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共6页.doc

    • 资源ID:136893       资源大小:96.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共6页.doc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年六年级线上学习情况检测(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每字0.5分)tng xio tin n q ling j m sh j( ) ( ) ( ) ( ) ( )lio tin kng j jio ch yn zhfi f ( ) ( ) ( ) ( )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1.选择读音正确、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掺和(h ) 肿胀 B笑盈盈(yn ) 万事具备C栖(q )息 残灯末庙 D演绎(y ) 座以待毙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星期天,李明在家一会儿

    2、看书,一会儿睡觉,过得随心所欲。B.鞭炮声日夜不绝,响了一下午。C.今年才四岁的山东小选手,语重心长地说起了山东快板。D.他在路上遭遇了小偷,被洗劫一空,所以现在身无分文。3.下面的诗句和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节在清明后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B.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河汉女指织女星。C. “中庭地白树栖鸦”的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

    3、夜的热闹。D. 腊八粥课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的作家马克.吐温。5. 下列关于节日习俗、寓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建筑上彩绘的蝙蝠是取(福)的谐音,寓意住在这里的人有福。B. 农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关于赛龙舟的传说有很多种,但图个好彩头、努力向上的寓意一直没有改变。C. 过年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D. 中秋节的习俗是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三、根据要求写句子(10分,每小题2分)1.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妈妈对我说:“你怎么能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呢?”_2修改病句。谁也

    4、不能否认李华的优异成绩不是勤奋苦练得来的。_3.缩句。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_4.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两个句子。他爱读书。 他注意做读书笔记。_5.在不改变句子的原意的基础上,改为陈述句。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_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每空1分)1.长歌行中用水流到海里不复回表示时间易逝的诗句是“ _ , _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诗句是“_, _”。(4分)2.唐代诗人韩翊的古诗中对当时权贵得宠现象进行讽刺的诗句是“_,_。”(2分)3.诗人王建用诗句“_,_”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王维也用诗句“_,_”表达了这一情感。(4分)4.

    5、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在文中,“_”这句谚语说明了北京的春节是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的,你还知道哪些谚语?请写出一句:_。(3分)5.读书须用意,_ 。听君一席话,_,日久见人心。(3分)6.腊八粥的作者是 _,其代表作品有小说_。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国的作家_(4分,每空1分)五、阅读理解(20分)(一)课内短文阅读(8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元旦的光景与除

    6、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1.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日夜不绝:_截然不同:_2.片段第一自然段采用结构 _。(1分)3.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1分)A. 过渡句 B.中心句

    7、C.总起句4.“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其中的“光景”一词的含义是( )(1分)A. 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5元旦写了哪些人的活动?写出元旦怎样的特点?(2分)_6.古今文人都写下不少描写春节的诗词、春联等,请写出两句。(1分)_(二)课外短文阅读(12分)长好“骨头”结识大张一家,缘于他的儿子亮亮。我们这栋楼在小区最北边,隔着一堵墙就是报社的大院。小区里的孩子放学后经常翻墙到大院里玩耍,于是,墙上不时出现豁口。时间久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每次都是绕一大圈从报社的正门走进大院。这个小男孩就是亮亮。起初,我以为亮亮胆子小。可是有一次,几个孩子踢球时皮球落到了高高的白杨

    8、树的树杈上。那一天,风很大,树梢随风摇来晃去,孩子们都不敢爬树去拿。这时亮亮脱下鞋子噌噌噌就爬了上去,还攀着细细的树枝荡秋千般朝球踹去,看得我心惊胆战。大张一家住在地下室那里住的大都是报社的临时工。地下室光线不好,亮亮每天放学后都会趴在我家楼门口的乒乓球台上写作业。一天,路灯已经亮起来,他还趴在那里,我便隔窗问他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有一道题没做出来。我问他:“要不要叔叔帮你?”他朝我笑笑,坚定地说:“老师说了,要独立完成作业。”听邻居讲,亮亮成绩优秀,在全年级排名总是第一。北京多风,晾在阳台上的衣服经常会被吹落在地上。每次只要我喊一嗓子,亮亮就会欢快地帮我捡起来送上楼。为此,我总觉得欠了孩子一份

    9、情。不久,机会来了。那些日子,小区里的孩子们流行玩轮滑,亮亮也喜欢。不过,别人的行头,都是正宗的轮滑鞋,配有颜色鲜艳的防护手套、护膝、护肘、头盔。而亮亮的装备,显然是大张给做的一块木板上用铁丝缀了四个轴承,木板的另一面和平时穿的旅游鞋固定在一起。护膝、护肘也都是用三轮车的外胎做的。看着亮亮的另类装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有一次上街,我专门去了儿童用品商店,轮滑鞋、护膝、护肘、头盔一应俱全。我兴冲冲地买给亮亮,孩子很高兴,眼睛闪着亮光,但他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后还是还给了我,他说:“谢谢叔叔,爸爸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最后,我只好去找大张。这个憨厚的汉子态度和儿子一样坚定,他搓着粗糙的大手说出这样一

    10、句话:“从小,就要让他长好骨头。”20年过去了,随着工作的变动,我和大张一家早失去了联系。不过那句“长好骨头”,始终在我的耳畔回响。1.细读文章,简要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小亮亮的几件事(不少于3件)(4分)_2.根据“我”与亮亮一家的结识过程,梳理出我的内心变化过程:引起我的注意( )赞赏( )( )牢记长好“骨头”。 (3分)3.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其中的一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_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中的亮亮有哪些好骨头?(3分)_六、作文(30分)岁月流逝往事会淡忘,但有一样不会消失,那就是照片。翻开你自己的相册,会看到母亲怀中啼哭的你,长着两个门牙玩耍的你,带着红领巾学习的你.哪一张照片会让你久久难忘呢?你想对过去的岁月说些什么呢?请以“照片”为话题(照片不是题目,题目另外自拟)写篇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共6页.doc)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