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专题讲座PPT.ppt

    • 资源ID:3832571       资源大小:279.03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专题讲座PPT.ppt

    ,吸取事故教训 落实通知精神 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吕海燕 2014年9月,介 绍 内 容,一、重大事故处置教训 二、认真落实通知精神 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一、重大事故处置教训,1、吉林3.29/4.1事故教训 2、吉林6.3事故教训 3、青岛11.22事故教训 4、事故应急处置教训,1.吉林3.29/4.1事故教训,经事故调查组认定,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4·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八宝煤矿忽视防灭火管理工作,措施严重不落实,416工作面上区段采空区漏风,煤炭自燃发火,引起采空区瓦斯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警示教育片.wmv,“3·29”事故经过和救援情况,2013年3月28日16时左右,-416采区附近采空区发生瓦斯爆炸,该矿采取了在-416采区-380石门密闭外再加一道密闭和新构筑-315石门密闭两项措施。 29日14时55分,-416采区附近采空区发生二次瓦斯爆炸,新构筑密闭破坏,-416采区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该采区人员撤出。 16时59分,-416采区进行密闭作业。19时30分左右,-416采区附近采空区发生第三次瓦斯爆炸,作业人员慌乱撤至井底(其中有6名密闭工升井,坚决拒绝再冒险作业)。以上3次瓦斯爆炸事故均发生在-416采区附近,未造成人员伤亡。该矿不仅没有按规定上报并撤出作业人员,且仍然决定继续在该区域施工密闭。 21时左右,井下现场指挥人员强令施工人员再次返回实施密闭施工作业,21时56分,该采空区发生第四次瓦斯爆炸,此时全矿井下共有367人,共有332人自行升井和经救援升井。截至30日13时左右井下搜救工作结束,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公司为逃避国家调查,只上报28人遇难,隐瞒7名遇难人员。,“4·1”事故经过和救援情况,“3·29”事故搜救工作结束后,鉴于井下已无人员,且灾情严重,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组要求吉煤集团聘请省内外专家对井下灾区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安全可靠的灭火方案,并决定未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任何人不得下井作业。 4月1日7时50分,监控人员通过传感器发现八宝煤矿井下-416采区一氧化碳浓度迅速升高,通化矿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升宇召集副总经理李成敏、王立和八宝煤矿副矿长王清发等人商议后,违抗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禁一切人员下井作业的指令,擅自决定派人员下井作业。 9时20分,通化矿业公司驻矿安监处长王玉波和王清发分别带领救护队员下井,到-400大巷和-315石门实施挂风障措施,以阻挡风流,控制火情。10时12分,该区附近采空区发生第五次瓦斯爆炸,此时共有76人在井下作业,经抢险救援59人生还(其中8人受伤),发现6人遇难并将遗体搬运出井,井下尚有11人未找到,事故共造成17人死亡、8人受伤。,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两次爆炸事故都是在施工密闭处理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因处置不当,引起采空区瓦斯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具体原因是: 1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密闭前没有按规定制定火区封闭安全技术措施,盲目施工,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2对施工火区危险性认识不足,在没有充分准备情况下,安排大量人员同时施工5道密闭,致使作业人员长时间滞留在危险区。 3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施工过程中发生爆炸,在部分工人已经逃离危险区的情况下,井下现场指挥人员不但没有撤人,而且强令工人继续冒险作业。 4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在封闭火区时,没有指定专人检查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煤尘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也没有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措施。密闭的火区中发生爆炸密闭墙被破坏时,严禁派救护队恢复密闭墙或探险。 5违反矿山救护规程。在封闭火区时,未进行远距离封闭火区;在密闭区内已发生爆炸,破坏了密闭的情况下,又派救护队恢复密闭,致使大量救护指战人员遇难。,2、吉林6.3事故教训,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经调查认定,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演示片精简版.mp4,2、吉林6.3事故教训,事故直接原因: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 事故间接原因:一是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本不落实。二是公安消防部门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不力。三是建设部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管严重缺失。四是安全监管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不到位。五是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不力。,2、吉林6.3事故教训,造成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一是主厂房内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和聚苯乙烯夹芯板(聚氨酯泡沫燃点低、燃烧速度极快,聚苯乙烯夹芯板燃烧的滴落物具有引燃性)。二是一车间女更衣室等附属区房间内的衣柜、衣物、办公用具等可燃物较多,且与人员密集的主车间用聚苯乙烯夹芯板分隔。三是吊顶内的空间大部分连通,火灾发生后,火势由南向北迅速蔓延。四是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2、吉林6.3事故教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三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四是宝源丰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2、吉林6.3事故教训,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千方百计救治受伤人员,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和家属安抚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并要深刻总结教训,采取切实有力有效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经事故组调查并报请国务院批准,依法对21人追究了刑事责任,对2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宝源丰公司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予以取缔;责成有关部门对所涉及的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对吉林省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其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3、青岛11.22事故教训,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11.22事故3D动画片.avi,3、青岛11.22事故教训,事故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 间接原因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责任体系不健全,部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不深入、不细致、不彻底,未能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事故应急救援不力,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盲目动用非防爆设备进行作业,严重违规违章。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力,对管道保护的监督检查不彻底、有盲区,督促企业整治管道安全隐患不力;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混乱,管道与排水暗渠交叉工程设计不合理;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未及时提升应急预案响应级别,未及时采取警戒和封路措施,未及时通知和疏散群众。,3、青岛11.22事故教训,“1 1.22”爆炸事故应急处置不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企业现场处置人员,思想麻痹大意,应急处置经验不足,没有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判断原油泄漏量、监测气体浓度,对泄漏引发爆炸的可能性、危险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不会发生爆炸,在没有采取任何消火措施情况下,操作挖掘机破碎锤在排水暗渠钢筋混凝土盖板上方打孔作业,丧失了从原油泄漏到发生爆炸8个多小时的有效处置时机。 二是在发现海上大面积油污污染,可以判断泄漏事态已经扩大的情况下,企业和地方政府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提升应急响应等级,没有及时告知社会公众并组织人员疏散,致使大量人员长时间滞留危险区域,造成在危险区域下棋、遛弯以及工作的大量无辜群众伤亡。,3、青岛11.22事故教训,三是地方政府反应迟钝、缺乏经验,消防、交警、市政、安全监管、环保、海事等相关单位各自为战,没有及时成立统一、权威的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没有对事故现场处置工作进行有效指挥,也没有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 四是青岛经济开发区作为大型化工园区,没有设立管道保护专职管理部门,有关政府没有管道处置专项应急预案,企业已有的应急预案对危险源辨识不到位、没有深刻分析管道穿越市政排水暗渠造成的危险性, 政企之间应急预案也不衔接,更没有开展演练。,3、青岛11.22事故教训,经事故组调查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对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的15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4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政府公职人员24人(省部级1人,厅局级7人,县处级13人,科级3人),包括山东省油气管道保护主管部门相关责任人,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其管道保护、市政规划、城市建设、安全监管等部门相关责任人;企业人员24人,涉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4、事故应急处置教训,一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不重视。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上不重视,没有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不强,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事故应急处置理念,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忽视生命,在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时考虑不周、不细,甚至心存侥幸、违章指挥。 二是事故应急响应不及时。事故发生后,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进行应急响应并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提升应急响应等级,也没有及时建立统一、权威的应急指挥机构,对事故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险性缺乏科学的判断和认识,导致应急反应迟钝,没有及时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民群众,造成重大人员伤亡。,4、事故应急处置教训,三是事故应急预案不实用。个别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应急预案全盘委托给编写单位制定,甚至奉行拿来主义,从别的企业和单位照搬照抄,制定的应急预案脱离实际。同时,应急预案的响应分级、启动条件不适用,没有结合事故危害及风险分析来划定,而是按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来划分,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 四是地企应急预案不衔接。大部分应急预案仅考虑本单位风险,没有统筹考虑对周边企业和群众的影响,政府和企业、企业和社会应急预案衔接差,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的对接条件也不明晰,没有形成地企应急联动。加之应急预案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不到位,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出现连锁反应,造成企业员工和周边群众伤亡。,4、事故应急处置教训,五是应急处置责任不落实。一些企业没有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没有配备足够的应急防护装备,应急指挥人员缺乏必要的应急救援知识、从业人员缺乏避险逃生技能,应急处置能力低下。一些地方专业、权威的应急管理机构缺失,专职应急管理人员不到位、职责不清晰,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导致多头应对、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二、认真落实通知精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 8号)针对近年来事故应急处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事故救援的全过程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重点环节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是今后一个时期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认真落实通知精神,一是确立了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核心,在制定方案、作出决策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救援人员和涉险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安全第一”要求我们在救援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生命至上”要求我们要始终把挽救遇险被困人员生命作为首要目标,为了遇险的职工群众,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直至救援终了。“不抛弃、不放弃”既是成功救援的坚定信念,又是实施救援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原则。这些理念是在我们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既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并将其贯穿于事故应急处置的全过程。,二、认真落实通知精神,二是明确了企业和政府的事故应急处置责任。通知进一步强调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求各类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专兼职救援队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措施,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通知再次强调了应急处置属地为主原则,明确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定与实施应急救援方案,协调各类应急救援资源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并组织做好事故救援人员抚恤和荣誉认定、信息发布及社会稳定工作,并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专职机构建设,配备工作人员。,二、认真落实通知精神,三是规范了企业和政府应急响应工作。通知进一步明确事故发生后企业先期处置、抢救人员、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等应急响应职责,并针对近年来瞒报、谎报、迟报、漏报情况时有发生以及事故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事故现场毁坏严重、重要证据灭失等问题,提出了相关要求。 通知对政府的应急响应进行了规范,要求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并对指挥部运行规则作了规范。这些“规定动作”和规范性要求明确而具体,是近年来各类指挥部工作的活经验、铁教训,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搞好地企衔接和应急联动,提高事故应急处置水平。,二、认真落实通知精神,四是对应急处置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通知进一步强化了救援现场管理,要求指挥部要充分发挥专家组、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救援队伍指挥员的作用,根据需要划定警戒区域,及时疏散和安置周边群众,对现场周边及有关区域实行交通管制;通知要求救援队伍指挥员应参与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等重大决策,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具有临机处置权。通知首次明确了救援暂停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并对应急保障、信息发布、医疗救护、善后处置等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事故应急处置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应急处置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工作的成败。各单位应按照通知精神,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加强救援现场管理、规范应急处置过程、落实各方责任,坚决杜绝多头指挥、违章指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科学、安全、有效救援。,二、认真落实通知精神,五是建立了应急处置三项制度。通知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建立事故应急处置分级指导配合制度,并对不同等级事故的指导配合作了界定,明确了指导配合工作组的主要任务。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建立事故应急处置总结和评估制度,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是总结报告的责任主体,评估报告报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作为事故调查报告内容之一,并对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了明确。通知对应急处置奖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制度要求,都是对过去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目前工作经验的固化。 我们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实际,将通知精神落到实处,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避免事故灾难,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都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文件中,都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这几年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做出了必要的贡献。,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程,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都要建立应急管理机构,落实应急管理职责。做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 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统一指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合力。要发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的协用,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截止2013年底,全国32个省级单位、316个市级单位、1081个县级单位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分别占总数的100%、94.7%、36.96%,机构编制人数3100多人,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基本建立。纳入统计范围的50家高危行业中央企业总部全部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所属二级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总数达到1908个。 公安消防、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国家机关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职能建设,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安全监管总局同环境保护部、气象局、海洋局、地震局、总参应急办等部门和单位建立了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联络员制度密切了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旅游局、电监会、武警总部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 各地公安机关与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卫生、环保等部门和公路经营、抢险救援、清障施救、保险等单位联合建立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共同开展现场勘察、事故处理、事故清障、环境监测、事故赔偿、善后处理等工作。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建立了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快速调度、协同作战的应急联动机制。 目前存在问题是将应急管理机构做实,人员到位,认真履职,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和能力建设。依据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优化、整合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建设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 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能力建设。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大中型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其他小型高危险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要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专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尽快形成以企业应急救援力量为基础,以国级区域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和地方骨干专业队伍为中坚力量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7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14支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和31支中央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已经建设完成。全国共有专职矿山救护队428支、26758人,专职危化应急救援队伍445支,38794人。 全国已建有公安消防特勤大队59个、特勤中队433个,在4688个执勤中队组建高层、地下、水域、山岳、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石油化工等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专业队1467个。 交通部救捞局下设3个打捞局、3个救助局、 4个救助飞行队,全国设21个基地和若干救援点,总数约为1万人。 铁道部依托各铁路局建设有18个救援基地,设特等、一等救援列车175列,在无救援列车的二等以上车站或较大中间站设救援队,目前共有专业应急救援人员21027人。电力方面在各发电、供电和送变电企业内部设立了1000多支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整合现有应急救援队伍,理顺工作机制,出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补偿政策,调动应急救援队伍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三是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讲话中强调“各类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企业必须承担主体责任,要督促企业按照“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并重”原则,在做好事故预防上下工夫,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企业所有人员建立风险意识,认识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熟悉相关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技能,提高企业事故先期处置和控制能力。对于高危行业企业必须建立风险评估制度,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定期定期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落实防控措施,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四是严格落实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直接监管责任、安全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监管责任”。应急管理实行“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 地方政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制。地方政府要严把安全准入关,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必备条件纳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内容,对没有达到应急管理标准要求的,坚决停产整顿直至关闭取缔。要把应急管理纳入安全产检查督查工作中,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对没有制定和落实危害辨识、预判分析、预防保护、现场跟班、监督作业等制度措施的,一律严禁开工或责令整改,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五是加强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国务院文件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动态修订完善。落实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制度,加强企业预案与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 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自然灾害易发区域所在地政府,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经营管理单位,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等,应当有针对性地经常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编制应急预案应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是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及次生、衍生事件,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应急资源调查是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情况和合作单位、联动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情况。 要督促各类企业按照(G8T29639-2013)标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质量。要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对政府和企业两层面的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检查、梳理,完善应急预案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做到企业与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相互衔接,落实应急状态下信息报告、预测预警、应急响应、人员疏散等必要的应急措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六是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对各类企业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知识和处置业务培训,使他们真正懂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升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要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将应急平台打造成应急资源整合的基础平台,通过应急资源数据库把各类应急资源整合起来,提高应急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支撑能力。,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作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包括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和指挥大厅,已经建设完成,实现了与国务院应急平台和部分省市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加强数据库建设,形成运转高效、信息共享的应急管理体系,为应急管理服务。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大部分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存在误区,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目前的重点工作仍然是强化对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让企业各类人员真正懂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应急处置和自救能力。,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七是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对重大事故信息、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和灾难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重要信息,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及时上报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做好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发生事故的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组织现场抢救,控制险情,减少损失。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科技手段,加强事故发展趋势预测工作,发挥专家作用,科学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要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组织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有效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力量,调集救援物资与装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应急指挥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事故现场救援的具体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事故单位应急处置与救援,(一)发出警报,采取切断或者隔离危险源等措施; (二)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或者事故征兆时,迅速组织现场人员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或者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三)立即将险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态等简要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依照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 (四)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告知相关人员与单位;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封闭事故现场、疏散周边人员、转移重要物资等措施; (五)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 (六)准备事故救援技术资料,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证据,做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的各项准备。,事发地人民政府应急处置与救援,(一)迅速了解险情或者事故情况,将初步研判的险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态等简要信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报告,随后依照有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 (二)研判险情或者事故的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三)根据现场处置与救援需要,采取告知可能受影响人员、隔离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受到威胁的人员、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社会秩序和安抚遇险遇难人员亲属等措施,对拒绝疏散、撤离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四)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处置与救援工作; (五)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物资,开辟应急救援通道; (六)依法发布险情或者事故信息; (七)采取其他有利于险情或者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措施。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或者超出本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险情或者事故,应当立即请求上一级人民政府采取相关应对措施。,现场指挥部应急救援职责,现场指挥部实行总指挥负责制,总指挥由成立现场指挥部的人民政府指定。总指挥拥有险情或者事故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最终决策权、指挥权,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研究并决定现场救援方案、保障和激励措施; (二)指挥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行动; (三)依法发布调集和征用应急资源决定; (四)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参与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 (五)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险情或者事故现场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六)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其无法协调解决的有关问题; (七)组织发布险情、事故信息。 按照事故等级和相关规定,上一级人民政府成立现场指挥部的,下一级人民政府现场指挥部应当立即移交指挥权,并继续配合做好险情或者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事故扩大应急响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重大险情或者重特大事故报告后,应当对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和事故单位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给予指导;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和救援队伍、专家、设备等赶赴险情或者事故现场,协助实施救援。 对于下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的、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或者超出其处置与救援能力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应当成立指挥机构或者派出工作组,统一指挥或者指导有关地区、部门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 国务院认为有必要直接指挥处置的险情或者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委托的部门负责,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三、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八是做好应急评估工作。评估应当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 (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制定和实施情况;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情况; (五)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六)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七)应急装备、物资、资金等保障情况; (八)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情况; (九)事故风险监测、预警和管控情况。,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设立了“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和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专节。从企业主体责任到政府监管,从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到公共安全基础建设,从治标到治本,从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和主要奋斗目标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要求各有关单位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我们一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务必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摆上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学习、掌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履职能力,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谢 谢 大 家,

    注意事项

    本文(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专题讲座PPT.ppt)为本站会员(哈尼dd)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