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全国两会知识测试卷一、单选题(共50题)1.2025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A.十四届,十四届B.十二届,十二届c.H届,十一届D.十三届,十二届答案:A2.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A. 1044万人B. 1144万人C. 1244万人D. 1344万人答案:C3.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增长(),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A. 116万亿元;5%B. 116万亿元;5.2%C. 126万亿元;5%D. 126万亿元;5.2%答案:D4.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居民
2、消费价格()。A.上涨0.2%B.上涨L2%C.上涨2.2%D.下降2%答案:B5.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oA. 6.2%B. 5.2%C. 4.8%D. 4.2%答案:B6. 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肩负重托、满怀豪情,齐聚首都,()。A.共商国是B.共商国事答案:A7. 2025年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A. 5%以上B. 5%左右C. 5.5%以上D. 5.5%左右答案:B8.根据2024年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3、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置的2024年就业预期目标,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左右。A. 100O万;5.1%B. 100O万;5.5%C. 1200万;5.1%D. 1200万;5.5%答案:D9.根据2024年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民生指标,2024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元。A. 15;10B. 15;20C. 30;10D. 30;20答案:D10. 2024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他强调,民革要在对台工作中进一
4、步更好团结海内外、岛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不断壮大反独促统力量,共同推进()进程。A.祖国和平统一B.祖国统一C.反独促统D.祖国复兴答案:A11. 2025年全国两会指的是()A.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B.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C.十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D.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答案:A12. 以下哪项不是全国两会的重要职能()A.立法决策B.民主监督C.直接管理企业经营D.政治协商答案:C13.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工作总基调。A.稳中求进B.快速发展C.高质量优先D.改
5、革创新答案:A14. 2025年两会上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A.实体经济B.数字经济C.绿色经济D.创新经济答案:A15. 2025年全国两会关注到民生领域,提出要着力解决()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A.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B.房价过高C.城乡差距D.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A16.在2025年全国两会中,关于科技创新,提出强化()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A.企业B.高校C.科研机构D.政府答案:A17.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加强()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A.国防B.网络安全C.生态环境D.经济体系答案:B18.全国政协十四届
6、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的()A.政治协商职能B.民主监督职能C.参政议政职能D.决策执行职能答案:C19. 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乡村振兴,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A.农业现代化B.农村改革C.乡村振兴战略D.城乡融合发展答案:C20. 2025年两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新要求,持续推进()行动计划,加强环境污染防治。A.大气污染防治B.水污染防治C.土壤污染防治D.碧水蓝天净土保卫答案:D21. 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时间分别是()A. 3月4日、3月5日B. 3月5日、3月4日C. 3月6日、3月7日D. 3月7日、3月6日答案:B22. 以下关
7、于全国两会的表述,错误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C.全国政协委员由直接选举产生D.全国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或直接选举产生答案:C23.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A. 4.8%B. 5.0%C. 5.2%D. 5.5%答案:C24. 2025年全国两会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摆在优先位置。A.促进投资增长B.推动外贸稳定C.恢复和扩大消费D,增加财政支出答案:C25.全国两会关注的科技创新领域,提出要强化()创新主体地位。A.高校B.科研机构C.企业D.政府答案:C26.2025
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A.思想道德B.科学技术C.职业技能D.爱国主义答案:A27.全国两会聚焦乡村振兴,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A.农村基础设施建设B.农业现代化C.乡村振兴战略D.城乡融合发展答案:C28.2025年全国两会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持续深入打好()保卫战。A.蓝天、碧水、净土B.大气、水、土壤C.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D.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答案:A29.全国政协十四届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通过()等形式履行职责。A.提案、调研、视察B.立法、执法、司法C.行政管理、公共服务D.监督、检
9、查、评估答案:A30.2025年全国两会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oA.高质量发展B.规模化发展C.国际化发展D.多元化发展答案:A31. 1949年9月21日至(),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A. 9月26日B. 9月28日C. 9月30日D. 10月2日答案:C32. O年9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A. 1954B. 1955C. 1953D.1956答案:A33.全国两会是哪两个会?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答案:C34.下列哪项属于两会的机构O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35. O年全国两会上,第一次启用电子表决系统A.1989B.1990C. 1991D. 1992答案:B36.历史上,“两会”代表和委员都是签名报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代表和委员的报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请问这是在哪一年A. 2000B. 2001C. 2002D. 2005答案:C37.“两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始于O年6月。A.1983B. 1985C. 1986D.1984答案:A38.哪些人将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
11、协委员B.全国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C.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代表D.全国人民委员,全国政协代表答案:A39.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国务院答案:A40.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行政单位不包含哪项:A.县乡B.全国C.省级D.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答案:A41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共处、互相监督、肝胆相照、互惠互利B.和平共处、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互惠互利答案:C42 .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是O年:A. 3B.
12、4C. 5D. 6答案:C43.1988年4月,七届人大会场设立了秘密写票处,这是“两会”历史上第()次设立秘密写票处。A.B.二C.三D.四答案:A44.下列有关两会的说法错误的是:A.“议案”和“提案”提出的主体不同B.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C.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是“议案”D.“议案”一经提出就具有法律效力答案:C45 .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协全国委员会的组成部分A.党派B.团体C.方面D.宗教答案:D46 .我国设有几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乡、镇人大;A.五级B.四级C.三级D.二级答案:A47.人大代表间接
13、选举方式的选民资格不包含下列几项:A.中国公民B.年满18周岁C.共产党员D.未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答案:C48 .下列哪项机构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A.国资委B.国务院C.人大常务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答案:C49 .全国人大常委会不能制定以下哪种法律?A.行政处罚法B.刑法C.国家赔偿法D.教师法答案:B50.政协委员的任命不包括哪一步骤:A.提名推荐B.协商确定建议名单C.人大审议建议名单D.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答案:C二、多选题(共30道)1.2024年我国“稳”的态势巩固延续体现在()。A.经济规模稳步扩大B.就业、物价总体平稳C.产业升级有新进展D.创新能力有新提升答案:AB2.20
14、24年我国经济“进”的步伐坚实有力表现在()。A.国际收支基本平衡B.产业升级有新进展C.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D.民生保障扎实稳固答案:BC3. 2024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有()。A.集成电路领域取得新成果B.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C.“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D.调整优化休假制度答案:AC4. 2024年我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宏观调控措施有()oA.加强逆周期调节B.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做法C.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D.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答案:AC5. 2024年我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的举措有()oA.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B.推进教育强
15、国建设C.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D.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答案:AC6. 2024年我国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工作有()oA.推进科技强国建设B.稳定工业经济运行C.积极发展社会事业D.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答案:AB7. 2024年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有()oA.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B.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C.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D.开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答案:ABC8. 2024年我国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的措施包括()oA.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C.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D.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6、答案:AB9. 2024年我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活动有()oA.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B.举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C.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重大多双边活动D.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答案:AC10. 2024年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措施有()oA.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B.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C.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D.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答案:ABD11.2025年政府工作要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oA.稳中求进B.进中求稳C.以进促稳D.稳字当头答案:AC12. 2025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oA.居民
17、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B.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C.粮食产量1.5万亿斤左右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左右答案:AB13. 2025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举措有()oA.提高赤字率B.减少国债发行C.加大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D.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答案:ACD14. 2025年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做到()oA.适时降准降息B.收紧流动性C.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D.提高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答案:AC15. 2025年我国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要()。A.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B.减少资金投入民生领域C.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D.削弱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答案:AC1
18、6. 2025年我国打好政策“组合拳”需要()oA.加强政策协同B.忽视政策执行C.随意出台政策D.注重倾听市场声音答案:AD17. 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A.质的有效提升B.量的高速增长C.质的缓慢提升D.量的合理增长答案:AD18. 2025年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要()oA.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减少科技创新投入C.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D.忽视需求侧管理答案:AC19. 2025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资金使用要注重()oA.惠民生B.促投资C.促消费D.增后劲答案:ACD20. 2025年我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目的包括()oA.促进楼市股市健
19、康发展B.限制民营、小微企业发展C.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D.阻碍金融市场稳定答案:AC21.2025年我国宏观政策要提高调控的()oA.前瞻性B.滞后性C.针对性D.有效性答案:ACD22. 2025年我国为实现预期目标,要统筹()oA.发展和安全B.国内国际两个市场C.城镇和乡村发展D.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答案:ABCD23. 2025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中,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用途有()oA.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B.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C.强化“两重”建设配套融资D.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答案:AC24. 2025年我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要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落实()oA.还本
20、续贷政策B.无还本续贷政策C.融资增信支持措施D.风险分担支持措施答案:BCD25. 2025年我国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通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A.保障民生B.改善民生C.扩大投资D.促进出口答案:AB26. 2025年我国打好政策“组合拳”,要健全和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把哪些政策统一纳入一致性评估?()A.经济政策B.非经济性政策C.外交政策D.军事政策答案:AB27. 2025年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oA.相互独立B.相互促进C.相互制约D.良性互动答案:BD28. 2025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持续优化支出
21、结构,注重()。A.惠民生B.促消费C.扩大基建投资D.增后劲答案:ABD29. 2025年我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要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合理波动答案:B30. 2025年我国为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其支撑因素有()oA.经济增长潜力B.有利条件C.国际经济形势稳定D.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答案:AB三、填空题(共30题)1、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左右。5%30%2、城镇新增就业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1256万3、粮食产量首次跃上新台阶、亩产
22、提升10.1斤。1.4万亿斤4、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辆。1300万5、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嫦娥六号”“梦想”号6、扎实推进建设,加力支持工作,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5.7%,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两重”“两新”7、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过境免签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入境旅游持续升温。240小时8、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左右。10%9、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人次。3400多万10、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人。1100多万11
2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5%12、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以上。1200万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左右。2%14、居民收入增长和同步。经济增长15、国际收支保持o基本平衡16、粮食产量左右。1.4万亿斤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左右,生态环境质量o3%持续改善18、实施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提振消费19、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3000亿20、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具身智能21、持续推进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
24、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22、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发展、创新、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23、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提升县域高中质量,逐步推行O免费学前教育24、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竞争。“内卷式”25、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
25、农民增收入。“千万工程”26、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30年27、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发展。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28、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元和元。30529、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育儿补贴30、今年将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十五五”四、简答题(共3题)1 .请简述全国两会的召开时间和地点。答案: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
26、会议也在北京开幕。2 .请列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几项重要民生指标。答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要民生指标包括: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3 .请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3月6日看望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讲话要点。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革要在对台工作中进一步团结海内外、岛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壮大反独促统力量,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他还指出,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环境资源界委员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精准治污、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方面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