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齐鲁书社新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全.doc

    • 资源ID:144072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齐鲁书社新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全.doc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玉不琢,不成器教学目标:1、了解学记礼记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一个人只有经历磨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经历磨炼请学习,才能成才。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 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 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 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 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 篇。二、学习新课学生自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老师讲解玉:美玉。琢:雕琢。器:器物。道:道理。一块没有雕琢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道理。三、读卞和献玉1、学生自读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指名说一说。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说说你做到了吗?五、课堂作业背诵课本第五页的诗句六、课外拓展七、自己该如何做说一说板书设计:敏而好学玉不磨,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与:美玉琢:雕琢器:器物到:道理知所知,明不知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经历磨炼请

    3、学习,才能成才。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礼记学记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二、学习新课学生自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老师讲解: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才是智慧。告诉我们的道理(课本第七页小博士的话)三、读诸葛亮智斗司马懿和菱角的尴尬1、学生自读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两个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指名说一说。四、学生看图学习“知行合一”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五、课外拓展学生自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试着背

    4、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老师讲解六、学生表演“知行合一”板书设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时习之,亦说乎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实践中体现学习价值是多么的开心。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学过的内容经过实践,是件很愉快的事。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告诉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的时候都有什么学习方法?如果背诵文章后不久就忘记了该怎么做?让我们来看看课本上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二、学习新课学生自读“读典明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

    5、思学生交流老师讲解1、读临池学书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指名说一说。三、学生看图学习“知行合一”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四、课外拓展自读课本17.18 页五、行为演练按照课本18 页的要求去做板书设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礼乐射御书数等说:通“悦”愉快,高兴精于勤,荒于嬉教学目标:1、了解礼记.中庸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只要勤于思考、学习、耕耘, 人生会更加光彩。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只要勤于思考、学习、耕耘,人生会更加光彩。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告诉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庸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

    6、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习新课二、学生自读“读典明理”人一能之,几百之;人十能之,几千之。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句说的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老师讲解三、读凿壁偷光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指名说一说。四、学生看图学习“知行合一”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五、课外拓展自读课本22、23 页六、行为演练按照课本23 页“星星点灯”说的去做板书设计: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志诚者,能动人教学目

    7、标:1、了解孟子.离娄上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一个人需要真诚,坚守信用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真诚待人。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孟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孟子教我们“明人伦”,教导我们应该信守承诺,诚信待人。二、学习新课学生自读: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老师讲解诚:真诚。有真诚的心而没有感动别人,是不存在的,缺乏真诚,是不可能感动别人的 。三、读一诺千金1、学生自读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指名说一说。

    8、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说说你做到了吗?五、课堂作业“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六、实践活动我们来约定板书设计:诚实守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真诚。言必信,行必果知错改,善大焉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宣公二年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知错就改的品质。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知错就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犯过错吗?你是怎样弥补的过错?说一说。二、学习新课教师:同学们,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知错就改。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吧!学生自读: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

    9、两句说的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老师讲解: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了解: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三、读烽火戏诸侯1、学生自读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指名说一说。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说说你做到了吗?五、课堂作业背诵课本第33页的诗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说说什么意思。六、课外拓展换位体验板书设计:诚实守信人谁

    10、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思诚者,人之道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离娄上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追求真诚、以诚待人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学习真诚、以诚待人。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第5课我们学习的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今天我们继续看一看,怎样以诚待人。二、学习新课学生自读: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试着说一说这两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老师讲解:诚:真实无妄天:自然天之道就是指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是:真实无妄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

    11、三、读孟信不卖病牛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1、学生自读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两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1.不说谎话。2.不欺骗别人。3.不掩盖错误。五、拓展阅读自谋不诚,则齐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六、 实践活动开展寻找诚实小达人活动。板书设计:诚实守信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真实无妄天:自然自谋不诚,则齐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人有信,其可也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为政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课程的学习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学习诚实守信。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

    12、人之道也的意思,说一说人为什么要守信用,讲诚信。古代还有哪些句子是指人要讲诚信呢?二、学习新课学生自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试着说一说这两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老师讲解:信:信用。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二、 读曾子杀猪三、 1、学生自读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1.践行承诺,努力做到。2.为人诚实,以诚待人。3.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五、拓展阅读民无信不立。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人若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身之地,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七、 实践活动生活小剧场。板书设计:诚实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信用可:可以,行民无信不立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齐鲁书社新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全.doc)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