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长安大学长安大学 刘刘 强强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恩格斯: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2本教学单元讨论的主要问题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资本积累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 五、剩余价值的分割本部分教学的基本逻辑:解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割;剖析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积累的实质;透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貌。3一、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但货币本身不是资本。资本最初表现
2、为货币,但货币本身不是资本。货币必须在流通流域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货币必须在流通流域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才能带来剩余价值,才能转化为资本。品,才能带来剩余价值,才能转化为资本。本部分讲本部分讲4个问题:个问题: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买卖的虚假性质资本的前提;劳动力买卖的虚假性质4(一)货币转化为资本货货币币转转化化为为资资本本资资本本主主义义雇雇佣佣劳劳动动制度产生的物质条件制度产生的物质条件要要成成为为资资本本家家,首首先先手手中中必必有有一一定定数数量量的的货货币
3、币。但但不不能能由由此此引引申申出出货货币币就就是是资资本。本。5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货币?钱!钱!什么是资本?也是钱!什么是资本?也是钱!既然都是钱,那为什么还要讲货币转化既然都是钱,那为什么还要讲货币转化为资本呢?货币和资本有什么不同吗?为资本呢?货币和资本有什么不同吗?请看这么一个案例:兄弟二人请看这么一个案例:兄弟二人6从这个案例看出:同样是从这个案例看出:同样是1万元,为什么万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在于: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在于:老大手中的老大手中的1万元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万元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充当的是简单商品流通的手段(介,所充当的是简单商品流通的手段(G-W),得到的是商品
4、的使用价值;),得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老二则把这而老二则把这1万元用作新的商品生万元用作新的商品生产与交换,得到的是增值了的价值产与交换,得到的是增值了的价值(G-W-G)。)。7正是在这种货币多变的过程中,生正是在这种货币多变的过程中,生产经营者手中的货币就摇身一变而成为产经营者手中的货币就摇身一变而成为神奇的资本。因而这个公式神奇的资本。因而这个公式G-W-G也就是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或总公式。也就是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或总公式。8从流通的形式入手:商品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公式:W-G-W资本流通公式:资本流通公式:G-W-G都都称称为为流流通通公公式式,因因为为都都包包括括买买、卖卖两两个
5、个阶阶段段,是买和卖的统一。是买和卖的统一。货币和资本区别与联系货币和资本区别与联系9区别之一:流通次序不同。W-G-W中,先卖后买中,先卖后买G-W-G中,先买后卖中,先买后卖10区别之二:流通的目的不同W-G-W中目的是另中目的是另一一WG-W-G中目的是货币。中目的是货币。11区别之三:流通的内容不同。在在W-G-W中货币作为中介,中货币作为中介,使使两件商品互换。两件商品互换。在在G-W-G中中W作为中介,使作为中介,使两个货币互换。两个货币互换。12区别之四:流通的终点不同:W-G-WW-G-W中两边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中两边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G-W-G G-W-G 中两边是同质的
6、货币。中两边是同质的货币。形式上的不同反映了内容的不同。形式上的不同反映了内容的不同。同量货币换货币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同量货币换货币是没有意义的。因此:13(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是: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是:G-W-G(=G+G)G就是剩余价值(就是剩余价值(m)。)。两个流通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两个流通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m。所谓资本,就是能带来所谓资本,就是能带来m的价值。的价值。量的增加可以无限,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量的增加可以无限,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度的。14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马克思: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
7、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马克思: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但同其他任何人的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但同其他任何人的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一版序言)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一版序言)无止境地追求无止境地追求 m m,是资本家的历史使命。是资本家的历史使命。通过这种形式推动生产力发展。通过这种形式推动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资本运动过程,使资本在运动中增值增值。1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GWG代代表表资资本本运运动动的的一一般般特特征征,反反映映了了资本在运动中增殖的本质,是资本的总公式。资本
8、在运动中增殖的本质,是资本的总公式。资资本本总总公公式式的的矛矛盾盾是是指指价价值值增增殖殖和和价价值值规规律律的的矛矛盾盾(资资本本总总公公式式在在形形式式上上的的增增值值与与价价值值规规律的等价交换要求相矛盾)。律的等价交换要求相矛盾)。16m的的产产生生,货货币币到到资资本本的的转转化化,既既不不能能在在流流通通中中产产生生,又又不不能能脱脱离离流流通通领领域域而而产产生。生。17在流通中,按照价值规律不能产生在流通中,按照价值规律不能产生m m等价交换不产生等价交换不产生m;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m:你贵卖,别人也会贵卖,你只能贵买,相互抵消贱买,别人也要求贱买同时贵卖和
9、贱买,改变社会总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18离开流通,不能产生离开流通,不能产生m m 生产者自己手中的W和G,其价值一定,不可能无故地多生出价值。19因此,因此,m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中产生。它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20 这这样样,货货币币转转化化为为资资本本必必须须根根据据W W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马克思: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马克思: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照所有者,必须按
10、照W W的价值购买的价值购买W W,按照按照W W的的价值出卖价值出卖W W,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得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得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21(三)劳动力成为W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解开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是劳动力成解开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是劳动力成为为w w劳动力成为劳动力成为W W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劳动力成为w w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根本条件产生的根本条件221 1、劳动力、劳动力 人人的的身身体体中中存存在在的的,每每当当人人生生产产某某种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
11、和。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232、劳动力成为w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的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者必须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243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劳动力w的价值: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w也有价值。也有价值。但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计量。但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计量。可以可以间接间接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用供养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25劳动力劳动力 w w 的
12、价值的价值包括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2)为延续劳动力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为提高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来决定。此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26劳动力劳动力w的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其特殊性在于,其他其特殊性在于,其他w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或者转移。劳动力被消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或者转移。劳动力被消费时,创造出新价值和使用价值。费时,创造出新价值和使用价值。不仅有生产不仅有生产w和创造价值的
13、能力,而且创造出和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后者大于前者。资本家正是看中了不同的量,后者大于前者。资本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购买这一商品。这一点,才购买这一商品。27(四四)劳动力买卖的虚假性质劳动力买卖的虚假性质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在流通领域完成。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在流通领域完成。(等价交换)等价交换)表面看,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自由、平等的,表面看,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自由、平等的,双方都只支配属于自己的东西,且都只顾自己。双方
14、都只支配属于自己的东西,且都只顾自己。(似乎是等价交换)似乎是等价交换)28 一旦劳动力商品的买一旦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成交,卖成交,“原来的货币所有者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让人家来鞣。来鞣。”资本论资本论1 1卷,卷,p200p20029劳动力的消费同其他商品的消费一样,是在流通劳动力的消费同其他商品的消
15、费一样,是在流通领域以外进行的领域以外进行的 “因此,让我们同货币所有者和因此,让我们同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劳动力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跟随他们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跟随他们两人进入门上挂着两人进入门上挂着“非公莫入非公莫入”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的。赚钱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来。”资本论资本论1 1卷,卷,p199p19930
16、二、二、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二)资本的本质(二)资本的本质(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四)生产(四)生产m的两种方法的两种方法(五)资本主义工资(五)资本主义工资31(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资本本家家购购买买了了生生产产资资料料和和劳劳动动力力之之后后,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了生产过程。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了生产过程。32资本主义的生产也是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也是商品生产W生产有两个方面:生产有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
17、劳动过程。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因因此此w生生产产过过程程是是劳劳动动过过程程和和价价值值形形成成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33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 w w 生产生产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运用运用劳动两重性原理劳动两重性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过程341 1、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是是人人有有目目的的的
18、的活活动动,是是运运用用劳劳动动资资料料对对劳劳动动对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创造财富的一般条件,创造财富的一般条件,是是人人类类生生活活的的永永恒恒的的自自然然条条件件,因因此此,它它不不以以人人类类生生活活的的任任何何形形式式为为转转移移,它它是是人人类类生生活活的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3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是资资本本家家消消费费劳劳动动力力的的过过程程,因因而而具具有有两个特点:两个特点:劳劳动动者者的的劳劳动动属属于于资资本本
19、家家,并并在在资资本本家家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劳劳动动过过程程的的成成果果即即劳劳动动产产品品,全全部部归归资资本家所有而不是归劳动者所有。本家所有而不是归劳动者所有。36 2、价值增殖过程资资本本家家必必须须让让工工人人生生产产某某种种使使用用价价值值,但但生生产产目的是目的是m,是价值增殖。是价值增殖。要说明价值增殖,首先分析要说明价值增殖,首先分析价值形成价值形成过程。过程。W的的价价值值由由生生产产W的的社社会会必必要要劳劳动动时时间间决决定定。包包括括:生生产产过过程程中中消消耗耗的的生生产产资资料料的的价价值值和和同同一一过过程程中中活活劳劳动动创创造造
20、的的价价值值。所所以以价价值值形形成成过过程程一一方方面面是是生生产产资资料料旧旧价价值值的的转转移移过过程程(具具体体劳劳动动转转移移和和保保存存),另另一一方方面面是是活活劳劳动动(抽抽象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37以皮鞋的生产为例:假定,劳动生产率为:假定,劳动生产率为:1双皮鞋双皮鞋/小时小时/人人每双皮鞋生产资料耗费每双皮鞋生产资料耗费10元。元。工人工资工人工资6元元/人人/天,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天,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1元。元。每天劳动每天劳动6小时,生产小时,生产6双鞋双鞋则则6双鞋的价值:双鞋的价值:106+16=66元,元,资资本本家家的的支支出出和
21、和收收入入相相等等,价价值值增增殖殖的的目目的的没没有有达到,达到,38若劳动时间延长到若劳动时间延长到1212小时小时购买支出:购买支出:1012+6=126元元得到产品价值:得到产品价值:1012+112=132元元132126=6元元即价值增殖,就是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就是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目的达到了。价值增殖的目的达到了。39剩余价值的来源是是资资本本家家把把劳劳动动时时间间延延长长到到补补偿偿劳劳动动力力价价值值以以上上的的那那部部分分劳劳动动所所创创造造的的价价值值,即即工工人人新新创创造造价价值值和和劳劳动力价值的差。动力价值的差。价价值值增增殖殖过过程程不不外外是是超超过过一一
22、定定点点而而延延长长了了的的价价值值形形成成过过程程,这这一一定定点点指指工工人人用用于于补补偿偿自自己己劳劳动动力力价价值值所所必必需需的的劳劳动动时时间间。超超过过这这一一点点,才才会会产产生生m,是价值增殖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40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作作为为劳劳动动过过程程和和价价值值形形成成过过程程的的统统一一,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是w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作作为为劳劳动动过过程程和和价价值值增增殖殖的的过过程程的的统统一一,生生产产过过程程是是资资本本主主义义生生产产过过程程,是是w生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产的资本主义形式。41剩余价值的定义(本质内容)m是是由由雇雇佣佣工工人人所所
23、创创造造的的、被被资资本本家家无无偿偿占占有有的的、超超过过劳劳动动力力价价值值以以上上的的那那部部分价值。分价值。42劳动时间的划分劳动时间的划分雇雇佣佣工工人人的的劳劳动动时时间间可可分分为为必必要要劳劳动动时时间间(生生产产补补偿偿劳劳动动力力的的价价值值)和和剩剩余余劳劳动时间(生产动时间(生产m)。)。m的的生生产产并并没没有有违违反反价价值值规规律律。W交交换换遵遵循循了了等等价价交交换换的的原原则则,m是是在在生生产产过程中产生的。过程中产生的。43(二)(二)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从从现现象象看看:在在现现实实经经济济生生活活中中,资资本本总总是是表表现现为为一一定定的的物物,如
24、如厂厂房房、机机器器、设设备备和和产产品品等等,但但这这些些物物本本身身并并不不就就是是资资本本,只只有有在在特特定定的的条条件件下下,在在它它们们成成为为剥剥削削工工人人的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因此: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因此:资资本本是是能能够够带带来来m的的价价值值,它它体体现现着着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44资本的性质资本的性质1.资资本本是是能能够够带带来来m的的价价值值。本本身身总总是是表表现现为为一一定定的有价值的物,货币、的有价值的物,货币、w、设备等。设备等。2.资资本本是是物物的的外外壳壳掩掩盖盖着着的的生生产产关关系系。本本质质是是一一种种生产关系,是资
25、本家剥削工人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生产关系。3.资资本本是是一一个个历历史史范范畴畴。在在特特定定历历史史阶阶段段上上存存在在。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45(三)(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为了了生生产产m,资资本本家家必必须须支支出出资资本本以以购购买买材材料、厂房设备、劳动力等;料、厂房设备、劳动力等;根根据据它它们们(资资本本)在在价价值值增增殖殖中中作作用用不不同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61 1、不变资本:、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不不变变资资本本以以生生产产
26、资资料料形形式式存存在在,在在生生产产过过程程中中,只只转转移移自自己己的的价价值值,不不发发生生价价值值量量变化。变化。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472、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它的的价价值值在在生生产产过过程程中中不不会会转转移移到到新新产产品品中中去去,而而是是通通过过劳劳动动力力的的使使用用即即劳劳动动创造出新价值。创造出新价值。在在劳劳动动过过程程中中不不但但能能创创造造价价值值,而而且且能能创造剩余价值,带来量的增加。创造剩余价值,带来量的增加。48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27、本的意义揭揭示示了了可可变变资资本本是是价价值值发发生生增增殖殖的的根根源源,m的真正来源是工人的劳动。的真正来源是工人的劳动。在在理理论论上上,对对进进一一步步阐阐明明资资本本对对工工人人的的剥剥削削程程度度、资资本本有有机机构构成成、平平均均利利润润和和地地租等理论做准备。租等理论做准备。49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c代代表表不不变变资资本本,v代代表表可可变变资资本本,m代表剩余价值代表剩余价值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w=c+v+m剩剩余余价价值值率率:m=m/v=剩剩余余劳劳动动(时时间间)/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剥剥削削率率,准准确确反反映映了了资资本本家家剥剥削削工工人人
28、的的程度程度50(四)生产(四)生产 m m 的两种方法的两种方法进一步具体分析:资本家生产剩余价进一步具体分析: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基本方法:值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51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52 图图 示示必要劳动必要劳动4剩余劳动剩余劳动408m=4/4=100%必要劳动必要劳动4剩余劳动剩余
29、劳动8012m=8/4=200%由由于于劳劳动动时时间间绝绝对对延延长长,剩剩余余劳劳动动时时间间增增加加而而生生产的产的m叫叫绝对绝对m。53劳动日的限度劳动日的限度劳动日的最低限度: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日的最低限度: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日的最高限度:劳动日的最高限度:(1)劳动力的生理界限。)劳动力的生理界限。(2)社会道德界限)社会道德界限。“在在平平等等的的权权力力之之间间,力力量量就就起起决决定定作作用用”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1886.5.1芝芝加加哥哥20万万人人大大罢罢工工,争争取取8小小时时工工作制作制。542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0、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余价值。55图图示示必要劳动必要劳动4剩余劳动剩余劳动408m=4/4=100%必要必要2剩余劳动剩余劳动608m=6/2=300%56相对相对 m m 生产的实现生产的实现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由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由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直直接接取取决决于于生生产产这这
31、部部分分生生活活资资料料的的社社会会劳劳动动生生产率提高。产率提高。间间接接取取决决于于和和生生产产这这部部分分生生活活资资料料有有关关的的生生产产资料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料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57生产率提高是资本家追求生产率提高是资本家追求超额超额 m m 的必然结果的必然结果超超额额m是是个个别别资资本本家家提提高高企企业业劳劳动动生生产产率率,使使自自己己的的产产品品的的个个别别价价值值低低于于社社会会价值,而多得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价值,而多得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超额额m是是指指w的的个个别别价价值值低低于于社社会会价价值值的差额。的差额。58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超额剩余
32、价值的源泉 仍然是本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本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例如,社会平均条件下,每个工人一天例如,社会平均条件下,每个工人一天8小时生小时生产产2双鞋,每双的社会价值双鞋,每双的社会价值24元。其中转移价值元。其中转移价值20元,生产一双鞋用元,生产一双鞋用4小时,新创价值小时,新创价值4元。元。某某企企业业由由于于技技术术改改革革,生生产产率率提提高高,工工人人劳劳动动8小小时时生生产产4双双皮皮鞋鞋,4双双皮皮鞋鞋的的个个别别价价值值为为80元元+8元元=88元;元;4双双皮皮鞋鞋的的社社会会价价值值:24元元4=96元元,超超额额剩剩余余价值价值9688=8元元。59超额剩
33、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当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普遍提高时,超额剩余时,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价值消失。但资本家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但资本家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60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两者的联系表现在:第一,两者本质上都是靠增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61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概念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
34、动时间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62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63第三,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资本主义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要地位。64(五)资本主义工资表面看,工人已经按照他付出的劳动的数量、质量,拿到了全部劳动报酬。因此,没有什么剥削问题。651、工资表面
35、上看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原因:工人是为资本家劳动后,才取得工资的。工资的多少又是按劳动时间的长短,产品数量的多少来计算的。工人的劳动复杂程度和熟练程度不同,又可取得不同工资因此,表面上,工资是劳动的报酬662、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w,没有价值或价格。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67劳动力是商品,但劳动不是商品,因为:第一,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在出卖前就应该独立存在。事实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在出卖前和当时都还不存在,它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而这时,劳动已经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
36、东西。68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无法衡量;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决定;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是无意义的同义反复。69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不是否定价值规律就是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如果劳动是商品,就应该遵循等价交换规律,则不会有剩余价值;如果承认剩余价值的存在,则表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没有进行等价交换。事实上这两个规律都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是不能否定的。70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也象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随市场波动。71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记件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72三、资本积累三、资本积累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主
37、要学习两个问题: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3(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再生产、再生产不断更新、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不断更新、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74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资本本家家把把全全部部m用用于于个个人人消消费费,生生产产在在原原有有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例如:例如:支付资本支付资本5000元,元,m=100%,获得产品价
38、值:获得产品价值:c(4000)+v(1000)+m(1000)=6000其中的其中的m=1000,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下一时期的生产资本下一时期的生产资本仍然为仍然为5000。75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1)工工人人养养活活了了资资本本家家和和自自己己,而而不不是是资资本家养活了工人。即本家养活了工人。即V是工人自己创造是工人自己创造(2)全全部部资资本本都都是是工工人人创创造造的的。因因为为经经过过若干年若干年其资本其资本就全部消费完了。就全部消费完了。(3)工工人人的的个个人人消消费费是是资资本本主主义义再再生生产产的的必要条
39、件。必要条件。76工工人人的的个个人人消消费费,并并非非工工人人个个人人的的私私事事。一一方方面面保保证证他他们们维维持持自自己己和和再再生生产产自自己己,另另一一方方面面通通过过生生活活资资料料的的消消耗耗来来保保证证他他们们不不断断重重新新出出现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在劳动力市场上。对资本家来说,工人的个人消费犹如给机器加对资本家来说,工人的个人消费犹如给机器加油一样,是必要的。油一样,是必要的。马克思:马克思:“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的手里。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的手里。”77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资本主义扩大
40、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累的实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把把m的的一一部部分分转转化化为为资资本本,使使生生产产在在扩扩大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规模上重复进行。78举例:举例:第一期:第一期:支付资本支付资本5000元,元,m=100%,获得产品价值:获得产品价值:c(4000)+v(1000)+m(1000)=6000其其中中的的m=1000,一一半半(500)用用于于个个人人消消费费,另另一半(一半(500)用于生产。)用于生产。第二期:生产资本第二期:生产资本为为5000+500=5500,产品价值,产品价值c(4400)+v(1100)+m(1100)=660079扩大再生产
41、的类型扩大再生产的类型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依依靠靠提提高高生生产产资资料料和和活活劳劳动动的的使使用用效效率率实实现现生生产规模扩大产规模扩大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交叉进行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交叉进行80资本积累资本积累资资本本积积累累:m的的资资本本化化,即即m再再作作为为资资本来使用。本来使用。m是是资资本本积积累累的的唯唯一一源源泉泉,而而资资本本积积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资本本积积累累的的实实质质是是:资资本本家家用用无无偿偿占占有有的的剩剩
42、余余价价值值扩扩大大生生产产规规模模,从从而而进进一一步步无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81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意义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意义(1)追追加加的的资资本本一一开开始始就就是是m转转化化而而来来,是由工人创造的。是由工人创造的。(2)资资本本家家的的追追加加资资本本,不不仅仅是是资资本本家家剥剥削削工工人人的的结结果果,而而且且还还是是资资本本家家用用来来进进一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3)资资本本家家不不但但要要工工人人补补偿偿劳劳动动力力的的价价值值,而且还要生产出新的而且还要生产出新的m。82资本积累的原因:资本积累的原因
43、无止境地追求无止境地追求m,是内在动力。是内在动力。优胜劣汰的竞争,是外在压力。优胜劣汰的竞争,是外在压力。83(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的扩大有什么规律?资本的扩大有什么规律?资本的扩大对工人阶级的命运有什资本的扩大对工人阶级的命运有什么影响?么影响?841、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1)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从物物质质形形态态看看,由由生生产产技技术术水水平平所所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例如:例如:3台织机台织机:1个工人。个工人。85(2)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从价价值值形形
44、态态上上看看,资资本本由由一一定定数数量量的的不不变变资资本本和和可可变变资资本本构构成成,两两者者之之间间的的比比例例叫叫价价值值构构成成;不不变变资资本本与与可可变变资资本的比例。本的比例。86(3)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由由资资本本技技术术构构成成决决定定并并且且反反映映了了技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和和v的的价价格格变变化化,影影响响价价值值构构成成,但不是有机构成的变化。但不是有机构成的变化。87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由由于于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资资本本主主义义积积累累过过程往往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程往往伴
45、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资本本有有机机构构成成提提高高以以个个别别资资本本增增大大为为前前提。提。个个别别资资本本增增大大的的途途径径是是资资本本集集中中和和资资本本积聚。积聚。88(4)资本积聚资本积聚个个别别资资本本依依靠靠自自身身的的积积累累来来增增大大自自己己的资本额的资本额。通过通过m的资本化达到。的资本化达到。89(5)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把把若若干干分分散散的的中中、小小资资本本合合并并成成为为大大资资本本。包包括括大大吞吞小小、股股份份公公司司等形式实现。等形式实现。竞争和信用是两大杠杆。竞争和信用是两大杠杆。90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资资本本积积聚聚不不
46、仅仅能能增增大大个个别别资资本本量量,而而且且还还能能增增加加社社会会资资本本总总量量;而而资资本本集集中中不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通通过过资资本本积积聚聚来来增增大大个个别别资资本本的的速速度度是是比比较较慢慢的的,而而通通过过资资本本集集中中来来增增大大个个别别资本的速度是很快的。资本的速度是很快的。91资资本本积积聚聚要要受受到到原原有有资资本本量量和和m量量的的限制;而资本集中不受此限制。限制;而资本集中不受此限制。资本积聚直接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资本积聚直接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而资本集中直接反映资本家之间吞系;而资本集中直接反映资本家之间吞并和联合的关系,
47、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并和联合的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只能间接表现出来。系只能间接表现出来。92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会加速资本集中;力增强,会加速资本集中;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和资本积累规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和资本积累规模迅速增大,反过来会加快资本的积聚。模迅速增大,反过来会加快资本的积聚。932、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1)劳动力的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供需矛盾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需求绝对减少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需求绝对减
48、少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需求相对减少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需求相对减少供给增加供给增加妇女、儿童妇女、儿童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的小资本家破产的小资本家94(2)劳动人口过剩的实质:劳动人口过剩的实质:相对过剩相对过剩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这种种过过剩剩不不是是绝绝对对过过剩剩,不不是是社社会会的的财财富富和和生生产产能能力力不不能能保保证证这这些些人人的的生生活活和和工工作作,只只是是相相对对于于资资本本家家生生产产剩剩余余价价值值的的需需要要来来说是过剩的。说是过剩的。95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意义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意义相对
49、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象蓄水池,适应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周象蓄水池,适应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周期性变化的需要;期性变化的需要;对在业工人形成压力,有利于加强剥削。对在业工人形成压力,有利于加强剥削。96(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流流动动形形式式:在在城城市市中中时时而而被被雇雇佣佣、时时而而被解雇的过剩人口被解雇的过剩人口潜在形式:农村失业、半失业的人口潜在形式:农村失业、半失业的人口停停滞滞形形式式:就就业业层层次次低低且且极极不不稳稳
50、定定,经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口。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口。973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和历史趋势(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必然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资本积累必然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一方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一方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工人失业和贫困的积累。工人失业和贫困的积累。98绝对贫困:一无所有,隶属于资本,绝对贫困:一无所有,隶属于资本,生活状况绝对恶化生活状况绝对恶化相对贫困:无产阶级的收入在资本主义相对贫困:无产阶级的收入在资本主义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99(2)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