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

    • 资源ID:142699       资源大小:46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按零分计算。)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6题。1204030110乙甲图12.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3.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2、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4.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5.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57题: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7、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技术 A. B. C. D.9.要对我国的“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的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 10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11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

    4、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根据图6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2325题。12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下列过渡合理的是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图6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干旱半干旱湿润 D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年一熟13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条件由东往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东由向西逐渐变湿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14西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

    5、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题。1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112题:17“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D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1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

    6、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读图3“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13题。19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图3 AA BB CC DD20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枯枝落叶 B土壤 C生物 D养分供给21、热带雨林是:( )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最古老的生物群落 仅属于当地国家A、 B、 C、 D、2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旺盛 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 B、 C、 D、2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有

    7、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24、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A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分析810题:25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纳木错 滩涂 黄河 渤海 水稻田 BABCD26.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

    8、沼泽地,主要原因是D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27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C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28、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 B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C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D分布范围广,全省有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29、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 )A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30

    9、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31、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3分)(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3分)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是 下降,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月考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