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一:自然资源学报稿件基本格式要求(共10条)文稿请用A4纸打印两份邮寄或发E-mail(地址:zrzyxb),每篇论文请勿超6页 (每个页码为39字X44行,字体5宋,包括页下地脚、图、表、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等), 下列各项须齐全。1题名20字内2作者姓名、单位例:李志刚 1,陈向东 1,王平 2,张玉顺 3(1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4;2.国家地震局 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3.广东省地震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70)3中文摘要:300字内(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有实际数据等支撑,忌 指示性)4中文关
2、键词:不少于4个(第1个:该文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2个:成果 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3个: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或所用方法的名称;第 4个:前3个关键词中未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在文题 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各词间用“;”分隔;5中图分类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类6文献标识码: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
3、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7篇首页地脚下按序排收稿日期:例:1998-06-09;修订日期 1998-12-20 基金项目: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370561);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5-004-05-06) (第一) 作者简介:100 字内,按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 学位,研究方向.顺序列出. 例:千怀遂(1956-),男,河南武陡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遥感技术应用和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影响。8正文 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分别为1、1.1、1.1. 1 ,编号左起顶格,后空一字9 参考文献:
4、按文中出现顺序用方括号上角标标注,中文参考文献请用中英文两种文字标 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 陈先德黄河水文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CHEN Xian-de. Hydrology of Yellow River M. Zhengzhou: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Press, 1996.2 刘昌明,于沪宁.SPAC界面水热传输与生态过程的水分耗散A.刘昌明,于沪宁.土壤一作物一大气系统水分运动实验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5、 1 17. LIU Chang-ming, YU Hu-ning. Water and heat transport on Spac interface and water dissipation in ecological process. In: LIU Chang-ming, YU Hu-ning eds.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water transforming patterns in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in Chinese).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6、1997. 1 17.3 王西琴.关中地区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西安: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WANGXi-qin. Strategic research on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Guanzhong region in Shaanxi province. Xi an:Hydraulic and Hydropower College, 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0.4 Heicher D W. Instream flow
7、 needs: biological literature reviewR. Susquehanna River basin Commission Publication, 1993, 37.b.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5方创琳,黄金川.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23429.FANG Chuang-lin,HUANG Jin-chuan.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emphases on the effi cient eco-agriculture in Three
8、Gorges Are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17(4):423429.6于静洁,任鸿遵.华北地区粮食生产与水供应情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 16 (4): 360-365. YU Jing-jie, RENHong-zun. Crop yield and water supply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1, 16(4:360365. 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 版年.析出文献
9、起止页码.例: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一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 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468471.。d.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例:9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f.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26.。g. 电子
10、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 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11王明亮. 关于中 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http:/www.cajcd. edu. cn/pub/wml. 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 档案序号主要责任者(任选).文献题名:原件日期B.收藏地(任选):收藏单位(收藏编号):起止页码 (任选).I古籍(1911年以前出
11、版、无现代版本但有据可查的善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0.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堪、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 构(版本) . 收藏机构(任选) .注:(1)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2)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专著论文集报纸 文章期刊 文章学位扌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汇编档案古籍参考工具根据 GB 3469 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GBOK对于专
12、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 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 表示电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
13、ROM) CD,联机网络(online) 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10英文
14、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Abstract (在中文摘要基础上,适当加大信息量,可 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应有实际数据等支撑,应有1个印刷页;若与中文摘要不 同,请另附相应中文稿):Key words:(同中文关键词,各词间以“;”分隔)例:Rethinking of Concept of Structural Design Against NaturalHazard Based on Damage-Reduction ModeLI Zhi-gang1,CHEN Xiang-dong1,WANG ping2,ZHANG Yu-shun3(1 -State Key Lab.of Stur
15、ct. Anal. Ind. Equip., Dalian Univ. of Technol., Dalian 116024,China;2.1nst.of Eng. Mech. Of State Earthq. Bureau,Harbin 150080,China;3.1nst.of Earthq. of Guangdong Prov., Guangzhou 510070,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design against natural hazard is reviewed briefly. The structural
16、 de-sign based on damage-reduction is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mage-reduction mode and structural control is discussed. Examples show that the method herein is rational and hlipful to structural design against natural hazardKey words: asismatic desig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structural reliability/damage-reduction mode; structural control11图件要求所有图件请提供清晰的激光输出样,并提供文件(建议采用.BMP、.TIF、.CRD等格式),要求分辨率 在600dpi以上。插图注记一般采用六号或小六号字,标注格式应符合学报出版要求。图尺寸纵向宽或横向高应小于版面宽度(约 1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