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肠造瘘口还纳术教学查房.ppt

    • 资源ID:131319       资源大小:7.41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肠造瘘口还纳术教学查房.ppt

    1、一例回肠造瘘口一例回肠造瘘口还纳术后病人的还纳术后病人的 护理护理 查房目的查房目的了解肠造瘘口还纳术概念了解肠造瘘口还纳术概念掌握肠造瘘口还纳术护理措施掌握肠造瘘口还纳术护理措施熟悉肠造口还纳术并发症熟悉肠造口还纳术并发症基本资料基本资料床号:床号:16 16 姓名:姓名:*性别:男性别:男 年龄:年龄:4545岁岁住院号:住院号:628784 628784 入院时间:入院时间:2017-11-092017-11-09诊断:回肠造瘘术诊断:回肠造瘘术基本病史基本病史 患者患者因因“盲肠组织活检并穿孔修盲肠组织活检并穿孔修补补+回肠造瘘术后回肠造瘘术后2 2月余月余”于于2017-2017-1

    2、1-0911-09入院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检查。基本病史基本病史压疮风险评估:(压疮风险评估:(2323)分)分 跌倒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坠床风险评估:(0 0)分)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100100)分)分病程记录病程记录11-14 11-14 在全麻下行回肠造瘘在全麻下行回肠造瘘还纳还纳+阑尾切除术。术后生命阑尾切除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体征平稳 ,留置胃管及尿管。,留置胃管及尿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术后第术后第1 1天,予拔除尿管。天,予拔除尿管。术后第术后第2 2天,肛门已排气、排便。天,肛门已排气、排便。术后第术后第3 3天,予拔除胃管。天,予拔

    3、除胃管。于于20172017年年1111月月2121日治愈出院。日治愈出院。讨讨 论论1 1、患者术后重点观察什么?、患者术后重点观察什么?2 2、术后如何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如何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体体 查查生理解剖生理解剖术前护理措施术前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术前3 3日进少渣饮食,术前日进少渣饮食,术前1 1日肠道清洁日肠道清洁术前禁饮术前禁饮46h46h,禁食,禁食812h812h术晨备皮,留置胃管、尿管术晨备皮,留置胃管、尿管术后护理问题术后护理问题疼痛疼痛 与腹部切口有关。与腹部切口有关。焦虑焦虑 与担心术后愈合有关。与担心术后愈合有关。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与术后留置管

    4、道有关。与术后留置管道有关。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感染、吻合口瘘感染、吻合口瘘。术后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平稳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平稳后可改半卧位。后可改半卧位。管道护理:保持通畅,注意引流液颜管道护理:保持通畅,注意引流液颜色、量、性质。色、量、性质。术后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措施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静脉补液,待肠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静脉补液,待肠蠕动恢复正常、排气后,进流质饮食,无蠕动恢复正常、排气后,进流质饮食,无腹胀腹痛进半流质饮食。腹胀腹痛进半流质饮食。术后早期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肠术后早期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轻腹胀,避免肠

    5、粘连。蠕动的恢复,减轻腹胀,避免肠粘连。出院指导出院指导 鼓励患者适当的活动鼓励患者适当的活动,可行太极拳、慢走等可行太极拳、慢走等比较柔和的活动比较柔和的活动,3,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多食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食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低脂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排便异常、如排便异常、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肠造口的定义是什么?肠造口的定义是什么?肠造口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挽救肠造口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挽救生命而暂时或永久性地将肠管提至腹生命而暂时或永久性地将肠管提至腹壁作为排泄物的出口。壁作

    6、为排泄物的出口。肠造瘘口的分类肠造瘘口的分类形态分为:单腔造瘘口和双腔造瘘口形态分为:单腔造瘘口和双腔造瘘口用途分为:暂时性造瘘和永久性造瘘用途分为:暂时性造瘘和永久性造瘘 肠管部位分为:结肠造瘘和回肠造瘘肠管部位分为:结肠造瘘和回肠造瘘肠造口的适应症有哪些肠造口的适应症有哪些?直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结肠癌家族性肠息肉(结直肠息肉)家族性肠息肉(结直肠息肉)克罗恩病、溃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溃性结肠炎肠道外伤、梗阻、坏死、吻合口瘘肠道外伤、梗阻、坏死、吻合口瘘先天性疾病(肠道畸形、肛门闭锁)先天性疾病(肠道畸形、肛门闭锁)哪些肠造口是永久保留的哪些肠造口是永久保留的?端式回肠造口术端式回肠造口术端

    7、式结肠造口术端式结肠造口术什么是肠造瘘口还纳术什么是肠造瘘口还纳术?是急性肠梗阻是急性肠梗阻、肿瘤或外伤在实施结肠手、肿瘤或外伤在实施结肠手术时术时,无法进行一期手术缝合无法进行一期手术缝合,而而将回肠将回肠做做单腔或双腔造瘘单腔或双腔造瘘,暂时缓解肠道压力暂时缓解肠道压力,待待3 3个个月后肠功能恢复月后肠功能恢复,将其造瘘还纳腹腔将其造瘘还纳腹腔进行回进行回肠吻合肠吻合,恢复肛门排便而实施的恢复肛门排便而实施的手术手术。造瘘口术后多久造瘘口术后多久能进行造口还纳能进行造口还纳?造造 瘘瘘 口口 术术 后后3 3 6 6个个 月月。什么叫全肠道灌洗?什么叫全肠道灌洗?术前术前121214h1

    8、4h开始口服灌洗液,引起开始口服灌洗液,引起容量性腹泻,以达到彻底清洗肠道的容量性腹泻,以达到彻底清洗肠道的目的,直至排出粪便成无渣清水样为目的,直至排出粪便成无渣清水样为止,全过程约需止,全过程约需3 34h4h。我们科的我们科的A+BA+B是什么是什么?A+BA+B的正确服用方法?的正确服用方法?1 1盒盒+温开水温开水1500ml1500ml予病人口服,嘱其予病人口服,嘱其1h1h内内匀速匀速喝完,若因味道恶心,嘱其深呼吸。喝完,若因味道恶心,嘱其深呼吸。同样同样方法喝另一盒方法喝另一盒要多喝水、下床活动、顺时针按摩腹部,要多喝水、下床活动、顺时针按摩腹部,至末次大便呈清水样,无粪渣。至

    9、末次大便呈清水样,无粪渣。哪个图片的肠道准备最好哪个图片的肠道准备最好?术后如何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术后如何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腹部理疗腹部理疗促进肠蠕动药物促进肠蠕动药物如何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如何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食欲、恶心、呕吐、腹胀、观察有无食欲、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肠鸣音有无减弱或消失,肛腹痛,肠鸣音有无减弱或消失,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如何指导病人术后的饮食如何指导病人术后的饮食?肠道手术后肠道手术后24 48 h24 48 h内需禁食内需禁食,48,48 72 h 72 h肠道功能恢复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流肛门排气后流质饮食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食软食普食。普食。术后并发症有哪些?术后并发症有哪些?造口狭窄造口狭窄 肠梗阻肠梗阻 腹腔感染腹腔感染 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小小 结结术后重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情况术后重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情况 ,有无腹痛、腹胀、肠鸣音次数,大便颜色,有无腹痛、腹胀、肠鸣音次数,大便颜色,伤口敷料是否干洁等。伤口敷料是否干洁等。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通过腹部理疗,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通过腹部理疗,超声波治疗等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超声波治疗等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谢谢 谢谢 观观 看看!


    注意事项

    本文(肠造瘘口还纳术教学查房.ppt)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