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度广播电视大学(法专)期末考试《法理学》必备重点精华小抄推荐.doc

    • 资源ID:5032864       资源大小:296.50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度广播电视大学(法专)期末考试《法理学》必备重点精华小抄推荐.doc

    39一、填空题。1.按照“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的法律调整被称为(一般禁止型)法律调整。2.根据宪法的规定,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两种。3.法的实现,就是权利被享有、(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4.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调整方法)。5.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6.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7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叫(英美法系)。8札记·月令中提到“命有司,修一(法制)一,缮囹圄。”9.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10.-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制度或许多“法律茗中输入的现象被称为(法律移植)。11.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12.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3.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14.法律规范是一种发达的社会规范,在逻辑上遵循着(如果一则一否则)的公式。15.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法的体系)。16.按照“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进行的法律调整被称为(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17.法律意识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18.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确立阶段。19.-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要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20.相对确定性规范允许执法相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这是产生(自由裁量权)的法律依据。二、单项选择题.1法形成的标志是(B)。A监狱的出现B国家的最终形成C阶级的出现D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的出现2法律规定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债权制度、税收制度、产制度等国家根据这些制度分配社会财富体现法的(B)。A确认性价值B分配性价值C衡量性价值D保护价值3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分类叫做(C)。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体系C法系D法的渊源4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A)。A党的政策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乡规民约5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是(B)。A血统关系B父子关系C爱情关系D友谊关系6-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A)。A法的体系B法学体系C立法体系D法律部门7以下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C)。A取缔非法营业场所B判处某一杀人犯死刑C发给某一企业营业执照D出示拘捕令8在二般情况下,法律(B)。A溯及既往B不溯及既往C从旧兼从轻D从新兼从轻9不属于正式解释的是(D)。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系统解释10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的是(D)。A权利和义务B法人和自然人C物和行为D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1根据法学的分类,属于国内部门法学的是(C)。A.法理学B中国法制史C劳动法D国家公法学12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A.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13以下法发挥的职能中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是(C)。A赔偿损失B罚款C法人登记D追缴税款14.以下关于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是(D)。A.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B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C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D法能促进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15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即是(C)。A法制B法治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16法制和法治是两个(B)的概念。A相同B不同C意思不一样,用法相同D意思一样,用法不同17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包括(D)。A假定B处理C制裁D法律后果18-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A法的体系B立法体系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19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法律解释属于(D)。A历史解释B系统解释C逻辑解释D语法解释20.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B)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C有行为能力人D法人21法律调整是一种(B)。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D具体性调整22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A.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的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23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B)。A.法的调整性职能B法的保护性职能C.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24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D)。A.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消灭私有制C消灭剥削阶级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25.保证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法是(C)。A.单纯的说服教育B必要的强制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单纯的强制惩罚26按照法学分类,民法学属于(C)。A理论法学B法律史学C国内部门法学D国际法学27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B)。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D法律调整28法的形成的标志是(B)。A阶级的出现B国家的最终形成C商品交换D多种社会规范并存29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说法不正确的(D)。A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B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C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D法对利益的形成、发展有被动的反作用30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C)。A.法国民法典B英国法C罗马法D美国法31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A)。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32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分类正确的是(C)。A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可以划分为为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意识B根据法律意识的政治属性可以划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C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D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33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不包括(A)A法规清理B法规汇编C法典编纂D法的创制34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是(D)。A宪法B劳动法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35.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宪行为依其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属于(D)。A刑事制裁B民事制裁C行政制裁D违宪制裁三、多选题。1法的形成经历了这样的过程(ABC)。A.从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调整B从自发调整发展为自觉调整C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发展到法调整D从无强制性的规范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的规范调整2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有(ABC)。A.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B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有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C社会调整发展过程中,社会性的比重呈增长趋势D社会调整分四个阶段,从宗教规范到习惯到法律再到习惯3.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取决于(ABCD)。A法律制度的性能B-定主体对法律制度的需要C法律制度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D法律制度对主体的满足程度4.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ABC)。A.个人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C社会法律意识D国家法律意识5一国两制的本质在于(ABC)。A实现祖国统一,要以一个国家、一个中国为前提B在中国主权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C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并列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D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永远不改变6.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化程序的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AB)。A一般法律关系B具体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7调整性法律规范包括(ABC)。A义务性法律规范B禁止性法律规范C授权性法律规范D原则性法律规范8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BCD)。A法律的创制B法规清理C法规汇编D.法典编篡9违法的特点有(BC)。A违反社会公德B具有社会危害性C具有违法性D应受惩罚性10.现阶段产生违法的原因主要有(ABCD)。A旧社会残余的影响B生产力水平还不高C各项制度尚不完善D思想文化素质低11.个别性调整不能形成普遍、稳定的秩序,带有一定的(BC)。A.重复性B偶然性C.任意性D规范性12.原始习惯与法的区别表现在(ABCD)。A.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B它们所反映的意志不同C.它们所形成的方式不同D它们所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13法的工具性价值除了确认性价值外,还包括(ABCD)。A分配性价值B衡量性价值C保护性价值D认识性价值14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较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包括(ABCD)。A.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B.对穷人在住房、医药卫生、最低工资标准、失业救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出现了社会立法的新领域C.打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形成的公法与私法的界限D.加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15法律调整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和一个机动性要素,三个基本要素是(ABC)。A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16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立、改相结合D科学的创见性17以下关于法律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B法律规范是法的基本构成因素C法律规范是一般的行为规范D法律规范是抽象的行为规范1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包括(ABCD)。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9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CD)。A宪法B行政法规C民族自治条例D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2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BCD)。A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财富B物质财富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和行为结果21法与政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A.反映的内容不同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C.形式不同D调控的功能不同22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ABC)。A.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A.有国家就有法制B.有国家就有法治C.有法制就有法治D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24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ABC)。A.个人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C.社会法律意识D国家法律意识25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BCD)。A对事效力B时间效力C.空间效力D对人效力26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是(BCD)。A发展稳定B党的领导C.人民民主D依法治国27规范性调整的优点体现在(ABC)。A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B.它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C它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D它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28法具有(ABCD)。A规范性B.阶级意志性C国家强制性D物质制约性29以下关于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说法错误的(ABCD)。A社会主义法的一部分法律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而不执行阶级统治职能,如食品卫生法规B社会主义法中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那部分法律,如刑法,不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社会主义法中的一部分法律具有阶级性,执行阶级统治职能一部分法律具有社会性,执行社会公共职能D社会主义法是由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法律和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法律构成的一个整体。30党的政策与国家的法律的区别主要是(ABCD)。A从制定看,党即便是执政党的政策要取得国家意志的属性,也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被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为法律、法规B从实施看,党的政策只有转化为法律、法规,才能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证C从内容看,党的政策没有法律规范那样明确、具体、肯定D从相对稳定性看,法律比党的政策具有更高的稳定性31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ABCD)。A.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32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ABCD)。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3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有(ABCD)。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D科学的创见性34仲裁的特点有(ABCD)。A仲裁机构一般是民间组织B仲裁是当事人选择处理争议的方式C仲裁庭审理案件不公开进行D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35.我国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BCD)。A公民,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B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C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D国家四、名词解释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命令性规范:就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体现的国家规范性命令,一项命令往往就是一个规范。3相对法律关系:是指有具体的权力的主体和义务主体的法律关系。4法律责任(狭义):就是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5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6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7大陆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8绝对法律关系:是指有具体的权利主体而没有具体的义务主体的法律关系。9.法律调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相应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10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11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1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13法的体系:是指对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14法的实施:是指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15法律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16法律事件:是指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五、问答题1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有法可依。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需要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均有相应的制定的比较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法律规定,使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有法可依,这是做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前提。(2)有法必依。这是普遍的守法原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有法必依首先要求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在处理各种事务、特别是处理与公民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既要依照实体法的规定,又要依照程序法的规定,不得滥用国家权力;其次要求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3)执法必严。这是指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处理公务、办理案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4)违法必究。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和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保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的特征有哪些?答:(1)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广泛性。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其管理的范围日趋庞杂,涉及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科技、公用事业、治安保卫、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几乎关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公民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主动性。在法的适用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同于司法机关,它不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担任“中立”的裁判员,也不实行“不告不理”。当一定法律事实出现后,行政机关必须主动适用法律,否则就是渎职。(3)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就是在法律对有关事项仅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具体幅度和范围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在符合立法目的和原则的前提下,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取适当措施履行其行政职能的权力。3法与道德的区别是什么?答:(1)法与道德形成的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表现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以确定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道德则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了,一般是不成文的,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并以义务性规范为主。(2)法与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完全相同。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意志行为,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道德则注重人们行为的内心动机,主要靠社会舆论、内在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维持。(3)法与道德的前途不同。法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而道德还将继续存在。4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正确。首先,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实充分;其次,定性要正确。再次,对案件的处理要正确。(2)合法。首先,必须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其次,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3)及时。首先,及时办案,及时结案,不拖延推诿;其次,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再次,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案件,要在法定时限内,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办案时间,尽快审结案件。(4)合理、公正。首先,审判机关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必须居于公正立场,秉公执法;其次,法的适用的结果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符合我国社会现状及发展的综合需要,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正要求。5.简述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的优缺点。答:(1)个别性调整的优点是能够针对具体人、具体事做出具体的处理。能够充分考虑个别情况的具体特点。(2)个别性调整的缺点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任意性,不能形成普遍、稳定的秩序。(3)规范性调整的优点是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使人们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秩序。(4)规范性调整的缺点是它无法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提出符合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处理方案。6简述法的外部特征。(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4)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7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答:(1)宪法(2)法律(3)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4)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特别行政区的法(7)国际条约。六、论述题1试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答:(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法作为以同一尺度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的调整器的特殊规律性。不仅指权利的平等,而且包括义务上的平等。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这一原则既体现在法的创制过程中,也体现在法的实施过程中。2试述法律义务的特点。答:(1)它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律上的必要性。对于义务主体来说,法律规定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而不管主体的主观愿望如何。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就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2)它是满足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法律手段。义务人依法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都是为了保证权利人利益的实现。(3)它界定了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范围。义务人承担义务的范围不是无限的,是有严格的法定界限。对于法定范围外权利人的利益需求,义务人有权拒绝。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法律调整,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2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3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规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出的分类。4法的渊源,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判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5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6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四、问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法的适用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3分)(2)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3分)(3)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程序进行的活动。(2分)(4)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件。(2分)(5)法的适用结果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一定主体实行法律制裁。(2分)2法律关系的特征有:(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首先,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它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最后,它是国家意志和法律关系参加者意志的统一。(3分)(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是产生法律关系的前提之一,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相应的法律关系。(3分)(3)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任何法律规范直接、间接都是关于社会关系参加者权益与义务的规范。(3分)(4)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3分)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2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 3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4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出的分类。 5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有、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6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四、问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法的外部特征包括: (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2分)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分) (3)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2分) (4)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1分) 2法的适用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2分) (2)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2分) (3)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程序进行的活动。(2分) (4)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件。(1分)3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外部特征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3分) 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分)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1分) (3)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1分) (4)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在逻辑上遵循着“如果则否则”的公式。(1分)五、论述题(15分) 1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包括以下一个方面: (1)有法可依(2分)。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前提。(1分)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必须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1分)。 (2)有法必依(2分)。这是普遍首法原则,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1分)首先要求必须依法办事,其次要求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1分) (3)执法必严(2分)。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法时必须做到依法办事。(1分)。办案要有法律依据,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 (4)违法必究(2分)。凡任何人有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2法律技术规范或称为技术法律规范,是指以国家的名义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具有了法律意义的技术规范。法律技术规范涉及社会技术规范中特别重要的部分,即必须运用国家权力保证人们对其遵守的那部分。3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4违法行为,亦称违法,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简述原始社会调整的特点。(1)原始社会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习惯。(2分)(2)原始社会的调整是出于社会条件的自发要求。(2分)(3)原始社会的调整形式往往混力一体。(2分)(4)原始社会的调整具有残酷性和强制性。(2分)2简述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1)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具有反对封建特权的特征。(2分)(2)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3)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主张契约自由。(2分)(4)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主张法治原则。(2分)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1论述法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组织和管理作用。现代科学技术要取得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离开国家的科学发展计划、财政支持,离开科技工作者的具体努力和协同攻关,仅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想象的。(3分)(2)法对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方面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法律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就是明显的例证。(3分)(3)法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的抵制和防范方面。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彼严重破坏等等问题,当代世界各国都在运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法律的手段,来抵制、防范和减少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3分)(4)法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推动和协调方面。国际规模的科技竞争与合作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科技合作法律制度和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等都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推动和协调起到重要的作用。(3分)2论述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地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首先必须根据客观实际,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其次必须把现实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最后必须处理好立足于我国实际与借鉴、吸收外国法制的有益经验和法学理论的关系。(3分)(2)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就是在法的创制中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在原则允许的限度和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作出灵活的规定。(3分)(3)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法的权威性、严肃性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稳定发展、生产和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适时废、改、立是立法机关一定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及时制定新法、废止旧法、修改不适宜的法律。(4)科学的创建性,人们可以根据客观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预见、有计划地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建立新的法律关系,以推动社会的发展。(2分)(5)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法的创制是国家的专有活动,必须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其他4任何个人或组织均无权创制法律;同时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经验和意愿集中起来,上升为法律。(2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28分)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所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3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4法典编纂,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五、问答题答题要点(每小题14分,共42分) L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1)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法律规范是法的基本构成因素。 (3)法律规范是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 2简述法的适用的特征。 (1)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3分) (2)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3分) (3)法的适用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3分) , (4)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件。(3分) (5)法的适用结果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一定主体实行法律制裁。(2分) 3简述法律权利的特点。 (1)它以法律的规定为前提,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结果。(4分) (2)它是以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为目的。 (3)它是和义务密切联系的。 (4)它授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四、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28分)1法律凋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2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3.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4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五、问答题答题要点(每小题14分,共42分)1简述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的优缺点。(1)个别性调整的优点是能够针对具体人、具体事做出具体的处理。能够充分考虑个别情况的具体特点。(4分)(2)个别性调整的缺点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任意性,不能形成普遍、稳定的秩序。(4分)(3)规范性调整的优点是它为某一类社会关系提供了行为模式,使人们摆脱了偶然性和任意性,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秩序。(3分)(4)规范性调整的缺点是它无法充分考虑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特点,提出符合每一个具体主体或具体情况的处理方案。(3分)2简述法的外部特征。 (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4分)(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4分)(3)法律是通过规定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3分)(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的规范。(3分)3如何理解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1)国家意志性。(4分) (2)规范性。(4分) (3)同一性(3分) 4)逻辑性。(3分)一、填空题(单项选择)1、法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2、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原始社会内部(生产力)的发展。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4、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5、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6、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7、当代美国学者罗尔斯提出了“(社会正义)”来区别个人正义。8、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9、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0、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11、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法)和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12、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13、(1954年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式起点,它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14、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主要包括:(法治)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5、社会主义法的原则依指导法律调整的阶段,可以分为(立法原则)、适用法的原则、(法律解释原则)等。15、现代科学技术对法的内容、形式、调整范围、调整方法、(法律技术)以及(法律术语)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17、一定事实关系的多次反复,成为人们行为的习性而形成的社会规范,被称(习惯)。18、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意志行为),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道德则注重人们行为的(内心动机),主要靠社会舆论等力量来维持。19、技术规范可以分为:(单纯的技术规范)规范、社会技术规范和(法律技术规范)规范。20、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

    注意事项

    本文(度广播电视大学(法专)期末考试《法理学》必备重点精华小抄推荐.doc)为本站会员(yyf)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