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地方标准茶树菇.docx

    • 资源ID:100178       资源大小:57.3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地方标准茶树菇.docx

    1、ICS67.080.20B 31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 36/ T819XXXX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XX/ X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品分类25产品分级26质量要求27检验规则48标识、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5附录A(资料性附录)虫蛀菇率、碎菇体率和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修订。本标准是在DB 36/T 819-2015基础上进行修订。对原标准的引用文件、检测方法

    2、安全指标、检验规则和保质期等章节内容进行了修改。本标准修订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修订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修订人:魏云辉、王洪秀、安颖、胡佳、李菁、戴朝阳、万鹏。7茶树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树菇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产品分级、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茶树菇的鲜茶树菇(鲜品)和干茶树菇(干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

    3、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21302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T 5009.10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茶树菇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头菇属。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

    4、菌肉白色肥厚。菌盖表面平滑或浅皱纹,初暗红褐色;菌膜膜质,开伞后菌环留在菌柄上部或沾附于菌盖边缘或自动脱落。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菌柄中实致密呈纤维状,表面浅黄褐色,内近白色。3.2异味除茶树菇本身的特有气味之外的其它气味。3.3虫蛀菇被虫蛀或被昆虫咬过的茶树菇菇体。3.4一般杂质附着在茶树菇菇体上的沙石、泥土和培养基残渣物质。3.5有害杂质影响茶树菇食用菌质量安全的物质,如塑料碎屑、碎玻璃和毛发等。3.6霉变菇发霉变质的茶树菇菇体。3.7破碎菇破碎后的茶树菇菇体。3.8鲜茶树菇(鲜品)采收后未经脱水烘干的茶树菇。3.9干茶树菇(干品)采收后经烘干脱水的茶树菇。4 产品分类茶树菇按菇

    5、体颜色分为褐色茶树菇和白色茶树菇。5 产品分级茶树菇按感官指标分为特级菇、一级菇和二级菇。6 质量要求6.1 感官指标6.1.1 鲜茶树菇在自然光照、通风条件下进行感官指标的检测,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鲜茶树菇感官指标项目指标检测方法特级一级二级形态菌盖呈半球形,菌膜完好,菇柄直,整丛菇体长度、体形较一致。菌盖呈半球形,菌膜基本完好,菇柄稍弯曲,整丛菇体长度和体形较不一致。菌盖稍平展,菌膜部分破裂,菇柄较弯曲,整丛菇体长度和体形不一致。取500g鲜菇样品置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用眼观察样品形态和色泽,用鼻嗅样品气味,用眼睛观测是否有破碎、虫蛀、霉变和杂质。用游标卡尺测量菌盖直径和菌

    6、柄长度。破碎菇率、虫蛀菇率和一般杂质检测方法参照附录A。色泽褐色茶树菇菇盖:黑褐色至暗红褐色;菇柄:浅棕色。菇盖、菇柄色泽均匀一致。菇盖:浅土黄色至暗红褐色;菇柄:浅棕色。菇盖、菇柄色泽基本一致。菇盖:浅土黄色;菇柄:浅棕色。菇盖、菇柄色泽比较一致。白色茶树菇菇盖乳白色;菇柄近白色。菇盖、菇柄色泽一致。菇盖乳白色;菇柄近白色。菇盖、菇柄色泽基本一致。菇盖乳白色;菇柄近白色。菇盖、菇柄色泽比较一致。气味具有浓郁的茶树菇特有的香味。具有比较浓郁的茶树菇特有的香味。具有茶树菇特有的香味。菇盖直径 mm15d2020d3030d40菇柄长度 mm100d120120d140140d160破碎菇率 %

    7、质量分数)1.01.52.0虫蛀菇率 %(质量分数)0.51.01.5霉变菇率 %(质量分数)无无无一般杂质率 %(质量分数)0.20.30.4有害杂质无无无6.1.2 干茶树菇在自然光照、通风条件下进行感官指标的检测,感官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干茶树菇感官指标项目指标检测方法特级一级二级形态菌盖呈半球形,菌膜完好,菇柄直,整丛菇体长度、体形较一致。菌盖呈半球形,菌膜基本完好,菌膜基本完好,菇柄稍弯曲,整丛菇体长度、体形较不一致。菌盖稍平展,菌膜部分破裂,菇柄较弯曲,整丛菇体长度、体形不一致。取100g干菇样品置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用眼观察样品色泽,用鼻子嗅样品气味,用眼睛观测是否

    8、有霉烂、虫蛀。用游标卡尺测量菌盖直径和菌柄长度。破碎菇体率、虫蛀菇率和一般杂质检测方法参照附录A。色泽褐色茶树菇菇盖:黑褐色至暗红褐色;菇柄:浅棕色。菇盖、菇柄色泽均匀一致。菇盖:浅土黄色至暗红褐色;菇柄:浅棕色。菇盖、菇柄色泽基本一致。菇盖:浅土黄色;菇柄:浅棕色。菇盖、菇柄色泽比较一致。白色茶树菇菇盖:乳白色;菇柄:近白色。菇盖、菇柄色泽一致。菇盖:乳白色;菇柄:近白色。菇盖、菇柄色泽基本一致。菇盖:乳白色;菇柄:近白色。菇盖、菇柄色泽比较一致。气味具有浓郁的茶树菇特有的香味。具有比较浓郁的茶树菇特有的香味。具有茶树菇特有的香味。菇盖直径 mm12d1717d2222d32菇柄长度 mm8

    9、0d100100d120120d140破碎菇率 % (质量分数)5.08.010.0虫孔菇率 %(质量分数)0.51.01.5霉变菇率 %(质量分数)无无无一般杂质率 %(质量分数)0.20.30.4有害杂质无无无6.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测方法鲜茶树菇干茶树菇水分 % (质量分数)92.014.0GB 5009.3-2016粗蛋白 % (质量分数)1.212.0GB/ 5009.5-2016粗纤维 % (质量分数)1.510.0GB/T 5009.10灰分 % (质量分数)0.758.50GB/ 5009.4-20166.3 安全指标食品添加剂、污染物

    10、农药残留限量应分别符合GB2760、GB2762、GB2763的规定。7 检验规则7.1 组批产地抽样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批次、同时采收、同等级的茶树菇作为一个检验批次,市场抽样以同一产地的茶树菇作为一个检验批次。7.2 取样取样应符合GB/T 8855的规定,每批产品随机抽取,抽样量应为检验所需量的3倍,作为检验及留样。7.3 检验7.3.1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按分类指标进行感官、水分、灰分检验,合格后签署产品合格证出厂。7.3.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为本标准的全项目检验。正常情况为每半年进行一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a) 停产3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b) 原、辅料来源发生

    11、变化时;c) 本次检验结果与上次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差异时;d) 更换主要生产设备时。7.3.3 仲裁检验交收双方发生争议时,可由有关各方协商解决或委托法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检验结果作为最后判定依据。7.4 判定规则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重新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仍有一项不符合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8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8.1 标识产品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执行标准、产地、生产厂家及详细地址、等级、净含量、联系方式。8.2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 9683和GB 21302的规定。同一包装内的产品必须是同一等级,不允许

    12、混等级包装。包装内应附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标明产品等级、检验员编号、检验日期。8.3 运输鲜茶树菇应低温冷藏运输,避免挤压,不得与有毒(害)物品、异味物品混运。不得使用有毒(害)或受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输。干茶树菇运输时应防潮、防雨淋,不得与有毒(害)物品、异味物品混运。不得使用有毒(害)或受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输。8.4 贮存鲜茶树菇采后应及时加工、包装,贮存于25冷库中,干茶树菇应在避光、阴凉干燥处密封贮存。鲜、干茶树菇不得与有毒(害)物品、异味物品混合贮存。8.5 保质期鲜茶树菇在25保质期为5d;干茶树菇在620密封和干燥条件下保质期为12个月,在25密封和干燥条件下保质期为18个月。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虫蛀菇率、碎菇体率和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A.1 虫蛀菇率、碎菇体率和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随机抽取样品500g(精确至0.1g),分别从中检出虫蛀菇、碎菇体和杂质,用天平称量,分别计算其占样品的百分率,以X(%)表示,按下式计算结果:X=式中:X-茶树菇鲜品或干品中虫蛀菇、碎菇体和杂质的质量分数m1-虫蛀菇、碎菇体和杂质的质量,单位为克(g)m-抽取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_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地方标准茶树菇.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