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灰色分析.doc

    • 资源ID:2715817       资源大小:28.5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灰色分析.doc

    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灰色分析摘要根据统计数据和普查资料分析辽宁省1949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动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地面积总体上呈现短期增长持续下降波动减少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整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国家土地政策等成为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关键词辽宁省;耕地变化;灰色关联;驱动因子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要求我国耕地减少的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地遏制加强耕地变化的研究分析耕地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护耕地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005年辽宁省人均耕地为0.097公顷仅是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1/2,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平均水平笔者根据统计和普查资料运用统计描述法和灰色关联数学模型分析了辽宁省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子为该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实现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振兴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1耕地变化规律1.1耕地总量动态变化趋势从上图可以看出建国以来辽宁省耕地总量由1949年的473.93万公顷下降到2005年的385.66万公顷其变化过程大致经历了短期增长持续减少波动减少3个阶段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及政府鼓励开发各类荒地措施等都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之大规模的建设还没有起步使这时期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由1949年的473.9万公顷增加到1956年的486.50万公顷7年耕地面积增加了2.65%净增加了12.57万公顷平均每年净增加1.80万公顷达到了建国以来的顶峰持续减少阶段(19571995年)1957年以后由于自然灾害、农村修建水利工程设施等破坏、占用耕地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等占用耕地使这一时期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从1957年的482.92万公顷下降到1995年的历史最低点338.97万公顷42年减少了29.9%净减少了143.95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3.43万公顷波动减少阶段(19962005年)这一时期政府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强化了土地产权管理等措施耕地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由于辽宁省人口不断膨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基本建设规模扩大非农用地增加使耕地总量仍处于下降阶段除1996年比1995年增加较明显外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仍呈减少趋势2005年耕地面积为385.66万公顷比1996年减少了30.59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3.40万公顷1.2人均耕地动态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50多年来辽宁省人均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0.259公顷下降到了2005年的0.097公顷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变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缓慢递减阶段(19491953年)人均耕地变化呈现缓慢递减趋势原因在于尽管这时期耕地总量有所增加但人口数量也有明显增加急剧下降阶段(19541995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减少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耕地面积总量在减少人口数量急剧在增加波动减少阶段(19962005年)人均耕地整体依然成减少趋势这一时期除1996年比1995年有点增加其他年份依然在减少但减少的速度比上一阶段平缓了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加大了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计划生育的实施力度严格有效控制人口增长2耕地变化驱动力关联度计算本文将辽宁省19962005年的耕地面积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耕地面积作为参考序列筛选出年末总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GDP(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粮食单产(公斤/公顷)、客运量(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工业总产值(万元)8个影响显著的因子作为比较序列运用灰色关联数序模型对辽宁省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及其排序结果见下表从上表来看辽宁省耕地数量变化与其各驱动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是总人口数城镇化水平客运量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粮食单产GDP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投资额3关联度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由上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耕地数量变化与总人口数、城镇化水平、客运量、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关联度很大都在0.90以上;其次是粮食单产在0.89;再次是GDP、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投资额相对小一些显然关联度在0.90以上的驱动因子总人口数、城镇化水平、客运量、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都和人口有关系所以这三个驱动因子可以归为一类命名为人口压力;粮食单产反映了技术水平自成一类命名为农业技术进步;驱动因子GDP、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投资额都反映了经济水平可以归为一类命名为经济发展3.1人口增长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分析人口因素是引发耕地变动的最基本要素人口增加导致住宅用地、公共设施、交通、城镇建设等各项用地需求增加造成耕地总量不断减少1949年辽宁总人口为1830.5万2005年增加到了4189.2万年均约增加42.1万人而同期耕地面积由473.93万公顷减少到了385.66万公顷净减少88.27万公顷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其灰色关联度高达0.97这表明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刚性减少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此外人口不断增加使新增人口的居住用地需求也在增加加之人均居住面积的加大必然要有一部分耕地被占用同时,人口的增加也导致客运量的上升辽宁省客运量从1990年的4.5亿人次增加到了2005年的6.1亿人次年均增加0.1亿人次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加大总之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总量却不断减少导致人均耕地不断减少耕地的生产压力逐渐加大建国时辽宁省人均耕地面积为0.259公顷到2005年减少为0.097公顷较1949年减少了62.55%仅是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1/2辽宁省人地矛盾十分突出3.2农业科技进步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耕地变化与驱动因子粮食单产的灰色关联度是0.89反映了农业科技进步与耕地变化也存在密切关系辽宁省粮食产量由1990年的1479.4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745.8万吨粮食单产由1990年的每公顷4785千克增加到了2005年的每公顷5715千克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是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辽宁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05年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152.7万公顷机耕面积达297.9万公顷分别比1990年提高了44.2%和26.1%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得到提高由1990年的1012万千瓦小时提高到了2005年的1801万千瓦小时增加了77.9%化肥使用量也不断增加由1990年的85.1万吨增加到了2005年的119.8万吨但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提高收入的新的土地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加大经济作物和林牧渔农业生产方式的比重使得一部分耕地变成园林、林地、鱼塘等导致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3.3经济发展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分析通过上表看到耕地变化与驱动因子GDP、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投资额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2、0.80、0.73说明经济发展对耕地变化也有明显的驱动作用1990年以来辽宁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全省GDP总量以年均9.44%的速度增长由1990年的1062.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009.0亿元增加了6.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年均20.1%的速度递增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大幅度增加密不可分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又与土地的占用有密切的关系基本建设项目增加城市范围日益扩大郊县农村城市化加快政府、高校等机构盲目占地扩建都会导致耕地的大量减少甚至破坏耕地除上述三大主要驱动力外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还与国家的重大宏观政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土地政策对耕地数量的变化起到了振荡器和减震器的作用尽管耕地数量变化是社会长期经济、人口、科技等因素作用累计的结果但政策可以起到缓和或是加速的作用50多年来辽宁耕地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数次变动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如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土地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充分调动了农民开垦荒地的积极性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增加;上世纪末国家推出高科技开发区的政策引起前所未有的开发区建设热潮其后的“房地产热”又进一步加剧耕地数量的减少;自1998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来辽宁省退耕还林面积急剧增加,由1998年的0.16万公顷增加到2003的9.42万公顷,退耕面积是1998年的58.9倍由此可见宏观政策也是影响耕地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参考文献1汤江龙等.山西省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理工学院报2005(2).2詹长根.近50年湖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资源调查与价2005(23).3严岩等.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5(7).4刘思峰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4-46.5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6.10

    注意事项

    本文(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灰色分析.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