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基因食品之“辩”范艺君、宋思嘉、林丽梅、李晓玲目录转基因食品简述是非根源-权利平息战火-公共战后启示-实证23转基因食品简述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5 转基因食品增产型增产型的转基因食品的转基因食品 控熟型控熟型 高营养型高营养型 加工型、加工型、保健
2、保健型、型、新品种型新品种型1983 199651996-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6 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分布图美国:生产大国、消费保守、出口大国 坚决抵制进口大国7 我国转基因作物增加作物产量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耐贮性提高农产品耐贮性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的能力等的能力等优点优点增产受环境限制增产受环境限制转基因作物演变难预知转基因作物演变难预知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可能引起中毒、过敏可能引起中毒、过敏等等缺点缺点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你吃不吃?你吃不吃?8“挺转派挺转派”or“”or“反转派反转派”9是
3、非根源-权利10辩论组织“智能平方”在纽约展开转基因辩论VS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至少和传统食品相当 正方 反方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措施没有实现11正方 反方VS通过增加免耕土地面积、减少杀虫剂使用,它对环境已经带来了直接的益处二十年的广泛研究和经验没有发现任何一例对人或动物有任何危害的实例(对此反方也承认了)转基因技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目前只看到了少数几个有用的产品,还没有出现什么产品改变整个农业面貌食使用这一技术带来了抗性杂草和害虫,而且增加了除草剂的使用量,也许会危害人类健康转基因的明星地位会让人们忽略传统育种在对抗各种问题中起到的巨大贡献这一技术的问题可能在现在的时间尺度下还不明显,可能会
4、产生隔代效应这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技术,能够解决粮食安全相关的种种问题,带来有益的环境影响。很多益处已经成为了现实。不需要把转基因和传统育种对立起来,转基因原本就是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完成的 并没有可靠的理论认为这项技术会对人或者动物的健康带来任何新的未知危害 现有安全措施没有考虑到转基因技术快速的更新换代问题,批评家一直以来要求的安全措施很多也没有实现论点1213挺转派拥有公共政策话语权的生物技术专家部分行政官员少数的公众14反转派少数科学、技术专家及生态学家许多社会科学家、文学家多数社会公众15挺转派 反转派VS科学家黄大昉公众想要绝对安全的东西,实际上任何技术都有风险。但是新技术经过了科学研究
5、合理控制风险,这就是安全的教授张启发 一些动物试验报告表明,这次获得生物安全证实的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同样安全教授张启发他们开发的核心专利完全为国内的研究机构所拥有,不存在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后控制权丧失的问题研究员蒋高明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创造出超级杂草或杀死非目标生物体、导致生态系统的毁坏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毒性、食品过敏性、抗生素抗性袁隆平一些风险在未来几代人后才能显现,需要进行持续的转基因食品的临床试验经济学家郎咸平拥有转基因作物技术专利的跨国公司完全控制中国的主粮生产和食品产业专家林敏增加免耕土地面积、减少杀虫剂及肥料使用、对环境带来了直接的益处1617挺转派 反转派VS科学家黄大昉公
6、众想要绝对安全的东西,实际上任何技术都有风险。但是新技术经过了科学研究,合理控制风险,这就是安全的教授张启发 一些动物试验报告表明,这次获得生物安全证实的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同样安全教授张启发他们开发的核心专利完全为国内的研究机构所拥有,不存在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后控制权丧失的问题研究员蒋高明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创造出超级杂草或杀死非目标生物体、导致生态系统的毁坏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毒性、食品过敏性、抗生素抗性袁隆平一些风险在未来几代人后才能显现,需要进行持续的转基因食品的临床试验经济学家郎咸平拥有转基因作物技术专利的跨国公司完全控制中国的主粮生产和食品产业专家林敏增加免耕土地面积、减少杀虫剂及肥
7、料使用、对环境带来了直接的益处18平息战火平息战火-公共公共公共治理问题信任问题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决策透明决策透明规制改革问题实质等同性概念实质等同性概念 标识制度标识制度科技精英决策体制科技精英决策体制规制实施问题提高社会责任心提高社会责任心加强企业的监管加强企业的监管19预警原则预警原则公众充分参与公众充分参与20战后启示战后启示-实证实证思维方式:感性、体验、直觉思维方式:感性、体验、直觉 21西方哲学:批判精神、实证精神西方哲学:批判精神、实证精神参考文献:1蔡八弟.中国转基因食品商品化何去何从J.法制与经济,2007(7):7-8.2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和检测及评价.中国农产品加工网.3卢
8、占军,陈眷华.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J.饲料工业,2004(12):58-634魏颖,杜进民,王磊,杜密英.转基因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181-1845李金良,于凤丽.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学,2008(1):114-116.6福建农业科技编辑部.2013 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 6J.福建农业科技,2014,1):16-17.7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2009 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EB/OL8郎咸平:转基因水稻的背后EB/OL9 海外学者:我们关于转基因水稻 玉米商业化的意见EB/OL10 王国平,袁隆平: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需慎重EB/OL11蒋高明 农业部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为什么不愿公开有关细EB/OL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