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美关系.ppt

    • 资源ID:2710980       资源大小:341.01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美关系.ppt

    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美关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一、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1921-1949年,关系形成时期; 1949-1971年,敌对时期; 1972-1988年,战略合作时期; 1989-2001年,不确定时期; 2001年到现在,反恐合作时期,关系形成时期:1921-1949,意识形态的对立:帝国主义共产主义 二战期间的合作 美国对中共的印象:进步的力量 中共对美国的看法:民主堡垒 合作:抗日战争时期:政治上共同支持反法西斯联盟,军事上互相提供有限的帮助 对未来的憧憬 失去的机会? “待尘埃落定”和“一边倒”,敌对时期:1949-1971,朝鲜战争的爆发:1950年6月25日 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赴台湾海峡:1950年6月27日 中国参战:1950年10月 朝鲜停战: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议 中国改善关系的努力,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26日-7月21日 第一次台海危机:1954年9月3日解放军炮轰金门 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22日 中美大使级会谈:1955年8月1日至1970年2月20日 第二次台海危机:1958年8月23日(8·23炮战) 两个中国政策的提出:1950年代后期 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5月 中美关系陷入僵局,战略合作时期:1972-1989,中美和解:(1)美苏核均势的出现;(2)美国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的被动;(3)美国推动美苏缓和的努力;(4)中国安全的需要 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公报;水门事件;极左思潮;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国内政治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关系正常化 两国关系的发展:战略合作;经贸关系;人员往来;有问题,如西藏问题、中国计划生育问题等,但不影响合作大局,不确定时期:1989-2001,中美关系恶化 六·四事件 反苏战略关系消失 苏联东欧的变革:美国的推行民主的雄心 中美关系的稳定因素 经贸关系 战略利益 差异在减少:冲突增加 1999年炸馆事件 2001年海南撞机事件,反恐时期:2001-现在,反恐成为美国第一要务 合作产生互信:合作范围的扩大(经贸、军控、朝核、台湾) 基本矛盾依在,但双方都以务实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 新一届美国政府与中美关系:不确定因素在增加,最重要的问题是两国如何在中国快速崛起过程中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两国间合作富有成效,反恐、处理朝核危机、防止大规模武器扩散、打击跨国犯罪活动等。两国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也有合作:反对台独和维护台海地区局势的稳定。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美时,布什在白宫当着温总理的面说他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公开明确反对陈水扁推动公投制宪的台独做法。此后,美国多次公开反对陈水扁推行台独的做法,并通过私下渠道给后者施加压力。,出席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朝鲜代表团,台湾问题,经贸和文化关系热络,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5年两国贸易总额高达2853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3.3%。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去年两国贸易总额高达2116.3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4.8%。 不管根据谁的统计,中美贸易规模都非常大,而且增长速度都非常快。此外,截止2003年8月,美国公司在华投资合同金额825.48亿美元,已实现投资450.9亿美元。最后,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到2003年底,中国持有美国政府债券总额高达1220亿美元。 文化交流方面,两国间旅游、留学、访问和各种交流活动也非常热络。,军事交流得到恢复,2002年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在布什总统的克洛福特农场会面后,两国军事关系开始正式恢复。除了双边年度防务磋商以外,两国军事将领还对对方国家进行了访问。比如,2002年12月12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Thomas Fargo将军访问了中国,2004年1月14日,美国参谋总长联席会议主席Richard Myers 将军访问了中国,Myers是1997年以后美军访华最高级军官。2004年10月底,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了美国,2006年美国国防部长,对华强硬派代表,拉姆斯菲尔德访问了中国。2006年两国海军还举行了两次小规模军事演习,一次是双方舰队近距离通过演习,另一次是海上搜救演习。虽然中美军事交流还不是很频繁,还是形式重于内容,但毕竟发展方向还是积极的。,2005年10月19日,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在八一大樓前舉行儀式歡迎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訪華,海军时隔六年之后再次访美,2006,我军观察团首次观摩美军军事演习 (2006年6月下旬),中美联合海上搜救演习 美舰艇抵湛江 (2006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海军首次举行联合搜救演习 (2006年9月20日和11月19日),国内政治气氛改善,美国国内不像9·11前那样反华,许多人公开主张中美合作; 前一段美国一家民意测验机构所作的民意测验表明,美国公众对中国的态度在过去十年间出现了很大的改善。这份民意测验对203个对公众民意有影响的人物和1200个随机抽样选出的普通民众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对中国有很好和较好的印象,而10年前只有46%的人对中国有很好和较好的印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随着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两国关系在改善。此外,有一半人将中国视为美国重要的盟国。只有12%至15%的人认为中国是严重的军事威胁,但有50%以上的人认为中国是潜在威胁。两者相加,有60%以上的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重要和潜在的威胁。78%的对公众舆论有影响的人物和63%的普通民众认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廉价商品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其中包括63%的美国工会会员的家庭。四分之三以上被调查的美国人认为与中国的贸易对美国经济有好处,但是多数人也担心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一半对公众舆论有影响的人物和三分之一的普通民众认为中国移民对美国有益,40%以上的人认为没有多大影响。只有3%的对公众舆论有影响的人物和17%的普通民众认为中国移民对美国构成威胁。,中国国内反美情绪也较9·11前要弱 和9·11以前的时期相比,中国人对美国的态度也有很大改善。根据零点调查公司昨天发布的中国民意调查数据,2004年美国仍名列”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的榜首,但68%的中国居民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在未来5年到10年之间会有改善。与1999年60.9%的数据相比,2004年对中美关系持积极看法的中国民众为63%,持消极看法人群比例为37%。而那些对中美关系持积极看法的居民更喜欢美国和美国人,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也更有信心。在积极看法人群中,只有3.4%的人认为在未来5年到10年以内,中美关系会有恶化的趋势,而在消极看法人群中,这一比例为14.4%。,问题不少,中美之间许多老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台湾、西藏、贸易、人权、军控等。 有的问题还很可能进一步激化,如台湾问题、贸易问题、知识产权、人权和政治体制差异问题等。 新的问题出现: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的地区政策、中国在一些国际问题(如苏丹、对外援助等)上的做法。,台湾问题,美国政府加强和提升了与台湾当局的关系 加大了向台湾推销武器的力度 积极加强与台湾的军事关系:使台湾C4I(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mputer, and intelligence)与美军系统兼容 加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关岛,增加驻军数量和装备。进入2000年,美国改变并强化关岛的战略地位,这年8月美军在关岛部署64枚最选进的AGM-86空射型巡航导弹,这是美军首次在本土之外部署该型导弹;跟着美军在10月又宣布,2002至2005年向关岛部署三至五艘“洛杉矶”级核子攻击潜舰,长久以来美国大型核子攻击潜艇在亚太地区只作例行性演习训练而不常驻,这次打破成规自有其特殊战略含意。2006年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赫斯特透露,新一代的F-22A“猛禽”战机将于2007年部署关岛。,复杂化,价值趋同:市场经济、法制、人权、民主 认同滞后:中美两国仍彼此认定对方是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截然对立的国家 利益交错:经济、反恐、遏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打击国际犯罪等 利害相关者(Stakeholder)?美国前部副国务卿Robert Zoelick,二、中美关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友好论 敌对论 钟摆论 有限冲突与有限合作论,友好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颇为盛行。 持这种观点的多为美国人,他们认为,中美两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两国人民对对方有一种特殊的友好感情。历史上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美国奉行民族自决的原则,两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在这些人看来,美国和其他西方列强不同,它不仅没有侵占任何中国的领土,而且还至少在口头上反对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华盛顿对几乎所有外国对中国的侵犯都提出了抗议。”本世纪初,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到过一定的作用。美国是第一个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的国家。美国在中国的传教士曾在中国兴医办学,对中国发展现代教育和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支持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后美国不顾英国的反对,坚决主张扶持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中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学者韩德(MichaelHunt)总结美国人对中美关系历史的这一看法时这样写道:“在中国受到外部侵略和内部动乱的磨难过程中,美国人始终相信这样一种迷信,即美国给中国的无私援助和中国人对此的无限感激造就并加强了两国间一段友谊的黄金时代。” 一些中国人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认为中美两国历史上友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的代表人物蒋廷黻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世界大国中,和我们友好的是美国。”“中国近百年来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美国这近百年中占了我们哪一块地方?强占了哪一个港口?”,另外一些中国人虽然认为中美关系有美国侵略的一面,但同时也强调中美关系和中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不同和中美友谊的一面。复旦大学的汪熙教授这样写道,“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零九年中,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领土进行了频繁的掠夺。在几个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美国是唯一没有占据中国领土的国家。”“美国的传教士在传播圣经的同时,也在中国的土地上办起了新式的学校和医院,传播了科学技术。美国传教士在早期翻译和介绍西方科学技术书籍方面起到过桥梁作用。他们的学校培养了一些买办,但也有不少中国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成长的。”汪熙教授还认为,“有关中美关系的史册中,友谊的篇章不应该泯灭。”,敌对论,认为中美关系的历史不仅不象持第一种观点的人所描述的那样友好,而且还充满了冲突与敌对,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学者丁名楠、张振昆这样写道: “每一个稍稍涉猎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会知道,美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从海上侵入中国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不久,中美两国间的不平等关系就因1844年望厦条约的签订而确定下来。美国从此就成为侵华的重要角色之一。它不但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了其他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而且带头从中国夺取了多种新的特权。百余年间的美国对华关系,构成了一部侵略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步伐越迈越大的历史,直到它终于被迫退出中国大陆为止。这期间,美国的势力和影响渗入了两国关系的各个领域,由数不清的条约、章程、合同等结成的侵略体系象无数条绳索,越来越紧密地缠住了中国的周身。巩固和强化在华的特权和地位,从中国掠夺和榨取尽可能多的财富,强迫或诱使中国人服从美国的旨意。这一切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有这些集中说明了一点:历史上美国对华关系的本质是侵略,美中关系史实质上是一部侵略和被侵略的历史。”,钟摆论,认为中美关系既不象第一种观点所描述的那样一直友好,也不象第二种观点所指出的那样总是敌对,而是象旧式座钟上的钟摆一样摇摆于友好与敌对之间。 根据这种观点,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历史经历,中美两国人民对对方都抱有自相矛盾的态度。在中国人眼中,美国人既是国际公道的倡导者,又是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对此颇有感受。在反复求助于美国帮助中国革命失败以后,他说,“当我们开始发动革命,以推翻专制腐败政府并在中国建立共和国时,就以美国为鼓舞者和榜样。我们曾热切希望能有一位美国的拉法叶特同我们一起为这一正义事业而战斗。然而,在我们为自由而奋斗的这第十二个年头,来到的不是拉斐特同拉法叶特,引文如此,而是一美国舰队司令率领较他国更多的军舰驶入我们领海,妄图共同压垮我们,以消灭中国的共和国。”,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既智慧勤奋值得尊敬又愚昧落后难以救药。美国学者哈罗德德·艾萨克斯(Harold Isaacs)的一段话生动地描述了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 “我们对中国的概念包括近乎永恒的稳定和没完没了的混乱。我们对中国特质的了解包括圣人般的智慧和具有强烈迷信色彩的无知,无法预料的极端,哲理般的平静,和爆炸性的狂热。我们对中国人的感情包括同情与排斥、父母般的慈爱与恼怒、爱慕与敌对,爱与接近恨的恐惧。”,鲍大可写道:历史上“有些时期内中国存在着有影响的亲美团体,美国则存在着亲华的团体,另一些时期内,包括50和6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相互敌视的情感则起主导作用。”根据鲍大可的观点,中美两国关系中存在着一种所谓“爱恨”情结(love and hate complex)。“美国老百性对中国的态度跟钟摆一样在爱与恨之间大幅度地摆动。中国人对美国的态度的摆幅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他们也受到敌对和友好之间明显摆动的影响。”在这种情结的影响下,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上常常表现出剧烈的摆动,时而关系过分得好,时而关系又特别的坏。,仔细分析这些观点,我们发现虽然它们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又各有弱点。 首先,所谓中美关系基本友好的观点现在看来只是一些人片面的看法。中美友好的前提是两国关系的平等包括相互尊重。但是,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科恩(Warren Cohen)教授指出的,从历史上看,中美两国从来没有真正平等过。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把美国政府当做对等的政府。“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在当时中国官员的眼中,美国不过是一个遥远而且尚未开化的蛮夷之邦。“至于该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国家概况等,清廷上下,都不清楚。”,鸦片战争以后,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态度更无平等态度可言。它步英国后尘,迫使满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该条约除规定美国在中国将享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取得的种种特权以外,还要求中国政府自动给予美国所有中国政府以后可能给予其他国家的任何特权。这样,中美两国间新的不平等关系就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此后,随着美国国力的逐渐增强,这种不平等关系愈演愈烈。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可以自由去中国旅行居住,而且无须遵守中国法律。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高压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对美国实行门户开放,保护美国人在中国境内享有的种种特权,另一方面对中国人去美国旅行和居住采取越来越严厉的限制,并对已在美国居住和工作的中国人实行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政策。,和中美关系友好论一样,中美关系敌对论也失于简单化和片面化。 首先,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不是单向的,中美关系史上既有关系恶化的时候,如本世纪50和60年代,也包括关系改善的时期,如本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此外,在不同的时期里,中国跟英国、俄国和日本的关系的确比中美关系要坏得多。 再有,中美敌对的观点也无法解释历史上中美两国间出现的密切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曾携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侵略和扩张,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两国又互相配合抵制苏联的对外扩张活动。,最后,“钟摆”论者的观点仔细分析起来也不尽人意。尽管“钟摆”这个概念表面上兼顾了中美“友好”和“敌对”的两个方面,但是它也没有能够准确地反映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实。不错,中美关系史上既有合作的时期,也有敌对的阶段,但是两国间的关系无论是合作,还是敌对,基本上没有象钟摆这个比喻给人造成的中美关系极度变化的印象。与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关系相比,中美关系摇摆的幅度甚至要小一些。历史上,中美两国从来没有正式处于战争状态(即使在朝鲜战争期间,中美也未向对方宣战),同时,两国政府在和平时期也从来没有签订过正式盟约(1954年美国跟台湾当局签订的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是针对当时的中国政府的,因而不能算中美之间的正式盟约)。,从时间上讲,中美关系的摆动也不象钟摆模式所表示的那样有规律。历史上看,中美关系在合作与冲突之间的变化看不出有什么确切的时间表。两国政府在哪些方面合作,合作多久,何时敌视,敌视多长,都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本不象钟摆运动那样有规律。既然中美关系的变化没有什么时间上的规律可言,用钟摆这个模式来描述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就没有多少学术上的意义了。,1992年春,著名美国学者哈里·哈定(Harry Harding)在布鲁金斯季刊上发表文章,提出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已使两国在两国间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既有重迭利益,又有利害冲突。因此,他主张美国政府应面对这个现实,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摈弃传统上非敌即友、非友即敌的做法,代之以一项“非敌非友”的政策。哈定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在两国关系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友好-敌对”的思维轨迹,对重新认识中美关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这个观点是针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变化提出的。他对以前中美关系的看法基本上还没有跳出钟摆论的框架。,有限合作与有限冲突论,基于上述情况和对中美关系的重新思考,我认为用“有限的冲突和有限的合作”来描述和解释中美关系的发展更加准确些。之所以这样讲,除了上面提到的中美关系的一些表层现象以外,还有一些较深层次的因素。正是这些深层因素使中美关系“游离于有限的冲突和有限的合作”之间。,这些深层因素包括中美关系和其他双边关系之间的不同点,以及由于这些不同点衍生出来的一些基本特点。从大的方面看,中美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这两个特征加起来使中美关系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双边关系都不一样。第一个特征是中美两国都是超大型国家。这一点对稍微了解这两个国家的人来说都是再明显不过了。从领土规模讲,中美分别是世界上第三大跟第四大国家。从人口数量讲,中美分别是世界上第一大跟第四大国家。在许多其他方面,两国的超大型特点都很明显。,第二个特征是中美两国是非常不同的国家。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两个大国比中国和美国更不相同了。从时间上讲,中国古老而美国年轻。从近代史上两国的经历看,中国备受外国的侵略和欺辱,美国则得益于对外扩张和控制。此外,中国的人口构成比较单一,美国人口构成比较多样化;中国文化推崇孔教,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美国文化鼓吹个人主义,主张个人利益界定群体利益。近代史上,中国贫穷落后,美国富有先进;中国虚弱,美国强大;中国的政治传统倾向于中央集权,美国的政治传统倾向于分权自治等等。,中美关系的这两个基本特征规定了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特点。 首先,两国的超大型特征很长时期以来决定了双方都不能或都觉得不能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忽略对方。 即使在中国贫穷积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其次,两国的超大型特征决定了他们之间在任何时候都有着许多重要的利益处于重迭状态。 第三,中美两国的超大型特征决定了其他一些大国(苏英法日)的利益和愿望,对两国制定对对方的政策必然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中美两国的超大型特征还决定了两国的对外政策具有极大的独立性。 最后,中美两国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这两个国家的利益和在许多问题上的分歧常常是根本性的和冲突型的。,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中美关系异常的复杂和充满矛盾。一方面,两国间许多重要利益的重迭使两国有必要保持最基本的合作,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50年代中美对抗的高峰期间两国间还是通过进行大使级谈判建立了相对固定和频繁的联系。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之间的巨大分歧使两国之间进行全面合作十分困难,即使是历史上中美间出现的两次主要合作也不例外。第一次主要合作始于41年底爆发的珍珠港事件。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摧毁性攻击迫使美国政府向日本宣战,也使中美两国成为战时事实上的盟友。但是,尽管战时两国政府曾积极努力推动两国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多种密切的联系,它们对对方的做法还是十分失望。国民党政府认为美国政府对其施加的种种政治压力构成对其内政的干涉并危及其统治,因而对美国政府十分不满。美国政府则觉得国民党政府不仅腐败专制、毫无进取之心,而且不履行它抗击日本的战争义务,因而对国民党政府多有微词。,综上所述,中美两国的超大型特征和两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国间在任何时候都一方面存在大量重迭利益因而有必要进行最基本的合作,另一方面在许多根本问题上无法取得共识因此必然产生各种利害冲突。同时,两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和两国的国内政治的运作又使两国关系这一基本格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我们说中美两国的关系只能是一种“有限的冲突与有限的合作”式的关系。,这一新的解释模式对我们解释两国政府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必然要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解释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强调两国关系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和这一关系发展的必然性,认为两国政府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起或起不到作用的。新的解释模式则认为由于中美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大量重迭性和冲突性利益,两国政府在制定政策中总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政府在某一时刻希望同美国改善关系,它总是可以找出一些重要的重迭性利益为理由这样作。所以,既使是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当中国国内政治相对意识形态化时,中国政府也采取过积极改善中美关系的政策。同样,如果美国政府愿意改善中美关系,它也随时可以这样作。因此,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不顾美国国内反华反共势力的压力,还是决定跟中国改善关系。,反过来说,如果中国政府不希望跟美国改善关系,中国也可能采取跟美国继续对抗的政策。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国内经济政治出现问题时,中国政府不但没有坚持50年代中期的对美和解的政策,反而在跟美国打交道时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势。同样,如果美国政府不愿意跟中国政府改善关系,既使中国政府表示愿意跟美国改善关系而且改善关系也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还是可以采取对中国敌视的态度。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视政策就是例子。最后,只要两国政府同时都希望改善两国关系,那么,不管它们面临多少困难,两国的关系都会得到改善,如70年代初。,三、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总的来说,中美关系正面临新的和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中美两国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具备更好的条件和更强的能力处理这一关系。 说中美关系正在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是因为两国关系正面临来自双边、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上的挑战。,双边层面,两国正面临许多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安全、经贸、人权、环境、台湾等 关系的性质正在发生重要和深刻的变化:非敌非友却高度相互依存 中美两国如何重新评估两国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互利共赢的政策,对两国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地区层面,目前中美两国在东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它们到底需要在东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区域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 是延续现行的像有的美国教授所说的那个部分开放、部分封闭的“多层马赛克”(multilayered mosaic)体系? 还是建构一个新的、简单但更有效的、开放式的多边合作体系? 这是两国领导人需要深入思考、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全球层面,从长远的角度看,中美两国面临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不是如何控制两国间的冲突和加强合作,而是重新思考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它们应当建构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是美国至今为止倡导的世界秩序:和平、稳定、效率、法治、公平、自由和民主?还是也需要强调一定程度上的平等?是不是还要加上些中国的传统智慧如“和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

    注意事项

    本文(中美关系.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