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T 15-XX-20X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20XX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质量验收规范Standard for acceptance of quality ofPrefabricated concrete segment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质量验收规范Standard for acceptance of quality ofPrefabricated concrete segments DBJ/T 15-XXX-XXX
2、X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主编单位:福州市地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5年XX月XX日2015年 福州 前 言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4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1421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结合我省当前实际情况,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管片模具分项工程;5、管片钢筋分项工程;6、管片混凝土分项工程;7、管片成品分项工程。本规程由
3、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福州市地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福州市长乐南路95号,邮编:350009)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邮编:350025),以供今后修订。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州市地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海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榕圣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
4、公司厦门分公司预制厂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闽侯地铁管片厂福州创先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44 管片钢模分项工程54.1 一般规定54.2 合模与脱模55 钢筋分项工程75.1 一般规定75.2 原材料75.3 钢筋加工85.4 钢筋焊接105.5 钢筋骨架安装116 混凝土分项工程126.1 一般规定126.2 原材料126.3 配合比设计146.4 混凝土施工157 管片成品分项工程187.1 一般规定187.2 混凝土管片成品187.3 管片成品修补207.4 管片贮存、运输与管理207.5 管片防水防腐218 验收
5、标准228.1 检验数量228.2 判定标准228.3 检验结果24附录A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5附录B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成品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6附录C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出厂合格证27本规程用词说明28引用标准名录29条 文 说 明30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 REQUIREMENTS44 SEGMENT MOULDS54.1 General Provision54.2 Die Assembly and Demould55 STEEL REINFOREMENT75.1 General Provisi
6、on75.2 Raw Material75.3 Steel Processing85.4 Weld of Reinforement105.5 Reinforcing Cage Installed116 CONCRETE126.1 General Provision126.2 Raw Material126.3 Mix Proportion146.4 Concrete Construction157 SEGMENT OF FINISHED PRODUCTS187.1 General Provision187.2 Concrete Segment187.3 Segment Repair207.4
7、Segment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Managemen207.5 Segment Waterproof and Anticorrosion218 ACCEPTANCE STANDARD228.1 Amount of Inspection228.2 Criterion228.3 Inspection Result24APPENDIX A RECORD OF SGEMENT REINFORCEMENT QUALITY ACCEPTANCE25APPENDIX B RECORD OF SGEMENT QUALITY ACCEPTANCE26APPENDIX C R
8、ECORD OF SGEMENT FACTORY CERTIFICATION2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2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9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01 总 则1.0.1 为了加强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质量验收,保证地铁工程质量安全,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用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以下简称管片)拼装前的质量验收。 1.0.3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福建省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9、定。2 术 语2.0.1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reinforced concrete segment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是盾构隧道衬砌环的基本单元。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按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制作的管片。2.0.2 管片钢模 segment steel mould 用于生产混凝土管片的钢模,钢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时效处理,模具不得存在变形、破损等缺陷。2.0.3 检漏试验 testing of leakage 对用于实际工程的管片进行的渗透性检验,以模拟检验管片抗地下水渗透能力。管片检漏试验是在特制的水压抗渗试验台上进行,不同于抗渗试块检验。2.0.4 水平拼装检验 testing of ho
10、rizontall assembly指通过测量管片水平组装两环或三环后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偏差,对管片和模具进行的检验。2.0.5 抗弯性能试验 testing of bending 对管片进行的承载能力试验,以检测其在规定的试验方法下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0.6 抗拔试验 resistance to pull off 对管片中心吊孔装的预埋件进行抗拉试验,以检测其外力作用下承受的抗拔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0.7 裂缝 crack 由表面伸入混凝土内部的缝隙,但由于水泥砂浆表面收缩引起的收缩裂纹不是裂缝。2.0.8 露筋 exposed steel 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2.0.9
11、蜂窝 honeycomb 表面因漏浆或缺少水泥砂浆而引起的蜂窝状空洞。2.0.10 麻面 pitted surface 表面呈现的密集微孔。2.0.11 粘皮 peeling 表面的水泥砂浆层被模具粘去后留下的粗糙表面。2.0.12 孔洞 hole 混凝土内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2.0.13 夹渣 entrainment 混凝土内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3 基本规定3.0.1 管片生产单位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应编制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3.0.2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可划分为管片钢模、管片钢筋、
12、管片混凝土及管片成品等分项工程。3.0.3 对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质量验收,应在管片模具、管片钢筋、管片混凝土及管片成品等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3.0.4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3.0.5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如下内容:1 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 对原材料、预埋配件等产品的进场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对混凝土强度、管片性能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对本标准中采用计数抽样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2 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预埋
13、配件等产品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管片性能检测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重要工序的自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3.0.6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数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 具有完整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3.0.7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标准附录A记录;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成品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标准附录B记录;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出厂合格证可按本
14、标准附录C使用。 4 管片钢模分项工程4.1 一般规定4.1.1 管片钢模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购置的钢模到场安装后须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应进行试生产。在试生产的管片中,随机抽取三环进行水平拼装,其结果必须合格。4.1.2 钢模吊运过程受重击或严重碰撞,必须立即对受创钢模检验。4.1.3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模进行检验。合模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钢模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生产技术方案及时处理。4.1.4 生产出的混凝土管片几何尺寸不合格时,必须立即对相对应的管片钢模进行检测。4.2 合模与脱模主控项目4.2.1 每片钢模每生产100片管片,应进行系统检
15、验,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 管片钢模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1宽度0.25卡尺6点/片2弧线长0.4样板尺、刻度放大镜4点/片3边模夹角0.2靠尺塞尺4点/片4对角线0.8钢卷尺、刻度放大镜2点/片5内腔高度1.0高度尺6点/片4.2.2 管片脱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当采用吸盘脱模时应不低于15MPa;当采用其他方式脱模时,应不低于20MPa。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一般项目4.2.3 合模应满足下列要求:1 钢模的接缝不应漏浆;2 钢模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应选用质量稳定、适于喷涂、脱模效
16、果好的乳液类脱模剂,严禁使用机油、柴油代用脱模剂。3 组模前必须清理干净钢模;清理后的钢模内表面的任何部位不得有残留杂物;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2.4 合模后上芯棒时应认真检测螺栓孔预埋件和钢模接触面的密封状况,密封圈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生产出的管片螺栓孔端部平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2.5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2.6 脱模时应能保证管片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2.7 钢模内表面应全部均布薄层脱模剂,模具夹角不得漏涂,管片钢筋笼、预埋配件严禁接触
17、脱模剂。5 钢筋分项工程5.1 一般规定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事先办理设计变更文件。5.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主要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5.1.3 管片钢筋应采用焊接骨架,钢筋骨架应在符合要求的模具上制作。5.1.4 钢筋骨架必须通过试生产,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下料焊接成型及制作。管片钢筋焊接须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5.2 原材料主控项目5.2.1 钢筋进场时
18、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5.2.2 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检测所得的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测报告。5.2.3 当
19、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一般项目5.2.4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5.3 钢筋加工主控项目5.3.1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2 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3 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且不超过15环的钢筋抽查不应少于5件。 检验方法:尺量。
20、5.3.2 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光圆钢筋末端作180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且不超过15环的钢筋抽查不应少于5件。 检验方法:尺量。5.3.3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标准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且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
21、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且不超过15环的钢筋抽查不应少于5件。 检验方法:尺量。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其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2 重量偏差应按下式计算: (5.3.4)式中:重量偏差(%); 3个调直钢筋试件的实际重量之和(kg);钢筋理论重量(kg),取每米理论重量(kg/m)与3个调直钢筋试件长度之和(m)的乘
22、积;3 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并与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和1g。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表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要求钢筋牌号断后伸长率A(%)重量偏差(%)直径6mm12mm直径14mm16mmHPB30021-10HRB335、HRBF33516-8-6HRB400、HRBF40015RRB40013HRB500、HRBF50014注: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直径。 检查数量:同一加工设备、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每批见证抽取3
23、个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一般项目5.3.5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且不超过15环的钢筋抽查不应少于5件。检验方法:观察、尺量。表5.3.5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1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的净尺寸10尺量抽检5件/班同类型、同设备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10尺量抽检5件/班同类型、同设备3箍筋外廓尺寸5尺量抽检5件/班同类型、同设备5.4 钢筋焊接主控项目5.4.1 钢筋骨架内主筋应在靠模架上焊接,保证钢筋节点至少隔点点焊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24、一般项目5.4.2 受力主筋不宜采用接头,且内外主筋搭接处宜做到满焊牢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5 钢筋骨架安装主控项目5.5.1 钢筋骨架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5.2 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一般项目5.5.3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5.5.3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日且不超过15环,抽查不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表5.5.3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查数量1钢筋骨架长5,10尺量每片
25、骨架检查4点宽5,10尺量每片骨架检查4点高5,10尺量每片骨架检查4点2受力主筋间距5尺量每片骨架检查4点层距5尺量每片骨架检查4点保护厚度5,3尺量每片骨架检查4点3箍筋间距10尺量每片骨架检查4点4分布筋间距5尺量每片骨架检查4点6 混凝土分项工程6.1 一般规定6.1.1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应采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标准养护试件;对采用蒸汽法养护的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其混凝土试件应先随同管片同条件蒸汽养护,然后再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至28d或设计规定龄期。6.1.2
26、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所用的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试件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规定。6.1.3 管片脱模、出厂时的混凝土强度,宜根据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6.1.4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管片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6.1.5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的规定检验评定。6.2 原材料主控项目6.2.1 钢筋混凝土衬砌管片应选用强度等
27、级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相关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不同品种和不同等级的水泥不得混用。严禁使用含氯化物超标和出厂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6.2.2 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
28、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性能、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混凝土外加剂,不超过5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6.2.3 水泥、外加剂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 获得认证的产品;2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一般项目6.2.4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
29、应对矿物掺合料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粉煤灰应采用符合GB/T 1596不低于II级技术要求的粉煤灰,粉煤灰的应用应符合GBJ 146的规定。矿渣粉应采用符合GB/T 18046的不低于S95级技术要求的矿渣粉。使用其他掺合料时,不得对制品产生有害影响,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掺合料不超过2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测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6.2.5 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粗骨料、细骨料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和建设用
30、卵石、碎石GB/T 14685的规定。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不应大于2%;粗骨料宜采用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且不应大于钢筋骨架最小净间距的3/4,针片状含量不应大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1%。混凝土中不得采用碱活性骨料,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小于0.10%,同一供货商、同一产地的砂石必须具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集料活性检测报告。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6.2.6 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采用
31、饮用水作为混凝土用水时,可不检验;采用中水、搅拌站清洗水、施工现场循环水等其他水源时,应对其成分进行检验。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检验报告。6.3 配合比设计主控项目6.3.1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6.3.2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的设计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6.3.3 最大水胶比0.36,胶凝材料用量宜为360 kg/m520kg/m,其中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检验方法:检查生产配合比。6.3.4 混凝土
32、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的有关规定,钢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用量的0.06%,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大于3kg/m。检查数量:同一配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离子、碱的总含量计算书。6.3.5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RCM310-12m2/s(RCM法,56d龄期),混凝土电通量不大于1000C(56d龄期),若管片混凝土达不到氯离子扩散系数指标,则需在管片背面涂覆外防水涂层。检查数量:按设计要求进行确定,且同一配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耐久性能检测报告。6.3.6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
33、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在确定配合比前,必须对原材料、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混凝土碱含量、混凝土快速碳化深度、混凝土抗裂性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检测,施工中还须进行混凝土电通量的检测。检查数量:同一配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强度试验报告。一般项目6.3.7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生产配合比。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检查一次。检验方法: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生产配合比通知书。6.3.8 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在管片生产现场随
34、机抽取试件进行耐久性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试件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和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耐久性试验报告。6.4 混凝土施工主控项目6.4.1 管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管片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
35、一次; 3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原则上不应少于两组,且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6.4.2 混凝土抗渗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30环留置抗渗试件1组,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6.4.3 混凝土原材料的每盘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表6.4.3规定的范围。 表6.4.3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计量允许偏差允许偏差 单位:%原材料品种水泥骨料水外加剂掺合料每盘计量允许偏差12111注:1 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2 当遇雨天式含水率有
36、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复称。6.4.4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色泽一致,和易性良好。应在搅拌或浇筑地点检测坍落度,应逐盘作目测检查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管片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70mm。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次。 检验方法:尺量。6.4.5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一般项目6.4.6 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成型;根据生产条件选择适当的振捣方式;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混
37、凝土表面气泡不再显著发生、混凝土将模具边角部位充实表面有灰浆泛出时为宜,不得漏振或过振。 2 钢筋骨架入模位置应保持正确,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扰动预埋件和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在模具内的定位,应采用保护层定位卡,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 管片浇筑成型后,在初凝前宜再次进行压面。4 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应留置试件。混凝土试件留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所做试件应具有代表性。6.4.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至开模前,应覆盖保湿,可采用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方式进行养护。2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养护制度。管片混凝土应进行预养护,升温速
38、度不宜超过15/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20/h,恒温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管片在恒温阶段相对湿度应不小于90%。出模后当管片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大于20时,管片应在室内车间进行降温,直至管片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不大于20。3 管片在贮存阶段应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可采用水中养护、喷淋养护或喷涂养护剂养护,以确保混凝土不散失水分。4 在管片冬季生产中,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20,管片生产车间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穿堂风,混凝土内部和外表温差不得大于20。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7 管片成品分项工程7.1 一般规定7.1.1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结
39、构性能检验。7.1.2 吊装孔预埋件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抗拔试验,抗拔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7.1.3 在管片的内弧面角部须喷涂标记,该标记在盾构施工现场组装结束之前不得消失,不得难以识别。标记尺寸不得超过25cm15cm,标记内容应包括管片型号、模具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合格状态。7.1.4 管片外观应颜色一致、美观,除在规定部位喷涂规定标记外,严禁在管片上添加任何文字或图案。7.1.5 每一片管片必须独立编号,以保证其质量的可追溯性。7.2 混凝土管片成品主控项目7.2.1 混凝土管片成品应定期进行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漏、抗弯以及抗拔性能试验。 检查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测报告。
40、一般项目7.2.2 管片成品外观质量 管片成品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7.2.2的规定。表7.2.2 外观质量要求序号项目项目类别质 量 要 求1贯穿裂缝A不允许2拼接面裂缝B拼接面方向长度不超过密封槽、且宽度小于0.20mm3非贯穿性裂缝B内表面不允许、外表面裂缝宽度不超过0.20mm4内、外表面露筋A不允许5孔洞A不允许6气泡A密封槽部位在长度500mm的范围内存在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5mm的气泡超过5个7麻面、粘皮、蜂窝B表面麻面、粘皮、蜂窝总面积不大于表面积的5%允许修补8疏松、夹渣B不允许9缺棱掉角、飞边B不应有、允许修补10环、纵向螺栓孔B畅通、内圆面平整,不得有塌孔检查方法:观察、
41、尺量。7.2.3 管片成品尺寸偏差 管片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3的规定。表7.2.3 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 许 偏 差(mm)检查数量1宽度13点/片2厚度+3-13点/片3弧、弦长13点/片4钢筋保护层厚度+5,-33点/片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7.2.4 水平拼装水平拼装尺寸允许偏差的应符合表7.2.4的规定。表7.2.4 水平拼装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 许 偏 差检查数量1环向缝间隙2每缝测6点2纵向缝间隙2每缝测2点3成环后内径2测4条(不放衬垫)4成环后外径+6,-2测4条(不放衬垫)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7.3 管片成品修补7.3.1 当管片出现损坏、质量有缺陷时,应及时进行修补。7.3.2 对深度大于2mm、直径大于3mm的气泡、水泡孔和宽度不大于0.2mm的表面干缩裂缝修补后,应打磨平整。7.3.3 管片修补时,修补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不低于管片设计强度。7.3.4 修补后的管片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7.4 管片贮存、运输与管理7.4.1 管片在场地堆放时,夏季要喷水养护,冬季要防止管片混凝土受冻害的影响。7.4.2 管片生产,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安全可行的起吊、运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