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ppt

    • 资源ID:147334       资源大小:3.06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ppt

    1、输液输液性性静脉炎静脉炎 预防和处理预防和处理张张 俊俊 杰杰1静脉输液静脉输液并发症并发症21%的外周静脉输液病人都会发生不同的并发症:62%皮下血肿27%药物外渗6%静脉破裂损伤2%留置管道脱落2%表浅静脉炎0.5%静脉渗血0.5%局部过敏反应 2定定 义义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人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3 病理改变病理改变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

    2、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4静脉炎的分级静脉炎的分级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指标,将静脉炎分为4度。0 无临床症状 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5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分级分级级为无疼痛;级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级为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影响肢体功能6分分 类类A.A.

    3、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针管滑动;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针与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B.B.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C.C.细菌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尘埃、玻璃屑、细菌入血,都会使血管壁变硬发炎。穿刺部位感染,或留置导管逆行感染。7原原 因因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是药物因素,如

    4、药物的酸碱度、药物的浓度、渗透压、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作用,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是否与静脉管舒缩状态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尤其是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较大,因此输液针及固定方法的选择不当也可引起静脉炎。血管因素血管因素: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况以及患者的营养等全身状况。个体与操作者因素个体与操作者因素:与患者全身情况及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有关。若为特异性体质,输入丝裂霉素、顺铂等化疗药物后表现出局部过敏反应。有报道认为,药物的化学刺激仅仅是静脉炎的诱因,主要原因与神经传导有关。8临床临床表现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

    5、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事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9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治疗费用;病人满意度下降;医患投诉;10预预 防防加强无菌观念及技术能力加强无菌观念及技术能力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苦练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静脉静脉的选择的选择 血管的好坏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因此,选择血管时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血管管径越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合理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避免短时间内血管内药物浓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而刺激性小的药物,

    6、平衡液应后输,则可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11健康宣教严格掌握配药时间严格掌握配药时间 严格掌握药物配制后的有效时间,规定现用现配。禁止将多瓶待输入药物同时配制,避免配好的药物长时间放置,防止药物结晶、沉淀而致静脉炎。控制控制微粒输入微粒输入 治疗室应早晚各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加药时尽量减少针头的反复插入,吸药时将针头垂直插入安培底部可减少微粒对人体的损害。避免避免药物及机械因素对血管的损害药物及机械因素对血管的损害 输入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时,要充分稀释后应用,并缓慢滴注,选择弹性好、回流畅的大中静脉,避免在一条血管上反复穿刺。12预预 防防酒精湿敷酒精湿敷

    7、 将75%酒精浸湿的纱布敷于穿刺部位前端,用于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局部热敷局部热敷 具多年的实践观察,热敷后减轻药液刺激引起的疼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合理膳食补充营养合理膳食补充营养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必要时补充血液或能量合剂,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局部炎症的抵抗能力。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加强巡视加强巡视。13预预 防防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感染因素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感染因素预防感染的新观点:预防感染的新观点:实施输液治疗时应使用手套,关注实施输液治疗时应使用手套,关注袖口污染袖

    8、口污染;考虑设施最大的无菌屏障(考虑设施最大的无菌屏障(消毒直径消毒直径 8 8cmcm)预防感染;预防感染;不建议不建议应用持续碘剂抑菌;应用持续碘剂抑菌;使用密闭、隔水、使用密闭、隔水、透气透气、能吸收、顺应性好、能吸收、顺应性好的无菌的无菌透明透明敷料;敷料;14静脉炎处理静脉炎处理原则原则l发生静脉炎,如属一般留置针应拔除,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症状应在3天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师评估是否细菌感染l若PICC(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发生静脉炎,可先热敷,若属于机械或化学性静脉炎,症状应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才需拔除。l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

    9、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l若疑是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15l 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需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l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l若疑似化学反应,需记录。应依据静脉输液协会制订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以达到护理人员判断标准的一致性。l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须等到症状完全复原,恢复弹性方可使用。16静脉炎处理静脉炎处理原则原则静脉炎的静脉炎的处理处理一般处理一般处理 冷热敷及红外线理疗照射。患者发生静脉炎部位用湿毛巾热敷,以手腕内侧试温

    10、不烫手为宜,湿热敷5 10 min,或者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17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直接用喜疗妥乳膏均匀涂于患处皮肤表面,轻轻按摩3 5 min,2 3 次/d,连用3 d,能有效改善静脉继发高凝状态,增加局部血流和循环,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及再生。50%硫酸镁湿敷患处皮肤表面,并加薄膜固定,2 3 次/d,连用3 d,再将聚维酮碘涂擦患处,5 6 次/d,局部红肿疼痛改善及静脉条索状改变消失,有效率达100%,表明聚维酮碘配合硫酸镁对治疗、级静脉炎疗效显著。美得喜乳膏外敷,其主要成分为肝素钠,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及止血等多种生物功能。18中医治疗中医治疗 冰片生姜外敷云南白药外

    11、敷止痛消炎药外敷19参考参考文献文献黄筱青 输液致静脉炎的防治和护理进展 内科 2008年2月 第3卷 第1期郭献相,方兰巧 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全科护理2010 年9 月第8 卷第9 期上旬版孙艳丽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7 年1 月第1 卷第1 期张维琴,张静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全科护理2010年月第卷第期下旬版张志茄 潘翠柳 刘淑梅 静脉炎的护理体会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 年8月第7卷专刊司马欣元 输液致静脉炎的防治和护理进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年8 月26(8A)郑桂玲 白菊花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护理论著袁小兰1 邓科穗2 瘫痪患者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 江西医药2007 年第42 卷第9 期2021


    注意事项

    本文(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ppt)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