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doc

    • 资源ID:138158       资源大小:115.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doc

    1、丽水学院课 程 设 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院 系:_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_班 级:_土木101姓名学号:_ 郑名宝 27 组别成员:_ 无 设计时间:2013年11月11日至11月16日共计1周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目 录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 -第三部分 设计施工图纸-第四部分 参考资料-第五部分 小结 -第六部分 成绩评定表-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和方法通过本设计对所学课程内容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设计方法和一定的计算、设计能力,使我们掌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用图

    2、纸和设计计算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某多层建筑平面图,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并考虑支承结构的合理性确定主、次梁的结构布置方案。确定板的厚度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及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板、次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按照弹性理论进行主梁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二、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设计多层建筑楼盖结构平面尺寸及可变荷载的数值为:L1=4800mm、L2=6600mm、Pk=6.5kN/m2。楼面面层为20 mm厚的水泥砂浆,梁、板下面用15mm厚的混合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主梁、次梁受力钢

    3、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均为HRB235级钢筋。设主梁、柱的刚度比大于4。三、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书和配筋施工图两大部分。(一)、计算说明书一份,应包括:1板、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尺寸拟定;2板荷载计算、内力计算;(二)、施工图一张,应包括:梁配筋图:板、主梁、次梁的模板图及配筋图、钢筋表;施工图要求做到布图合理,图面整洁,按比例作图并符合“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关于线型、符号、图例等各项规定;图中书写字体一律采用仿宋体;同一张施工图中各截面编号及钢筋编号均不得重复。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一)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双向板肋梁盖由板和支撑梁构成,支撑梁短边的跨度为4800m

    4、m,支撑梁长边的跨度为6600mm。根据柱网布置,选取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如图2.1所示。结构平面布置图2.1板厚的确定:连续双向板的厚度一般大于或等于l/50=4800/50=96mm,且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故取板厚为100mm。 支撑梁截面尺寸:根据经验,支撑梁的截面高度h=l/14l/8, 长跨梁截面高度h=(6600/146600/8)=471.43825mm,故取h=600mm。 长跨梁截面宽 b=h/3h/2=(600/3600/2)=200300mm,故取b=250mm。 短跨梁截面高 h=(4800/144800/8)mm=342.9600mm,故取h=600mm。 短

    5、跨梁截面宽 b= h/3h/2=166.7250mm,故取b=250mm。(二)荷载设计值 由于活荷载标准值等于6.5kN/m2,则取rQ =1.3。 20mm原水泥砂浆地面 0.0220kN/m3=0.4kN/m2100mm原钢筋砼现浇板 0.125kN/m3=2.5kN/m2 15mm原石灰砂浆抹底 0.01517kN/m3=0.255kN/m2恒荷载设计值:g= 0.4+2.5+0.255=3.155kN/m2活荷载设计值:q=6.5kN/m2g+q/2=1.23.155+1.36.5/2=8.011kN/m2q/2=1.36.5/2=4.225kN/m2;g+q=1.23.155+1.

    6、36.5=12.236kN/m2;(三) 按弹性理论设计板 此法假定支撑梁不产生竖向位移且不受扭,并且要求同一方向相邻跨度比值lmin /lmax 0.75,以防误差过大。当求各区格跨中最大弯矩时,活荷载应按棋盘式布置,它可以简化为当内支座固支时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铰支时q/2作用下的弯矩之和。所有区格板按其位置与尺寸分为A、B、C、D 四类,计算弯矩时,考虑混凝土的泊松比u=0.2(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4.1.8条)弯矩系数可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2。g+qgg+qgg+qgg+qgg+qgg+qgg+qgg+q=g+q/2g+q/2g+q/2g

    7、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g+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q/2荷载布置图2.2(1) A区格板计算。 1) 计算跨度。 中间跨:lx=4.8m ly=6.6m lx/ly=4.8/6.6=0.73 2)跨中弯矩。 A区格板是中间部位区格板,在 g+q/2作用下,按四边固定板计算;在q/2作用下按四边简支计算。A区格板弯矩系数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2,结果如表2.3所示。表2.3A区格板弯矩系数 lx/lymxmymxmy四边固定0.73

    8、0.03060.0123-0.0715-0.0567四边简支0.730.06450.0309- Mxu=Mx1u+Mx2u =(mx1+0.2my1)(g+q/2)lx2+(mx2+0.2my2)(q/2)lx2 =(0.0306+0.20.0123)8.0114.82+(0.0645+0.20.0309)4.2254.82=12.98kN.m/m Myu=My1u+My2u =(my1+0.2mx1)(g+q/2)lx2+(my2+0.2mx2)(q/2)lx2 =(0.0123+0.20.0306)8.0114.82+(0.0309+0.20.0645)4.2254.82 =12.98kN

    9、m/m 3)支座弯矩。 a支座:Mxa=mx(g+q/2)lx2=-0.07158.0114.82=-13.197kN.m/m b支座:Myb=my(g+q/2)lx2=-0.05678.0114.82=-10.465kN.m/m 4)配筋计算。截面有效高度:由于是双向配筋,两个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不同。考虑到短跨方向的弯矩比长跨方向的大,故应将短跨方向的跨中受力钢筋放置在长跨方向的外侧。因此,跨中截面h0x=100-20=80mm(短跨方向),h0y=100-30=70mm(长跨方向);支座截面h0=h0x=80mm。对A区格板,考虑到该板四周与梁整浇在一起,整块板内存在穹顶作用,使板内弯矩

    10、大大减小,故其弯矩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0.8,近似取rs为0.95,fy=300N/mm2。跨中正弯矩配筋计算: Asx=0.8Mxu/rsh0fy =0.812.98106/(3000.9580)=455mm2Asy=0.8Myu/rsh0fy =0.87.66106/(3000.9570)=307mm2 支座配筋见B、C区格板计算,因为相邻区格板分别求得的同一支座负弯矩不相等时,取绝对值的较大值作为该支座的最大负弯矩。(2) B区格板计算。 1) 计算跨度。 边跨:lx=4.8+0.25/2=4.93m中间跨:ly=6.6mlx/ly=4.93/6.6=0.75 2)跨中弯矩。 B区格板是

    11、边区格板,在 g+q/2作用下,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板计算;在q/2作用下按四边简支计算。B区格板弯矩系数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2,结果如表2.4所示。表2.4B区格板弯矩系数lx/lymxmymxmy三边固定,一边简支0.750.03310.0109-0.0750-0.0572四边简支0.750.06200.0317-Mxu=Mx1u+Mx2u =(mx1+0.2my1)(g+q/2)lx2+(mx2+0.2my2)(q/2)lx2 =(0.0331+0.20.0109)8.0114.932+(0.620+0.20.0317)4.2254.932=13.89kN.m/m Myu=My1u+My2

    12、u =(my1+0.2mx1)(g+q/2)lx2+(my2+0.2mx2)(q/2)lx2 =(0.0109+0.20.0331)8.0114.932+(0.0317+0.20.0620)4.2254.932=7.94kN.m/m 3)支座弯矩。a支座:Mxa=mx(g+q/2)lx2=-0.07508.0114.932=-14.60kN.m/mc支座:Myc=my(g+q/2)lx2=-0.05728.0114.932=-11.14kN.m/m 4)配筋计算。近似取rs为0.95,fy=300N/mm2,h0x=80mm,h0y=70mm。跨中正弯矩配筋计算: Asx=Mxu/rsh0fy

    13、 =13.89106/(3000.9580)=609mm2Asy=Myu/rsh0fy =7.94106/(3000.9570)=398mm2支座截面配筋计算:a支座:取较大弯矩值为-14.60kN.m/m。Asxa=Mxmaxa/rsh0fy =14.60106/(3000.9580)=640mm2c支座配筋见D区格板计算。(3) C区格板计算。 1) 计算跨度。 中间跨:lx=4.8m 边跨:ly=6.6+0.25=6.73m lx/ly=4.8/6.73=0.71 2)跨中弯矩。 C区格板是边区格板,在 g+q/2作用下,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板计算;在q/2作用下按四边简支计算。C区格板弯

    14、矩系数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2,结果如表2.5所示。表2.5C区格板弯矩系数lx/lymxmymxmy三边固定,一边简支0.710.03460.0096-0.0769-0.0572四边简支0.710.06700.0300-Mxu=Mx1u+Mx2u =(mx1+0.2my1)(g+q/2)lx2+(mx2+0.2my2)(q/2)lx2 =(0.0346+0.20.0096)8.0114.82+(0.0670+0.20.0300)4.2254.82=13.85kN.m/m Myu=My1u+My2u =(my1+0.2mx1)(g+q/2)lx2+(my2+0.2mx2)(q/2)lx2 =(0

    15、0096+0.20.0346)8.0114.82+(0.0300+0.20.0670)4.2254.82=7.27kN.m/m 3)支座弯矩。d支座:Mxd=mx(g+q/2)lx2=-0.07698.0114.82=-14.20kN.m/mb支座:Myb=my(g+q/2)lx2=-0.05728.0114.82=-10.56kN.m/m 4)配筋计算。近似取rs为0.95,fy=300N/mm2,h0x=80mm,h0y=70mm。跨中正弯矩配筋计算: Asx=Mxu/rsh0fy =13.85106/(3000.9580)=607mm2Asy=Myu/rsh0fy =7.27106/(

    16、3000.9570)=364mm2支座截面配筋计算:b支座:取较大弯矩值为-10.56kN.m/m。Asxb=Mxmaxb/rsh0fy =10.56106/(3000.9580)=463mm2d支座配筋见D区格板计算。(4) D区格板计算。 1) 计算跨度。 lx=4.93m(同B区格) ly=6.73m(同C区格) lx/ly=0.73 2)跨中弯矩。 D区格板是角区格板,在 g+q/2作用下,按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板计算;在q/2作用下按四边简支计算。D区格板弯矩系数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2,结果如表2.6所示。表2.6D区格板弯矩系数lx/lymxmymxmy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0.7

    17、30.04040.0182-0.0960-0.0764四边简支0.730.06490.0309- Mxu=Mx1u+Mx2u =(mx1+0.2my1)(g+q/2)lx2+(mx2+0.2my2)(q/2)lx2 =(0.0404+0.20.0182)8.0114.932+(0.0649+0.20.0309)4.2254.932=15.87kN.m/m Myu=My1u+My2u =(my1+0.2mx1)(g+q/2)lx2+(my2+0.2mx2)(q/2)lx2=(0.0182+0.20.0404)8.0114.932+(0.0309+0.20.0649)4.2254.932=9.62

    18、kN.m/m 3)支座弯矩。d支座:Mxd=mx(g+q/2)lx2=-0.09608.0114.932=-18.69kN.m/mc支座:Myc=my(g+q/2)lx2=-0.07648.0114.932=-14.88kN.m/m 4)配筋计算。近似取rs为0.95,fy=300N/mm2,h0x=80mm,h0y=70mm。跨中正弯矩配筋计算: Asx=Mxu/rsh0fy =15.87106/(3000.9580)=696mm2Asy=Myu/rsh0fy =9.62106/(3000.9570)=482mm2支座截面配筋计算:d支座:取较大弯矩值为-18.69kN.m/m。Asxd=M

    19、xmaxd/rsh0fy =18.69106/(3000.9580)=820mm2c支座:取较大弯矩值为-14.88kN.m/m。Asxc=Mxmaxc/rsh0fy =14.88106/(3000.9580)=653mm2(5) 选配钢筋。跨中截面配筋如表2.7所示,支座截面配筋如表2.8所示。表2.7 跨中截面配筋截面A区格板跨中B区格板跨中C区格板跨中D区格板跨中X方向Y方向X方向Y方向X方向Y方向X方向Y方向计算钢筋面积/mm2455307609398607364694482选用钢筋81108160880812588081308708100实际配筋面积/mm24573146294026

    20、29387719503表2.8 支座截面配筋截面a支座b支座c支座d支座计算钢筋面积/mm2640463653820选用钢筋87581008751095实际配筋面积/mm2671503671826(四)按塑性理论设计板 钢筋混凝土为弹塑性体,因而按弹性理论计算结果不能反映结构的刚度随荷载而改变的特点,与已考虑材料塑性性质的截面计算理论也不协调。塑性铰线法是最常用的塑性理论计算方法之一。塑性铰线法,是在塑性铰线位置确定的前提下。利用虚功原理简历外荷载与作用在塑性铰线上的弯矩二者间的关系式,从而求出各塑性铰线上的弯矩值,并依次对各截面进行配筋计算。基本公式为 2MX+2My+Mx+Mx+My+My

    21、 =1/12(g+q)lx2(3ly-lx)令 n=ly/lx ,=my /mx ,=mx/my=mx/mx=my/my=my/my考虑到节省钢材和配筋方便,一般取=1.52.5。为使在使用阶段两方向的截面应力较为接近,宜取=(1/n)2。 采用通常配筋:MX=mxly ,Mx=mxly ,Mx=mxlyMy=mylx ,My=mylx ,My=mylx代入基本公式,得 mx=(g+q)lx2(n-1/3)/8(n+n+)。1) A区格板弯矩计算。 计算跨度: lx=lo-b=4.8-0.25=4.55m(lo为轴线间距离,b为梁宽) ly=6.6-0.25=6.35m n= ly/lx=6.

    22、35/4.55=1.40=(1/n)2=0.51,取为2.0,则 mx=(g+q)lx2(n-1/3)/8(n+n+) =12.2364.552(1.40-1/3)/8(1.402.0+0.512.0+1.40+0.51) =5.89kNm/m my=mx=0.515.89=3.00kNm/m mx=mx=mx=-2.05.89=-11.78kNm/m(负号表示支座弯矩) my=my=my=-2.03.00=-6.00kNm/m2) B区格板弯矩计算。 计算跨度: lx=ln+h/2=4.8-0.25-0.25/2+0.1/2=4.48m ly=6.6-0.25=6.35m n= ly/lx=

    23、6.35/4.48=1.421=(1/n)2=0.50,取为2.0,将A区格板算得的长边支座弯矩mx=11.78kNm/m作为B区格板的mx的已知值,则 mx=(g+q)lx2(n-1/3)/8-nmx/2/(+n+) =12.2364.482(1.42-1/3)/8-1.4211.78/2/(0.502.0+1.42+0.50) =6.38kNm/m my=mx=0.505.89=2.95kNm/m mx=-11.78kNm/m(负号表示支座弯矩) mx=0kNm/m my=my=my=-2.02.95=-5.9kNm/m3) C区格板弯矩计算。 计算跨度: lx=4.8-0.25=4.55

    24、m ly=6.6-0.25-0.25/2+0.1/2=6.28m n= ly/lx=6.28/4.55=1.38=(1/n)2=0.53,取为2.0,将A区格板算得的长边支座弯矩my=6.00kNm/m作为B区格板的my的已知值,则 mx=(g+q)lx2(n-1/3)/8-my/2/(n+n+) =12.2364.552(1.38-1/3)/8-6.00/2/(1.382.0+1.38+0.53) =6.45kNm/m my=mx=0.536.45=3.42kNm/m my=-6.00kNm/m(负号表示支座弯矩) my=0kNm/m mx=mx=mx=-2.06.45=-12.90kNm/

    25、m4) D区格板弯矩计算。计算跨度: lx=4.48m(同B区格板) ly=6.28m(同C区格板) n= ly/lx=6.28/4.48=1.1.37=(1/n)2=0.53,取为2.0,该区格板的支座配筋分别与B区格板和C区格板相同,故支座弯矩弯矩mx,my已知,则 mx=(g+q)lx2(n-1/3)/8-my/2-nmx/2/(n+) =12.2364.482(1.37-1/3)/8-5.9/2-1.3712.90/2/(1.37+0.53) =10.55kNm/m my=mx=0.5310.55=5.59Nm/m my=-5.90kNm/m(负号表示支座弯矩) my=0kNm/mmx

    26、0kNm/mmx=-12.90kNm/m5) 配筋计算。由于是双向配筋,两个方向的截面的有效高度不同。考虑到短跨方向的弯矩比长跨方向的大,故应将短跨方向的跨中受力钢筋放置在长跨方向的外侧。因此,跨中截面h0x=100-20=80mm(短跨方向),h0y=100-30=70mm(长跨方向);支座截面h0=h0x=80mm。对A区格板,考虑到该板四周与梁整浇在一起,整块板内存在穹顶作用,使板内弯矩大大减小,故对其跨中弯矩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0.8。近似取rs为0.95。计算配筋截面面积的近似计算公式为As=M/rsh0fy。跨中正弯矩配筋计算:钢筋选用HRB335,跨中截面配筋如表4.1所示。根

    27、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4构造规定,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跨中截面配筋如表4.1所示, 支座负弯矩配筋计算:钢筋选用HRB335,截面配筋如表4.2所示表4.1 跨中截面配筋截面A区格板跨中B区格板跨中C区格板跨中D区格板跨中X方向Y方向X方向Y方向X方向Y方向X方向Y方向M/kNm/m0.85.890.83.006.362.956.453.4210.555.59h08070807080708070计算钢筋面积/mm2207120279148283171463280选用钢筋82008200818082008170820081008170实际配筋面

    28、积/mm2251251279251283251503296表4.2 支座截面配筋截面a支座b支座c支座d支座MkNm/m11.786.385.9012.90h080808080计算钢筋面积mm2517280259566选用钢筋89581708190885实际配筋面积mm2529296265592第三部分 设计施工图纸一、板的施工配筋图图1 板的配筋图第四部分 参考资料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梁兴文、史庆轩编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国建

    29、筑工业出版社 梁兴文、史庆轩编5.混凝土结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张保善编6.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同济大学编7.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振东编8.钢筋混凝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过镇海编第五部分 小结同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认识到对于知识掌握、知识应用、办事方法都需要加强。首先,发现很多原来不理解的知识点在课程设计后,都得到了成分的理解,而且加强对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的理解掌握。比如,板按塑性法计算的公式以及按弹性理论计算梁的过程,都有了很好地理解。其次,通过课程设计后能更熟练的应用所学知识。在类似的运算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原理,就像按弹性方法计算板时在不同区格板查表,从而渐渐地能熟练运用。最后,本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懂得去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一件事,只有认真地对待才有满意的结果。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只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冰山一角,而其包含知识之多、过程的繁琐足以让我知道,要掌握好混凝土结构设计这门课,还需要对书本知识的充分理解和以后多进行实际运用。


    注意事项

    本文(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