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铁道车辆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doc

    • 资源ID:138549       资源大小:176.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铁道车辆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doc

    1、ICS 45.060.01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31872007铁道车辆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Infrared bearing temperature detectorFor rolling stock2008-05-01 实施2007-12-30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TB/T 3187-2007目 次前 言II1范 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基本要求13.1 一般要求13.2设备组成13.3设备功能14技术要求24.1轴温扫描器24.2车轮传感器24.3数据处理主机24.4智能跟踪装置24.5通信接口24.6无线发射设备34.7 供电要求34.8 安装要求35 试验方法

    2、35.1 试验准备35.2 试 验36 检验规则46.1 检验分类46.2 出厂检验56.3型式检验5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57.1标志 57.2包装 57.3运输及贮存5ITB/T 3187-2007本标准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提出并归I lo本标准由哈尔滨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康拓公司、广汉科峰公 司、广铁集团公司中心计量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文义、安晓波、桑翠江、农时猛、秦勤、张逸凡、张忆烈、魏冬、洪松、 郑党儿。IIITB/T 3187-2007铁道车辆红外线轴温控测设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外线轴温控测设备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

    3、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地面安装的实时测量车辆轴温的铁道车辆红外线轴温控测设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何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GB 146.21983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ISO780: 1997)GB/T 4798.12005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1部分:贮存(LECTR 60721-3-1:199

    4、7, MOD)GB 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 14436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 30702002 铁路机车车辆自动识别设备技术条件3 基本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设备应符合铁路红外线轴温控测系统连网运行要求。3.1.2 在下列使用坏境条件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a)温度:40Ct60C;b)温度:最湿月月平均最人相对湿度不犬于90% (该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0C);c)海拔:小于或等于2 000mo3.2设备M红外线轴温控测设备由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组成。主要包括轴温扫描器、车轮传感器、数据处 理主机、采用信号转换装置、智能跟踪装置、专用无线发射

    5、设备、通信接II设备和防雷设备等。3.3设备功能设备应具备下列基本功能:a)自动监测动行车辆和动车组热轴故障:b)自动判别列车(下、下行)运行方向;c)自动识别和排除机车;d)自动测速;e)自动识别客、货车辆及动车组;f)自动识别滑动轴和滚动轴承;g)自动计轴、计辆;h)具有系统自检功能;1TB/T 3187-2007TB/T 3187-2007i)数据存储、信息转输;J)可配备车号自动识别单元,正确读取机车、车辆车号信息。4 技术要求4.1轴温扫描器4.1.1红外线轴温扫描器(以下简称探头)的分类按测温元件划分如下:a)热敏控头一头采用敏电阻元件;热敏探头按放人电路的类型又可分为热敏电阻直流

    6、探 头和热敏电阻调制探头。b)光子探头一探头彩用光子元件。4.1.2热敏电阻直流探头、热敏电阻调制探头、光子探头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探头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指标热敏电阻直流探头热敏电阻调制探头光子探头1适应车速(km/h)5-1605-2505-3502系统建立时间(s)333静态输出噪声电压(mV)20 (有效值)20 (有效值)2020205适应工作温度CC)-40r6040P00.50.839直流漂移(5mim) (mV)0.74.2车轮转感器车轮传感器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a)适应车速 5kin h3 50kin. li:b)采用有足够强度的材质加工,表面了后应作防腐蚀处

    7、理;c)引线与外壳的绝缘阻抗应大于20MQ;d)在加速度为98m/s?的振动条件卞,其产生的振动噪声电压峰值不应人于lOOmV:e)车速5kinh时,最低输出峰值为500mV。4.3数据处理主机数据处理主机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a)适应车速 5kiiih350kiiili;b)能够处理最大编组256辆的列车;c)能够存储240列过车数据;d)在列车通过20s之内完成数据处理工作;e)具备数据容量的扩充能力。4.4智能跟踪装置智能跟踪装置采用车号自动识别设备,并应符合TB.T 3070-2002的有关规定。4.5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a)适应音频专线或数字通道接入要求;b)支持系统远

    8、程维护技术;3TB/T 3187-2007c)具备数据接门扩充能力4.6无线发射设备无线发射设备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a)发射距离大于2 000m;b)工作频率:458.575MHz/468.575MHZoc)频率稳定度:5xl0-6/8h。4.7供电要求供电电压单相AC 220身V, 50Hz;4.8安装要求4. 8.1探头应放置在探头保护箱中,并按设备有关标准安装。探头与主机的距离不大于设备正常工 作所规定的范围。4.8.2开机车轮传感器连线应敷设地下铠装电缆:探头钱应加防护管,管内电缆无接头,各电缆应 留有备用线。4. 8. 3探测设备应设在列车进站信号机前方。4. 8.4红外探头安装位置

    9、应设置在直线地段,避开长人坡道、桥梁、遂道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段。4.&5探测设备在电气化区段应避开电力接触网分相点、轨道电路回流点、钢轨端头。4. 8. 6探测设备所有设备的安装限界应符合GB/T 146.21983的规定。4. 8. 7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4G。5试验方法5.1试验准备5.1.1试验条件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试验,若无特别说明,均在卞述条件进行:a)温度:20C5C;b)相对湿度90% oc)人气压:80kPa-106kPa;d)供电电源:AC220身V, 50Hz:e)接通电源4h后方能测试f)试验所用的测屋设备均应经计量检定合格或经校准并保证其溯源性。2外观检查探头的外观应符合

    10、下述要求:a)探头密封完善;b)探头镜片光亮无划痕,镜片的密封胶应抹均匀、牢固,并确保密封;c)探头盒外壳应有产品编号和生产口期,并配有合格证。试验5. 2.1探头适应车速试验根据探头适应的车速范闱,使用列车功能模拟器模拟不同车速,观测探头温度输出响应,输 出响应应符合表1要求。5. 2.2探头小信号信噪比试验设置黑体面源的温度,选择温升增量为5C,检测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与噪声有效值,计算1) 列车功能模拟器由黑体、调制转盘及控制机构等组成,能产生列车通过探点时响应的模拟信号,用于 在室内检验轴温探测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5TB/T 3187-2007TB/T 3187-2007信噪比。计算

    11、公式如下:1Z/ Vs、Z=201g ()式中:Z一温升增量为5C时,检测后计算的小肩勺信噪比,单位分贝(dE);Vs检测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单位为伏特(V);Vn一检测输出的噪声电压有效值,单位为伏特(V)。5.2.3探头静态输出噪声试验用1MHz交流亳伏表连续测量检测其输出电压的交流有效值,噪声应符合表1的要求。5.2.4探头直流漂移试验采用数字万用表,测量5mm内直流漂移电压的最人值。5.2.5探头视场集中度试验将目标热源放置在距探头lm处测量04Onmi视场探头输出与012Onmi视场的探头输出的比值。 数据应符合表1要求。5. 2.6探头测温准确试验5. 2. 6.1本项试验采用与整

    12、机系统一并考核的方法5. 2. 6. 2试验使用的面源黑体应满足以卞技术要求:a )发射率在(0.960.03)范围内;b)控温允许误差为0.2 C;c)稳定度不超过0.3C/h;d)按发射率e=0.95进行辐射温度校准,校准温度点应包括:30C、50C、70C、100C,并 溯源至国家温度基准。5. 2. 6. 3设定试验室环境温度为20C,分别设置面源黑体温度为30C、50C、70C、100C四个点 进行探头测温准确度检验;用探头测量黑体,探头的测量值为,黑体经较准的实际值为T2|T1-T2|不应大于3C。5. 2.7探头工作温度及测量范围试验将探头和黑体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在下列条件下测

    13、量探头的响应,其温度测量的静态误差应 符合表1的要求。a)试验箱温度设置为-40C,黑体温度设为30C;b)试验箱温度设置为+60C,黑体温度设为100Co5.2.8车轮传感器绝缘阻抗测定用500V兆欧表检测引线与车轮传感器外壳的绝缘阻抗,其值应人于20MQ。5. 2.9车轮传感器振动噪声测定将车轮传感器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设置振动加速度为98m/s2,用不低于20MHz的示波器连续5 min检测车轮传感器输出电压。测定结果应符合4.2d)的要求。5.2.10 探测设备电源适应范围试验将自耦变压器输出电压从AC 176V逐步调至253V,确认设备工作正常。5. 2.11 探测站模拟接车试验用列

    14、车功能器模拟接车,连续模拟过20列,每列50辆,检测计轴、判断等状态均与模拟器设 置状态一致。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产品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TB/T 3187-20076.2出厂检验6. 2.1产品在出厂前,制造厂应按本标准要求逐台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出具产品合格证明方可出厂。6. 2.2 出厂试验项目应包括 5.2.1、5.2.2、5.2.3、5.2.4、5.2.6、5.2.10、5.2.11 要求项目。6 3型式检验6. 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试制定型鉴定;b)设计、工艺、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连续生产3年时:d)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

    15、产时。6. 3.2型式试验项目为5.2要求的全部项目。6. 3. 3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进行。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7.1.1产品标志在产品表面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序号、生产批号及制造口期、制造单位等标志。7.1.2包装标志产品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单位、地址、出厂口期以及包装储运标志。其中包装 储运图示村志应符合GB/T 191-2000的规定。7.2包 装产品应采用包装箱进行包装。包装箱应符合防振、防潮、防雨的要求。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 格证、说明书和装箱单。产品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 9969.11998的规定。产品合格证应符合 GB.T 144361993 的规定。7.3运输及贮存7. 3.1长途运输时不应装在敞开的船舱和车厢内,中途转运不应存放在露天仓库中,在运输过程中 不应与易燃、易腐蚀的物品同车运输。7. 3. 2产品贮存应在符合GB/T4798.12005气候坏境条件的lk2级库内贮存,且空气中不得有对 产品起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9


    注意事项

    本文(铁道车辆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doc)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