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五节约用水规划前言11基本情况3Ll地理位置31.2 地形地貌31.3 水文气象41.4 河流水系41.5 社会经济51.6 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情况62现状形势142.1 节水成效142.2 用水状况及节水潜力分析182.3 存在问题252.4 形势与挑战273总体要求303.1 指导思想303.2 基本原则303.4 规划依据323.5 规划目标343.6 总体布局374实施“双控行动”394.1 实施总量强度控制394.2 实施区域水资源论证394.3 实施用水全过程管理395重点领域节水工程415.1 农业节水增效工程415.2 工业节水减排工程435.3 城镇节水降损工程435.4
2、 非常规水利用工程455.5 节水标杆引领工程455.6 节水科技创新工程466节水体制机制建设476.1政策制度建设477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507.1 实施计戈IJ507.2 投资估算517.3 效益评价538保障措施568.1 加强组织领导568.2 保障资金投入568.3 强化监督考核568.4 提升节水意识56附表1区节约用水“十五五”规划责任分工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2区节约用水“十五五”规划实施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3区节约用水“十五五”规划投资估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经济社会高
3、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抓手,加快完善节约用水薄弱环节,加强节约用水监管力度,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十五五”期间,是全面实施节水行动和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期,也是区实施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决战期,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坚持节约用水、低碳环保,既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也是将建成全省“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的需要。根据省水资源条例(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省
4、水利厅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做好节约用水“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节约用水“十五五”规划编制。为此,区启动编制区节约用水“十五五”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指导未来五年的节水工作,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节水。经与市、区水利局确认,根据行政管辖范围不同,区可分为市本级、区本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性,本次“十五五”规划的基本情况、节水水平评价、规划目标均采用区全域范围。总体布局、节水工程、体制建设及保障措施则采用区级部门实际职能管辖的区域范围,即除经济技术开发区外的区范围。受区水利局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26年7月承担了区节约用水“十五五”
5、规划(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我院先后多次赴调研对接,听取有关部门对本规划的意见和需求,2026年9月我院完成“十五五”规划(初稿)。经水利局内部多轮沟通后,于2026年10月完成了“十五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在数次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并修改完善后,于2026年11月完成了“十五五”规划(送审稿)。2026年11月11日区水利局在组织召开了“十五五”规划审查会,根据审查会评审意见修改完善,于2026年11月完成了“十五五”规划(报批稿)。1基本情况Ll地理位置区位于省西南部山区、市中东部,区境介于北纬2806z28044和东经11932,12008,之间。东与青田县毗邻,南与云和县
6、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松阳县相连,西北与武义县交界,东北与缙云县连接。区依山傍水,在环山之中,形如莲瓣,宋代以后别名莲城,撤地建市设区后,定“”为市辖区。区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浙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交通枢纽和货物中转枢纽所在地,经济社会地位重要。图Ll区位示意图L2地形地貌区境处在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三座山脉之间。地型属浙南中山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境内地形可分为河谷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全区总面积1502.Ikn?。其中:山区占28.52%,丘陵占45.18%,平原占26.3%。区域地质构造属华夏大陆台闽浙地质组成部分,即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构造活
7、动以褶皱为主。境内中山、低山主要由含角砾凝灰岩,流纹岩和英安质凝灰岩组成;盆地周边的丘陵地带及中心基底部分为火山喷发间歇期间沉积物一紫色粉砂岩;盆地中心及河谷地带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洪积冲积物组成,主要土质为粉质粘土、粘土、卵石、砾石、砂土等。L3水文气象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城区多年平均气温18,多年平均降水量1465mm,最大年降水量212L7mm,最小年降水量940.3mm,丰、枯降水量之比2.26。降水量主要是春雨、梅雨和台风雨,其中梅雨及台风雨为形成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因素。年内34月份以春雨为主,57月以梅雨为主,89月以台风雨为主。39月七个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量的79%,年际、年内分
8、布都不均匀。区内具有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热同期等特征。由于地形起伏,受不同的地理位置、山脉走向、山体大小、离海远近,尤其是不同小地形、不同高层、不同植被条件影响,气候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与垂直层次,形成了丰富的山地气候资源。L4河流水系区地处瓯江水系中游,瓯江干流区段称为大溪,大溪起于松阴溪与溪交汇口,终于小溪与瓯江干流汇合口,区境内河段呈“几”字形,从西南向东北流经碧湖平原后纳宣平溪、小安溪,在主城区折向东,纳好溪后折向东南进入青田县境内,在青田湖边村汇入小溪后称瓯江。大溪在境内主要有好溪、小安溪、宣平溪、松阴溪等四条支流。好溪:好溪长128.9km,比降4.1%o,
9、流域集水面积1339.6km2,境内流域面积1144.7km20小安溪:小安溪全长67.8km,比降10.5%o,流域集水面557.8km2,流经太平乡、联城街道以及白云街道。境内长46.5km,河道比降0.46%,落差208m,流域面积411.5km20宣平溪:宣平溪全长77km,比降7.1%0,流域集水面积831k11流经丽新畲族乡、碧湖镇、老竹畲族镇、联城街道,在双尖山脚汇入大溪。松阴溪:松阴溪全长119.2km,比降6.6%o,流域集水面积1981.2km2,流经大港头镇和碧湖镇,境内长4.6km,河道比降0.06%,落差2.7m,流域面积Zikn?。L5社会经济1.5.1 历史沿革区
10、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时称括苍县,属处州府治,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改为县,1986年撤县设立县级市,2000年7月撤市设立区。区下辖5个乡、4个镇、6个街道(其中南明山街道委托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至2025年7月,有常住人口48.34万。有畲、回、满等19个少数民族,2.4万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市经济开发区设立于1993年,2014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产业发展的主平台、科技人才的集聚地,近年来通过平台“二次创业”、落实“十字方针”,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深化整合提升批准
11、管辖范围内的规划面积为92.28km2,包括水阁工业区、七百秧组团、富岭组团等区块。1.5.2 地区经济2025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2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28亿元,下降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6.45亿元,增长5.2%,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L3%、96.8%,三次产业增力口值结构为5229.3:65.5。农业:2025年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2亿元,增长3.7%。其中,种植业产值20.65亿元,林业产值2.77亿元,牧业产值7.05亿元,渔业产值0.
12、8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8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8%。全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12.5万亩。其中水稻2.95万亩,大豆4.3万亩,玉米2.5万亩,蚕豆1.2万亩,马铃薯0.6万亩,番薯0.7万亩,杂粮0.25万亩。全年全区生猪存栏7.33万头。工业:区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宁工业区、碧湖工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2025年,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7.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L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增长3.7%,其中出口交货值下降4.1%。旅游业: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稳步推进南明山风景旅
13、游区、古堰画乡、九龙湿地公园、石牛城市温泉、郎奇-白桥养生养老基地等景区建设。大力推进文旅促消费活动,入围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线路成功列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港头-堰头-河边线”获评省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L6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情况1.6.1 水资源量全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84.6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2121.76mm,最小年降水量984.5mm。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3.3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70.7亿m3,地表水供水量2.42亿rtf;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28亿rtf,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为0.9%。根据区近年来主要用水
14、指标(如表1-1所示),可知大部分用水指标呈下降趋势。表14区近年来主要用水指标表年份行政分区人均年用水量综合万元GDP用水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灌亩均用水量水资源利用率Hl3m3m3m3(%)2015区34156324139.1市全市360703131532016区30648283768.2市全市33360263152.92017区287412137111.6市全市32555223234.12018区273371935014.4市全市31450193135.22019区26433203307.3市全市29043193122.72025区243342235711.6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8市全市2
15、8143203214.1注:本表数据包括区全区范围,取自市水资源公报。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25年区水资源总量118057万H?,总供水量13672万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3666万nA地下水源供水量6万11用水量13672万11其中:城镇公共用水量2338万m3,居民生活用水量2555万n,生态环境用水量149万rtf,农田灌溉用水6253万m3,林牧渔畜用水量479万n?,工业用水量1898万n?。17.10%45.70%3.50%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城乡居民生活城镇公共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图L22025年区用水结构比例示意图1.6.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水库、山塘区已建成小型以
16、上水库46座,总库容约8122.91万11境内无大型水库,中型水库3座,总库容约5893万rtf;小型水库43座,总库容约2229.91万m3(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4座,总库容约377.8万m?);山塘共计157座(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30座)。(2)供水工程区现有城市水厂2个,分别为天宁水厂和水阁水厂。水源地水库分别为黄村水库与玉溪水库,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10万m3d,供水人口约为36万人。水质类别为11类。乡镇水厂3个,分别为碧湖水厂、老竹水厂、雅溪水厂(在建)。水源地水库分别为玉溪水库、赤坑水库、雅一水库。碧湖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5万mWd,供水人口约为4.2万人。老竹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0.3
17、万m3d,供水人口约为0.6万人。雅溪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0.3万m3d,供水人口约为0.89万人。水质类别均为11类。单村供水工程394个,受益行政村129个,受益人口16.6万人,其中:设计日供水规模200m3d以上供水工程1个,受益行政村为黄弄村,受益人口1500人。(3)排水工程区现有3家污水处理厂:水阁污水处理厂、中岸污水处理厂、碧湖污水处理厂。水阁污水处理厂,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其设计规模为10万m3d,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水阁污水分区和七百秧污水分区(部分)。其中:水阁污水分区包括水阁工
18、业区中片、南片及七百秧工业区南片,纳污面积为25.1km2;七百秧污水分区主要包括七百秧北片,纳污面积为7.73km20中岸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富岭街道中岸牙。其设计规模为5万mWd,于2002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碧湖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碧湖镇东北面,资福村南面靠近大溪处。设计日处理能力LO万m3d,规划远期达至U3.0万m3d,现状污水厂于2012年12月投入运行。厂区主体采用“A/O”处理工艺。设计处理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4)水资源开
19、发利用程度市各县(市、区)水资源量、用水量分布不均匀。市水资源利用率为4.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与省内高水平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居民、工业、第三产业用水需求旺盛,在全市属于水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地区(11.6%),然而在全省范围内又属于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区域。图L32025年市各县(市、区)水资源量和用水量示意图14.012.010.08.06.04.02.00.011.6图142025年市各县(市、区)水资源利用率排序图2现状形势2.1 节水成效2.1.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十四五”期间,区全面强化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水功能区限制纳
20、污指标“三条红线”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同时全面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加大节水型载体创建、落实节水相关制度、节水管理改革创新,基本完成2025年度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具体指标值见表2-1),节水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21区“十四五”期末主要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2025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目标2025年期末指标完成情况1用水总量(亿m3)2.081.36完成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2139完成3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2331完成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10.584完成5江河湖库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21、100完成注:考核指标包括区全区范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采用可比价。2.1.2 主要领域节水成就一是农业节水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区大力推进“两区”建设,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2.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1万亩。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节水,完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建成部、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8家,13家规模以上养殖场实现养殖尾水零直排。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累计投入资金856.191万元,完成公厕改造440座。二是工业节水减排提质。区工业、企业大部分聚集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期间,在区本级管辖范围内,通过高污染行业集中整治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22、活动,共完成1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燕京啤酒()有限公司、中航混凝土有限公司、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三是城镇节水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区通过采取管网改造、严格管理,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供水管网漏损率从2015年的10.9%降低为2025年的10.51%。进一步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加快实施废污水回用和雨水集蓄等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工程,截至2025年,已有40家单位建成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四是节水载体建设效应显著。“十四五”期间,区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积极开展节水型载体建设,累计创建雨伞岗村灌区和
23、山根村灌区2处节水型灌区,9个省级节水型小区,3家节水型企业,98家节水型单位(其中包括58个行政单位、3个事业单位、26家学校、11家医院)。五是节水宣传形式多样。“十四五”期间,区围绕节水主题,积极开展节水法规宣传工作。一是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节水宣传。二是做好节水日常宣传,发放节水法规、生活节水小常识的宣传手册、宣传单,播放讲解节水措施、节水意义的宣传片和公益广告,进行立体化宣传,切实提高市民节水意识。并在处州中学创建节水型教育基地1处。2.1.3 节水管理工作执行情况(1)取水许可制度“十四
24、五”期间,区严格落实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352号)的相关规定,规范区自备取水户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取水许可证发放等监管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禁止无证取水行为,针对非农自备取水户,确保依法发证和及时换证率达到100%O(2)计划用水管理“十四五”期间,区严格执行省取水户年度取水计划管理规定(浙水保201631号)市发改委关于市区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通知(丽发改价管2015267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丽政办发(2015)18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区核定年度取水指标并下发年度取水计划文件,覆盖率达100%。(3)
25、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十四五”期间,市住建局印发关于市区城市节约用水“三同时”管理办法(丽建发2014230号),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办理节水审查、验收,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在近两年上级部门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中,区建设项目均严格执行节水“三同时”制度。(4)水资源论证制度“十四五”期间,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关于在有关规划编制中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5297号文),并将水资源论证的成果纳入规划审查管理。在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方面,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浙水政20103号
26、),完成了雅溪镇自来水厂、碧湖第一水厂、大港头水厂等水资源论证报告书。(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8年,区将老竹畲族镇新陶村、碧湖镇岩头村共0.12万亩农田作为改革试点,探索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9年,编制了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依托已有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累计完成10.7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改革任务;2025年完成全区12个乡镇(街道)17.58万亩面积的改革任务,基本落实166个行政村“八个一”全覆盖,农业灌溉用水基本落实计量措施,基本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建立美丽乡村。2.1.4 节水管理创新工作“十四五”期间,区深化“最多跑一次”
27、改革,加快推进水资源费征收改革创新。一是积极探索水资源费缴费便捷化,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取水户同意的情况下采取第三方代扣的形式征收水资源费,截至2025年,全区共有54家取用水户采用该形式缴纳水资源费,大大减少缴纳流程,提高征收效率。二是水资源费电子票据业务正式开通。水资源费征收电子票据业务改革后,取水户不再需要现场领取报销票据,可直接在“浙里办”APP上查看水资源费票据,每年可为取水户减少近500次跑办。节水管理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向“轻审批、重服务、善监管”进行转变,逐步实现“无纸化”“最多跑一次”,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2.2 用水状况及节水潜力分析2.2.1
28、 用水总量分析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来,区用水总量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落实严格,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45%以上。农田灌溉用水稳中有降,2025年度有所回升,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主要与农田实灌面积的增减有关。林牧渔畜业用水逐年降低,这主要与渔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关。工业用水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主要与区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有关。生活用水量较稳定,2025年度有所回升。表22区近6年用水量情况年份用水总量(亿n?)总量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居民生活城镇公共20151.59190.72430.14170.25630.21490.211720161.44930.65940.05
29、940.25360.21880.214520171.37910.64820.05650.20550.22200.2(Ml20181.31280.61310.05250.19560.21660.194320191.27450.57990.05100.18990.21790.196320251.36720.62480.04790.19000.25570.2338农川灌溉工业居民生活城镇公共林牧渔畜BB生态环境川水总武图21区近6年用水量趋势图2.2.2 用水效率分析综合用水指标方面,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43m3,优于市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区万元GDP用水量341或,优于市平均水平431
30、13,但较全省平均水平2511?、东南先进水平15m3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用水指标方面,2025年区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为357m3,与市平均水平32Im3、全省平均水平32911f尚有差距;2025年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1,基本完成了年度考核目标,但较全省平均水平0.602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业用水指标方面,2025年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211?,落后于市均值20m3及全省均值1611?,与东南区先进水平IOm3差距较大,有较大节水空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1.7%,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生活用水指标方面,随着一体化供水工程的实施,部分乡镇及农村地区纳入城镇水厂集中供水的范围,
31、2025年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0.5%,漏损率大于市平均水平9.9%和全省平均水平10.2%。总体上看,在省内,区大部分指标和省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仅人均用水量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放眼到全国,区总体用水效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南地区的平均指标。若对标高收入国家,区用水效率,尤其是万美元GDP用水量指标与英国、新加坡、瑞士等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表23区近6年用水效率指标情况年份综合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I113(人年)m30元m3I1137J元%2015341564130.5633
32、210.92016306483760.5672810.82017287413710.570219.12018273373500.5741911.22019264333300.5772010.82025243343570.5812210.5变化率(%)-23%-39%-14%0.018-31%-3.7%注:本表数据包括区全区范围,取自市水资源公报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变化率计算方式为2025年(可比价)相对于2015年的变化率。表2-4用水效率指标比较分析表评价指标名称及单位区东南区市省全国评价结论综合三r平均水平省级先进水平城市先进水平综合用水人均用水量I113(人年)243/281254412较
33、先进一般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34533515432557一般农业节水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m3)357517516498321329356一般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10.5650.736/0.5840.6020.565较落后工业节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2247.823.410201633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1.787.188.9935680.3/较落后22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生活节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10.513.210.86.69.910.2/一般注:本表数据包括区全区范围,取自2025年市水资满国公报水资源公肢O23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表25区与部
34、分国家用水指标比较类别人均用水量万美元GDP用水量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人年)m3万美元m30美元243238154中等收入国家巴西383339247俄罗斯427479906墨西哥673734199土耳其676616364南非292382152阿根廷928841353哥伦比亚261433257高收入国家美国1583327850日本63013675德国40497289英国1714480法国46185462西班牙799271215韩国66929383澳大利亚741137150新加坡1202354以色列27491/瑞士2513441瑞典28755127注:表中数据取自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国家
35、节水行动方案解读材料,美元人民币汇率按1美元二7人民币计算。2.2.3 节水潜力分析(1)农业节水区每年约有45%的水量用于农业,2025年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为357m3,与省内先进水平139m3尚有差距,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1,在市排名为第八。区2025年实际灌溉面积为17.58万亩,若对标市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平均水平321m3来计算,可节约633万11节水潜力巨大。(2)工业节水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m3,在省处于中等水平,根据初步核算,区2025年工业增加值达87亿元,工业用水0.19亿11若对标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平均水平16m3,工业方面约有522万H?的节水
36、潜力,节水空间非常可观。(3)城镇节水批注林1:0.49049*(1。105)/(1-0.071)=0.01793是否应该为179.3万方批注wj2:收集区近5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自查报告,总结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区2025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0.5%,在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25年城镇公共用水量与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0.49亿11若对标省内先进地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9%,城镇节水方面有约94万n?;的节水潜力。2.3 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区在节约用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节水工程建设有待加强,区农
37、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02,部分灌区仍存在渠系建筑物老化、渠系防渗率低等问题;2025年区工业用水重复率61.68%,市工业用水重复率为56%,与省级平均水平80.34%存在较大差距,节水标杆园区创建工作还有待推进;2025年区管网漏损率为10.5%,在全省处于中游偏下的水平。主要原因是随着一体化供水工程的实施,部分乡镇及农村地区纳入城镇水厂集中供水的范围,管网基础设施薄弱,存在漏损现象。节水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基层节水管理队伍能力有待加强,节水人员配备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有关部门科级联络员制度有待加强;从事节水的社会服务团体、科技支撑力量还需一步深化,
38、节水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节水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水资源精准调度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尚不健全,节水管理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节水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节水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偏重管理和技术措施,要加强市场化机制在节水领域的作用,需进一步完善节水财税引导和激励政策体系以及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水价形成机制尚不完善,水价和用水成本难以反映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供水成本,导致全社会节约用水内生动力不足。节水理念意识仍需加强,社会公众对全区水情认识不足,“我要节水”的内生动力不够。节水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节水宣传长效机制有待完善,节水宣传方式有待丰富,节水教育场馆、宣传长廊、窗
39、口展厅等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还有待完善提升。要充分营造全社会节水护水氛围,引导各行业提高节水护水意识。2.4 形势与挑战(1)国家和省的治水战略部署对节水提出高标准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局擘画治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就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为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国家层面出台并实施了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十四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
40、动方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等一系列关于节水的政策和标准,为全面推进节水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支撑,省、市、县也相应出台了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促进全民节水建设。2026年,李国英部长发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署名文章,指出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破解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推动用水方式进一
41、步向节约集约转变。抓好节水工作是落实新时期水资源管理政策、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区应准确把握节约用水的新内涵、新要求,着力提高用水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保障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节水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围绕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以浙西南革命精神注魂赋能立根,全面厉行“之干”不动摇,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基本要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确立“
42、用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奋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系统构建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促进全市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水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十五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尽管这几年区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水平大幅提升,但在农业节水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是水果之乡,全区有水果面积20多万亩,占全市近三分之一。先后荣获“中国水果百强县”“中国梅柑之乡”“省蔬菜、水果、食用菌产业强县”。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45%,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节水指标与全省和全国先进水
43、平仍有不小的差距。加强节水工作,实现水资源粗放低效利用向循环集约高效利用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对构建生态优先、山水辉映、特色突出、幸福宜居的山水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3总体要求3.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节水优先,切实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十五五”期间应继续深入贯彻“节水优先”这一重要方针,把节约用水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完善节水体制机制为切入点,以强化节水政策制度
44、落实为着力点,聚焦重点领域节水工程建设,通过标杆引领和宣传教育,树立绿色节水新风尚,使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达到全国同等城市先进水平,为实现区成为“高质量绿色发展和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窗口”提供更坚实的水利支撑。3.2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加强政府对节水的引导和规制作用,落实目标责任,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和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坚持总量控制、效率优先。坚持并严格落实节约优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按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要求,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合理确定用水效率目标。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统筹考虑行业特点,按照各行业用水特点和用水水平,确定各行
45、业节水重点,合理安排节水工程和节水措施,规范各行业用水行为。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引领。加强节水制度建设,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各行业节水,建立全社会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坚持典型示范,创先争优。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节水典型工程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各行业做好节水工作。坚持全面参与、自觉节水。树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强节水及“洁水”宣传,引导和增强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惜水的良好风尚。3.3 皴J范围及水平年规划范围:区行政管辖范围(除经济技术开发区)。批注wj3:近期水平年是业主要求?本次十五五可以拿掉规划基准年为2025年,近期水平年为2022年,远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