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物理课程基地建设情况总结江苏省运河中学(2013年4月25日)为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2011年8月16日,我校高中物理课程基地有幸成为了省首批课程基地之一。自接到批复以来,我校对课程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初见成效。目前,一期工程已结束,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课程基地建设督导专家组的检查验收。现将我校课程基地建设情况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反复学习并认真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的有关文件和相关信息,比如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关
2、于开创高中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的答记者问文稿、关于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与要求等,我们对课程基地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新课程改革,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课程基地建设首先要从体现学科环境的硬件建设入手,重视实体建设;注重面向学生主体,让全体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解题,主动探究,通过手脑并用让学生出真知,从关注分数的学会到关注能力的会学;突出指向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实践创新
3、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在课程基地得到体验和发展,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理念和目的。二、加强领导,广泛调研,博采课程基地建设丰富经验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基地建设,多次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成立了学校物理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人员分工和具体职责。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课程基地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协商解决现实问题,反复强调时间节点,确保课程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为了少走弯路,切实建构实用高效的物理课程基地,户振球校长带队亲赴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学习,征得了两所高校的大力支持。两所高校对我校的课程基地建设情况提出了
4、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委派2名教授定期到校指导。同时,为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沟通与联系,我们先后组团到南通一中、镇江中学、无锡一中等地参观、考察,取得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宝贵经验。三、研判校情,反复论证,明确建设目标和方向课程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课程意识、课程价值,真正体现“全面建设”,最终形成“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的教学生态。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我校物理课程基地建设方案。(一)我校物理课程基地设计理念和思路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以建设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新课堂”为目标,促
5、进教学品质的提升。在物理课程基地的设计上,既保证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又保证通过开放自由的探究平台,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平等参与,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求索,乐于思考的习惯。通过物理课程基地的建设,我们希望能够建立”名师+创新实验室+特长学生”这样一个全新的培养模式。理科实验基地是一个全方位的创新教学平台,旨在培育理科创新型人才以及为大学输送更多优秀学生。物理课程基地将以物理学科中新课标课程配备为基础,发展与探究、自主开发相结合课程为特色,利用物理演示实验的体验互动,并在物理与数字化实验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大力培养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真正激发出学
6、生无穷的创造力。(二)我校物理课程基地的建设目标我校物理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体现在:课程基地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结合,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破解教学难点与载体创新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紧扣课程内容、手段运用、方法创新,形成开放、创新、互动的教学创新载体。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调研,规划设计了物理课程基地。目前先期规划的实验室,将采用先进的设备和优化的环境布局,以满足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更高层次地拓展创新思维。在建设上,我们力求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优势、群体优势,在物理实验设备的供应和实验室环境布局与设计以及物理教授的
7、课题指导等领域选择最优秀的公司和专家合作。物理实验室得到杭州大华公司和天欣公司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大力的支持。大华公司拥有国家级物理研究所,在物理演示实验设备和竞赛设备制造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能满足实验室高质量的要求。 (三)我校物理课程基地设计特色1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浅色系的实验室色调,体现了运河中学对学子包容、博大的胸怀,既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又体现创新的写意。2采用演示实验与互动体验性实验相结合,竞赛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相结合的设计,学生既可以独立操作又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寓意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精神的创意。3实验仪器的配置从基础探究科研逐次提升,满足不同层次实验的需求,为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
8、采用先进的实验仪器配备,完善的实验指导和培训。合理利用各种实验资源,使理科实验基地的建设达到更高的水平并发挥更大的优势。5配备一定数量的学生实践基地,既满足学生校内实践的需要,又满足学生校外实践的需求,使物理理论和规律与实体模型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组织教育教学专家、学者认真研讨、论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课程基地的要求,决定首批建设以下16个课程基地:建设两个物理课堂教学基地:即高一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和高二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建设两个校内“物理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和两个校外物理课程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一个江苏省运河中学信息采集中心;在重新整合现有物理常规实验室的基础上,再分别建设
9、物理课程自主探究实验室”和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各一个;建设“运河中学高中物理学竞赛基地” ;建设一个高品位的“物理学科技馆”;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物理教研活动室”;江苏省运河中学学生技能操作室;江苏省运河中学力学应用基地(人机互动平台)。四、遵照方案,科学规划,全力推进课程基地建设(一)场地选取与设置我们本着合理和便于师生利用的原则,将物理基地建设在我校科技楼三楼和四楼,基地建设使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其中三楼“四大两小”,共6个教室,每个大教室约130平方米,另加一个约25平方米的名师工作室和40平方的物理教研组研讨室;四楼“两大六小”,大教室与三楼一样,小教室面积约65平方米,另加
10、一个约25平方米的基地管理办公室和约40平方的物理力学应用基地。五楼建设一个江苏省运河中学信息采集中心。(二)基地设置情况三楼:建设高一课程教学基地、高二课程教学基地、DIS探究实验室、物理科技馆、名师工作室、物理教研组研讨室。四楼:建设物理竞赛实验室、自主探究实验室、物理实践基地一、物理实践基地二、江苏省运河中学音像室、学生技术操作室、物理力学应用基地(人机互动室)、基地管理办公室。五楼:建设江苏省运河中学信息采集中心。(三)部分课程基地配置情况简介1.DIS探究实验室(1)配备全套物理数字化传感器全系列实验仪器。(2)能满足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
11、配合国家新课程教材改革关于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3)能够与新课程课改教材相配套。所购置设备经过国家教育部门的权威认定,和超过300个用户学校不短于一个教学周期(三年)的使用验证,以证明其科学性、实用性、客观性和可行性。(4)能够满足各类实验考试的实验要求。DIS实验室设备选型(1)实验设备应采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配套实验器材+软件计算机”的基本模式,既能够较好地兼容现有实验室器材,拥有基于自身产品研发的相对完善的配套实验装置,并能够依托上述实验装置完成凭借传统器材难以完成的实验。(2)经考察,实验设备的生产厂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根据课改要求在短期内进行创新实验设计,甚至产品改造和
12、升级。(3)实验设备主要满足基于实验室内的实验教学,具有升级、扩展为户外使用模式的潜力。(4)实验设备本身的软件系统应该相对完善,能够运行于主流操作系统,应针对教材要求的重点实验开发目标明确、操作易行的专用软件,同时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测量、记录、分析和计算功能的通用性软件,尽量能够在该软件系统内部完成教学任务,减少跨软件操作,但具备跨软件操作的功能。2.物理竞赛实验室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大纲的要求,选取与高中物理教学联系密切而且有略高于中学内容的典型实验九个,供兴趣小组研究使用。实验一 在气垫导轨上研究瞬时速度实验二 研究单摆的运动特性实验三 气轨上研究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变化实验四
13、测量空气中的声速实验五 测定冰的熔化热实验六 测定直流电源的参数并研究其输出特性实验七 测量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实验八 测量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实验九 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3.自主探究实验室 (1)采用透明模块化设计,组合式、开放性、设计性、创新性的设计理念; (2)积木式的实验搭建思想,让枯燥无味的实验变得趣味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传统暗箱式实验设备的一次革命;(3)以通用化的实验平台进行设计,注重实验设备的再利用;(4)提高实验设备的可拓展性和利用率,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5)真正意义上去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6)创新从基础物理实验开始。4.物理科技馆 建设物理科
14、技馆旨在满足学生对物理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促进素质教育及学生科技素质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身体验科技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感悟物理知识的深奥,培养科学兴趣,增强动手能力,让科学动起来,让科学更好玩,让学生热爱物理,在玩中感悟物理,提高科学素养。物理科技馆具有展教互动功能。展品的互动性是体验馆区别于其他实验室的重要标志。物理展品多具有互动功能,通过简单直观的互动体验表现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既能吸引学生动手参与,又能让学生在娱乐之中思考和学到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其实质就是从简单中体会深奥,在娱乐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科技普及的目的
15、同时,物理科技馆也是一个科普活动中心,是学校的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既能组织学生开展物理知识普及活动,也能为学生自发性的科技活动提供场地。小型物理科技馆中的仪器5.学生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基地学生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基地由声、光、电、力、磁、能、综合等七个方面的121种系列仪器组成。这些仪器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将光的反射、声的传播、力的分解、电的产生、水的循环、能的转化、磁场变化等自然常识和科学原理以最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学生亲自操作,动脑动手,发现其中的奥妙,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物理演示实验能反映和说明物理原理,揭示其内在的物理概念和基本的科学特征,具有设计科学、结构简单
16、操作方便和外型美观等特点。6.物理力学应用基地该基地主要是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让学生进行人机互动,体验牛顿定律等力学原理,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我校与“徐州市军霞器材厂”广泛合作,而且该厂作为我校“学生校外课程实践基地”,全力配合我校学生参观、学习、实践和体验相关物理器材的使用。我校力学应用基地配置物理器械有:JX185 综合健身器、DBR86哑铃架、 JX153拳击架、JX7055动感单车、 JX709A 仰卧板、C3000单双杠训练器、 JX616SD 跑步机、跷跷板 、电镀哑铃 16.5kg、包胶哑铃 40lb 、包胶杠铃100lb 、台球桌等。针对性的配备这些物理实践器材,让
17、学生在活动和娱乐中体验、感知物理原理的美妙,做到寓知识学习于兴趣和爱好之中,进而达到知能合一的效果。五、我校物理课程基地建设完成情况我们按照边建设、边使用、边探索、边完善的工作思路,于2012年12月已完成科技馆、实践基地、名师工作室、物理研讨室的建设。2013年1月中旬,第一期工程全部结束,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课程基地建设检查督导组的检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课程基地运行良好。六、我校物理课程基地二期规划设想1进一步扩充现有的学生技能操作室。拟与职业中学联合开发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学生中长期发展需要的操作平台。购置一批不同类别的物理机械,供学生操作使用。2改建现有的音像室,建成学生喜爱、实用性更强的新型实验室。根据课程基地的使用情况和我校发展需求,再建设一口高科技新型实验室。3建设“高新尖”文化走廊。购置一批“高科技、新产品、尖端”物理科技模型,置于在三楼和四楼走廊,供师生参观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将各实验室使用情况“校本化”,在基地使用过程中及时总结,形成适合我校学情,并能够和各实验室对应的基地实用校本教材,这样既便于学生学习,还可以提高基地的实际使用效果。-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