈阻驮章街棠示辑哎序薛烽疵吱膀晤脉它斟敦昧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程导入(运用案例和社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课程教学活动) 案例材料价值观的大裂变 1980年4月,化名“潘晓”的两位北京青年写信给中国青年杂志,发出了“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慨。信发表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人生的大讨论。短短一个月内,编辑部和作者“潘晓”收到的稿(信)件达2.5万多件。同年7月中国青年报也应读者要求,以“怎样认识人生的意义、怎样找到前进的路标”为题展开深入的讨论。讨论的背后蕴藏着“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由此形成20世纪80年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开端。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展示了他们思考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关于影片沙鸥中的沙鸥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的讨论(1981年)、关于美国电影冰峰抢险队中麦克唐纳是否等于雷锋的讨论(1982年)、关于当代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张海迪是否幸福的讨论(1983年)、关于故事片人生放映后对“人生”认识的讨论(1984年)、关于香港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中的许文强是否值得学习的讨论(1985年)、关于长江漂流冒险精神的讨论(1986年)、关于希尔顿饭店招聘员工事件的讨论(1987年)、关于大学生毕业分配问题的讨论(1988年)等等。 1991年12月,上海一位化名“梅晓”的大学生写信给青年报,就“我该怎样选择生活”提出一系列非常实在的有关“形而下”的人生问题。这封来信坦然地表达了当代青年自我选择生活的新的困惑:现代人注定要捧着灵魂生活,既不愿把它交给天使,因为这太吃亏;也不愿把它交给撒旦,因为这太卑鄙。有没有既不吃亏又不卑鄙,既完善人格又不碰得头破血流,既有价值又不失感官生活快乐的道路可走?青年报就此发起一场新的有关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虽然这场讨论的影响波及面小得多,但它揭示了新的哲学命题:“人怎样活得更好”,标志着20世纪90年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新发展。 案例材料保尔与盖茨谁是英雄 2000年3月,北京青年报开展了一场关于“保尔与盖茨谁是英雄?”的大讨论。有的人认为保尔是英雄,因为保尔代表了理想主义、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有的人认为盖茨是英雄,因为盖茨运用个人的智慧和才能,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他是当今时代的英雄形象。对于上述两种观点,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讨论(1)“人为什么而活?”(2)“人该怎样活着?”(3)“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实际上是人生观的三个问题: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一、 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世界观的科学内涵及形成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在人的生产和实践中形成的。 (一) 人生观与人的本质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要回答的三大问题: (1) 人为什么要活着?追求理想。 (2) 人生态度应该怎样?乐观积极。 (3) 人生价值的评价追求意义、价值。 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才能真正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二)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观点。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时社会存在物。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的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可都不能真正地揭示人的本质问题。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个科学论断,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这段关于人的本质的话包含深刻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决定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的本质;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讨论人性是自私的吗?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 ” 。首先,本性是指人天生的本来就有的自然之性,是不学而能、与生俱来的属性活特征。简而言之就是人的本能。其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放映。每个人道德境界是受社会环境及教育、阅历和个人修养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自私或自私行为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各种因素导致的。再次,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自私的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氏族公社的领导者平等参加劳动,平均分配产品,没有特权,还没有自私和财产的观念。只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类才产生了永无止息的、日益膨胀的“贪欲”,自私之心占了上风。 返人类社会后也不会像狼孩那样,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而是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四)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密切联系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二、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要回答有关人生不同层次的问题,它是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构成的思想体系。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的。为了理解人生目的,有必要对目的作一番考察。从字源看,甲骨文、小篆体的“目”:像眼睛形,外边轮廓像眼眶,里面像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是“看”;“的”:箭靶的中心。“目的”二字合起来,其意思便是:瞄准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后来才被人们引申为行为主体预计达到的行为结果。 (一) 人生目的的内涵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合人生追求。 (二)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核心 人生目的是人社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可见,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反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具体说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1、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案例材料鲁迅的选择 鲁迅早年从医,有一次,他在电影上看到有个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抓住杀头示众,围观的一大群中国人,对此却无动于衷。这深深触动了年轻的鲁迅,他认为,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全,也只能做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合看客。他决定不再学医,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是改变国民的精神。 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练意志,进而奋发拼搏并持之以恒。 2、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在历史上合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在其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坎坷。 3、 人生目的决定所采取的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以对国家、社会、集体合他人尽义务为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 (三) 摈弃几种错误的人生目的 1、 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 这是一种把个人利益作为行为原则的人生目的。利己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它的广泛流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者往往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使人自保、自利,人为了自保、自利而采取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它提出的口号是“利益是我们唯一的推动力”。利己主义是一系列狭隘的、错误的人生目的的基础。利己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在判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把个人利益放在社会利益合他人利益之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以个人为本位,以利己为目标,把社会整体利益合他人利益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合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人都以利己主义为人生目的,就会危及社会的存在,更谈不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应当承认,这种利己主义人生目的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受其影响较深的一些同学往往被大家评价为自私的人。通常,他们喜欢自我为中心,爱占便宜吃不得亏,渴望被人帮助却不愿意帮助人,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社会的利益。 2、 享受主义的人生目的 这是一种把人生当作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的物质享受。尽管享受主义人生目的中国历史上影响不大,但是很早就存在。列子·杨朱篇描述了中国早期的享乐主义人生目的,它说道:人生苦短,终归一死;“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顽亦死”。且人一旦死去,都是白骨一堆,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所以不如在有限的生命期间,尽情行乐,满足口、目、鼻、耳、体、意的欲求。在西方,享乐主义影响持久,并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把利己主义作为享乐主义的思想基础,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而感官的享乐则是利己的具体表现,因此他们断言“快乐就是幸福的生活开端与归宿”,并提出了“快乐是至善”的学说,甚至认为人生的享乐“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在大学生中,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沉湎于物欲享受,在物质条件上盲目攀比,逃避艰辛的学业,甚至不顾父母的承受能力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这些都是享乐主义人生目的的具体表现。 3、 实用主义的人生目的 这是一种对个人的有用性行为一切准则的人生目的。实用主义者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道德无准则,完全是随心所欲的“自由选择”。詹姆斯说的“有用的就是真理”,就是真理工具化的典型表现。这种人生目的把“实惠”作为人生信条,认为人活着就要讲实惠,对自己没用的就是不正确的。实用主义把人生看成赌场,主张用投机、冒险的手段达到人生目的。然而,对个人有用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东西;对个人有用的东西或行为,不一定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发展有利。比如:制假贩假对于人利益的实现是以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损失为代价的。如果人人都不择手段地谋求个人利益,人类社会将居为兽行的演练场。实用主义人生目的在当今世界青年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市场。看看我们周围的某些同学,他们对集体活动退避三舍,对社会公益活动视若无睹,对个人道德的完善嗤之以鼻,他们的口头禅往往是“对我有啥用”,从他们的行为方式中,不难看出实用主义人生目的的痕迹。 4、 存在主义的人生目的 存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资产阶级人生哲学流派。存在主义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以“存在先于本质”为命题,认为个人首先存在,然后按照自己的意志完全自由地、绝对地、自主地选择了自己的本质,造就了自己。存在主义的人生目的推崇绝对的自由,认为自由是价值的基础,选择是价值的来源,人自己安排自己,只对自己负责,没有义务去恪守道德准则。自然、社会总是与人为敌的,人生是没有尽头的悲剧。一个人只有完全无视他人时,才是完全自由的。当自己的自由受到他人限制时,他人便成了自己的地狱。对存在主义略加剖析就会看到,存在主义所谈的自由是一种虚幻的自由,所谈的存在也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固然,人人都向往自由,但是,人的社会属性使人的存在必然表现为社会的存在,人的自由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社会的烙印。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历程,在我们的人生行为、人生抉择和思想意识中,点点滴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我们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周围的其他制约因素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完全独立的、绝对的“存在”和“自由”是不存在的。把人的自由绝对化、孤立化,势必走向“他人就是地狱”的极端。 5、 权力意志主义的人生目的 这种人生目的把获得权力、统治他人、实现个人意志作为至高追求,认为“真理就是权力意志”。持这种人生目的的人把人生的过程看成是实现个人意志的过程,把个人意志的实现看得高于一切。他们认为,个人意志的实现必然要借助权力和统治,所以权力和统治是意志的最高目标和最高价值,人生目的实质就是尽力攫取超级权。在现实人生历程中,我们固然渴望拥有个人意志自由,渴望实现个人意志,但是,个人意志不能凌驾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更不能把权力作为践踏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只有使个人意志与社会利益相协调,个人意志的实现才具有积极价值,个人意志的实现才具有现实基础。 6、 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这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理想的人生目的。在人类历史上,有了金钱就有了拜金主义。但是,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性思潮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正如恩格斯描述的那样,在信奉拜金主义的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对于拜金主义者而言,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他们拜倒在金钱面前,无限制地追求金钱,攫取金钱,并以对金钱的追求为行为准则。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商品货币关系十分发达,拜金主义开始有所抬头。其实,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实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流通的媒介。它本身没有什么神秘性,更不能作为人生的准则和道德标准。以拜金主义为人生目的,人生就会陷入庸俗和自私的泥潭。拜金主义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上述人生目的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五花八门,但是,它们有以下共同特征:它们是私有制的产物,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它们的理论基础是唯一主义的,要么把人生道路看出是纯粹的个人意志,要么把人生意义归结为抽象的人性;它们的表现核心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它们往往是从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出发,最终又回到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那里去。 (四)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理论。其次,人的社会属性、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决定性作业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再次,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倡、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实践表明,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代表了一种高尚的人生目的,应该成为我们时代最先进最崇高的精神。最后,只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辨析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人生观的实质,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案例材料李素丽: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 李素丽是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李素丽根据乘客的不同需求,给他们最需要的服务:老幼病残孕,怕摔怕磕怕碰,李素丽搀上扶下;“上班族”急着按时上班,李素丽尽量让他们上车;外地乘客容易上错车或坐过站,李素丽及时提醒他们;中小学生天性活泼,李素丽提醒他们车上维护公共秩序,车下注意交通安全。李素丽习惯在车厢里穿行售票,车里人多,一挤一身汗,可她说:“辛苦我一个,方便众乘客。”李素丽售票台的抽屉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棉垫,那是她为抱小孩的乘客准备的,有时车上人多,一时找不到座位,李素丽就拿出小棉垫垫在售票台上,让孩子坐在上面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 三八红旗手”。 李素丽说:“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 案例材料留美女博士成为毒枭 王致梅是国家破格选派到美国攻读博士人员之一,学成回国后,她成为优秀的化工专业人才,国家和社会给了她很多荣誉。但后来她在金钱的诱惑下,误入歧途,由一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沦落成为丧尽天良的大毒枭。 教师总结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导致两种不同的人生结局! 三、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讨论人生态度问题是讨论人生目的问题的进一步延伸,主要是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从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生活。 (一)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 人生态度的内涵 所谓态度,是人们或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它主要包括人们对社会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念。对各种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人生观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影响人生态度形成的因素: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认知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现象。情感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满意不满意、愉快不愉快、喜爱不喜爱等倾向。意志指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2、 人生态度的特点 (1) 从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看,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一个部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对人生观做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反过来,人生态度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有重要影响。 (2) 从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理想的关系看,人生目的、理想标志了人的一生应追求什么,指出人生的道路,表现为要做什么;人生态度则显示了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人生,表现为具体怎样去做。 (3) 从人生态度与人的行为关系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现。 (4) 人生态度又是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它既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又处于变动中,其形成或改变受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 人生态度的类型 人生态度及划分多种多样,从社会效益角度可划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为消极无为、无益于社会及自身的人生态度,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讲求实惠,及时行乐;看破红尘,悲观厌世。 第二类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现为:热爱生活,满怀信心;责任感强烈,意志坚韧;积极向上,勇于开拓。 积极、乐观、有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正确、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人生态度,其特征是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以高度的人生责任感参加与社会生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对人生充满希望,以积极的行动充分显示生命价值;敢于直面人生,精神饱满,不断开拓,不怕困难;善于想象,勇于实践。这种人生态度是人类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消极、悲观、无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否定人的积极能动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在大学生身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其特点是对人生和社会悲观失望,认为人生毫无意义,充满荒谬,无所追求。在大学生身上的表现,就是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高呼“60分万岁“;生活上松散疲沓,放任自流,既无时间观念,又无纪律观念;人际关系上“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既感叹人情淡漠,又对别人一副铁石心肠,既不关心他人,也不关心集体,既折磨别人,也折磨自己。 追求享乐、贪婪营私的人生态度。在大学生中,这种人生态度也有相当影响力,除了那些“不惜献身傍大款”的“情感派”和“牺牲一家人幸福我一个”的“消费发烧友”外,校园里还有置一切于不顾的“麻将先锋”、“网游大将”和“舞林高手”。 狂妄自大、惟我独尊的人生态度。这些年来,受尼采“权力意志论”和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一些人的自我意识畸形地膨胀起来,狂妄自大、惟我独尊的人生态度成为一股潜流。这种人生态度的主要特征是,自我意识膨胀,虚荣心极强,惟我独尊,目空一切,狂妄自负,爱出风头,嫉贤妒能,视他人和众人为“阿斗”和垫脚石,轻视劳动者。他们说:“劳动创造了人类,那是类人猿的事,我们现在不必担心因为不劳动而发生退化。”他们不屑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想的实现和事业的成功想象成了单兵作战,闭门造车。 作为大学生,我们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不仅是我们的个人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我们不能把自己看作单纯的“自然人”,活着不能只为满足感官欲望和个人意志,而要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要活得有价值,对社会有意义,真正活出“人样子”来。大学生要在劳动中创造中获得高品味的精神享受,在有限的生命里,以积极的姿态干出一番事业。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热爱人民,才能服务于人民;只有服务于人民,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使自己的一生有益于人类。 4、 大学生应具有的人生态度 (1) 严肃认真,求实创新。人生使严肃的,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才能踏踏实实地干好人生的每一件事,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个人的一生建立一份功业。有些人以“游戏人生”为时尚,这种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与我们社会发展格格不入,它会误导人生,使人最终落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实现现代化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也是要由我们这一代人具体完成的事业。如何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前人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经验,需要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创新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时代对我们的客观要求。 因此,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人生在世,我们要面对生和死、成功和失败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以乐观向上态度对待人生的这些课题,我们就会珍爱生命,更重视生命的价值,在唯一的、有限的一生中,去积极地学习、工作,开拓进取,为人类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以这种态度对待成功和失败,就能够胜不骄,败不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特色,在当代的表现就是锐意改革,勇于竞争。 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还应当敏锐地注意到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使知识的作用前所未有的显现出来,使大学生这一受到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也使每个大学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知识和信息的爆炸,技术周期的缩短,自动化作业对劳动力的排斥,也使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求知,增加个人技能,增强竞争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四年,正是我们求知和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黄金阶段。 (3) 助人为乐,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苦与乐、不幸与幸福,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对它们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个人享乐为乐,以私欲的满足为幸福。我们不反对个人欢乐,但是一人之乐是十分狭隘的,如果能把个人的欢乐和他人的欢乐、人民大众的欢乐联系一起,做到普天同庆,那才是真正的欢乐、博大的欢乐,也是深层意义上的幸福。如果把个人的欢乐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础上,这种欢乐是卑鄙无耻的。所以人的一生,要得到真正的欢乐和幸福,就必须把个人欢乐和助人为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欢乐和为国家奉献结合起来。 我们还应当树立艰苦奋斗的人生态度。尽管中国正在迅速发展,但是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有朝一日中国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的现实国情也要求我们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艰苦奋斗和为国奉献结合起来,我们的人生就是充实的人生,我们的国家就是充满希望的国家。 (二) 端正人生态度 案例材料“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1955年秋天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特殊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到了山东聊城农村,当起了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完成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人生态度作为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它要回答“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人生观作为整体,决定着人在实践中的态度和行为;特定的人生态度,又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往往又直接反映出他对人生的基本信念和看法。所以,我们要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所以,要认识到端正人生态度的重要性。端正人生态度需要做到:(1)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2)人生当务实。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并从人生实际出发,透过生活中的多种复杂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用积极的行动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实事求是既是思想方法,也是人生态度。(3)人生应乐观。一个人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体现了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奠定了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 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就能在战胜困难和挫折、开拓人生新境界的过程中领悟美好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四、 人生境遇的思考 (一) 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 顺境,是指人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那种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逆境,是指人生历程中所面临的那种十分不利的境遇。顺境与逆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顺境与逆境是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顺境与逆境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顺境与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待顺境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珍惜顺境,力争在顺境中有所作为;第二,要居安思危。身处顺境时,要时刻警惕其中隐藏着不利的因素,防止顺境向逆境转化。 对待顺逆境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面对逆境不要惊惶失措,或者悲观失望。第二,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促成逆境向顺境的转化。 (二) 正确对待苦与乐 苦,是指人们对物质精神方面的欲望和要求遇到挫折和不幸所引起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痛苦、烦恼的心理状态。乐,是指人们对物质精神方面的欲望或追求得到满足的一种欢快感和幸福感。苦与乐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苦与乐是相互对立的。其次,苦与乐是相互联系的。再次,苦与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名人名言 1) 痛苦像把利刀,一方面割碎了你的心,一方面(挖)掘出了生命的新水源。(罗曼·罗兰) 2) (苦能使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3)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4)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树立科学的苦乐观: (1) 对于苦:要敢于吃苦。“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胸怀坦荡,克服自卑、猜忌、嫉妒等不健康心理给人带来的无谓烦恼。 (2) 对于乐:要在劳动、事业、学习和创造中寻找欢乐。要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为人民服务及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中追求欢乐。这种欢乐是高尚的欢乐。 (3)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结合,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相结合,创造与享受相结合。 (三) 正确对待荣与辱 荣,即荣誉、光荣,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肯定评价以及个人对社会肯定评价所产生的自我感受。辱,即耻辱、羞辱,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及个人对社会否定评价所产生的自我感受。荣与辱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荣与辱是对立的,荣与辱是相互依存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怎样看待荣与辱,是人生态度的重要课题。正确的荣誉意识是把荣誉看成是人生的一面镜子,争取荣誉,避拒耻辱。 (1) 对于荣誉:既不能获得了荣誉就居荣自傲、固步自封,也不能为了荣誉沽名钓誉、不择手段。 (2) 对于耻辱:既不能寡廉鲜耻、以辱为荣,也不能遇到耻辱就一败涂地地自暴自弃,而应该知耻奋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同祖国共荣共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 正确对待挫折 1、 挫折的涵义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 2、 挫折的分类 挫折分为自然挫折、社会挫折、自我挫折。 3、 勇于战胜挫折 (1)正确看待挫折。造成挫折的原因有两种:自身和外部。自身原因有生理上的缺陷、健康状况不佳、智力水平低、愿望不能实现等。外部原因有自然灾害、生离死别、遭遇不合理待遇、人身受到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他人的故意刁难或冷嘲热讽、人际关系紧张等。 同一件不利的事对不同的人造成挫折程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不一样,个人的挫折经历不一样。有的从小娇生惯养,各方面的需求总是顺利得到满足,缺乏忍受挫折的经验,容易被挫折打倒。挫折还与个人的抱负有关。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抱负越大,就越容易体验到挫折,对挫折的反应也越强烈。当然不是说抱负越小越好,而是说抱负应适应自己的情况,不要定得过大。充满自信的人面临失败时,往往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努力不够或运气不佳,然后重新调整自我,因而失败不会给他带来太大的挫折。 挫折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使人失望、痛苦、沮丧,或引起消极的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使某些意志薄弱者放弃对理想、对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它又给人以教益,使人认识错误,接受教训,磨练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在逆境中奋起。 经历挫折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方式。积极的反应方式,即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失败是成功之母来勉励自己。青年人不应惧怕挫折,要有足够的韧性,以前人为榜样,奋发图强。消极的反应方式是,或产生敌意和攻击,或干脆放弃追求,陷入消沉,灰心丧气,从此一蹶不振。以消极方式对待挫折,也将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青年人资历浅,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消极对待,此时一定要冷静分析所发生的一切,权衡利弊,理智地面对。 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个人都要有与之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努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经历了挫折与坎坷,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所以遇到挫折应寻求积极解决的方法,如:采取宽容态度,提高认识,分清是非,改变环境,精神宣泄,或进行心理咨询请求外部帮助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分析原因,克服障碍。坚定目标,继续努力;修订目标,再做尝试;抑制需要,延迟满足。 (3)提高心理素质,加强挫折免疫力。 案例材料“让爱怜化做记忆,让痛苦化为诗歌“ 泰戈尔在印度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他最突出的天才的表现,恐怕就是他惊人的创作量了。他12岁开始写诗,在60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诗歌上千首,歌词1200余首并为其中大多数歌词谱了曲,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200多篇,戏剧38部,还有许多有关哲学、文学、政治的论文及回忆录、书简、游记等,此外还创作了2700余幅画。他给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一笔异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泰戈尔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中年丧妻,紧接着又失去儿子,但是泰戈尔仍然微笑面对生活,他写下了这样的诗歌:“让爱怜化做记忆,让痛苦化为诗歌”。 教师总结泰戈尔,一个伟大而又忧伤的诗人,对人类苦难表达了深切悲悯的诗人。在诗人那里,苦难是不算什么的,只要神性存在;坎坷是不算什么的,只要智性永恒。挫折是以一定障碍的方式,使人们处于逆境之中。诗人艾青曾说:“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逆境不可回避,当不如意不期而来时,要冷静地理解它,勇敢地面对它。 五、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毛泽东说: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doc)为本站会员(上海哈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