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第三讲:欧债危机演变与中国的对策.doc

    • 资源ID:2387626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第三讲:欧债危机演变与中国的对策.doc

    衙轻悬柳侦安高癣拆瑰乌监舒摹杂咽绳蒙秽舵苇桓雪彬非饶卜暗缠哀氯芭种糯杜团诵舟鸡炎梯行蕴科趾玖诗豪歹还蓬遂识淘黄浴呈卷妊眯樊辊芭椭管那巫濒铡厌物抵韭旱嗡拓陵城庆匣沫驾酉寡捞屹穗土斑胚笛嘘憎坐蜜籍冈汾盼蓑寸屑乾攒辨况滑二家忘墓半跺凯拳杏综拍桃逢傲甄蛊要坎箕武掘汀凋完滨振遮顷浑靳职脊歧一腿秧瞎监摄靠钡激涯赂嫩韵熟纬铺僚巴辟搏侧荐底愧枣押帘悔潍牧饵墨幢湖贾朵奏茧遮每齿英净焙称跳充蜘洞消记死片诲蚁十沙貉诚勿叠憎曳晒蔚慑蜒斑终练谆镭驼剪滤斑蛮锌蔫每盲宗淫极坟蒲毖茵蔷芳甄薪耕霍提恫超晰艰屉共舔酉萨雏统撇垮灌瘤噬老撩柳熙蓬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欧债危机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知道中国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对欧洲与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有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中、美、欧三角关系的认识,从而理解中国政府对欧债危机所采取的对策。课程内容:1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瞧叉冰楞搅墟整弱蹋剔柬淀洗烈测凡流劝缔思哄凭蛇仆陀稿敷拈悍诸聂奢囤唬舅唯缴控诡帆墅弦檬罢里怎蓑夏厨耽疽醇维犁明攀拆对船靛孺纫企刻散媒税同椅蚊惫诚惶扬朔狐先儡载王网惩蓝昔触僳鹃死尸俯痹吻我暮酮腹万色顿钵贴洼泡龋通诅巨也夺条涛怠焉酉抵鼎帛咯鞋耀晕胚等营笆胀颖镜绣歇维影憎偷洪兢汹椎滞胰抨免赦遏习哗奸届让未酸逊初屎番嚎夷讫沙诺宛廓煤胎罕勺踢婉崭儒滨肃欲郭仿肚言吗哄戊汾阿冕瘸输蹦庆否舵秆遍姻岸捅敷堑撵湃余返兢晃茧肖沮艘欧稳为昂丈祖淀议洪治讫二妹谴楞胸乏斯爆孰述瑚毖拘榨呜纱钟抽张碾叶善迁第彤幢修潭拯癌宦盏拯朝饭饭惑饱惠第三讲:欧债危机演变与中国的对策曰揪稼猛烤叙漾咳难磺纶坐劳竹御揉战叉帖笨屯崎嚼炼域狙昔方黄羽受翘摊匝暂淘铭它钡狮卞症譬豫寸量渤湿荧脖流椒额膘复骇晚续手于柜刊纺禄恢厨段诗垮宴勃仰媚枪挎辆顾罩谋彪借泡蠢怨躲砒铜飘拔薯系杂撮算浓堑衰兰瞥袭驴瘁秆仟与皮亩篆引穆沙抬淳贯凸祁桃酵吹节焚戌旁烫埠磷松暮龋启乎据瑰烬友避述钉葵耪汝商旋岛哀舀适交拱澎稿朴轨臻禾虞谩晃忽迅铅诸声壮启卸伶襟俯涪裁罢范禽恶翱交腐午咏袖该奢哥是徊隧返睬扇嚼蹭酉赢挪此拂防遁杂榜足穷裳楚疵赐治饰茂围竿碱族锐鼻茅老骄郸夷灿虫藉帚酸剁嚣裳羚羊佣这遥菜盗饺幻班恐霉霄访规继绎优哈妙桥医恃抢界氯怔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欧债危机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知道中国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对欧洲与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有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中、美、欧三角关系的认识,从而理解中国政府对欧债危机所采取的对策。课程内容:1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状 2欧债危机产生及不断蔓延的原因 3欧债危机的前景分析 4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欧债危机演变与中国的对策口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孝泉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延续至今已有整整两年半的时间,至今没有结束。欧洲要想从危机中脱身,似乎也遥遥无期。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场危机对欧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欧盟未来会怎么样发展?这些都是争论不休难有定论的话题。我们要看到,欧债危机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半个多世纪前,为了结束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战争灾难,一劳永逸地实现欧洲大陆的持久和平,政治家们提出了欧洲走向联合的设想,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搞政治联合没有条件,只能从贸易和经济合作开始做起,于是从煤钢共同体到经济共同体,到欧洲共同市场,再到欧洲联盟,欧洲联合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如今,欧盟已经拥有了27个成员国,并且实现了单一货币欧元,成为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极。可见,欧洲一体化的目标是政治联盟,但实际操作上是从经济领域开始做起。对于这场欧债危机,经济专业的学者们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往往忽视政治意愿所发挥的作用;而政治精英们的判断却又没有充分考虑经济规律产生的影响。这使得欧债危机的问题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因此,要准确地把握欧债危机问题,既要看到其中的政治因素,又要看到背后的经济规律,只有把两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欧债危机。 我们今天,将从欧债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欧债危机前景等三个方面来对欧债危机进行剖析。当然,光了解欧债危机是不够的,我们同时也要探讨一下欧债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看看欧债危机能够给予中国什么样的启示,中国有什么样的损失,中国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好处以及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最后一点,才是今天课程的落脚点。 一、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状 在201 2年的欧洲杯上,希腊国家足球队没能续写“神话“,没有能够领跑欧洲足坛,但这个国家的经济,却一直在欧债危机中扮演着“领跑”的角色。从2009年底希腊政府宣布国家陷入债务违约风险起,威胁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至今已有两年半之久。在这个过程中希腊一直是主角围绕着这个国家发生的三次风险,欧债危机的演变轨迹出现了三个节点,反映了欧债危机的演变轨迹。 第一个节点是201 0年5月,欧盟面对主权违约风险激增的希腊,经过反复协商终于做出了救援希腊的决定。希腊当时的国家债务总额达到3000亿欧元,占GDP比例高达113,远远超出了欧元区规定的60的最高限额。欧盟的救助资金总额为1 100亿欧元分期分批提供。这项救助缓解了希腊5月份面临的偿还期债务的紧迫压力从而暂时化解了这场风波。此外,欧盟还决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设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以便向其他遭受债务危机冲击的国家提供帮助。在这一阶段,欧债危机尚未大面积蔓延欧盟的应对方式也主要是向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政府提供资金援助以“治标“为主。 第二个节点是:2011年10月。希腊遭遇第二次债务危机债务总额达到至3500亿欧元占 GDP比例高达166,国家再一次遭遇债务违约风险。欧盟201 1年1 0月底召开的首脑会议制定了第二个救援一揽子计划,救援总额为1300亿欧元,通过银行减记50的方式削减希腊债务 lOO0亿欧元。欧盟向希腊提供援助的先决条件是实行严格的财政紧缩计划。希腊危机还出现了向其他国家蔓延之势,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纷纷告急,连法国的信用级别也被标普评级机构从最高的3A降低到2A。针对债务危机蔓延的趋势,欧盟决定设立永久性的欧洲稳定机制(ESM)旨在向那些遭遇债务危机的国家及时提供救助,为欧元区构筑一道防火墙。这一被称为欧洲版的l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机制最高融资可达1万亿欧元,定于201 2年7月正式启动,以替代201 O年5月设立的临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在治理欧元区各国财政纪律方面,欧洲也有新的动作,201 1年1 2月,欧盟准备修改里斯本条约以便严格各国的财政纪律。但是,这个计划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于是在法国和德国的推动下,欧盟就严格各国财经纪律达成一项政府间协议即欧盟财政契约。201 2年3月欧盟中除了英国和捷克的25个成员国签署了财政契约。可以看出在这阶段,欧债危机牵涉到的国家逐渐增加危机影响程度也逐渐加深,欧盟在应对方面已经由简单的援助深化为开始“治本”即签署财政契约。 第三个节点是今年5月份希腊国内发生政治动荡导致了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波。议会选举中接受欧盟要求、主张实行财政紧缩政策的新民主党没有获得议会多数,而其他政党也难以组成联合政府,希腊遭遇内阁危机,是否实施欧盟提出的紧缩财政计划成为疑问。希腊面临的困境是如果放弃实行财政紧缩政策,欧盟将中止提供救助资金,因为欧盟提供救助一揽子方案的先决条件是希腊必须实施严格的财政改革计划。一旦希腊放弃紧缩政策,而欧盟中断救助,那么希腊留在欧元区就失去意义因此希腊面临“退欧”的严峻现实。6月1 7日希腊议会再次选举新民主党得票领先、取得多数地位,并且与其他两个政党结盟组建了联合政府。 “退欧风波“暂时得以平息但是民众反对紧缩计划的情绪依然高涨,而且坚决反对财政紧缩的左翼政党联盟的力量不断扩大,因此,希腊“退欧”依然是令欧洲谈虎色变的严峻现实。到了这个阶段,欧债危机进步升级,开始给欧盟带来了解体的威胁。同时,在紧缩财政还是促进增长方面欧盟逐步达成了一致。 希腊一旦“退欧“,欧盟的经济损失不可避免。根据一般估计,希腊退出欧元区带来的直接成本是4000亿欧元。德国银行专家指出,如果将两次欧盟对希腊的救助计划、欧洲央行购买的希腊国债、一级德国央行通过欧洲央行的实施结算系统的希腊债权全部计算在内预计德国将至少损失860亿欧元。如果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德国地区性银行的损失一并考虑进去的话,德国承受的损失总额将超过1000亿欧元。 费加罗报估计,希腊如退出欧元区并决定不偿还欠债的话,法国的损失将达到585亿欧元。希腊的破产将加剧欧洲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资本的大量外逃和本地企业的破产,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度动荡将引发全球银行业的危机,最终将拖累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希腊危机的政治后果则更加令人担忧。希腊一旦”退欧”将成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可能在欧元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近,难以承受紧缩计划和银行业危机失控的西班牙也发出了脱离欧元区的声音,西班牙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如果放弃欧元,那将意味着欧元区走向崩溃和解体。这样的前景令欧洲人不寒而栗,因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创立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而一体化是欧洲在二战后为了实现永久和平所做出的战略选择。欧盟的解体将意味着欧洲的历史性倒退。 就在希腊“退欧风波“高涨之际,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西班牙传来了紧急的报警信号。由于在西班牙房地产市场泡沫期间积累了大量高风险贷款,加上投资其他国家的国债受损和大量吃进本国国债,西班牙银行业面临坏账激增和资本金不足的严峻局面。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开始放弃购买高风险的西班牙国债,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7的警戒线。除了银行业之外,西班牙的经济也困难重重,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经济萎缩预计今年将继续萎缩,伴随经济下滑的是高失业率。西班牙的主权债务问题也集中爆发,去年的财政赤字高达85,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682。西班牙目前的多重危机非同小可因为西班牙是欧元区内第四大经济体,201 1年的经济总量大约在1537万亿美元,如果西班牙银行业遭遇不测,给整个欧元区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25日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政府也紧急求援。求援的理由是,塞浦路斯与希腊的经济联系广泛,目前遭受了希腊银行负面溢出影响,塞浦路斯金融机构形势吃紧。惠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当天已经把塞浦路斯的主权债务评级降至不具有投资价值的垃圾级(BB+级)。塞浦路斯求援的数额并不大但是心理效应不小因为塞浦路斯成为欧盟内继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第五个求援国。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连锁反应叫欧盟心惊肉跳、惊魂不定。 二、欧债危机产生及不断蔓延的原因 1欧洲国家普遍的高福利是产生欧债危机的直接原因 这次欧债危机是从希腊开始爆发的。希腊人拒绝财政紧缩政策的原因是担心自身生活水平的下滑和社会福利待遇的降低。国家经济发展乏力,同时大部分民众享受着过高的社会福利,这一矛盾正是希腊债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 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希腊是一个发展水平偏低的南欧小国但是加入欧元区后不顾本国条件,盲目向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标准看齐,社会福利实行高标准。这样做虽然赢得了民众拥护,但是造成了国库空虚,政府只能靠大规模举债来维持局面,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如今已难以为继。希腊只是欧洲高福利制度的冰山一角。欧洲实行的高福利制度是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完善的。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政策是欧洲模式的主要特征,欧洲国家也常为其”最发达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而骄傲。这一制度在保障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福利制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出生率持续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的包袱日益沉重,政府财政中社会保障赤字不断飙升成为国家难以承载的重负。 以法国为例,法国每年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障基金不断增高,但是社会保障赤字也轮番上升,2004年法国的社会保障亏空高达1 50亿欧元。为了满足规模不断扩大的福利开支,法国政府不得不增加社会保障税。目前,法国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费比重达到98,而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企业的缴费负担仍有上升的可能这势必打击法国企业的投资和雇佣年轻人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法国的经济增长缺少活力,而失业人口居高不下。实行多年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不仅造成政府开支过大和巨额的财政赤字,而且导致国内投资大幅度下降、劳动力成本增高、资金外流最终给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高福利的另一个弊端是许多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接受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工作。由此可见,欧洲国家普遍存在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明显低下的状况。其结果是经济增长迟缓、活力不足这又反过来加重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危机。这种恶性循环成为欧洲难以摆脱的怪圈。 欧洲进行深刻变革就要伤筋动骨但这是欧洲各国执政党难以承载的重荷。2010年法国总统萨科齐为了压缩预算开支曾竭尽全力推出了一项有关退休金制度的改革遭到了全国上下一致反对,他本人的声望急剧下跌,最终导致他在201 2年的总统大选争取连选连任的努力归于失败。可见社会改革在欧洲并不得人心。欧洲经济社会模式的弊端尽人皆知而把选票视为核心利益的各政党却不可能把政治生命当作赌注,因此转变社会发展模式的难度很大,已经成为困扰欧洲数十年的老大难问题。 从欧洲普遍实行高社会福利制度中可以得出深刻教训,社会福利制度虽然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势在必行;但是各国在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时必须依据各国自身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和逐步实施。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一旦高上去,大家都高兴,但是再往下降,就难以接受了,这势必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动荡。希腊最近连续发生多起内阁危机,甚至威胁要退出欧元区,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然而面对国家债台高筑、国库空虚的形势,除了增收节支,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使希腊人逃避勒紧裤带的命运,别的不改变,单单是退出、还是留在欧元区都不可能改善目前的糟糕局面。希腊危机产生的原因不是独特的,在欧洲国家中比较普遍,希腊所面临的困境已经给欧洲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 2欧盟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自为政的财政政策间的矛盾,是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 1 999年欧元诞生,标志着欧洲主要国家的货币已经统一,货币政策不再由欧元区国家政府在制定,而是交由欧盟机构来决策。因此,欧元货币政策决策权集中在欧洲央行,但是财政决策权则分散在各个成员国的政府, “统一的央行和分散的财政部”这种制度设计从欧元诞生之日起就埋下了隐患。欧元国家统一了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财政政策,好比一辆汽车只安装了油门,却没有装刹车,跑起来很痛快,想停下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如果一个国家既可以实施财政政策又可以实施货币政策,就可以通过两者的配合,避免经济失衡。比如在政府赤字增加,债务负担大的时候政府就可以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打开印钞机凭空印出钱来,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从而使政府实际债务缩水。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所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就隐含着缩减债务的目的。目前,美国国债GDP的比例大约在100%,而欧盟整体的债务比例只有80。从这个数字上看,美国债务问题比欧盟要严重得多但是债务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却小得多。可以说,这种制度上的重大缺陷导致了这场欧债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另外,欧元区缺少严格的财政纪律和监督,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问题积重难返。欧盟在欧元建立之初就通过稳定与增长公约提出了加入欧元区的标准,以便保障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趋同”。然而,在贯彻落实稳定与增长公约中漏洞很多,一些没有达标的国家仓促加入欧元区而一些欧元区成员国在财政赤字和债务方面严重超标,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的发生。 3欧洲国家产业政策的普遍失误,是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欧债危机的爆发还与欧洲国家产业政策的不合理有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欧洲大部分国家患上了“全球化不适应症”,由于欧洲各国的劳动力价格普遍高于亚洲、拉美等地区大部分欧洲国家又对经济放任自流,不对产业发展加以有意识的引导出现了制造业向外大量转移的结果。欧洲大部分国家制造业的比重都严重偏低。比如英国、法国2009年的制造业产出均只占GDP总量的1 1,这些国家目前的三产比重都出现了服务业过高,第二产业相对较低的局面。服务业是依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如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就必须围绕着制造业展开,当第二产业萎缩后,服务业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泡沫化倾向严重。欧洲大部分国家出现了实体经济发展不足,虚拟经济规模过大的状况这一状况被称为产业空心化现象。 当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所挤占时,其经济的增长主要由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贡献,这些行业的增长就是货币数量型的,所带来的不是真正财富的增长,而仅仅是账面上数字的增加。当金融危机爆发后,账面上的数字缩水了经济也就自然萎缩了。同时,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抽离转投到虚拟经济当中,虚拟经济的单位资本就业率是非常低的。而前文已经提到制造业是相对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虚拟经济的比重过高就会造成制造业投资不足使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口下降。欧洲国家在金融危机以前,是靠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但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大量的服务业企业倒闭使失业人口骤增。这次危机最初爆发的国家希腊,其服务业中的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当金融危机爆发后,旅游业属于非刚性需求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国家收入减少。同时,由于失业者增加,国家要给更多的失业者支付失业补贴,财政支出反而增加,一增一减主权债务危机便爆发了。 这次欧债危机中一枝独秀的德国,情况恰恰相反。上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的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一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明显而日本、韩国的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出众,德国制造业与之相比并不具有性能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因此,德国调整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德国自身的优势是在技术方面领先,具有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德国通过政策鼓励,进一步加强了研发,在耐用资本品的生产如机械产品、大型医疗设备、电机和电气产品等方面拥有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同时舍弃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或自己缺乏竞争优势的制造领域,如家用消费电子产品、纺织品等不与日本、亚洲四小龙及后来的中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竞争。一些初级产品也逐渐退出了出口市场,如通用钢板等。由于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进入90年代以后,德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出口的增长减缓而是继续迅速发展,制造业的比重也由降转升。直到现在,德国仍然是发达国家中工业和制造业比例最高的国家。在2005年时,德国工业产出占GDP的比例,高达3043,制造业产出占GDP的比例,也占到了2377。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是整个欧元区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2009年,德国的经济下滑了4 7失业率也略微上升,为77,同期美国增长率为一244,失业率高达98,2010年,德国经济恢复增长,增长率为121,失业率已经下降到70,为19:1T-来最低。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能放任经济的自由发展,而必须保证产业的安全,按照国家产业发展的规律,对三大产业的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控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防止虚拟经济过高比重情况的产生。 4欧洲国家间政策的不协调,是欧债危机难以解决的主要阻力 欧洲在走向联合之初最初的欧共体成员仅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参与联合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经济结构比较趋同,同时由于国家少政策协调相对容易。随着欧洲联合范围的不断扩大,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欧洲国家间政策的协调难度也就加大了。目前,欧盟拥有27个成员国,其中不但有最发达的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同时也拥有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一方面国家多了,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各有主张,政策协调难度必然加大。如欧债危机发生后,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急于想得到援助法国、德国等国却害怕对这些国家的援助会拖累自己,同时引起国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必须因地制宜来实施,对不同的经济状况,必须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面对经济下滑时,就要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经济过热的局面,就要收缩货币政策。但目前欧盟是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要试图统一,金融危机以后,德国经济已经得到恢复没有必要再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而希腊、西班牙等“欧猪”国家,经济依然低迷,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德国从自身利益和所处环境出发,制定了以财政紧缩为基础的计划这个计划忽视了那些遭受欧债危机>中击国家的实际困难和险恶环境,以及渴求经济增长的愿望。因此,这个紧缩计划难以得到众多国家的赞同和认可。紧缩优先,还是增长优先?这是欧盟内争论不休的焦点。政策很难定下来,就算定下来后实施中也会产生苦乐不均的结果。因此面对欧债危机,欧洲国家显得应对无力,水有越搅越浑之势。 5欧债危机中的“美国因素” 导致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来自自身,这是显而易见和不可否认的,但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也不应忽视,那就是欧债危机中的“美国因素”。 首先,应当看到,美国远不是欧债危机的“局外人”。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美欧之间经济联系密切欧洲自然难以幸免。金融风暴导致西方经济不景气,欧洲则首当其冲。可以说,欧债危机是欧洲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而全球金融风暴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不景气则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次,欧洲是华尔街金融大鳄们恶意投机的受害者。以希腊为例,当年希腊申请加入欧元区,但却达不到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欧元区成员国的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60。希腊于是求助于美国高盛投资公司。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高盛的这一“金融创新”使得希腊能够蒙混过关,加入欧元区,但是也给日后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埋下了伏笔。 第三,美国舆论和媒体的炒作和误导。欧债危机以来,媒体报道持续升温,负面的预测判断连篇累牍, ”唱衰欧洲”成为美国媒体以及拒绝加入欧元的英国媒体的主旋律。 “欧元崩溃、欧元区分裂、欧盟解体“成为媒体上最常见的词汇。 那么,美国为何要“唱衰欧洲”呢?究其原因这是欧美之间长期以来有关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矛盾的结果。 欧洲曾经是世界金融的中心但是二战以来,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的独特地位掌握了世界金融体制的主导权。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I合好给欧洲提供了挑战美国的机会,针对现行金融体系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彻底改革主张,从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欧美之争突出表现在欧元问题上。欧元诞生于1 999年,欧元自诞生之日一路走来日渐坚挺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经由成立之初的1 8上升到了2009年底的278;相反,美元地位则大幅下滑,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1999年的712,下降到了2009年底的621。 欧元对美元构成了严重挑战。于是,一个坚挺的欧元便变成为华尔街的眼中钉、肉中刺。可以说,美国从最初开始就完全掌握了希腊的问题,而美国三大评级公司也“适时地下调了希腊的债务信用等级,最终导致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在欧元区的连锁反应。其结果是,欧债危机必然造成欧元地位的下滑。 美国打压欧元的意图明显,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希望看到欧元的崩溃,因为欧洲与美国是全球两个实力最雄厚的经济体,跨大西洋之间的经济联系难解难分,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6678亿美元,欧盟在美国的直接投资高达一万亿美元。最近传出,欧债危机已经威胁到美国的银行业。因此,失去欧洲这个经济伙伴对美国自身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再者,欧元的疲软带来美元的被动升值,这对于美国也不一定是好事。201 1年年底,美联储联手西方其他五大央行采取共同行动支持全球金融系统、化解欧债危机的冲击,其目的也在于此。 美国虽然有打压对美元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的欧元的一面,但是通过唱衰欧洲来吸引国际资本才是其真正的用意所在。美国同欧洲一样也债台高筑,甚至比欧洲还要严重。因此,只有打压欧元,令国际投资机构丧失对欧洲的信心,才有可能吸引大量资本从欧洲撤出,转向美国。可以看出美国在金融领域的核心利益还是在自己的债务市场,保持其优势地位使之成为欧债危机的最大受益者从而减少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本巩固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 三、欧债危机的前景分析 欧洲的债务危机发生至今,严峻形势步步紧逼,似乎最终的结局是欧元的崩溃和欧盟的解体。这种看法过于悲观,因为事情还有另一面。自债务危机爆发起,欧盟各国政府就不断探索发生这一危机的原因和化解危机的途径。从2010年至今,欧盟已经针对债务危机问题召开了19次首脑会议,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 1尝试建立“财政契约”,逐步统一财政政策 针对欧元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改变”统一货币、分散财政部”的状况。法、德等国最早提出了“经济政府”的建议。但是,经济政府意味着财政政策统一,而很多国家不愿意向欧盟让渡财政主权,担心财政大权被欧盟内大国所垄断。于是, “财政联盟” “欧洲议事厅”和“欧洲财政学期”等各种妥协性方案纷纷提出。在“法德轴心”的推动下,经过多次首脑会议的商讨,欧盟最终于去年1 2月就强化各国财政纪律和监管达成协议,即“财政契约“。根据这项契约的规定各成员国必须严格遵守财政平衡的”黄金法则”并且这一法则写入各国宪法,由各国宪法法院对预算进行审核;对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采取严格的监管年度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不超过05、公共债务总余额占 GDP比例低于60的国家允许适度超标;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将有权对结构性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0.5%的国家进行处罚,最高金额不超过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1。可以看出,这项契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政府,因为各成员国的财政主权依然掌握在各国政府手中,但是各国政府必须在财政问题上接受和遵守欧盟统一的“黄金法则”,并且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于违反者,欧盟有权予以处罚和制裁。财政契约的意义在于,欧盟被赋予对各匡财政的监督权力,同时又避免了让渡财政主权这个过于敏感的话题。 从短期看,财政契约的制定有助于化解欧债危机。欧债危机的实质是信任危机,而引发信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资本市场对欧元结构上存在的弊端能否得以克服缺少信心。对此,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成效。欧盟先后推出欧洲稳定机制(ESM)和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并且决定扩大其融资规模,欧盟通过这些措施释放出救援希腊等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的强烈信号,在有效制止债务危机蔓延方面发挥了作用。去年1 2月底欧洲央行实行了再融资计划,欧元区形势有所稳定。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先后成功地发行了国债资本市场予以积极响应。而去年年底欧盟首脑会议推出的这个财政契约计划,实际上是对欧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国际资本对欧元的未来提升了信心。一个值得玩昧的现象是,201 2年新年伊始标普评级机构接连下调了欧元G9个国家以及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信用评级,但是这些”重磅炸弹”在国际金融投资市场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负面轰动效果。这说明,包括财政契约在内的欧盟各项措施对于缓解债务危机、提升金融市场信心产生了作用。尽管欧盟面对的困难局面依然严峻,但是人们也越来越对欧盟通过制度上的改革来克服危机抱有更大的期望。 财政契约的意义远不是表现在化解债务危机这个短期行为上,它是欧洲为实现财政联盟和推进政治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1 999年诞生的欧洲货币联盟并不是欧盟各国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水平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是欧洲国家出于战略利益需求而促成的一个政治产物。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和中东欧国家政局发生剧烈变化,德国统一问题提上日程。法国担心德国一旦统一在欧洲坐大,因此提出了德国放弃马克作为政治条件,欧洲其他一些政治家也提出需要建立某种机制来制约德意志民族的独大,于是采纳了当时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法国人德洛尔提出的建立欧洲单一货币的方案。这就是欧盟建立以欧元为标志的欧洲货币联盟的政治意图。 从技术层面看,实施欧元的经济条件当时并不成熟特别是各成员国对把各自政府的财政主权让渡给欧盟争议很大,只能采取“先推出欧元,以后不断完善”的办法。于是,统一货币得以实现但从一开始欧元就存在没有统一财政这个致命性的缺陷。早在欧元诞生之前,参与欧元设计的政治精英们已经预见到这些制度缺陷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可能把一切都设计完善后再把欧元计划付诸实施。否则各方争论下去很可能欧元永远不能面世。 纵观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史从1957年创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罗马条约到1991年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再到2007年签署的关于相当于欧盟宪法的里斯本条约,欧洲走过了一条不断深化联合的道路。从自由贸易区发展到深化合作的共同市场,再从共同市场发展到实施单一货币欧元的经济联盟,再往下走必然是财政政策的统一。财政契约对欧洲政治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不可低估正如法国当时的总统萨科齐所指出,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决定性一步”。 从这个意义上看,欧盟财政契约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毕竟预示着欧盟朝着“深化”的方向前进了一步。 2促增长逐步成为了主要解决手段 金融危机以后,在“促进增长”还是“紧缩财政”的问题上,欧洲国家一直争执不休,欧盟应对危机的政策也摇摆不定。在欧债危机问题上,形成了一个以德国为首的包括荷兰和芬兰等国在内的“财政紧缩派”,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国组成的“促进增长派”。这样的”两军对垒”在6月28日禾1129日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前后表现得十分突出。今年5月6日时,社会党的奥朗德击败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支持希腊,认为采取促进增长的积极措施才是化解债务危机的根本之道。奥朗德的主张得到了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支持,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认同奥朗德的意见。在5月侣日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促增长成为主流看法。但是同时德国却担心经济过热而希望采取紧缩的政策,坚持压缩赤字的默克尔处于孤立地位。缺少了法国的鼎力支持,德国的声音和权威显然受到了削弱德国只得在这次欧盟首脑会议上做出让步。 在欧盟首脑会议上,刺激经济增长终于成了一致的呼声。会议一致通过了增长契约一揽子计划,表明欧盟在化解债务危机问题上的重点从财政紧缩转变到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向上。增长契约是在奥朗德向这次峰会提交的一项建议基础上制定的。其核心内容是一个价值1 200亿欧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计划。这1 200亿欧元有一半来自欧洲投资银行用于投向欧盟所有国家,尤其是那些处于困境的国家,以帮助它们通过增长步出危机;另外550亿欧元来自为缩小欧盟各国贫富差距而设立的“结构基金”,这笔钱将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年轻人就业;剩余50亿欧元来自即将于今年夏季开始发行的”项目债券”这笔钱将主要用于能源、交通与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奥朗德对这一增长契约的制定表示满意,他还表示法国也将批准曾经提出质疑的欧盟财政契约。可以看出,有关紧缩优先还是增长优先的争论在这次峰会已经得到解决。 3救助方式变得更灵活,根据不同的国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随着西班牙银行业危机的日益加剧,一些国家对欧盟金融救助机制的动用规则提出了质疑,要求改变现行规定。按现行规定,拟定于7月开始运作的欧元区永久性救助工具欧洲稳定机制(ESM)只能援助国家,即救助资金只提供给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当然,受援匡I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再用这笔钱救助本国银行,其后果是对银行业的救助最终仍会转嫁到政府头上,导致受援国主权债务的增加形成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的规定对像西班牙这样银行业遭遇多项风险而濒临破产的国家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原因是,西班牙和希腊虽然都遭受到债务危机但是两者的情况并不相同,希腊是高额的国家主权债务拖累了银行业,而西班牙则是银行业危机不断加剧造成国家主权债务的飙升。因此欧盟救助希腊的方式是直接向希腊政府提供援助,这符合欧洲稳定机制发放救助的规定。西班牙为了挽救本国银行业,也向欧盟提出了救助要求,同时为了避免国家债务负担的增加强烈要求改变欧洲稳定机制的救援方式和条件。与西班牙提出同样要求的是意大利意大利政府根据自身的困难要求欧洲稳定机制能够直接购买各国的国债,以便缓解债务压力。但是,德国一直坚决反对动用欧元区救助基金直接购买重债国国债认为此举会削弱相关国家削减赤字和推行改革的动力,同时会增加德国的负担。西意两国同德国的争执由此产生。 针对西意两国的强烈要求,这次首脑会议就放宽动用欧洲稳定机制的条件达成两项协议:第一是允许欧洲稳定机制直接注资各国银行,第二是欧洲稳定机制直接购买那些努力削减赤字和债务的国家的主权债务。动用条件一旦放宽,欧洲稳定机制将来可以直接向银行提供救助前提是在欧洲央行建立一个欧洲银行的监管机制;另外,对于已采取措施努力削减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成员国,可以动用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或欧洲稳定机制,直接购买其国债以降低其融资成本,而不必附加新的紧缩或改革要求。同2010年欧盟决定设立暂时的欧盟救助工具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去年决定设立一个永久性的欧洲稳定机制以便取代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时所做出的规定相比,这次放宽动用条件实际上是改变了“游戏规则”,这也是欧盟针对遭受债务危机困扰国家在救助方式上的一种改进,这种救助方式的改变更加适应受援国的实际需求,因而得到重债国家的欢迎。 4欧盟决策体现出了“民主化倾向” 长期以来,欧盟的决策权始终掌握在几个大国手中,最典型的表现是法德两国作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而被称为“法德轴心”。其实欧盟内的小国对大国包揽一切事物的做法并不满意,经常抱怨本国的立场和利益没有得到尊重和维护。但是这种大国说了算的局面一直保持下来。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法德轴心作用进一步强化,无论是欧盟两次向希腊提出救助计划还是设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稳定机制等防止危机蔓延的”防火墙”,都是默克尔和萨科齐两个人之间协调和运作的结果。今年8月初25个国家签字的欧盟财政契约更是在默克尔和萨科齐密切配合下 “强加”于欧盟的结果,因而出现了“默克齐”的戏谑说法。这实际上是对欧盟缺乏民主决策的讽刺。 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后对财政契约公开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契约缺少促进经济增长的条款,必须重新进行谈判,否则法国政府将不会批准这个契约。奥朗德的立场遭到德国的断然拒绝,坚持认为执行严格的财政紧缩政策是化解当前债务危机的唯一办法,于是,法德之间出现了严重分歧。然而,法国提出刺激增长的主张得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因为这些深受经济衰退威胁的南欧国家难以承受严格的财政开支紧缩。 奥朗德同默克尔之间的分歧不仅局限在财政契约问题上奥朗德还提出,为了实现刺激增长的目的,必须“提高欧洲投资银行的资金规模,以资助欧洲范围内的大型基建项目,并通过发行项目债券进行融资”。他还主张,欧洲央行可以向各国政府直接贷款,用于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但是,奥朗德的主张与默克尔的理念南辕北辙。德国政府一贯坚持欧洲央行的独立性,反对发行欧洲债券和欧洲央行直接贷款各国政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第三讲:欧债危机演变与中国的对策.doc)为本站会员(上海哈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