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颅 神神 经经 CranialNerves(-)1l颅神经:颅神经:1212对对l命名方法:命名方法:I嗅、嗅、II视、视、III动眼、动眼、IV滑、滑、V叉、叉、VI外展、外展、VII面、面、VIII听、听、IX舌咽、舌咽、X迷走、迷走、XI副、副、XII舌下全。舌下全。颅神经概述颅神经概述12l位置位置:I I、IIII对对(嗅嗅、视视)分分别别直直接接连连于于大大脑脑与与间间脑脑,其其它它1010对对与与脑脑干干内内相相应应的的颅颅神神经经核相联系核相联系l、在在中脑中脑l、在在桥脑桥脑l、在在延髓延髓运动核运动核靠近正中线靠近正中线(腹侧腹侧),感觉核感觉核外侧(背侧)。外侧(背侧)
2、颅神经概述颅神经概述134脑脑神神经经有有感感觉觉和和运运动动纤纤维维,主主要要支支配配头头面部。面部。感觉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运动神经:、颅神经概述颅神经概述25混合神经:混合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副交感神经纤维:、。除除两两对对(、核核的的下下部部)外外,所所有有脑脑神神经经运运动动核核的的中中枢枢神神经经元元(核核上上支支配配)均是双重支配的。均是双重支配的。颅神经概述颅神经概述26I、嗅神经(、嗅神经(olfactory nerve)嗅神经嗅神经7I、嗅神经(、嗅神经(olfactorynerve)(一)解剖生理(感觉神经、司嗅觉)(一)解剖生理(感觉神经、司嗅觉)嗅觉传
3、导径路嗅觉传导径路嗅神经嗅神经第一级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嗅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嗅觉双极细胞嗅觉双极细胞嗅神经嗅神经嗅球嗅球颞叶钩回颞叶钩回杏仁核杏仁核嗅束嗅束第三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嗅觉中枢嗅觉中枢81、嗅觉减低或丧失、嗅觉减低或丧失 1)、两两侧侧嗅嗅觉觉减减低低或或丧丧失失:常常为为鼻鼻腔腔局局部部病病变变所致。所致。2)、一一侧侧嗅嗅觉觉减减低低或或丧丧失失:嗅嗅沟沟病病变变压压迫迫嗅嗅球球、嗅束嗅束见于额叶底部肿瘤,颅前凹骨折。见于额叶底部肿瘤,颅前凹骨折。2、幻嗅、幻嗅 颞颞叶叶钩钩回回的的局局部部刺刺激激性性病病变变,可可引引起起幻幻嗅嗅,通通称钩回发作。常为颞
4、叶癫痫发作的先兆。称钩回发作。常为颞叶癫痫发作的先兆。(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嗅神经嗅神经9嗅觉系统的广泛联系:诱发食欲的气味唾液分泌难闻气味恶心、呕吐气味情感变化10II、视神经(、视神经(opticnerve)视神经视神经11II、视神经(、视神经(opticnerve)(一)解剖生理(一)解剖生理感觉神经、司视觉感觉神经、司视觉视觉传导径路视觉传导径路 视神经视神经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视网膜双极细胞视网膜双极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神经视交叉视交叉视束视束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辐射视觉中枢视觉中枢第一级神经元第
5、一级神经元枕叶距状裂周围楔回、舌回(纹状区)枕叶距状裂周围楔回、舌回(纹状区)第二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第四级神经元第四级神经元12(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视神经视神经1视力障碍视力障碍2视野缺损视野缺损3视乳头异常视乳头异常131、视力障碍、视力障碍2、视野缺损、视野缺损(1)视野:眼球固定向前平视)视野: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到的空间。时所能看到的空间。正常视野正常视野生理盲点:注视点颞侧生理盲点:注视点颞侧15度。度。中心视野:中心的中心视野:中心的30度范围。度范围。周边视野:周边视野:14(2)描述视野缺损的常用术语:)描述视野缺损的常用术语:视野缩小:是
6、视野的绝对缺损,通常位于周边。视野缩小:是视野的绝对缺损,通常位于周边。暗点:被正常视野包围的异常视野区域。暗点:被正常视野包围的异常视野区域。黄黄斑斑回回避避:枕枕叶叶病病变变时时,偏偏盲盲侧侧对对光光反反射射存存在在,同同时时视视野的中心部保存。原因:?野的中心部保存。原因:?同向性偏盲:同向性偏盲:异向性偏盲:异向性偏盲:一致性偏盲:一致性偏盲:15视野缺损定位视野缺损定位1、视神经、视神经2、视交叉中部、视交叉中部3、一侧视交叉、一侧视交叉4、视束、视束5、视辐射的下部、视辐射的下部6、视辐射的上部、视辐射的上部7、视辐射全部、视辐射全部视神经视神经16(1)视神经:视神经:特征:一侧
7、视神经完全破坏,致该侧一眼全盲。特征:一侧视神经完全破坏,致该侧一眼全盲。临床疾病:临床疾病:视神经炎视神经炎中央暗点中央暗点视盘炎:常见于全身性传染病(脑膜炎、流感、梅毒等)视盘炎:常见于全身性传染病(脑膜炎、流感、梅毒等)球后视神经炎:急性:感染球后视神经炎:急性:感染慢性:维生素慢性:维生素B族缺乏、酒精中毒、族缺乏、酒精中毒、糖尿病、糖尿病、脱髓鞘疾病脱髓鞘疾病等等颅高压颅高压周边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周边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癔症及视觉疲劳癔症及视觉疲劳管状视野管状视野视神经视神经17A一例视神经炎患者,一例视神经炎患者,单侧中央暗点单侧中央暗点B一例营养不良性视神一例营养不良性视神
8、经病变患者,双侧中央经病变患者,双侧中央暗点暗点18视交叉邻近解剖视交叉邻近解剖19(2)视交叉:)视交叉:1)视交叉)视交叉内侧部分内侧部分之损毁:之损毁:特征:两颞侧视野的视觉丧失。特征:两颞侧视野的视觉丧失。临床疾病: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临床疾病:垂体腺瘤,颅咽管瘤。2)视交叉)视交叉两外侧部分两外侧部分之损毁:之损毁:特征:两鼻侧视野的视觉丧失。特征:两鼻侧视野的视觉丧失。临床疾病:两侧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疾病:两侧颈内动脉动脉瘤、两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两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并极度扩张。并极度扩张。视神经视神经20(3)视束:)视束:特特征: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性偏盲。征: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
9、性偏盲。临床疾病:脑血管病,颞叶肿瘤,丘脑部肿瘤等。临床疾病:脑血管病,颞叶肿瘤,丘脑部肿瘤等。视神经视神经21(4)视辐射:)视辐射:特特征:征:1)部分受损:)部分受损:下下部部受受损损两两眼眼对对侧侧视视野野的的同向上象限盲,同向上象限盲,临临床床疾疾病病:颞颞叶叶后后部部肿肿瘤瘤或或血血管病管病上上部部受受损损两两眼眼对对侧侧视视野野的的同向下象限盲,同向下象限盲,临床疾病:顶叶肿瘤或血管病临床疾病:顶叶肿瘤或血管病2)全部受损:)全部受损: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同时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同时视视野野的的中中心心部部常常保保存存,称称黄黄斑斑回避。回避。临床疾病:枕叶肿瘤或血管病临床疾
10、病:枕叶肿瘤或血管病视神经视神经22(5)枕叶视中枢:)枕叶视中枢:特特征:征:1)一侧损害)一侧损害偏盲,有黄斑回避。偏盲,有黄斑回避。临床疾病:枕叶外伤、肿瘤或血管病。临床疾病:枕叶外伤、肿瘤或血管病。2)两侧损害)两侧损害两眼全盲:皮质性盲两眼全盲:皮质性盲强强光光刺刺激激不不瞬瞬目目;对对光光反反射射存存在在;眼眼底底检检查查无无视视神经萎缩。神经萎缩。视神经视神经233、视乳头异常、视乳头异常视神经视神经24(1 1)视乳头水肿:常见于)视乳头水肿: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脓肿、(肿瘤、脓肿、血肿)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静脉窦血栓形血肿)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11、出血、脑膜炎、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引起成等引起颅内压增高时颅内压增高时。发生机制:发生机制:1 1)液体经过视交叉进入视神经鞘膜间隙)液体经过视交叉进入视神经鞘膜间隙 2 2)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受阻)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受阻 3 3)蛛网膜下腔与视神经周围的间隙相通,蛛网)蛛网膜下腔与视神经周围的间隙相通,蛛网膜下腔内压力随颅内压增高而增加,挤压视神经引起轴浆膜下腔内压力随颅内压增高而增加,挤压视神经引起轴浆流障碍而致视盘水肿流障碍而致视盘水肿25(2)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1)原发:)原发:视乳头苍白而境界鲜明,筛板清楚。视乳头苍白而境界鲜明,筛板清楚。见见于于视视神神经经直直接接受受压压,球
12、球后后视视神神经经炎炎后后遗遗症症,多多发发性性硬化,变性病等。硬化,变性病等。2)继发:)继发:视乳头苍白但境界不鲜明,不能窥见筛板。视乳头苍白但境界不鲜明,不能窥见筛板。见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炎等的后期。见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炎等的后期。视神经视神经26III、动眼、动眼(oculomotornerve)IV、滑车、滑车(trochlearnerve)VI、外展神经、外展神经(abducentnerve)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27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28(一)解剖生理(一)解剖生理1、解剖、解剖动眼神经动眼神经运动神经,含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
13、两种纤维运动神经,含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核中脑的大脑脚间窝中脑的大脑脚间窝出脑出脑E-W核核海绵窦侧壁海绵窦侧壁与后交通动脉平行与后交通动脉平行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上睑提肌、上直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直肌、下斜肌眶上裂眶上裂出颅出颅眶内睫状神经节眶内睫状神经节中脑上丘平面中脑上丘平面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29滑车神经滑车神经运动神经,上斜肌运动神经,上斜肌(唯一自脑干背侧出脑的颅神经)(唯一自脑干背侧出脑的颅神经)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中脑下丘下方中脑下丘
14、下方出脑出脑上斜肌上斜肌 绕大脑脚外侧前行绕大脑脚外侧前行中脑下丘平面中脑下丘平面海绵窦侧壁海绵窦侧壁眶上裂眶上裂出颅出颅30展神经展神经运动神经,外直肌(在颅底走行最长的颅神经)运动神经,外直肌(在颅底走行最长的颅神经)外展神经外展神经外展神经核外展神经核延髓脑桥沟延髓脑桥沟出脑出脑外直肌外直肌脑桥中部脑桥中部海绵窦侧壁海绵窦侧壁眶上裂眶上裂出颅出颅31各眼外肌的运动方向分解图各眼外肌的运动方向分解图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32(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眼肌麻痹眼肌麻痹2瞳孔改变瞳孔改变3复视复视4眼球震颤眼球震颤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331 1、眼肌麻痹:、眼肌麻
15、痹:眼眼球球运运动动障障碍碍有有周周围围性性、核核性性、核核间间性性及及核核上上性四种。性四种。眼眼外外肌肌麻麻痹痹:眼眼肌肌麻麻痹痹仅仅限限于于眼眼外外肌肌而而瞳瞳孔孔括括约肌功能正常。约肌功能正常。眼内肌麻痹:眼内肌麻痹:相反相反全眼肌麻痹:全眼肌麻痹:眼内肌与眼外肌均麻痹眼内肌与眼外肌均麻痹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34(1)周围性眼肌麻痹)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动眼神经完全麻痹动眼神经完全麻痹动动眼眼神神经经麻麻痹痹35362)滑滑车车神神经经麻麻痹痹:即即上上斜斜肌肌麻麻痹痹,患患眼眼向向下下向向外外运运动动减减弱弱,
16、并并有有复复视视,患患者者述述说说只只在在向向下下看看着着走走路路时时(例例如如下下楼楼梯梯时时)才有复视。才有复视。373)展神经麻痹:内斜视,)展神经麻痹:内斜视,眼球不能向外侧转动,眼球不能向外侧转动,有复视。有复视。A原位眼原位眼CBAB向右注视向右注视C向左注视向左注视外展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38动眼、滑车及展神经合并麻痹:多见动眼、滑车及展神经合并麻痹:多见眼球固定于中间位置,向各方向运动均不能,眼球固定于中间位置,向各方向运动均不能,瞳孔散大,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39(2)核性眼肌麻痹:)核性眼肌麻痹:1)常双侧眼球运动障碍)常双侧眼球运动障碍2)分
17、分离离性性眼眼肌肌麻麻痹痹:动动眼神经亚核受累眼神经亚核受累3)脑脑干干邻邻近近结结构构损损害害:外展神经核和面神经外展神经核和面神经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40(3)核间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1)病病变变在在内内侧侧纵纵束束:一一侧侧内内侧侧纵纵束束损害,患者不能支配损害,患者不能支配同侧内直肌同侧内直肌;2)眼球的)眼球的水平性同向运动水平性同向运动破坏;破坏;3)临床表现:一侧眼球外展正常,)临床表现:一侧眼球外展正常,而患侧眼球不能同时内收,而患侧眼球不能同时内收,但两眼内直肌的内聚运动仍正常;但两眼内直肌的内聚运动仍正常;4)临床疾病:常见于多发性硬化。)临床疾病:常
18、见于多发性硬化。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41CB 向右注视向右注视DD辐凑反射辐凑反射A原位眼原位眼BAC向左注视向左注视核间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42一个半综合征一个半综合征(1)脑桥旁正中网状结)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构(PPRF)受损)受损病灶同侧眼不能外展,病灶同侧眼不能外展,对侧眼不能内收(向病灶对侧眼不能内收(向病灶侧凝视麻痹)侧凝视麻痹)(2)同侧的内侧纵束)同侧的内侧纵束(MLF)受损)受损同侧眼不能内收同侧眼不能内收故:只有对侧眼可以外展,故:只有对侧眼可以外展,外展时出现眼震外展时出现眼震43(3)核上性眼肌麻痹:)核上性眼肌麻痹:病变在:病变在:侧视中枢侧视中枢1
19、额中回后部)额中回后部(皮质侧视中枢)(皮质侧视中枢)刺激性病灶刺激性病灶对侧偏斜;对侧偏斜;破坏性病灶破坏性病灶向同侧偏斜;向同侧偏斜;2)脑桥的展旁核)脑桥的展旁核(脑桥侧视中枢)(脑桥侧视中枢)方向关系同皮质中枢相反。方向关系同皮质中枢相反。三三个个特特点点:无无复复视视;双双眼眼同同时时受受累累;麻麻痹痹眼眼肌肌的的反反射射性性运运动动仍仍保存。保存。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右右左左44眼球随意性和反射眼球随意性和反射性同向运动通路性同向运动通路45(1)瞳孔大小)瞳孔大小正正常常34mm,瞳瞳孔孔缩缩小小:小小于于2mm,瞳孔散大:大于,瞳孔散大:大于5mml动动眼眼神神经
20、经的的副副交交感感纤纤维维支支配瞳孔括约肌配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瞳孔缩小l颈颈上上交交感感神神经经节节的的交交感感纤纤维维支配瞳孔散大肌支配瞳孔散大肌瞳孔散大瞳孔散大l交大副小交大副小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2 2、瞳孔改变、瞳孔改变(瞳孔大小改变和瞳孔反射改变)(瞳孔大小改变和瞳孔反射改变)DD(直径):34mm46眼内肌的交感神经眼内肌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支配及副交感神经支配眼的交感神经通路眼的交感神经通路下丘脑下丘脑颈上交感神经节颈上交感神经节中枢交感干中枢交感干下行至中脑下行至中脑交叉交叉睫状脊髓中枢睫状脊髓中枢节前纤维节前纤维节后纤维节后纤维瞳孔开大肌瞳孔开大肌C8T1侧角侧
21、角47眼的副交感神经通路眼的副交感神经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通路)视网膜视网膜视神经视神经视交叉视交叉视束视束中脑顶盖前区中脑顶盖前区双侧双侧E-W核核动眼神经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48(2 2)瞳孔改变)瞳孔改变瞳孔散大瞳孔散大1)1)一侧散大:动眼神经受损、钩回疝一侧散大:动眼神经受损、钩回疝2 2)双侧散大:中脑受损、阿托品中毒)双侧散大:中脑受损、阿托品中毒 瞳孔缩小瞳孔缩小1 1)一侧缩小:)一侧缩小:HornerHorner综合症: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综合症: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同侧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瘫痪)同侧瞳孔缩小(瞳
22、孔开大肌瘫痪)眼球内陷(眼眶肌瘫痪)眼球内陷(眼眶肌瘫痪)眼裂变小(睑板肌瘫痪)眼裂变小(睑板肌瘫痪)同侧面部少汗(汗腺损伤)同侧面部少汗(汗腺损伤)2)两两侧侧瞳瞳孔孔呈呈针针尖尖样样缩缩小小:脑脑桥桥出出血血,损损害害了了两两侧侧交交感感神经的中枢径路;有机磷中毒和吗啡中毒等。神经的中枢径路;有机磷中毒和吗啡中毒等。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4950(3)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动眼、滑车、外展动眼、滑车、外展视网膜视网膜视神经视神经视交叉视交叉视束视束中脑顶盖前区中脑顶盖前区双侧双侧E-W核核动眼神经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51(3)瞳孔对
23、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1)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保护视网膜感光细胞,避免过强)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保护视网膜感光细胞,避免过强的光刺激;的光刺激;使被视物更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使被视物更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照相机光圈的自动调节)(照相机光圈的自动调节)2)瞳孔直接对光反射)瞳孔直接对光反射瞳孔间接对光反射瞳孔间接对光反射3)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枕叶视中枢病变,瞳孔对光反射不消)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枕叶视中枢病变,瞳孔对光反射不消失、瞳孔不散大。失、瞳孔不散大。4)瞳孔对光反射地反射弧无皮层参与,是无意识的。)瞳孔对光反射地反射弧无皮层参与,是无意识的。52(4)辐辏和调节反射)辐辏和调节
24、反射视神经视神经枕叶距状裂皮质枕叶距状裂皮质中脑顶盖前区中脑顶盖前区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E-W核核内直肌内直肌辐辏反射辐辏反射双侧内直肌亚核双侧内直肌亚核Perlia核核睫状肌睫状肌缩瞳反射缩瞳反射调节反射调节反射53(4)辐辏和调节反射)辐辏和调节反射辐辏、调节、缩瞳三个动作不一定同时受损辐辏、调节、缩瞳三个动作不一定同时受损1)Argyll-Robertson瞳孔:瞳孔: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而辐辏和调节反射存在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而辐辏和调节反射存在可能光反射径路在中脑顶盖前区受损可能光反射径路在中脑顶盖前区受损神经梅毒神经梅毒2)Adie综合征:又称强直性瞳孔(综合征:又
25、称强直性瞳孔(Tonic Pupils)一侧瞳孔散大(常侵犯一侧),瞳孔对光反射、辐辏和调节反射均一侧瞳孔散大(常侵犯一侧),瞳孔对光反射、辐辏和调节反射均异常缓慢异常缓慢可能与睫状神经节的神经递质障碍有关可能与睫状神经节的神经递质障碍有关病因不明病因不明543、复视:单眼复视、复视:单眼复视 双眼复视双眼复视水平型水平型垂直型垂直型旋转型旋转型混合型混合型554、眼球震颤(、眼球震颤(Nystagmus)当身体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当身体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半规管内淋巴流动半规管内淋巴流动、颅神经核颅神经核眼球震颤眼球震颤眼外肌节律性收缩眼外肌节律性收缩内侧纵束内侧纵束前庭神经前庭神经壶腹嵴兴奋壶腹嵴
26、兴奋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颅神经颅神经564、眼球震颤(、眼球震颤(Nystagmus)根据眼震的方向分类根据眼震的方向分类眼震方向眼震方向水平性水平性垂直性垂直性旋转性旋转性病变部位病变部位水平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垂直半规管垂直半规管水平和垂直半水平和垂直半规管规管常见疾病常见疾病小脑、脑桥、前庭小脑、脑桥、前庭神经神经中脑、内侧纵束、中脑、内侧纵束、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前庭周围器官前庭周围器官或中枢联络通或中枢联络通路路574、眼球震颤(、眼球震颤(Nystagmus)根据眼震发生的病变部位分类根据眼震发生的病变部位分类病变部位病变部位眼原性眼震眼原性眼震前庭性眼震前庭性眼震假性眼震假性眼震真
27、性眼震真性眼震前庭周围性前庭周围性前庭中枢性前庭中枢性小脑性小脑性特点特点水平,无快慢相水平,无快慢相水平,慢相向水平,慢相向病侧病侧方向不一,垂直性方向不一,垂直性是特征是特征复合多相,水复合多相,水平平/旋转居多旋转居多持续时间持续时间长,可能永久性长,可能永久性短,发作性短,发作性较长较长较长较长是否眩晕是否眩晕否否明显眩晕明显眩晕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闭目闭目症状消失症状消失不减轻不减轻不减轻不减轻不减轻不减轻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无无常伴常伴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病变部位病变部位眼眼内耳迷路和前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和中枢前庭神经核和中枢通路通路小脑小脑常见疾病常见疾病视力
28、障碍视力障碍内耳性眩晕、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急性迷路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前庭神经损伤延髓、脑桥的前庭延髓、脑桥的前庭神经核及中枢通路神经核及中枢通路小脑小脑58、三叉神经(、三叉神经(trigeminalnerve)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一)解剖生理(一)解剖生理混合神经,混合神经,含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含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59(一)解剖生理(一)解剖生理1、感觉、感觉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口黏膜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口黏膜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交叉至对侧形成三叉丘系
29、交叉至对侧形成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后肢内囊后肢中央后回感觉区中央后回感觉区(痛温觉纤维)(痛温觉纤维)(触觉纤维)(触觉纤维)第一级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601)眼眼支支:海海绵绵窦窦的的外外侧侧壁壁眶眶上上裂裂眼眼眶眶支支配配颅颅顶顶前前部部头头皮皮、前前额额、鼻鼻背背、上上睑睑、眼眼球球、鼻鼻腔腔上上部部的的粘粘膜膜及额窦。及额窦。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612)上颌支:)上颌支:上上颌颌支支经经圆圆孔孔出出颅颅腔腔经经眶眶下下孔孔上上颌颌处处之之皮皮肤肤、上上唇唇、上上部部牙牙
30、齿齿和和牙牙龈龈、硬硬腭腭和和软软腭腭、扁扁桃桃体体窝窝之之前前部部、鼻鼻腔腔下下部部、上上颌颌窦窦以及鼻咽部粘膜。以及鼻咽部粘膜。3)下颌支:)下颌支:下颌支和三叉神经运动支并行,经卵圆下颌支和三叉神经运动支并行,经卵圆孔穿出颅腔孔穿出颅腔下颌(除下颌(除下颌角下颌角为颈为颈23支配外)支配外)、舌前舌前2/3、口腔底部、下部牙齿和牙龈以及、口腔底部、下部牙齿和牙龈以及外耳道和耳鼓膜等处之皮肤及粘膜的痛、触外耳道和耳鼓膜等处之皮肤及粘膜的痛、触觉。觉。三叉神经三叉神经62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1 1)自脑桥开始经延髓至第三)自脑桥开始经延髓至第三颈髓后角;颈髓后角;2 2)从口周
31、来的痛温度觉纤维)从口周来的痛温度觉纤维止于此核的上部,从耳周来的止于此核的上部,从耳周来的则止于此核的下部;则止于此核的下部;故此核部分受损,产生面部的故此核部分受损,产生面部的葱皮样分布区葱皮样分布区的的分离性分离性痛温觉痛温觉缺失。缺失。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核三叉神经核63(2)运动)运动脑脑桥桥的的三三叉叉神神经经运运动动核核穿穿出出脑脑桥桥经经卵卵圆圆孔孔穿穿出出颅颅腔腔下下颌颌支支支支配配咀咀嚼嚼肌肌(咬咬肌肌、颞颞肌肌、翼翼内内肌肌、翼翼外外肌肌)、鼓膜张肌等。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鼓膜张肌等。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64(3)反射)反射1)角膜反射角膜反射
32、corneal reflex)直接角膜反射间接角膜反射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角膜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眼支眼轮匝肌眼轮匝肌面神经面神经双侧面神经核双侧面神经核65下颌反射2)下颌反射)下颌反射反射中心在脑桥,反射中心在脑桥,传入和传出神经均为三叉神经,传入和传出神经均为三叉神经,皮质延髓束损伤时反应亢进。皮质延髓束损伤时反应亢进。662、生理:混合神经司面部感觉及咀嚼各肌运动。、生理:混合神经司面部感觉及咀嚼各肌运动。(二)三叉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二)三叉神经损害临床表现l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同侧面部感觉障碍l咀嚼肌瘫痪,咀嚼肌瘫痪,l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l三叉神经核的损害可出现核性损害的特征。三叉神经核的损害可出现核性损害的特征。l临床疾病:三叉神经痛(原发性、症状性)临床疾病:三叉神经痛(原发性、症状性)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