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信息卷十二20180529019.doc

    • 资源ID:1479286       资源大小:1.86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信息卷十二20180529019.doc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二)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Mn-55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1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B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基因的片段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畸变,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该细胞为动物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都连着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D正确。2下列关于物质或生物“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B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3与C5可以相互转化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可以相互转化D在肺炎双球菌的培养过程中,S型细菌与R型细菌可以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A正确;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在有关酶的催化下,CO2与C5结合生成两个C3,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为糖类和C5,可见,C3与C5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末期染色体解开螺旋变为染色质,C正确;在肺炎双球菌的培养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细菌之间不可以相互转化,D错误。3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ATP水解释放B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受到抑制,人体的动作变得缓慢而无力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答案】C【解析】大脑发出“讯号”需要能量,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ATP水解直接提供,A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关系,B正确;HD患者M发生退化,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的抑制作用减弱,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会产生不自主的动作,C错误;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神经元M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D正确。4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该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sok基因也在R1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sok mRNA和hok mRNA碱基序列相同B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C不含R1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自身的这种毒蛋白杀死D当sok 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可能裂解死亡【答案】D【解析】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说明这两种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A错误;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hok mRNA会与sok mRNA结合,B错误;毒蛋白是由hok基因控制合成的,而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l质粒上,因此一个不含R1质粒的大肠杆菌不会被这种毒蛋白杀死,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可知,当sok mRNA不存在时,hok mRNA才能翻译合成毒蛋白,进而导致大肠杆菌死亡,D正确。5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只含一个食物网B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属于三级消费者C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D一般说来,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答案】B【解析】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因此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A正确;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属于二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一般说来,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当少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可能再维持另一个营养级的存在了,因此,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D正确。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大都可以发生基因表达B细胞的体积越大,越有利于其进行各项生命活动C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不表达D发生质壁分离后正在复原的植物细胞只吸水而不失水【答案】A【解析】大多数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DNA,可以发生基因的表达,A正确;细胞的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越慢,从而不利于新陈代谢的进行,B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所以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表达,C错误;发生质壁分离后正在复原的植物细胞吸收的水分子数多于失去的水分子数,D错误。7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描述内容所做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描述分析A“煤饼烧蛎成灰”这种灰称为“蜃”,主要成分为Ca(OH)2B“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KNO3)”“紫青烟”是因为发生了焰色反应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D“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其中涉及到的操作有结晶【答案】A【解析】A、这种灰主要成分一定不可能是为Ca(OH)2,Ca(OH)2可在空气中与CO2继续反应,故A错误;B、“紫青烟”是因为发生了焰色反应,钾的焰色反应即为紫色,故B正确;C、司南中“杓”的应该是有磁性的,磁性氧化铁,材质为Fe3O4,故C正确;D、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该操作为结晶,故D正确;故选A。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氧化铝,阳极上每生成67.2L气体,就有 4NA个Al3+在阴极得到电子变成AlB1L 0.1mol/L 的NaHCO3 溶液中 HCO3-和 CO32-离子数之和为 0.1NAC0.25 mol Zn 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 0.25NAD46g 有机物 C2H6O 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一定为 7NA【答案】C【解析】A未注明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计算67.2L 气体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1L 0.1mol/L 的 NaHCO3 溶液含有0.1mol NaHCO3,根据物料守恒,HCO3-和 CO32-离子以及碳酸分子数之和为 0.1NA,故B错误;C、Zn的物质的量是0.25mol,无论生成氢气还是二氧化硫,1mol气体得到2mol电子,0.25mol锌可以反应生成0.25mol气体,气体分子数必为0.25NA,故C正确;D、C2H6O可能为乙醇,还可能为二甲醚,当为二甲醚时,1molC2H6O中含8NA条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9有机物a和苯通过反应合成b 的过程如图(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加成反应B若R为CH3时,b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C若R为C4H9时,取代b苯环上的氢的一氯代物的可能的结构共有4种D若R为C4H5O时,lmolb最多可以与5molH2加成【答案】D【解析】A烃基取代苯环的氢原子,同时生成氯化氢,为取代反应,故A错误;BR为CH3时,应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C4H9有4种,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CH3)3C-,苯环的H被取代,各有邻、间、对3种,共12种,故C错误;DR为C4H5O时,不饱合度为=2,且1mol苯环消耗3mol氢气,则lmol b最多可以与5mol H2加成,故D正确;故选D。10 以下各项中,由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推出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混合气体中含有 HClB向久置 Na2O2 粉末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Na2O2 没有变质C将 5 滴 0.1mol/LNa2CO3 溶液分别滴入2mL 0.1mol/L醋酸溶液和2mL0.1mol/L硼酸溶液中醋酸溶液中产生气泡,硼酸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酸性:醋酸>碳酸>硼酸D向 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 30% H2O2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Fe3+能催化 H2O2 分解且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B【解析】A将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的取代物和氯化氢,氯化氢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褪色说明不是氯气的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B久置的Na2O2粉末混有碳酸钠,加盐酸生成无色气体中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结论不合理,故B错误;C醋酸中有气泡产生,硼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醋酸可生成碳酸,酸性比碳酸强,可说明酸性:醋酸碳酸硼酸,故C正确;DFeCl3能够催化 H2O2分解放出氧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说明双氧水的分解是放热反应,使铁离子的水解平衡发生了移动,故D正确;故选B。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X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Y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X、Y、Z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W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CW、X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常用作萃取剂DY和Z形成的含氧酸盐均可使酚酞溶液变红【答案】C【解析】W与X形成某种化合物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即此化合物为C2H4,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W为H,X为C,Y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则Y可能为Na或Mg,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如果Y为Na,则Z为S,如果Y为Mg,则Z为P,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减小,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Y>Z>X>W,故A错误;B、如果Z为S,C的非金属性小于S,因此H2S的稳定性比CH4稳定性强,如果Z为P,C的非金属性强于P,即CH4的稳定性强于PH3,故B说法错误;C、C和H形成的化合物为C6H6,即为苯,苯常用作萃取剂,故C正确;D、如果形成的含氧酸盐为Na2SO4,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12工业上通过电化学原理在铝表面形成氧化膜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棒可用铜棒代替,其作用是传递电流B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C通电后电子被强制从碳棒流向铝片使铝表面形成氧化膜D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控制氧化膜的形成速度【答案】C【解析】A、根据电解原理,碳棒为阴极,铜棒能够代替碳棒,作用是传递电流,故A说法正确;B、阳极反应式为2Al6e3H2O=Al2O36H,阴极反应式为2H2e=H2,总电解反应式为2Al3H2OAl2O33H2,硫酸浓度增大,c(H)增大,即pH减小,故B说法正确;C、电子移动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碳棒,铝片电源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中没有电子通过,故C说法错误;D、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电流的强度,即可以控制氧化膜的形成速度,故D说法正确。13某温度下,向 10mL 0.1mol/ LCuCl2 溶液中滴加 0.1mol/L 的 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 Na2S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lg2=0.3,Ksp(ZnS)=3×1025mo/L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b、c 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 b 点BNa2S 溶液中:2c(S2)+c(HS)+c(H2S)=c(Na+)C该温度下 Ksp(CuS)=4×1036mol2/L2D向 100mL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 的 Na2S溶液,Cu2+先沉淀【答案】A【解析】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发生反应:Cu2+S2-CuS,Cu2+单独存在或S2-单独存在均会水解,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溶液时滴加Na2S溶液的体积是10mL,此时恰好生成CuS沉淀,Cu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已知此时-lgc(Cu2+)=17.7,则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ACu2+单独存在或S2-单独存在均会水解,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恰好形成CuS沉淀,此时水的电离程度并不是a,b,c三点中最大的,故A错误;BNa2S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2c(S2-)+2c(HS-)+2c(H2S)c(Na+),故B正确;C该温度下,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则Ksp(CuS)=c(Cu2+)c(S2-)=10-17.7 mol/L ×10-17.7mol/L=10-35.4mol2/L2,由于已知lg2=0.3,则Ksp(CuS)=10-35.4mol2/L2=(100.3)2×10-36 mol2/L2 = 4×10-36 mol2/L2,故C正确;D向100 mL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 mol/L的Na2S溶液,产生ZnS时需要的S2-浓度为c(S2-)=3×10-20 mol/L,产生CuS时需要的S2-浓度为c(S2-)=4×10-31mol/L,则产生CuS沉淀所需S2-浓度更小,优先产生CuS沉淀,故D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一对正负电子相遇后转化为光子的过程被称为湮灭。速度足够大且等值反向的一对正负电子发生湮灭时产生两个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均为E。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A两个光子可能同向运动 B两个光子的波长均为C两个光子的动量均为mc D每个光子的能量E = mc2【答案】B15如图甲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绳,拖着质量m11 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绳与水平跑道的夹角是37°,5 s后拖绳从轮胎上脱落。轮胎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B拉力F的大小为55 NC在05 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375 JD在6 s末,摩擦力的瞬时功率大小为275 W【答案】D16如图所示,导轨间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圆形金属环B正对电磁铁A,当导线MN在导轨上向右加速滑动时,则AMN导线无电流,B环无感应电流BMN导线有向上电流,B环无感应电流CMN导线有向上电流,从左向右看B有顺时针方向电流DMN导线有向下电流,从左向右看B有逆时针方向电流【答案】C17. 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该卫星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再经变轨后成功落月。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B“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D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答案】A18如图所示为某电场中x轴上电势随x变化的图象,一个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在x = 0处由静止释放沿x轴正向运动,且以一定的速度通过x = x2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和x2处的电场强度均为零Bx1和x2之间的场强方向不变C粒子从x = 0到x = x2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粒子从x = 0到x = x2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19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 : n2 = 55 : 4,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流表A1,副线圈电路接有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2、滑动变阻器R等,所有电表都是理想电表,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灯泡L的阻值恒定。原线圈接入的交流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为B灯泡L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C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A2示数减小,A1示数增大D由图(b)可知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rad/s【答案】BD【解析】电压表的读数为电压的有效值,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440 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32 V,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32 V,所以A错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则有,灯泡L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故B正确;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阻R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流过副线圈的电流减小,根据理想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关系,流过原线圈的电流减小,故电流表A2示数减小,A1示数减小,故C错误;由图可得,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rad/s,故D正确。2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初始时刻小球静止于P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从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 90o),张力大小为FT1;第二次在水平恒力F2作用下,从P点开始运动并恰好能到达Q点,在Q点时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FT2。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A两个过程中,轻绳的张力均变大B第一个过程中,拉力F1在逐渐变大,且最大值一定大于F2C,FT2mgD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2的合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C【解析】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则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得,随着增大, F1逐渐增大;第二次从P点开始运动并恰好能到达Q点,则到达Q点时速度为零,在此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因,则,即,B正确;第一次运动过程中,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绳子的拉力,所以轻绳的张力变大;第二次由于重力和拉力都是恒力,可以把这两个力合成为新的“重力”,则第二次小球的运动可以等效于单摆运动,当绳子方向与重力和F2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小球处于“最低点”,最低点的速度最大,此时绳子张力最大,所以第二次绳子张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第二次运动到Q点时,速度为零,则向心力为零,则绳子拉力,故C正确;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的合力是个恒力,在等效最低点时,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此时功率最小为零,到达Q点速度也为零,则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2的合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再减小为0,故D错误。21一绝缘圆筒上有一小孔,筒内有方向沿圆筒轴线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整个装置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重力不计)沿孔半径方向射入筒内,小球与筒壁碰撞n次后恰好又从小孔穿出。小球每次与筒壁碰撞后均以原速率弹回,且碰撞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已知小球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则n可能等A2 B3 C4 D5【答案】AC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如图所示为测量物块与水平固定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细线平行于桌面。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用刻度尺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用天平测出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为M,重物质量为m。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方某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mm。 (2)摩擦因数可用上述已知量、测量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 =_。(均用字母表示)(3)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 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9.60 (2) (3)小于【解析】(1)从图中可知游标上第12个刻度与21 mm对齐,所以游标的零刻度对应的整数部分应为9 mm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2)由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由运动学的导出公式:,解得;对m:,对M:,解得。(3)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物块做加速运动前一半的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所以时间到一半时,遮光片的中线尚未到达光电门,所以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小于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23.(10分)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示意图。在U型底座内部放置一绝缘滑块,滑块两侧各连接一弹簧,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U型底座的侧壁上。滑块通过滑动触头与一阻值均匀的电阻AB相连。电阻AB及其滑动触头与另外的电路相连(图中未画出)。工作时将底座固定在被测物体上,使弹簧及电阻AB均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平行。当被测物体加速运动时,通过电路中仪表的读数即可测得加速度的大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各处摩擦均不计。已知滑块的质量m = 0.60 kg,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AB全长为l = 9.0 cm, 被测物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am = 20 m/s2。另有一直流电源,电动势为E = 9.0 V、内阻不计;一理想电压表及开关、导线若干。设计一电路,用电路中电压表的示值反映加速度的大小。该传感器要求:当加速度为零时,电压表指针在表盘中央;当物体向左以最大加速度加速运动时,电压表示数为满量程。(1)请你在图乙中完成该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2)当加速度为零时,应将滑动触头调在距电阻的A端_cm处,电压表量程为_V。(3)当物体向左做减速运动,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则此时被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4)如果在电压表的刻度盘上标刻对应的加速度值,则该刻度应当是 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答案】(1)电路原理图如图示 (2)3.0 6.0 (3)10 (4)均匀24(14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OA上有一质量m =2 kg的小球以速度v0 = 20 m/s向左运动,从A点飞出后恰好无碰撞地经过B点,B是半径为R = 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右端点,C为轨道最低点,且圆弧BC所对圆心角 = 37°,又与一动摩擦因数 = 0.2的粗糙水平直轨道CD相连,CD长为15 m。进入另一竖直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最高点为E,该轨道的半径也为R。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2,sin37° = 0.6,cos37° = 0.8,求:(1)A、B两点的高度差和物块在C点对圆弧轨道的压力;(2)通过计算分析甲物块能否经过E点。 【解析】(1)由题意知,小球在B点的速度方向沿圆弧切线方向,则:竖直速度大小为从A点到B点的时间为:AB的高度差为从B点到C点由动能定理得:所以在C点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153 N,方向向下。(2)假设小球能通过E点,从C点运动到E点,由动能定理得:所以在E点速度大小为在E点做圆周运动时最小速度为vmin,有所以vmin = 10 m/s因为vE > vmin,所以甲物块能经过E点。25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三角形ACD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线段CO=OD=l,=30° 。在第四象限正方形ODEF内存在沿x轴正方向、大小的匀强电场,在第三象限沿AC放置一平面足够大的荧光屏,屏与y轴平行。一个电子P从坐标原点O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不从AD边射出磁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不计电子的重力。(1)求电子P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2)求电子P经过y轴时的y坐标;(3)若另一电子Q从x坐标轴上某点(x0)以相同的速度仍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且P、Q打在荧光屏上同一点,求电子Q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解析】(1)由几何关系可得: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力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解得:,(2)假设电子从OE边离开,则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有:,解得:,由于,故假设成立,电子从OE边射出,经过y轴时的坐标:(0,)(3)对于电子P,设射出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向成角,射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距离x轴为Y,则:,由几何关系有:对于电子Q,设其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射出时速度方向与y负轴方向成角,在y轴上的射出点与O点距离为yQ1,射出点与电子P打在荧光屏上的相交点竖直距离为yQ2:,联立解得:(另一个解是电子P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故舍弃)。26(14分)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 ,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2)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的药品是 (填选项)。A稀硫酸和锌片      B稀硝酸和铁片 C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     D浓硫酸和镁片(3)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_(填序号)。打开止水夹       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收集氢气并验纯    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探究二:(4)甲同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u2O;乙同学认为观点不正确,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丙同学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丁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另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则其设计方案中检验另一种物质所有试剂名称为 。(5)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滤液中Fe2+有1.0mol,则样品中n(Cu2O)= mol。【答案】(1)向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2)AC (3) (4)2Fe3+Cu =2 Fe2+Cu2+ Cu2O Cu2O+6H+2NO3-=2Cu2+2NO2+3H2O 盐酸、过氧化氢、硫氰化钾 (5)0.55 (3)氢气混有空气加热发生爆炸,所以开始先通氢气,打开止水夹生成氢气,通过后续装置充满氢气,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检验最后U型管出来的气体氢气纯度,气体纯净后再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反应完成后先撤酒精灯,玻璃管冷却再停氢气,操作位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待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防止生成的铜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正确的存在顺序为:;故答案为:;(4)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可能是铁离子溶解生成的红色铜,不能证明样品中不含Cu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氧化亚铜的氧化性大于硫离子,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u2O,氧化亚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离子方程式为Cu2O+6H+2NO3-=2Cu2+2NO2+3H2O,要设计实验证明另一种物质氧化铁是否存在,需要首先用盐酸将固体溶解,然后氧化亚铁离子,再依据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设计,若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铁离子,否则不含有铁离子;故答案为:2Fe3+Cu =2 Fe2+Cu2+;Cu2O;Cu2O+6H+2NO3-=2Cu2+2NO2+3H2O;盐酸、过氧化氢、硫氰化钾;(5)2Fe3+Cu=Cu2+2Fe2+,Cu2O+2H+Cu+Cu2+H2O,固体为铜,铁离子全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生成1.0molFe2+,消耗Cu0.5mol,剩余Cu物质的量=0.05mol,原样品中Cu2O物质的量=0.05mol+0.5mol=0.55mol,故答案为:0.55。27(14分)C、N、S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已知:2CO(g)+O2(g)=2CO2(g) H1=-566kJ/molS(l)+O2(g)=SO2(g) H2=-296kJ/mol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CO与SO2反应生成S(1)和一种无毒的气体,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和1molSO2,发生上述(1)中回收硫的反应。若反应进行到20min时达平衡,测得CO2的体积分数为0.5,则前20min的反应速率(CO)= ,该温度下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 (L·mol-1)。(3)在不同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和1molSO2,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三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v(CO)最大的为 (填序号)。与实验a相比,c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4)“亚硫酸盐法”吸收烟气中的SO2。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NH4)2SO3溶液中,测得溶液pH与含硫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b点时溶液pH=7,则n(NH4+)n(HSO3-)= 。(5)间接电化学法可除NO。其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 。【答案】(1)2CO(g)+SO2(g)=S(l)+2CO2(g) H=-270kJ/mol (2)0.03mol·L-1·min-1 11.25 (3) b 升高温度 (4)3:1 2HSO3-+2e-+12H+=S2O42-+6H2O【解析】(1)已知:2CO(g)+O2(g)=2CO2(g) H1=-566kJ/mol;S(l)+O2(g)=SO2(g) H2=-296kJ/mol;根据盖斯定律:第一个反应减去第二个反应得:2CO(g)+SO2(g)=S(l)+2CO2(g) H=-270kJ/mol;正确答案:2CO(g)+SO2(g)=S(l)+2CO2(g) H=-270kJ/mol。(2)设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为,则有        初始状态             反应的量                               平衡状态              即:,(CO)=(0.6×2)/(2×20)=0.03mol·L-1·min-1 ;c(CO)=(2-1.2)/2=0.4mol/L, c(SO2)=(1-0.6)/2=0.2 mol/L, c(CO2)=1.2/2=0.6 mol/L, 该温度下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c2(CO2)/c2(CO)×c(SO2)= 0.62/0.42×0.2=11.25(L·mol-1); (5)根据图示可知,阴极发生还原反应:HSO3-变为S2O42-,电极反应式为2HSO3-+ 2e-+2H+=S2O42-+2H2O。28(15分)工业上用含锰废料(主要成分MnO2,含有少量Fe2O3、Al2O3、CuO、CaO等)与烟气脱硫进行联合处理并制备MnSO4的流程如下:已知:25时,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sp)如下表所示。氢氧化物Al(OH)3Fe(OH)3Cu(OH)2Mn(OH)2Ksp1.3×10-33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信息卷十二20180529019.doc)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