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计划书保密协议甲方(披露方):乙方(接收方):鉴于:1 .甲方为开发/运营(项目名称)的合法主体,已编制包含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经营策略的完整商业计划书(下称保密信息);2 .乙方因评估潜在投资/合作/并购等商业目的,需获取该保密信息;3 .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就保密信息的保护达成一致。一定义(一)保密信息(CnfidentiaIlnfrmatin):指甲方以书面、口头、电子、演示或其他形式向乙方披露的,与商业计划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非公开信息,具体包括且不限于:1 .商业计划书全文、附件、补充材料及后续修订版本;2 .财务数据(含历史报表、预测模型
2、融资估值、现金流分析);3 .技术资料(源代码、设计图纸、实验数据、未公开专利、算法逻辑);4 .经营信息(客户数据库、供应商清单、成本结构、定价策略);5 .战略规划(市场拓展方案、产品路线图、竞品分析报告、并购标的清单);6 .其他带有保密机密限内部使用”标识或依信息性质可合理推定为保密的内容。(二)例外信息(ExcIusins):下列情形不属于保密信息范畴:1 .本协议签订前已由乙方通过合法渠道独立获取的信息,且乙方能提供书面证据;2 .因甲方主动公开、政府强制披露或非因乙方过错导致进入公知领域的信息;3 .乙方从未参与甲方项目的第三方处合法获得的信息,且该第三方未违反保密义务;4 .
3、乙方未利用保密信息独立开发的信息,且能提供研发过程记录予以证明。5 .乙方主张适用例外条款时,应立即书面通知甲方并提供充分证据,甲方有权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二保密义务乙方承诺履行如下义务:(一)保密措施:1 .对纸质文件采取上锁存储、访问登记措施;2 .对电子文件设置密码保护、加密传输及权限分级管理;禁止在公共网络环境、未授权设备中存储或处理保密信息。(二)使用限制:1 .仅用于评估与甲方的商业合作可行性,禁止用于反向工程、竞争分析、招揽客户等目的;2 .未经甲方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改编、公开演示保密信息。(三)披露管控:1 .需向员工、顾问、关联方披露时,应确保接收方已签署保密协议且知
4、悉范围不超出合作必要限度;2 .发生泄密风险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于24小时内书面通知甲方。(四)信息处置:1 .在协议终止或甲方要求后日内,销毁或返还所有载体(包括笔记、摘要、衍生文件);2 .使用碎纸机、数据擦除工具等不可逆方式处理,并提供书面销毁证明。三知识产权1 .保密信息所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知识产权均归属于甲方或其权利人;2 .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主张对保密信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专利、登记软件著作权、注册商标;3 .因评估需要产生的衍生成果(如分析报告、改进建议),其知识产权归甲方单独所有,乙方应签署权利转让文件。四义务期限保密义务自乙方首次接触保密信息之日
5、起生效,持续至下列情形中较晚者:L保密信息进入公知领域之日;2.协议终止后满一年(建议不少于5年)。五违约与赔偿1 .违约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擅自复制、超范围使用、向竞争对手披露、未履行监管责任导致泄密等;2 .赔偿范围:。直接损失:甲方为消除影响支出的费用、商业秘密价值贬损额;。间接损失:预期利润损失、商誉损失、融资机会损失;。维权费用:律师费、公证费、调查费、差旅费;赔偿总额不低于保密信息评估价值的3倍或人民币一万元。3 .救济措施:甲方有权申请诉前禁令、要求删除侵权信息,并追究刑事或行政责任。六协议期限与终止L本协议有效期年,自签署之日起算;4 .甲方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终止协议,乙方应继
6、续履行保密义务;5 .协议终止不影响已产生的权利义务。七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 .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港澳台地区参照冲突法规则);2 .争议解决:双方应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时:。选择仲裁的,提交仲裁委员会按当时有效的仲裁规则裁决;。选择诉讼的,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八其他条款1 .完整协议:本协议与附件构成双方完整合意,取代先前所有口头或书面约定;2 .可分割性:某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他条款效力,双方应协商替换有效条款;3 .通知送达:书面通知发送至协议载明地址或邮箱即视为有效,电子送达具有同等效力;4协议修订:须双方签署书面补充协议方为有效;5.保密独立性:本协议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合作承诺,亦不限制甲方与其他方洽谈同类业务。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字):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签字: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签字: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