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doc

    • 资源ID:100094       资源大小:358.50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doc

    1、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 东南大学所 属 学 校 东南大学教育部直属院校 课 程 名 称 定向越野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R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体育学 课 程 负 责 人 张惠红 申 报 日 期 2021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制二九年十二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2、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根本信息姓 名张惠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62年4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授电 话13901588306学 位博士职 务传 真025-83792472所在院系体育系E-mailHuihongz65163 通信地址 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体育系210096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当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讲授的主要课程:定向越野:公共选项课,6学时/周,5届,400人野外生存:专业课,8学时/周,4

    3、届,100人田 径:专业课,8学时/周,4届,200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专业课,4学时/周,8,100人定向越野理论与实践:研究生专业课,6学时/周,5届,10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拓展体育手段组织多种形式定向运动教学与竞赛活动的实验研究200720212.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分课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200220053. 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以大课程观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理性思考200420064. 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工程:多元化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的构建200520075. 主

    4、持校级教改课题:定向越野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20212021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定向运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42“Curr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the Michig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winter, 2021,12-13. 3“关于大学生体育学习

    5、兴趣的实验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554“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85“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计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27“大学生野外根本生存生活训练的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38“关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意义体育学刊2002年(6)9“关于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教学实验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6主编的教材:1. 主编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定向越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2. 主编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定向运动

    6、与野外生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3. 主编“动感中国人现代竞技运动系列?山水觅踪定向越野?,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4. 主编?郊游与野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5. 主编?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指导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 教学成果“拓展高校体育课程 促进学生身心开展在高校中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研究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 教学成果“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 论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7、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一般课题: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内在因素的跨文化研究202110122. 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学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2021。3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学校体育人才资源网络化的研究200620214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 促进学生身心开展在高校中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验研究200220055参与

    8、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分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20022005发表的学术论文:1. “Body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Relation to Body Image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2021,june2.“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的构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2第一作者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吉首大学学报2021年1第一作者4. “空间认知研究在定向运动中的运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2第二作者5. “国内外定向运动研究现状与展望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

    9、04年1第二作者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 2005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 2007年被江苏省委组织部评为“江苏省首届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 论文“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的构建获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4. 论文“对中国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成分的研究被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科报会入选大会交流2. 主讲教师情况121-1根本信息姓 名方信荣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1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13815883389学 位学士职 务系副主任传 真83792472所在院系东南大学体育系E-mailFrx_5714163 通信地址 南京市四牌

    10、楼2号 东南大学体育系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2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当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的主要课程:定向越野公共选项课 6学时/周 5届 450人公共根底课 6学时/周 3届 270人篮球公共选项课 6学时/周 2届 180人排球公共选项课 6学时/周 1届 90人 共计990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 主持

    11、东南大学校级课题: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07年度2. 主持东南大学科技处课题: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分析与研究2006年度3. 主持东南大学校级课题:“定向运动课程构建与实施2007年度4. 主持东南大学校级教改课题:深化定向越野课的教学过程2006年度发表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定向运动在国内的回眸与展望,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12月2.“ 定向越野走进体育课堂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贵州体育科技,2007年23.“代价、决择和任务价值:大学体育课期望价值动机研究,成都体育学院院报,07年2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交融,江苏高教,2006年015.“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体

    12、制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2第3教材编写:1. 主编?不多走一步路定向教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 主编?体育与健康?高职高专类教材,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教学表彰/奖励:1. 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二等奖2. 东南大学20052007学年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效劳育人积极分子。3. 教学成果“定向运动课程构建与实施2007年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13、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1.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发挥社团作用,推进学生定向运动的开展学生定向运动体育社团的组织与管理2007-2021年度2.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关于职业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年度结题BLA010108学术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定向运动在国内的回眸与展望,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1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交融,江苏高校,2006年13.“定向运动在国内的回眸与展望,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12月。4.“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体制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

    14、会科学版)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 教学成果:“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07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2. 精品课程?大学体育?定向越野教学组组长2. 主讲教师情况222-1根本信息姓 名尹红松性别男出生年月1967年1月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13915923233学 位学士职 务传 真025-83792472所在院系体育系E-mailziyouzhu126 通信地址 南京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体育系 210096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2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当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

    15、奖励。讲授的主要课程:定向越野 公共选项课 10学时/周 10届 1400人教学研究课题:1.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多种形式定向越野教学内容的设计2007-2021年度2. 参与校级课题:定向越野课程体系的构建2007年度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 “定向越野训练手段与方法,体育文化导刊,200112. “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越野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63. “对大学体育教学课良好心理气氛的探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64. “蛙泳目标分解教学及其效果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45. “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大学生反响调查与分析,南

    16、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编写教材:1. 主编?不多走一步路定向教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参编?定向越野?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示范性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副主编?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运动?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4. 参编东南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大学体育理论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获得奖励1. “教学成果“定向运动课程构建与实施2007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 2002年被东南大学评为优秀教学一等奖3. 东南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4. 2005年获东南大学许国平奖教金2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

    17、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学术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 “倡导自然疗法,促进身体健康,高校运动医学论丛,20009学术研究奖励:1. 中国定协授予2004年2007年度“全国定向运动先进个人称号2. 江苏省高校第17届体育论文报告会二等奖20013. 江苏省高校第25届体育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20214 2007全国定向锦标赛被中国定向协会授予“优秀裁判5. 2007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中国定向冠军赛被中国定向协会授予“优秀裁判2. 主讲教师情况323-1根本信息姓 名沈 辉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8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讲师电 话83792472学 位硕士职 务群体秘书传 真025-83792472所在院系体

    18、育系E-mailSHENHUI_1974163 通信地址 东南大学体育系(210096)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23-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当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讲授的主要课程:定向越野 公共选项课 14学时/周 5届 600人公共根底课女生 12学时/周 6届 600人教学研究课题: 参与校级课题:定向越野课程体系的构建2007年度发表的教学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定向运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21.12.“江苏省在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调查与分析,东南大学学报,20213.

    19、33.“新课标下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体育世界,2021104.“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湖北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2155.“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分析,江苏高教评论,2021.6教学研究/表彰:1教学成果“定向运动课程构建与实施2007年获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东南大学教学二等奖2006.63东南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20214东南大学教学二等奖2021.652021年9月获得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提名奖23-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2007-2021年度主持全国教育科学“

    20、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定向运动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2007-2021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足球运发动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及预防机制,体育世界,202152.“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发动身体形态特征研究,内蒙古体育科技,2021123.“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14.“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健康养生观形成的影响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2007年获江苏省第二十三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2.2021年6月在江苏省高校第24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获得一等奖3.2021年11月在全国学校定向运动

    21、学术论坛上获得二等奖4.2021年度教育部直属高等工业学校体育协会“阳光体育先进个人2. 主讲教师情况424-1根本信息姓 名李晓智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1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 称讲师电 话13655191158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83792472所在院系东南大学体育系E-mailsunnyzhi163 通信地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东南大学体育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24-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当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讲授的主要课程:定向越野公共专项课野外实践 4学时/学期 5届 1400人散手公共专项

    22、课 6学时/周 10届 900人跆拳道公共专项课 6学时/周 10届 900人计3200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 参与校级课题:定向越野课程体系的构建2006年度。2. 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体育?建设2005年。发表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 “武术套路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分析,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4年3。2. “定向运动美学特征探究,运动,09年3。教材编写:1. 编著?拳术 剑术 散打 防身 养身?,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2. 参编?武术与搏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教学表彰/奖励:1. 2005年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2.?太极拳?获得2006年度东南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23、竞赛二等奖,第一作者3. ?太极拳?获2007年度江苏省 “天空教室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好课件奖。4. 2021年获“常州市政府奖教金。24-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学术研究课题:1. 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发挥社团作用,推进学生定向运动的开展学生定向运动体育社团的组织与管理2007-2021学术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论我国高校篮球专业教练员的现状及分析,体育世界,09年1。2.“浅析极限运动市场,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9年3。3.“中国当代女子竞技体育的开展,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4、04年2。4.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武术文化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9年22。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 2021年江苏高校第25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2. 2021年全国学校定向运动学术论坛一等奖。2.主讲教师情况525-1根本信息姓 名王立靖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10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025-83794582学 位博士职 务传 真025-83792472所在院系体育系E-mailwanglijingyahoo 通信地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体育系(210096)研究方向运动医学25-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当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公

    25、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讲授的主要课程:排球公共专项课 8学时/周 3届 300人定向越野公共专项课 8学时/周 2届 180人研究生运动生理学专业课: 3学时/周 4届 35人研究生体育统计方法及程序专业课: 4学时/周 5届 25人发表的论文:1.“大鼠腓肠肌CANP 和CANP力竭运动后变化规律的研究,成都体体育学院学报,20212.“不同负荷长期跑台运动对大鼠腓肠肌calpains和calpastatin mRNA及活性表达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13.“耐力训练及限制饮食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合成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Acute

    26、Exercise-Induced Alterations in Calpain and Calpastatin Expression in Rat Muscle,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2021, 18, 213-2285.“Different Expression of Calpains/Calpastatin in Rat Gastrocnemius Muscle after Repeated Exercise,Journal Of Musculoskeletal Pain,20, 202125-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公开发

    27、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承当的学术研究课题2021年主持省体育局课题:江苏大学生中学阶段体育活动情况与体质关系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1.“ 略谈体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体育师友,2021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 2007年全国体育科学论文报告大会墙报交流一篇2. 2007年获江苏省第23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3. 2021年在江苏省高校第24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获得一等奖4. 2021年在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口头报告一篇5. 2021年在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墙报交流一篇6. 2021年在在江苏省高校第24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获得三等奖3. 教学队伍情况3-

    28、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当的工作张惠红女1962.4教 授体育教育训练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主编教材方信荣男1957.7副教授体育社会学主讲教师、编写教材尹红松男1967.1副教授体育教育训练主讲教师、主编教材沈荣贵男1963.3副教授军事体育教育课余指导、运动训练军事体育教育课余训练、沈 辉女1974.8讲 师体育教育训练主讲教师、课余指导李晓智男1976.1讲 师体育教育训练网站维护、课余指导王立靖女1975.10讲 师运动医学主讲教师、课程建设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学历

    29、结构:研究生学历4人博士2人、硕士3人,本科学历2人年龄结构:50岁以上1人,40岁以上3人,30岁以上3人职称结构: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学缘结构:七名主讲教师分别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南京医学院等师资配备情况: 课程组负责人张惠红教授有较强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2005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007年被江苏省委组织部评为“江苏省首届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课题、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主编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成果2004年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课程组方信

    30、荣、尹红松老师从事定向越野教学多年,有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屡次在教学比赛中获奖,沈辉、王立靖、李晓智老师常年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在组织学生定向社团活动方面有所探索和研究, 课程组中有三名教师为国家级定向裁判,尹红松老师被中国定向协会评为20042021年度全国“十佳裁判员的荣耀称号。我们是一支具有实力的教学团队。 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近10年来,本课程走过了对课程设置的论证阶段、课程的构建阶段、逐步完善阶段、改革提高等阶段,今天已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优秀课程。在本课程组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探索和创新,使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不断

    31、提高,校内外知名度不断提升。教学改革内容和成效:1. 以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在全国率先将定向越野以体育专项课的形式面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设置和构建 定向越野作为一项全新的体育运动工程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表达,随着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实质性的阶段。?纲要?以崭新的思想理念、多视角的改革思路所构建的高校新型体育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固有的模式,它强调体育课程目标具体性、课程内容多样性、组织形式开放性、课程资源拓展性、课程评价开展性。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位

    32、学生收益的课程目标和理念,要求“学校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定向越野是一项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工程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以体育专项课的形式进行设置,让全体学生受益,是我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为此我们对本课程的设置进行前期论证,总结十多年来的教学训练的经验,分析定向运动的特点、锻炼和育人价值,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内容与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方案并于2004年开始实施。 2屡次修订教学大纲,不断完善定向

    33、越野课程方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先后四次修订教学大纲,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方法更加有效、教学评价方法更加合理,具体表现在:在课程目标确实立上, 根据教育部2002年8月公布的?纲要?所制定的课程总目标,定向越野主要按照运动参与领域、运动技能领域、身体健康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社会适应领域五个学习领域来确定课程的根本目标和开展目标。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我们以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定向越野多样性的特征,整合教学内容,现已形成了包括理论知识模块、校园定向模块、百米定向模块、公园或野外定向模块、定向拓展模块五个知识模块构成的较为科学、完善的定向

    34、越野课程内容体系,打破了原有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线的知识体系,挖掘定向运动潜在的工程特点的锻炼价值,表达定向越野课程的活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在课程的组织教学方面,我们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体育定向社团的活动为辅,在教师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以定向体育社团为平台,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记录到课程的考核中。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考核内容与方法方面,从学生的运动参与、技能学习、体质状况、根本知识、锻炼习惯等方面综合的、动态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调整各局部的权重,重视学生课外体育参与,尤其将学生课外参与定向社团的表现纳入到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

    35、中,并对在定向社团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在综合评定上予以加分,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3. 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定向越野课程在我国大学体育课中开设,我校尚走在全国的前列,当时全国还没有一本面对普通大学生的定向越野选项课教材,课程组在系的直接领导下,组织教师率先编写大学生定向越野选项课专用教材?不多走一步路定向越野?,教材由陈瑜、方信荣、尹红松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自05年出版以来,在我校已有3000多学生使用过该教材,中国定向协会、陕西省定向协会、广西测绘局在举办定向培训班时,选用了本教材,沈阳体育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多家开设定向越野课程的学

    36、校都选用了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随后,由课程组负责人张惠红主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体育示范性教材?定向越野?、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动感中国人现代竞技运动系列?山水觅踪定向越野?三本教材先后问世,这为定向越野课程的建设又注入了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为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由张惠红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出版社资助的?定向越野?网络电子教材,于2006年顺利完成,该教材的网上发布,为学生定向越野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 以科研为先导,完善定向越

    37、野课程体系由课程主持人张惠红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拓展体育手段组织多种形式定向运动教学与竞赛活动的实验研究以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对定向越野课程的课内外的互动、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生间、校际间定向比赛、网络课程的建设、体育定向社团的组织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以期将定向越野课程建设成为全新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学生自主锻炼为主体、课余训练和教学竞赛相促进的新型课程。 由课程组主讲教师方信荣副教授主持的东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工程“深化定向越野课的教学过程对定向越野专项课的教学过程提出改革设想,探讨定向越野课程如何表达促进学生

    38、个性化开展,培养学生个人独立能力,表达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对人类的作用与奉献。改变了体育课固有的教学模式,把大自然作为学生定向课教学的场所,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挑战极限的勇气。由课程组主讲教师尹红松、沈辉分别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多种形式定向运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定向运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试验研究侧重探讨和研究定向越野课程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系,论证定向越野能够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假设,将成果运用到体育课程中去。5.挖掘工程特点,拓展其功能,发挥定向越野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定向越野是一项融入自然、追求挑

    39、战的体育运动,它好似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身处其中,去判断、去选择、去追求、去寻找,在这个过程中,有山要越过,有丛林要穿越过,有障碍就要克服,有坎坷就要有意志,有迷失就要有机智;有挑战就有快乐。相对与传统的“说教式素质教育,定向越野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价值。课程组针对这一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开发、挖掘,将它与野外生存的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模块中增加了野外定向和定向拓展的内容,尽管这一内容的拓展,对教学的组织带来一系列具体问题,课程组通过教学研究的方法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方法。6. 以网络为平台,拓展定向越野课程外延2005年我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始建立了定向越野网络课堂,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其内容不

    40、断地更新,现在已设置包括网络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学生自我测试、视频教学、定向社团、资源库、网上定向游戏等栏目,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与互动,向学生传播更多、更广的有关定向越野课程的理论、知识、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到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健身能力的目的。该方法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研究成果: 由于改革思路清晰,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六位主讲教师分别获得各类基金工程 23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 13项,校级基金 9 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2篇、科研论文19篇;荣获各类表彰/奖励 35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

    41、等奖2项,其它省部级奖项18项、校级奖项14项详细信息见主讲教师情况表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措施:1. 发挥老教师的作用,采用传、帮、带的方法,帮助年轻教师提高业务水平2. 发挥课程组集体力量,坚持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看课、评课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3. 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硕、博学位,提高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4. 带着年轻教师参加教学、教改课题研究、撰写教材、提高教学质量5.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活动,要提高研究水平6. 鼓励教师在承当社会学术团体工作,提高业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成效:1. 年轻教师尹红松、沈辉、王立靖等先后屡次在学校教学竞赛中获奖详见主讲教师情况表2. 年

    42、轻教师的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校级、省级、以及全国、奥运会科报会上获奖详见主讲教师情况表3. 在这十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沈辉、李晓智老师完成硕士课程,获得硕士学位,王立靖老师获得博士学位,尹红松老师晋升为副教授职称,改善了课程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4. 课程组多名教师在教育部、中国定向协会等部门和社会团体担任职务,张惠红教授是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会委员、中国定向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尹红松副教授是中国定向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5. 定向运动国家级裁判2名、田径国家级裁判1名,尹红松老师获20042021年度全国十佳定向运动裁判员,中国定向协会颁发荣誉证书.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

    43、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 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开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定向越野是一项体力和智力并重,集健身、情趣、知识、竞技价值为一身的全新的体育运动工程,在开展耐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今天已成为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贯彻落实党中央七号文件,在学生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展的首选运动工程之一。东南大学在全国率先将定向越野引入体育课程,并以体育专项课程进行设置,有其一定的前瞻性和示范性,是我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东南大学体育课程秉承了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和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汲取了东南大学百年体育教学的精髓,在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中,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为了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目标,在课程的设置上作了重大改革和创新,体育课程覆盖学生在校全过程,在一年级开设体育根底课后,2年级为学生开设兴趣选项课,打破原有系别、年级、班级建置,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需要。面对这一改革,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设置新的、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多项选择的需要,激发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高等学校课程申报表.doc)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