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风能资源分析和评估共72页.ppt

    • 资源ID:148287       资源大小:9.33M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风能资源分析和评估共72页.ppt

    1、风能资源分析和评估风能资源分析和评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陈默子陈默子2006.1.9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风能资源1.1 风的形成1.2 风的测量1.3 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 1.4 风的特性2.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2.1 概述2.2 粗糙度2.3 障碍物2.4 地形信息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方法3.1 基本方法3.2 WindPro对象介绍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3.4 风资源分布图3.5 尾流计算3.6 发电量计算3.7 风电场项目发电损失和误差2v大气环流:风是由太阳的热辐射和地球自转的作用,在大范围内产生的气流流动。v季风环流:由于海陆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转

    2、化及地形特征引起的,盛行风向(气压系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v局地环流:由于地球上局地因子的影响,区域性的气流也可以改变全球气流的状况,从而产生局地性的气流流动。1.风能资源1.1 风的形成 3大气环流:v气压梯度力地球绕太阳转,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增热程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温差引起大气层空气压力不均衡。北半球空气向北流动。v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半球,气流向右(向东)偏转;地球偏向力在赤道为零,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在极地达到最大。1.风能资源1.1 风的形成 41.风能资源大气环流:v大气环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 环流圈伸曲高度:赤道最高,中纬度次之,极地最低 赤道纬度30N环流圈

    3、纬度3060N环流圈 纬度6090N环流圈1.1 风的形成5季风环流v海陆分布的作用:海洋热容量远大于陆地 冬季:陆地比海洋冷,大陆气压高于海洋;气压梯度力:大陆-海洋,西北风;夏季:陆地比海洋热,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气压梯度力:海洋-大陆。地球上5个风带,南北半球对称,北半球3个风带;夏季均向北移动、冬季则向南移动;冬季西风带的南缘地带在夏季可以变成东风带。v地形特征引起 典型:青藏高原,冬夏温度相对周围地区变化大。1.风能资源1.1 风的形成6局地环流v海陆风:由大陆与海洋温差转变引起海岸附近以一日为周期的海陆风,形成原因与季风相同,但以日为周期,范围小,势力弱。v山谷风:山地附近山坡与周围

    4、空气受热不同形成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多,被加热的暖空气不断上升,而谷底上空相对较冷的空气则下沉补充,形成山谷风环流。晚间山坡降温快,于是又形成了相反的环流。1.风能资源1.1 风的形成71.风能资源测量位置v测量位置的代表性 所选测量位置的风况应基本代表该风场的风况;测量位置附近应无高大建筑物、树木等:与单个 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 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测量位置应在风场主风向的上风向;v测量位置数量,依地形复杂程度而定。1.2 风的测量81.风能资源测量参数v风速测量 10min平均风速,用于风能资源计算;小时平均风速,通过10min平均风速获得;极大风

    5、速,3秒采样一次的最大值,用于安全计算v风向测量 与风速同步采集 16个扇区v气温 每小时采样一次并纪录v大气压 每小时采样一次并纪录1.2 风的测量91.风能资源风玫瑰图 表示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1.2 风的测量101.风能资源风玫瑰图1.2 风的测量111.风能资源测量仪器v测风仪: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保存不低于3个月,低温)v大气温度计v大气压力计v测量仪器应经过校准1.2 风的测量121.风能资源测量设备的安装v测风塔结构和基础,应能承受30年一遇最大风力冲击v表面应防盐雾腐蚀 1.2 风的测量测风塔一处两处以上测风塔高度不低于轮毂高度不低于轮毂高度;10m整数倍测风仪数量应

    6、有3层至少2层测风仪位置10m高度;轮毂中心高度;10m高度整数倍10m高度;轮毂中心高度;其余10m高度整数倍131.风能资源IEC61400-12 安装要求1.2 风的测量141.风能资源v风功率密度,蕴含风速、风速分布和空气密度的影响,是风场的综合指标v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方向分布v风速的日变化和年变化v湍流强度 0.10较小,0.100.25中等,0.25过大。v极大风速(每3s采样一次的最大的风速值)v低气温(气温低于-30)v其他,雷电、电线结冰、沙暴、盐雾1.3 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 151.风能资源平均风功率密度和有效风功率密度v平均风功率密度:设定时段内的逐小时风功率密度的平

    7、均值1.3 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 第i次记录的风速(m/s)空气密度(kg/m3)有效风功率密度:风速只计切入风速到切除风速之间的 16风功率密度等级表风功率密度等级10m 高度30m 高度50m 高度风功率密度w/m2年平均风速参考值m/s风功率密度w/m2年平均风速参考值m/s风功率密度w/m2年平均风速参考值m/s11004.41605.10.5382.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2.3 障碍物v障碍物与粗糙度区分 以下情况作为粗糙度来考虑,否则作为障碍物处理:设障碍物高度为h,如果(风机轮毂高度叶片半径)3h,且 风机距障碍物的距离 50h或风机轮毂高度 h,且风机距

    8、障碍物的距离 1000m 392.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v用等高线(height contour line)v需定义约510km半径范围 v由于气流通过山地时被压缩,风速增加2.4 地形信息(orography)402.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气流通过山地,位于小山丘上的WTG出力的增加与山丘顶部圆的半径的关系 2.4 地形信息 2.4 地形信息(orography)412.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2.4 地形信息 2.4 地形信息(orography)WAsP极坐标计算,原点处计算精度高;422.复杂地形对风特性的影响复杂地形对风

    9、特性的影响RIXRuggedness IndexvRiso 的概念,v陡度系数20%以内WAsP有效 2.4 地形信息 2.4 地形信息(orography)43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1 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估计/计算风电场出力基本上有2种不同的方法v基于当地风测量(12 个扇区)的气象数据和Weibull分布。v借助于计算机模型,如风图谱(Wind Atlas)或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指下图Lib文件要求有数字地形描述:区域风统计值 当地等高线 粗糙度 障碍物44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1 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W

    10、AsP两条主线:1.4个输入,得到风图谱(Wind Atlas).给出标准状况下风的概率分布,一般为Weibull分布。2.以所得到的风图谱为基础,加上4个输入,计算出风机在该点的理论年发电量;可求出一定范围内风机的最佳放置点。45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1 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46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2 WindPro对象介绍 47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2 WindPro对象介绍 计算结果可以存为WAsP LIB文件也可以存为 WindPRO wind stati

    11、stic 文件 48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2 WindPro对象介绍 Site Data 对象:Atlas和WAsP的接口 和 Resources的接口 根据应用,site对象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如:黑用于 Atlas,蓝用于WAsP,淡蓝用于Atlas&WAsP,黄用于STATGEN,绿用于RESGEN 49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2 WindPro对象介绍 Area对象,用于:粗糙度区域(用roughness line 围起)Wind ResourcesSteepness region line 对象,用

    12、于等高线和粗糙度线 result 对象,在屏幕上表示Wind Resource Map 50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 MCP(Measure Correlate Predict)v测量的短期数据(site)1-1.5年,风速、风向v短期数据(reference站),与site的短期数据同时间的,风速、风向、温差v长期数据(reference站)10-20年,风速、风向、温差v模型:把数据校正到现场(site)的长期期望值vreference站数据(NCAR,WorldWindAtlas,)51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

    13、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 MCP 52v应用条件:site的短期数据要与reference站的参考站数据相关性较好。相关含义:找出site数据和reference站数据是否表示同样的风状况(wing climate)v质量控制长期的增减趋势测风位置变动 测风仪器更换 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 53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v检查小尺度的风速和风向变化是否匹配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 54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v检查大尺度的风速和风向变化

    14、是否匹配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 55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v风速的线性关系分析 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 56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v风向变化分析 3.3 风资源数据的获得 57v输入:数字化的粗糙度图 a digital roughness map 地形信息 Digitized Height Contour Lines 障碍物数据 Local Obstacles区域的风的统计数据 Wind Statistics v输出:.rsf文件格式的Wind Resource Map 风资源分布图 用来计算park作为Wi

    15、ndSim 的输入 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4 风资源分布图 58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4 风资源分布图 Global wind field 59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4 风资源分布图 Statistical Wind Field Model 450个气象,气象站之间内插,考虑了等高线60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 3.4 风资源分布图 Mesoscale flow models 61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

    16、估估方法方法3.4 风资源分布图 62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流体模型的网格结构中尺度流体模型 WAsP 等格网状 极坐标,对特定点计算,一点精度高,但其它点差 3.4 风资源分布图 63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v影响尾流的参数v风速v几何参数叶片直径hub高度距离v空气动力学性质推力系数 Ctv湍流尾流衰减常数k粗糙度湍流模型v复盖Coveragev扇区的频度3.5 尾流计算64v尾流计算模型 N.O.Iesen,RISO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3.5 尾流计算v 距叶片后x距离的风速

    17、 u 叶片上风向的风速 R 叶片半径 尾流衰减常数(wake decay constant)65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v尾流计算模型3.5 尾流计算66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v尾流衰减常数取决于湍流,因此就取决于粗糙度 3.5 尾流计算粗糙度等级尾流衰减常数 备注10.04off shore30.10.075缺省值67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v尾流衰减常数3.5 尾流计算粗糙度 68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3.6 发电量计算69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

    18、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v风电场项目1典型发电损失3.7 风电场项目发电损失和误差出力损失来源风电场项目1典型出力损失电力系统 电力损失 电力系统可利用率1.5%0.5%风电机组 可利用率/维护 叶片脏,结冰 其它(高风速控制)3.0%0.5%0.5%出力总损失6.0%703.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与评估估方法方法3.7 风电场项目发电损失和误差误差来源典型误差风电场项目2误差功率曲线5%5%测风地点选择1-10%0.0%测风周期选择0.5-6%1.0%变送器sensors安装0.5-6%1.0%变送器sensors精度校准2-10%3.0%可利用0-4%2.0%长期调整0.5-10%5.0%WAsP模型,包括地形模型2-20%5.0%出力出力总误差差4-40%9.5%v风电场项目2典型发电损失误差71谢 谢72


    注意事项

    本文(风能资源分析和评估共72页.ppt)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