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斯金纳强化理论PPT课件.ppt

    • 资源ID:102977       资源大小:7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斯金纳强化理论PPT课件.ppt

    1、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19】一、分析两种行为一、分析两种行为思考:小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和巴普洛夫实验中思考:小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和巴普洛夫实验中狗听到铃声掉口水的行为有什么区别?狗听到铃声掉口水的行为有什么区别?狗: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外在刺激引发的行为狗: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外在刺激引发的行为应答性反射应答性反射SRSR鼠:操作性行为:有机体鼠:操作性行为:有机体“习得习得”后,主动发出的行为后,主动发出的行为操作性反射操作性反射RSRS两者的区别:行为是否有目的两者的区别:行为是否有目的结论:想结论:想增强某种行为,就奖赏它增强某种行为,就奖赏它!案例案例1:一位男同学

    2、的恋爱史:一位男同学的恋爱史第一阶段:男生第一阶段:男生(赞美之词)(赞美之词)女生女生电话电话电话电话第二阶段:女生第二阶段:女生 男生男生(赞美之词)(赞美之词)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思考:思考:是是什么让个体形成什么让个体形成“操作性反射操作性反射”结论:结论: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结果对某种行为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结果对某种行为的增减产生影响。的增减产生影响。凡是其结果使行为增加的,称之为凡是其结果使行为增加的,称之为“强化强化”凡是其结果使行为减少的,称之为凡是其结果使行为减少的,称之为“惩罚惩罚”二、强化理论二、强化理论人的行为受行为后果的控制,因而改变刺激

    3、人的行为受行为后果的控制,因而改变刺激后果就能改变行为后果就能改变行为后果刺激后果刺激强化特点:强化特点:(1 1)强化并不一定都令人愉快;)强化并不一定都令人愉快;(2 2)强化存在个体差异与情境性;)强化存在个体差异与情境性;4(S)Rs(一)强化: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增加的(一)强化: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增加的过程。过程。1.正强化:通过正强化:通过呈现呈现某一某一想要的、愉快的想要的、愉快的刺激刺激来来增强增强反应概率反应概率2.负强化:通过负强化:通过减少或取消减少或取消某一某一厌恶性、不愉厌恶性、不愉快的快的刺激来刺激来增强增强反应频率反应频率案例案例21.父母唠叨着让孩子清理房间

    4、父母唠叨着让孩子清理房间孩子连续两孩子连续两个星期都整理了房间个星期都整理了房间父母的唠叨停止了。父母的唠叨停止了。(负强化)(负强化)2.孩子起床自己整理床铺孩子起床自己整理床铺妈妈夸奖说妈妈夸奖说“床床铺整理的好整齐!铺整理的好整齐!”孩子以后经常整理孩子以后经常整理床铺。床铺。(正强化)(正强化)6案例案例3买糖果与发脾气买糖果与发脾气妈妈带着孩子在商场购物,当他看到巧克力妈妈带着孩子在商场购物,当他看到巧克力时,他要妈妈给他买。但是,妈妈没有答时,他要妈妈给他买。但是,妈妈没有答应。这时小家伙开始哭闹,甚至大发脾气。应。这时小家伙开始哭闹,甚至大发脾气。无奈之下,妈妈只好给他买了。以后

    5、的几无奈之下,妈妈只好给他买了。以后的几周里经常能看到这一幕。再后来,这位妈周里经常能看到这一幕。再后来,这位妈妈只要一走进食品区,就先给孩子巧克力。妈只要一走进食品区,就先给孩子巧克力。思考:思考:分析妈妈的行为,说一说这样做对吗分析妈妈的行为,说一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为什么?分析:分析:妈妈买巧克力的行为,增加了孩子哭闹的频妈妈买巧克力的行为,增加了孩子哭闹的频率,是正强化。率,是正强化。孩子对妈妈哭闹,塑造了妈妈卖巧克力的行孩子对妈妈哭闹,塑造了妈妈卖巧克力的行为,是负强化。为,是负强化。妈妈这样做会养成孩子娇纵的不良习惯。妈妈这样做会养成孩子娇纵的不良习惯。(二)强化物:使行为增加的

    6、刺激物(二)强化物:使行为增加的刺激物9社会强化物社会强化物认可、关注认可、关注【口头表扬、拍拍肩膀口头表扬、拍拍肩膀】自然强化物自然强化物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有兴趣的活动有兴趣的活动】反馈反馈提供活动表现的信息提供活动表现的信息【评语、成绩单评语、成绩单】活动强化物活动强化物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用喜欢的活动强化不喜欢的行:用喜欢的活动强化不喜欢的行为;为;【奖励自己读十页书后就可以看一个电视奖励自己读十页书后就可以看一个电视节目。节目。】实物强化物实物强化物可以赚到的有价值的实物可以赚到的有价值的实物【球、钱、书球、钱、书】符号强化物符号强化物可交换可交换【积分兑换积

    7、分兑换】代币代币【P22P22】三三、惩罚惩罚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降低或消除的过程。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降低或消除的过程。1.1.型惩罚:通过呈现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频率【呈现性惩罚呈现性惩罚】2.2.型惩罚:通过消除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愉快刺激来减低反应刺激来减低反应频率。频率。【移去性惩罚移去性惩罚】案例案例1:一位男同学的恋爱史:一位男同学的恋爱史电话电话电话电话第二阶段:女生第二阶段:女生 男生男生(赞美之词)(赞美之词)第三阶段:女生第三阶段:女生 男生(拒绝)男生(拒绝)正强化正强化惩罚惩罚惩罚作用惩罚作用惩罚只是教人不该做什么,而不是教人该惩罚

    8、只是教人不该做什么,而不是教人该做什么。做什么。惩罚只能抑制而不能消除不良行为。惩罚只能抑制而不能消除不良行为。惩罚会导致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惩罚会导致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惩罚至少在抑制惩罚至少在抑制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方面是非常有效方面是非常有效的。避免危害扩大。的。避免危害扩大。讲话罚站回答提问去除罚站减减少少增多增多罚站,到底罚站,到底是算惩罚物是算惩罚物呢?还是负呢?还是负强化物?强化物?负强化的实施前负强化的实施前提:个体处在某提:个体处在某种厌恶刺激下种厌恶刺激下思考:思考:正强化正强化负强化负强化惩罚惩罚行为反应频率行为反应频率方式方式刺激特点刺激特点情绪体验情绪体验惩罚惩罚

    9、1惩罚惩罚2行为反应频率行为反应频率方式方式刺激特点刺激特点情绪体验情绪体验正强化正强化负强化负强化惩罚惩罚行为反应频率行为反应频率 增多增多增多增多减少减少方式方式呈现呈现去除去除呈现呈现刺激特点刺激特点愉悦愉悦厌恶厌恶厌恶厌恶情绪体验情绪体验快乐开始快乐开始痛苦停止痛苦停止痛苦开始痛苦开始惩罚惩罚1惩罚惩罚2行为反应频率行为反应频率减少减少减少减少方式方式呈现呈现移去移去刺激特点刺激特点厌恶厌恶愉悦愉悦情绪体验情绪体验痛苦开始痛苦开始愉快结束愉快结束(四)惩罚物:使行为减少的刺激物。(四)惩罚物:使行为减少的刺激物。1.呈现性惩罚物:呈现性惩罚物:体罚:对身体施行厌恶刺激,如电击、身体练习

    10、体罚:对身体施行厌恶刺激,如电击、身体练习。谴责:强烈的、否定的语言刺激或警告语句。谴责:强烈的、否定的语言刺激或警告语句。反映限制:当问题行为出现时马上采取措施对身体反映限制:当问题行为出现时马上采取措施对身体进行限制。进行限制。矫枉过正:偷一罚十、错一字写十遍矫枉过正:偷一罚十、错一字写十遍2.移去性惩罚物:移去性惩罚物:隔离、反应代价隔离、反应代价思考:思考: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更多的要使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更多的要使用哪种强化物或惩罚物?用哪种强化物或惩罚物?结论:结论:社会强化物、自然强化物、活动强化物社会强化物、自然强化物、活动强化物移去性惩罚移去性惩罚思考:思考

    11、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是否是无限期的?强化消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是否是无限期的?强化消失,学生行为会不会消失?失,学生行为会不会消失?结论结论合理运用强化间隔,可以提高反应稳定性合理运用强化间隔,可以提高反应稳定性(五)强化的程式:是指通过控制强化出现的时机(五)强化的程式:是指通过控制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来增强或减弱行为。和频率,来增强或减弱行为。1 1、连续强化:即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连续强化:即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及时及时强化强化【在教在教新反应新反应时最为有效时最为有效】2 2、间隔强化:即偶尔强化某一行为、间隔强化:即偶尔强化某一行为延缓延缓强化强化【在在巩固反应巩固反应时最为有效时

    12、最为有效】时距式、比率式时距式、比率式【2121表表】最佳组合:最初最佳组合:最初连续强化连续强化安排安排然后然后固定间隔固定间隔强化强化安排安排最后最后变化比例强化变化比例强化安排安排19(六)强化技术:行为的(六)强化技术:行为的塑造和消退塑造和消退【21】1.塑造:是指通过小步强化达成最终目标。塑造:是指通过小步强化达成最终目标。相继近似法:相继近似法:(1)确定目标行为)确定目标行为(2)确定起始行为)确定起始行为(3)选择适当强化物)选择适当强化物(4)设计塑造步骤)设计塑造步骤(5)按正确步调前进)按正确步调前进2.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行为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

    13、低某一行为的过程。的过程。(1)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2)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3)行为发生概率降低。)行为发生概率降低。22例二:在上小学后,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进行例二:在上小学后,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包括教育孩子在早晨上学文明礼貌教育,包括教育孩子在早晨上学前和父母说:前和父母说:“爸爸妈妈再见爸爸妈妈再见”,放学回,放学回家时在门口喊:家时在门口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但是,有些父母根本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文但是,有些父母根本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在孩子说: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在孩子说:“爸爸妈

    14、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妈我回来了”和和“爸爸妈妈再见爸爸妈妈再见”时没有时没有任何反应。任何反应。无意之间消退了应该强化的好行为无意之间消退了应该强化的好行为25例三:洋洋因为想要玩具机关枪不能被满足而例三:洋洋因为想要玩具机关枪不能被满足而大哭大闹。爸爸妈妈坚持,不为所动。这时恰大哭大闹。爸爸妈妈坚持,不为所动。这时恰好爷爷奶奶来了,一看孙子哭得厉害,不仅批好爷爷奶奶来了,一看孙子哭得厉害,不仅批评儿子、媳妇,还一个劲地安慰孙子,并承诺评儿子、媳妇,还一个劲地安慰孙子,并承诺马上买。马上买。爷爷奶奶的卷入和不正确的处理方爷爷奶奶的卷入和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使本来有可能执行得很好的消退程序半途法,使本

    15、来有可能执行得很好的消退程序半途而废,从而可能使孩子把哭闹当作达到自己不而废,从而可能使孩子把哭闹当作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手段。合理要求的手段。无意中中断消退程序,使消退半途而废无意中中断消退程序,使消退半途而废26例四:一对夫妇想通过消退法消退女儿的打断别例四:一对夫妇想通过消退法消退女儿的打断别人谈话的不良行为。一天有人来访,女儿又打扰人谈话的不良行为。一天有人来访,女儿又打扰大人谈话,父母没有理她,可是,女儿却在一边大人谈话,父母没有理她,可是,女儿却在一边大吵大闹。父母感觉没有办法,走过来和她讲道大吵大闹。父母感觉没有办法,走过来和她讲道理(这就强化了她的不良行为,中断了消退)。理(这

    16、就强化了她的不良行为,中断了消退)。下一次出现类似情景时,父母又试图用消退法消下一次出现类似情景时,父母又试图用消退法消退孩子的打断大人说话的行为。这就是间歇消退,退孩子的打断大人说话的行为。这就是间歇消退,并不能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并不能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无意中使用了间歇消退无意中使用了间歇消退27本节小结本节小结1.可以通过控制强化来控制行为可以通过控制强化来控制行为2.使用正强化应注意及时强化、正确选择强使用正强化应注意及时强化、正确选择强化物等化物等3.在矫正不良行为时,应谨慎使用惩罚,并在矫正不良行为时,应谨慎使用惩罚,并配合正负强化使用配合正负强化使用4.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消退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消退的使用的使用作业:作业:根据案例根据案例3“买糖果与发脾气买糖果与发脾气”,制定一份制定一份行为矫正计划。行为矫正计划。


    注意事项

    本文(斯金纳强化理论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