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论文: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研究Research on Risk Control of Financial LeasingABSTRACTFinance lease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financing method after bank loan in the world.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financial leasing industry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meeting domestic capital needs a
2、nd introduc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Because of financing lease in the domestic start time is short, lack of related professional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vulgar,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case the national macro economic slowdown, a gr
3、owing number of projects, improve the financing lease business risk control determin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nancial leasing industry compan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isk control has been the urgent need of every financial leasing compani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
4、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e lease.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basic operation and financial leasing business of Company A, the risks faced by the financial lea
5、sing business of Company A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isk control.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the risks and causes of company As financial leasing business. The fifth par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risk control of Company As financial leasing business, including accelerating the im
6、provement of relevant legal system of financial leasing, selecting appropriate target customers, strengthening staff training, strengthening due diligence and strengthening asset supervision. The sixth part i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risk control of financial leasing busi
7、ness at home and abroad mainl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risk source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various risks,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various risks on business. The perspective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is relatively large.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8、compan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focuses on the risk control of its finance lease business.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targeted and practical.KEYWORDS: Finance lease,A company, Risk control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述 32.1 融资租赁的涵义 32.2 融资租赁的特征 33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及风险控制现状 43.1 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43.2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开展
9、情况 53.3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现状 64 (一)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及成因 84.1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 84.1.1 政策风险 84.1.2 操作风险 84.1.3 信用风险 84.1.4 道德风险 94.2 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的成因 94.2.1 对国家政策认识不足,导致政策风险 94.2.2 专业人才不足,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操作风险 94.2.3 尽职调查不尽职,导致信用风险 104.2.4 承租人回访走形式,导致承租人道德风险 115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135.1 加快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135.2 选对目标客户群,规避政策风
10、险 135.3 加强员工培训,减少操作风险 145.4 强化尽职调查,控制信用风险 145.5 加强资产监管,降低承租人道德风险 156 研究结论与展望 16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 选题背景融资租赁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急于购买设备提高生产力,但是银行严格的管控制度使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于融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租赁公司应运而生。租赁公司是集融资与融物的双重特征于一体的企业,即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租赁公司收取租金从中获利,一个新兴的产业由此发展开来。自融资租赁发展以来,我们观测市场的发展发现,融资租赁兴盛与市场各个企业的发展相关,当企业发展处于鼎盛
11、之时,融资租赁发展较快,当企业发展低迷,融资租赁发展也较为迟缓。随着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和国家经济发展,简单的融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内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融资租赁在国内发展开来。1981年,我国建立了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公司建立初期,公司体制不完善,某些需要融资的企业也由于不了解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而不愿意主动去租赁,导致融资租赁行业风险问题层出不穷。直到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为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租赁的法律法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如此快速,不可避免企业也面临较高的业务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其直接影响着企业是否可以存续下去,与传统企业相比,融资租赁企业有着较高的
12、运营风险。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企业发展有着较高的风险而放弃盈利性较高的项目。所以制定较为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选取上海的A融资租赁公司为案例对其风险控制进行研宄,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地域代表性。通过研宄上海区域某大型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能够完善该公司的风控体系,还能推广至其他上海自贸区的融资租赁企业。1.2 研究意义(1)有助于为融资租赁企业梳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参与要素较多,包括出租人、承租人与供应商、租赁资产和外部环境,对风险的影响也较为复杂,因此,本文从业务的参与要素对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风险进行分析,划分详细体系清晰,便于企
13、业定位自身风险,制定风险控制体系,以防企业忽视风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为上海自贸区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提供借鉴。由于国内融资租赁行业具有聚集性的特征,本文选取聚集程度最髙的上海做为研宄区域,选取本区域内较大融资租赁公司为案例,使该研宄具有地域代表性,在较高的程度上为国内接近1/3的融资租赁企业提供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的思路,使本文的研究更有意义。2 相关概述2.1 融资租赁的涵义融资租赁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资产的意向供货方定制标的资产,并将资产出租给承租人,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有交付租赁资产定期交付租金的义务,在合同期满时双方可在约定范围内执行续租、留购、低价购买或者返还租赁资产
14、同时还规定租赁期最短为一年。2.2 融资租赁的特征融资租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1、一般认为在一次融资租赁交易的过程中通常包括出租人、承租人和供应商,至少在交易过程中要签署份合同,包括租赁合同(承租人与承租人)以及买卖合同(出租人与供应商)。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签署另外的经济合同。2、租赁物品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在融资租赁项目过程中相互独立。在合同签署之后,出租人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而承租人在约定期限内通过支付租金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如果承租人在合同期满后,在付清所有款项的前提下,低价购买了租赁物,则该物品的所有权归承租人所有。2、业务周期比较长。租赁期一般在3-5年,个别情况下也可达到或者超过租物折旧
15、期限。3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及风险控制现状3.1 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A公司1985年成立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我国较早进入融资租赁行业的金融租赁公司之一,公司发展时间长经营盈利水平保持良好。经过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立足于江苏长三角地区经济圈,遍布全国各地县,利用地缘优势,深耕水利环境设施及医疗,运用专业灵活创新的服务手段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现己为数千家企业客户提供了个性化、差别化、特色化、高效率的融资租赁服务及过百亿的资金支持。2016年末公司注册资本23.47亿元,公司股东有JK有限公司、NJ银行及其它股东,分别持有A融资租赁公司49.69%、26.74%和23.57%的股份。公司拥有员工172人,
16、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98.85%,40岁以下的中青年员工占86.78%。公司己于2018年3月上市,成为国内融资租赁行业第一家自沪市主板上市的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具体包括:融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吸收非银行股东3个月(含)以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向金融机构借款;境外借款;租赁物变卖及处理业务;经济咨询;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公司的组织构架见图3.1。图3.1A公司组织架构图3.2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情况公司经过多年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开展行业主要集中医疗、水务、教育、印刷、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工程机械等八大类领域。2017-2019年
17、融资租赁业务行业分类情况如下表3-1表3-12017-2019年末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行业分类情况(单位:万元)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应收总额 占比 应收总额 占比 应收总额 占比 医疗 1726500.32 36.96 1538984.50 42.65 1192969.51 40.2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47269.64 30.98 734044.82 20.34 525764.11 17.75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 547708.01 11.73 393170.59 10.90 302400.80 10.21教育 317539.06 6.80 346660.70 9.
18、61 388827.82 13.13水电气生产和供应 240246.04 5.14 253720.69 7.03 2002173.29 6.76交通运输、仓储 111985.65 2.40 128631.12 3.56 159061.46 5.37制造业 77457.19 1.66 108964.60 3.02 148028.41 5.00其他 202451.99 4.33 104650.81 2.90 44043.17 1.41合计 4671157.90 100 3608431.60 100 2961268.57 100医疗设备租赁业务板块是A公司开展较早、发展速度较快的投入资金最多的业务板
19、块,公司医疗设备租赁业务立足于江苏为全国多个省份城市和地区近千家县级公立医院及地级市三甲医院提供融资租赁业务服务。业务占具了江苏、东北、河北、湖南、湖北等地区市场份额呈现不小的规模。公司加强保持与大品牌医疗设备直销经销商良好的合作关系,租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售后回租模式是A租赁公司开展医疗卫生设备租赁的主要业务模式,期限一般4至5年,售后回租占比达87%以上。2019年A融资租赁公司医疗行业板块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相比2018年提高了10.86%。A租赁公司水利设施业务定位于经济环境好、融资还款能力强的地区或县域,回租是A租赁公司水利设施业务的主要模式,占比达99%以上,一般期限为3至3年左右。
20、水利设施领域的业务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相比2018年提高了10.64%。教育租赁业务板块,公司合作对象为教育办学机构,现己与近五百多家合作多媒体及网络设备、教学仪器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为回租,占比达95%以上,租期4至5年。近年来A租赁公司教育行业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呈波动趋势,至2019年末,A租赁公司租赁教育行业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比2018年减少了2.92亿元,2017年至2019年教育行业租赁业务逐年降低,系部分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减少,债务规模收紧所致。制造业业务板块受经济周期下行影响较大不良资产增多,A公司需控制此项业务开展,公司正逐渐控制并降低对此行业的业务。2019年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相
21、比2018年末降低了3.34%。3.3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现状A公司结合自身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情况,构建了自上而下、相互制衡的风险管控体系,风险管控的组织构架如图3.2:图3.1A公司风险管控组织架构图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整体风险管理战略。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的整体风险管理战略审核风险管理政策,对其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价,指导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对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组织方式、工作程序和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善意见,在董事会授权下审核批准超过管理层权限的及管理层提请委员会审议的重大风险管理事项和交易事项,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公司能够对与公司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风
22、险实施有效的管控。审计委员会职责是监督指导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实施,审查公司内控制度及实施情况,审核公司财务信息及报告,向董事会提议聘请外部审计机构;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订具体的操作规程,掌控公司各项业务风险及运营管理状况,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状况的管控情况。风险管理部负责编写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分析评估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及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风险管理流程。组织审查业务部门申报的各类项目,提出规范的审查意见。组织项目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评估,组织开展项目风险监控、风险预警与项目风险处理。组织制定资产质量控制目标,牵头实施资产分类,提出解决措施资产质量问题,协助各业务部门清理
23、不良资产。制定并落实公司内控合规管理制度,收集、整理法律合规风险信息,开展合规评价、整改检查。组织实施各类检查,与上级监管部门保持风险管理信息沟通及各类报告报送。审计部负责公司业务审计等各项审计,检查监督关联交易管理及内部控制情况,制定和健全相关审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监督公司各项业务制度的执行、整改情况。法律事务部负责对公司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参与公司法律文书起草和修订,负责格式合同的起草及合同审核工作,处理仲裁法律事务和诉讼仲裁案件,对不良资产的项目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执行评审部负责制度规定的权限内评审业务部门申报的项目,履行授信业务审查、审批职责、召集召开项目评审会,承担对业务人员专业培
24、训和辅导工作等。各业务部门收集租赁行业市场信息,撰写行业研宂报告,定期客户拜访,维护与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进行项目调研,组织商务谈判,对租后项目管理、项目资产核查及跟踪租赁项目租金回收。为保证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有效,公司实行业务操作、项目评审、项目审批相分离、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运营机制。信用风险管理控制信用风险是该公司业务的最主要风险,A公司根据风险组织架构设置了融资租赁业务流程,制定了各种管理办法并通过流程中涉及业务部门、项目审核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相互协作,实现融资租赁业务租前阶段、租中阶段及租后阶段对各项风险的控制,具体流程见图3.3。图3.3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控制流程图4
25、 (一)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及成因4.1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4.1.1 政策风险A公司的业务行业集中度和地域集中度都比较高,国家宏观经济、环保、税收等政策对承租人集中的行业或集中的地有不利影响的时候,承租人会经营困难,无法按期支付租金。譬如近些年国家出台政策促进淘汰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的政策,以及普遍提高各行业环保要求的政策。A公司没有及时根据国家政策修改目标客户群体,导致将部分业务资金投向了处于被淘汰产能的行业的承租人,承租人的经营状况在近年出现了问题,导致部分业务无法按时收回租金。其次由于A公司的承租人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河北,山东几个省份,由于国家开始大力治
26、理雾霾,导致部分承租人在冬季的不能满负荷生产,河北省的不少承租人甚至直接被环保部门强制命令长期停产,导致A公司无法按时回收租金。4.1.2 操作风险A公司内部程序制定不精细、员工操作项目失误、计算机信息系统故障崩溃及外部环境因素突发造成损失的风险。比如由于公司近年来员工的培养速度跟不上业务规模的扩张速度,部分业务部或风险管理部员工因为经验不足或主管疏忽在有限的现场调查时间过程中有效识别融资租赁业务客户的风险,导致项目导入A公司后对出现逾期或者不良,对A公司造成损失。4.1.3 信用风险由于A公司租赁业务特点投入资金量大、业务分散于全国各地、租赁业务租金回收周期长至三至五年,A公司在业务开展初期
27、要加强对承租客户的经营状况、账务状况、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进行风险识别、判定控制风险。A公司承租客户定位是中小企事业客户,中小型客户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低、信用相对较弱,偿还债务能力及还款意愿也差些,存在不良逾期风险较大。A公司信用风险暴露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质量控制,期间如果国家经济政策环境发生不利影响因素,国家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或某一地区或行业经济环境不好就会给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承租客户带来致命打击,导致承租客户经营困难、资金断裂,无法支付剩余租金造成违约,则影响到A公司对该项目的租赁融资资产的安全回收,影响公司经营业绩。4.1.4 道德风险A公司面临的道德风险主要来自于员工和承租人两方
28、面。员工的道德风险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员工为了短期利益,和不符合资质承租人联合起来,美化承租人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在融资租赁行业时有发生。承租人的道德风险不局限于不符合资质的承租人试图美化自身经营财务信息获取资金,还常常发生承租人在融资租赁合同存续期间改变资金用途或将租赁物违规抵押给第三方(甚至多方)获取资金,因为我国法律中保护善意第三人制度条款的存在,公司面临租金和租赁物都无法收回的情况。4.2 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风险的成因4.2.1 对国家政策认识不足,导致政策风险A公司未能及时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甄选客户的标准,导致与受到国家政策影响不利的
29、行业企业签署合同,承租期内客户不可避免的发生运营困难,导致公司在近三年内不良资产率逐年递增。企业2019年12月开始至2020年4月被迫停产4个月多。长期停工让承租企业不可避免的发生资金键断裂,无法偿付租金,A融资租赁公司也蒙受损失。A公司管理层存在着对国家出台的政策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有时直接导致公司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受到监管机构处罚,例如:2017年开始国家允许融资租赁行业可进入民营教育、职业中学、教育培训领域投资,A公司也迅速投入开展教育融资租赁业务。但公司在为西部某市区教委签订了1个亿的2个融资租赁业务合同中,要求由地方区教委作担保,违反了国家财政部2014年修订的预算
30、法规定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不得违规举债为企业和个人债务提供担保,被监管当局罚30万元人民币,对此项业务授权的副总经理、部门总监及业务负责人均被受处罚5万元。4.2.2 专业人才不足,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操作风险作为新兴的金融行业,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先于融资租赁人才的培养速度,优秀人才成为了稀缺的资源,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的员工,以及在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操导致了操作风险。融资租赁业务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业务,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的快速扩张和各业务环节的风险控制均需要配备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的支持完成。从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管理来看,公司资产从2017年29611268.57万元增
31、至2019年4671157.90万元,增幅达57.74%,而执行租后资产风险控制的中台人员配置包括风险管理部、评审部、法务部的主要业务人员从2017年的13人仅增加到2019年22人,增幅达40.9%,风险控制相关岗位人员配置的增速低于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增幅。作为融资租赁行业内第一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公司却没有成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却还让业务部门对租后资产进行资产分类及租后回访工作,风险管理部处理租金管理,风险管理部配合法务部催收和出险资产处置工作。业务部门忙于和绩效直接挂钩的新业务开拓,对租后回访积极性不高,回访观察客户情况变化的风险控制环节流于形式;风险管理人员不仅要处理新项目的风险评
32、估,还要跟踪租期内的项目,并且团队里还有不少缺乏经验的新人,风险管理团队不堪重负,不能严谨的执行公司制定的风险控制流程;法务部员工要等风险管理部提出协助需求才开展催收和出险资产处置,经常为时己晚,只能等待漫长的诉讼过程。主要的风险控制流程由于员工能力或人员数限制,以及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权责不对等使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无法按要求得到执行,导致了操作风险。4.2.3 尽职调查不尽职,导致信用风险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公司因为追求业务增长和个人业绩,业务部门人员未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放松了对客户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警惕,把业务人员应有的专业独立的素质丢弃。其次客户为了获得融资,会粉饰企业的运行
33、情况,甚至美化财务数据,使尽职调查没能真实的反应客户生产,销售,财务等各方面情况,导致潜在的信用风险。造成A公司损失。其中不排除个别业务人员可能故意帮助客户隐瞒真实情况一同造假行为。例如对江西机械集团公司开展项目回租业务,起租后6个月就逾期,之后三个月就不再支付租金。在项目出险之后,公司稽核人员重新对项目进行了梳理,发现业务部门的项目经理在尽职调查中忽视了以下风险点;1、实际控制人诚信意识较差。在项目前期调研期间,已经有当地老客户向租赁公司项目经理反馈实际控制人李某信誉较差,经常拖欠工人工资以及上游供应商货款,为人狡猾口碑较差。但是项目经理在报告中披露时,将其解释为竞争对手有意抹黑,风控经理评
34、审后没对此提出异议,忽略了其风险。2、实际控制人的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函上签字造假,项目经理未在尽职调查时识别出造假,直接导致保函失效,无法对其个人财产进行有效查封扩大了损失。3、资金测算过于理想化。项目经理在计算机械集团公司的现金流时,认为承租人从A公司交付租赁设备的日期开始就可以满负荷生产,产生预期收入,也没有核实承租人对此设备生产出产品的销售计划实现的可能性,过高的估计了承租人的现金流。实际A公司将设备设备交付给公司时,承租人还没有准备好放置设备的生产场地,场地的准备和设备调试安装花费将近1个多月时间,并且由于订单不足,设备的产能利用率很长时间不足50%,设备产生的现金流不及预期,造成客
35、户无法及时偿付租金。4、企业拖欠多方资金。在现场尽调时,己经有工人反映工资2个月没发。同时,在中登网上可以查询到承租人与某著名台资租赁公司有过合作记录,风控人员只是听取财务总监的一面之词,片面相信企业与台资租赁公司合作良好,还款从未逾期,既未要到台资租赁公司的还款方案与承租人的银行对账单进行对比,又未按照行业惯例向台资租赁公司进行照会,打听一下还款情况。实际上承租人在台资租赁公司还款已经有2次超过2个月的逾期,这己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按照租赁公司的客户准入规则,在同业租赁公司有逾期记录的承租人应该一票否决。5、承租人存在大规模体外投资。企业近年来存在较大体量的体外投资,主要在湖北新建一个造
36、纸厂,另外还涉足金融领域,投资有典当、小贷等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过亿元。在资评时点判断其体外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多年的利润累计,体外投资的资金均为企业富余资金。忽略了企业投资的规模较大、体外循环多有混乱不清的情况,尤其是小贷投资、典当行业的资金管理更为混乱,在调查时未能进行彻底调查,对客户整体资金流向的判断难度较大。由于负责尽职调查的项目经理没有及时发现以上风险点,导致融资租赁业务选择了资质不良的承租人,融资租赁合同存续期间承租人发生信用风险,无法按时支付租金,给A公司带来了损失。4.2.4 承租人回访走形式,导致承租人道德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增加,需要回访的承租人数量迅速增长。A公司没
37、有和同行业其他大型融资租赁公司一样设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依然由业务部门对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客户及租赁物进行现场巡察,对承租人和担保人进行定期的监控;由风险管理部门对应收款债权定期监控、评估承租还款租能力。虽然A公司道德风险控制中设置了承租人回访制度,但是这个承租人回访制度明显存在不足,实际工作中流于形式,导致承租人道德风险。第一个问题是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的电话回访由于不能实地核实承租人提供信息的真伪。第二个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即现场巡查的效果和负责现场巡查的业务员绩效考核不挂钩,业务人员在现场巡查常常不能以认真严谨态度的调查相关项目。业务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与开拓的新业务数量直接挂钩,有的业务人员
38、为了和承租人维持良好的关系,以便以后可以获得承租人后续的业务或是承租人介绍的业务,在实际现场巡查时不能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时发现风险,导致这个最大可能发现承租人道德风险的工作环节流于形式。2016年2月底医院向A公司提出无法按时支付租金,要求还款延期。项目经理达到现场调查发现,医院资金不足无法偿还租金的主要原因是在融资租赁合同存续期间临时增加了投资计划,提高了新住院大楼和配套设备的预算,将原来计划用于支付租金的现金用于医院升级改造。A公司没有及时进行现场巡查,忽视了L县人民医院在收入稳定的情况下,将绝大部分现金流投入医院升级改造,恶意拖欠租金的道德风险。5 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的建议5
39、1 加快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律,监管,税收,会计”作为融资租赁的四大支柱,国家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有序,健康的生长环境,降低融资租赁公司在业务开展时顾忌的风险,避免公司在业务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法还停留于草案阶段,正式法律还未出台。各个有关部门对融资租赁这个新兴行业的关注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行业内的具体情况,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难以一蹴而就,一些法规相互冲突就不难想象了。融资租赁行业这些年还是在快速发展,由于近些年经济增速放缓,行业内的法律纠纷承逐年递增趋势,迫切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行业运行。但从份草案
40、变为真正的融资租赁法必然需要听取多方意见,结合实际国情,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尽快能出台融资租赁法,使行业的监管真正有法可依,降低业内公司的风险。5.2 选对目标客户群,规避政策风险针对A公司面临的政策风险,首先建议风险管理委员会除了定期召集相关部门研究选定融资租赁业务主要开展,谨慎开展,严禁开展,还要在国家对本公司融资租赁业务主要开展的行业出台相关政策的时候,及时召开临时风险管理策略会议,及时根据国家政策,调整主要目标客户群的范围,避免国家政策的风险。建议多接触具有政府背景、公共服务职能的客户,这类客户具有现金流比较稳定,受国家经济形势影响比较小,担保条件优于一般中小企业等优势。其次,建议推行有限
41、多元化的政策,降低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的行业集中度和地域集中度。A融资租赁公司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于医疗,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截止年末,医疗,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社会保障与公共管理三大业务板块占了应收总额的,要是再加上类似的电力,燃气,水生产与供应行业,公共事业类的业务占到应收总额的,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公司近。的客户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五个省份。但是如果遇到国家政策对或对部分省份的政策发生变化,那就会引发A公司的经营发生困难。最后建议A公司在继续保持现有的客户的同时,公司战略管理层应积极根据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制造业等适合发展的行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每
42、年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重新调整公司的短期战略,目标客户群,营运目标。组织调研识别新的目标行业客户,加大对业务所涉及行业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对业务所涉及行业的周期性进行预判。为保障公司的利益,坚决规避国家政策中限制发展的高污染、高耗能、过剩产能行业。创新业务模式,适当减少售后回租业务的比重,增加使用直租模式,杠杆租赁的业务。对新兴产业项目投资不仅可以扩大产业布局,还能降低A公司的行业集中度,推动A公司融资租赁租后资产行业结构优化,规避政策风险。5.3 加强员工培训,减少操作风险在近年的快速业务扩张迫使A融资租赁公司招收了众多转行业从事融资租赁的工作人员和大量应届大学
43、毕业生,专业人员和应届生在至关重要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风险意识等都存在着短板,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减少操作风险。在这个充满这各种风险的知识密集型金融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从业人员必需具备的。风险意识的培养更是不应局限于风险管理部和一线业务员,而是对全公司的每一名在职员工强化风险意识,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和行业交流,在各部门内培养风险管理文化。建议由风险管理部员工定期总结过去项目的处理经验和教训,并A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并鼓励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公司现有的融资租赁风险控制多提出意见。5.4 强化尽职调查,控制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融资租赁业务最核心的风险,需
44、要业务人员从项目导入开始,提高风险意识,利用业务深耕当地的优势,多方位打探承租人信息,强化尽职调查,把信用风险控制在最初阶段。中小企业承租客户信用违约风险是公司目前业务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控制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租赁融资资产的安全回收,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中小型客户的规模较小、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偿还债务能力及还款意愿也较低,信用风险较大。融资租赁业务开展尽职调查须对承租客户的经营状况、账务状况、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进行风险识别并以此作为风险定价的依据,同时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宏观经济因素,积极预判承租客户可能出现的经营困难及资金链断裂等微观经济环境和突发情况,防范信用风险
45、的发生。5.5 加强资产监管,降低承租人道德风险租赁合同的期限一般较长,在租赁项目启动后的履行期限内,出租人都应对项目进行持续的跟进与管理以及时的发现和控制风险。资产监管是风险把控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公司应努力提高新增资产质量的监控与;建立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划分预警等级;设置预警指标、设制风险防控措施和处置预案;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对所有融资租赁业务的各存量资产项目的风险状况和未来变化进行定期与不定期评估,实现存量资产风险及时预警处置。明确管理中各部门职责,信息传递畅通,发挥团队快速反应作用,各部门能够及时沟通彼此衔接顺畅,使风险处置反应速度快速。开发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报表数据分析,提高管理
46、效率和决策水平;定期与非定期加强对重点行业客户的回访巡察,完善资产评级制度;加强对租赁资产五级分类滚动式管理,及早发现承租客户资产状况,采取保险、缴保证金、追加担保人、抵质押方式降低违约风险。加大对存量不良应收融资租赁款的清收处置力度,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对于出险项目由审计部门牵头,联合风险管理部对项目档案进行重新检查,检查项目操作过程中各流程节点有无操作瑕疵、操作失职,厘定各方责任,由风险管理部出具项目责任认定书,如是业务人员造成的,则按照责任大小进行对应的处罚,由承租人欺诈造成的则追宄其法律责任。6 研究结论与展望作者从A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情况出发,通过对A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A公司融
47、资租赁业务板块情况,分析了A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发现A公司虽然建有一套较好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也有一套完备的业务流程,但在业务开展中从行业战略规划的制定、业务流程的设置、项目尽职调查的操作及项目评审过程中、租后资产管理中存在风险控制不到位的情况。作者通过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面临的风险及其风险控制现状,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为基础,针对公司业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从公司内外部提出五点改进意见:加快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选对目标客户群,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尽职调查,加强资产监管。希望通过以上建议帮助A公司优化融资租赁业务的控制,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提髙公司效益。希望自己在今后未来的学习中,对融资租赁业务加深了解,掌握更多融资租赁的知识,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料,对公司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研究进行对比,更加充分揭示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各环节的问题所在。给风险管理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